安全认识论概述PPT通用课件_第1页
安全认识论概述PPT通用课件_第2页
安全认识论概述PPT通用课件_第3页
安全认识论概述PPT通用课件_第4页
安全认识论概述PPT通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认识论概述第一节 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全和事故的关系安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全科学是一门跨门类、综合性很强的横断科学,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科学。 -安全学原理-2 绝对的安全,即100%的安全性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但却是社会和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安全的自然属性还反映在:安全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安全的社会属性还反映在:自从人类有组织活动以来,社会安定、有序、进步,始终是各社会阶段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安全,这是社会促进安全的主动因素。 -安全学原理-3安全的极向性1、研究对象的两极2、安全及危害3、极小投入与极大安全 -安全学原理

2、-4避免事故或危害有限性事故可避免,但不能完全避免事故之不良作用后果可避免,但不能完全避免 -安全学原理-5第二节 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复杂性 -安全学原理-6第三节 事故模式理论 通过多年的实践,人们总结出对付事故的办法有两种,即:问题出发型问题发现型 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认识水平,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了解对付事故的方 法,也要了解事故原理及其相关的事故模式理论。 -安全学原理-7一、事故及其分类 事故是意外的灾祸或损失,是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目的行动暂时或永远停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按性质:伤亡事故,非

3、伤亡事故 按伤亡程度不同: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安全学原理-8生产事故生产事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务,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故。 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未遂事故险肇事故 -安全学原理-9工伤事故工伤事故指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之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称为工伤事故 -安全学原理-10工伤事故构成要素伤害部位伤害种类伤害程度:死亡损失工作日6000天及以上重伤损失工作日

4、105天及以上轻伤损失工作日1天及以上 -安全学原理-11工伤事故类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刺割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和受压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其他伤害 -安全学原理-12工伤事故主要影响因素(1)人 所谓人,包括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它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 主要包括: 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 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

5、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 工作边检修; 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安全学原理-13 引起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点: 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或不知道有危险; 生理缺陷或生病、迟钝、忧伤、体力不足;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 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时心不在焉; 劳功态度不端正; 酒醉; 不懂装懂,满不在乎。 -安全学原理-14(2)物 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 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

6、有缺陷;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安全学原理-15(3)管理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即管理的缺陷。 主要有:技术缺陷、指工业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杳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 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安全学原理-16(4)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是事故的直接

7、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以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全学原理-17(5)事故处置情况 事故处置情况系指: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当。 -安全学原理-18二、事故模式理论 -安全学原理-19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

8、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即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沦,它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安全学原理-20事故模式理论发展历程:1919 年格林伍德提出“有事故倾向的工人”的概念。1926 年纽伯尔德和1939 年的法默等人都曾支持这种夸大工人性格特点在事故中的作用的观点, 认为一个有事故倾向的工人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概率, 而与工作任务、生活环境无关。这种“具有事故倾向的素质论”因受到广泛的批判,早已被排出事故致因理论的行列。1936 年海因里

9、希(Heinrich) 提出了应用多米诺骨牌原理研究工人受伤害导致事故的五个顺序过程,即伤亡事故顺序五因素。1953 年巴内尔(Barer) 又将上述理论发展为“事件链”, 提出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因素是一系列事件的链锁, 一环连一环。它是事故因果理论的基础。 -安全学原理-2160 年代初期, 由于火箭技术发展的需要,西方各国着手开发系统安全工程。美国在1962年4 月公开发表了“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的说明书。同年9 月拟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1965 年科罗敦( Kolodner) 在安全性定量化的论文中介绍了故障树分析( FTA) 。这一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实质上也是基本源于事件链

10、理论。1970 年帝内逊(Driessen) 明确地将事件链理论发展为分支事件过程逻辑理论。FTA 等树枝图形,实际上是分支事件过程的解析。1961 年由吉布森( Gibson) 提出的, 并在1966 年由哈顿(Haddon) 引申的“能量转移理论”, 阐述了伤亡事故与能量及其转移于人体的模型。 -安全学原理-221972 年贝纳(Benner) 提出了起因于“扰动”而促成事故的理论, 即P 理论( Perturbation Occurs) ,进而提出“多重线性事件过程图解法”。1972 年威格尔斯沃思(Wigglesworth) 提出了以人的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1974 年劳伦斯(Law

11、rence) 根据上述原理,发展为能适用于复杂的自然条件, 连续作业情况下的矿山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并在南非金矿作了试点。1975 年约翰逊(Johnson) 研究了管理失误和危险树(MORT) , 这是一种系统安全逻辑树图的新方法, 也是一种全面理解事故现象的图表模型。1980 年泰勒斯( Talanch) 在安全测定一书中介绍了变化论模型; 1981 年佐藤吉信依MORT又引申出从变化的观点说明“事故是一个连续过程”的理论。 -安全学原理-23 (1)连锁型:认为任何一种可预防的事故的发生都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所产生的结果。 A1A2A3A4常用的事故模式事故1.事故因果类型

12、(2)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安全学原理-24A1A2A3A5A4事故 -安全学原理-25(3)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 -安全学原理-26 -安全学原理-27 接近事故后果时间最近的直接原因, 叫一次原因; 造成一次原因的原因,叫二次原因, 依此向下类推为三次、四次、五次等间接原因。从初始原因(离事故后果最远的原因) 开始向上,五、四、三、二、一次, 直至事故后果, 是事故发生的因果顺序; 追查事故原因时, 则逆向从一次原因查起。这说明因果是继承性的, 是多层次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 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结

13、果,依此类推。下面是具体案例。 -安全学原理-28案例-湖南衡阳特大建筑火灾事故【案情】2003年11月3日零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商住楼因底层经商户用硫磺熏烤“八角”,致使“八角”起火而蔓延整栋大楼,在消防官兵奋力抢险中,大楼第3,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部分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虽经全力抢救,仍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的重大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以及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更是不可估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惊全国。 -安全学原理-29 -安全学原理-30一、现场堪察情况 坍塌的商往楼位于该市的珠晖区,建筑名称衡州大厦,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8层,局部9

14、层,建筑格局为“回”字形的四合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大厦离周围建筑物相隔小于6m,尤其距富贵家具城地面间距仅3.1m,空中间距小于2m,西面的消防通道,南头宽3. 7m,北头宽仅3m,整栋楼仅配套5只消防栓,其中一个上锁,一个没有水压。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03年11月3日晚,一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在零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衡阳市消防支队于11月3日5时30分接警后迅即即调集4个公安消防支队,4个专职消防队16台消防车,200多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现场救火,经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大厦住的94户412名居民全部安全疏散,无一伤亡。由于建筑物为“回”

15、字形格局,消防车只能从四周向大厦喷水灭火,在外围火势被控制后,天井内的火焰较猛,为了尽快控制火势,两支小分队往中间挺进灭火,因大厦西面和南面的消防通道堵塞,防火间距不够,给灭火造成很大困难,官兵们不得不深人到中部去灭火。8时40分左右在没有发生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厦的第3, 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几十名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经过消防、武警、公安、城建等部门72小时的昼夜抢救,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数名人员重伤。 -安全学原理-32【问题】根据上述事故案例案情,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试根据上述事故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试用事故致因理论的事故模

16、式分析这起事故;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措施的建议; 4.谈谈你对这起重大事故的看法和感受。 -安全学原理-331.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由于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在零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导致大厦的支撑结构被损坏,在重载下倒塌。 -安全学原理-34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a.消防设施不配套 大厦与四周建筑物间距太小,消防车道不能畅通,局部车道仅为3m宽,偌大一个住宅区仅配套5只消防栓且不是上锁就是没水压,迫使消防车不得不到远处装水,一去一来耽误了灭火的时间,加速了火焰对建筑物的破坏。 b.管理不到位 物业管理员以及各经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物业管

17、理人员任由经商者私自在仓库内发火,尤其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深夜熏烤“八角”,严重地违反动火规定。 -安全学原理-35c.建筑单位资质证明不全 经联合调查组取证原永丰资源开发建筑衡州大厦时,无建筑工程管理局的资质证明、无工程施工许可证、无监督和安全监督。d.擅改规划设计和一楼使用性质 开发商私自更改规划设计平面布置图,将原来三栋平行建筑楼改为“回”字形的四合院,并将原设计的7层楼增至8层,局部增至9层,增大了下部房柱的承载力,擅自改变楼房的使用性质,将一楼的商业网点改为仓库,增大了火灾荷载。 -安全学原理-362.该事故是一起典型的“二次灾害”事故,符合事故连锁模型的规律。 首先事故是一起火灾事故

18、,随着事故的发展,最终以一起坍塌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从这一起事故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深刻的教训,建立防范事故二次灾害的意识,对事故连锁规律进行反省。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安全学原理-373.事故防范措施 a.职能部门应严格依照程序核定、审批及监督各项建筑工程,严禁违法、违规的建筑讯息工期和交付使用,否则追究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及刑事责任,并且严格按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审核建筑物的市政、消防设施,严禁消防设施如消防车道、安全通道、消防栓、消防水压配置不符合标准的现象。 b.任何建筑开发公司或使用人无权更改建筑设计及建筑结构以及房屋使用的性质。 -安全学原理-38 c.加强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力

19、度,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普及安全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防患于未然。 d.消防部门在消防工作中应加强对房屋建筑材料、房屋建筑结构等的有关知识,提高对危险源的判别能力。 e.加强科学研究,对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及结构力学等科学技术理论方法的交冰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手段,从本质上杜绝火灾坍塌事故的发生。 -安全学原理-392多米诺骨牌理论 -安全学原理-40 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M(A1)P(A2)H(A3)D(A4)A(A5)2.多米诺骨牌理论M(A1)P(A2)

20、H(A3)D(A4)A(A5)这五块骨牌依次是:M人体本身(受社会环境和管理影响);P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人为失误;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D发生事故;A受到伤害; 该理论的优点:正确分析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概念。简单明了,形象直观。 -安全学原理-41 -安全学原理-42 利用概率表示: P(A0)=P(A1)P(A2)P(A3)P(A4)P(A5) 不足之处:把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过于绝对化了。事实上,各块骨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机的。前面的骨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仅有某些事故引起伤害,且仅有某些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会引起事故等等。 -安

21、全学原理-43 -安全学原理-44 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3.系统理论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为系统。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机械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否正常; (2)人的特性(生理、心理、知识技能)如何,是否正常; (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应如何; (4)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是否相容配; (5)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是否相容 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之间的失配或不

22、协调,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安全学原理-45 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 -安全学原理-46瑟利模型 -安全学原理-47瑟利模型瑟利模型的启示: (1)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认识危险。 (2)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 A:正确估计危险由潜在变为显现的可能性。 B:正确估计自己避免危险显现的技能。 -安全学原理-48 -安全学原理-49(2)瑟利模型的扩展(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安德森模式) 安德森等人曾在分析60件工业事故中应用瑟利模型,发现了瑟利模型没有探究何以会产生潜在危险,没有涉及机械及其周

23、围环境的运行过程等问题。 通过在瑟利模型上增加一组提前步骤,即构成危险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部波动(变异性),控制此波动使之与操作波动相一致。 -安全学原理-50安德森模型 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 A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 系统理论要求对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常情况都应了解,尤其是要知道系统不常发生的运行特性。 -安全学原理-51 -安全学原理-52 B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系统理论从机械和操作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对于机械:系统理论主张增进其性能的可靠性,减少其性能的不稳定性。 对于操作者:系统理论所

24、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识别,反应能力。 C 对基本研究的指导(人机环境之间如何协调):系统理论从许多方面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指出了方向,例如:改善和发展观察、记录系统运行的方法和确定危险线索所用的方法。 -安全学原理-53 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4. 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模型 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连锁系列中,人的失误占绝对地位,纵

25、然伤亡事故完全来自机械或物质的危害,但机械还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物质也是由人支配的。当然,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天然灾害又当别论。 -安全学原理-56 在人的连锁系列中,不安全行动是基于生理、心理、动作几个方面而产生的,后者又取决于遗传、社会环境。其系列展开如下: 机械或物质的系列中,从设计开始,经过现场的种种加工程序,直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下述连锁系列是促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它们的背景原因后面,还有更深层次的管理方面的原因,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囚、也是本质的原因。 -安全学原理-59(1).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常见的能量形式

26、 -安全学原理-60 机械能 电能 热能 化学能 电离及非电离辐射5 能量意外释放论 能量的伤害机理 麦克法兰特(McFarland)在解释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坏的机理时说:“所有的伤害事故(或损坏事故)都是因为: (1)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2)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意外释放构成了伤害的直接原因。 -安全学原理-61能量的流动渠道 -安全学原理-62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能量类型产生的伤害事故类型机械能刺伤、割伤、撕裂、挤压皮肤和肌肉、骨折、内部器官损伤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

27、重伤害、高出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 器爆炸热能皮肤发炎、烧伤、烧焦、焚化、伤及全身灼伤、火灾电能干扰神经肌肉功能、电伤触电化学能化学性皮炎、化学性烧伤、致癌、致遗传突变、致畸、急性中毒、窒息中毒和窒息、火灾 -安全学原理-63(2)、能量意外释放预防原则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 缓慢地释放能量 设置屏蔽设施 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信息形式的屏蔽 -安全学原理-64(3).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札别塔基斯依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建立了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安全学原理-65 -安全学原理-666.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

28、 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乃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 1、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 (1)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随机的现象,但是又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2)由于产生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所以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二字。 -安全学原理-687、事故模式理论的应用 -安全学原理-69 (3)事故致因的多种因素的组合,可以归结为人和物两大因素。 (4)人和物的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自然环

29、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追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该和对环境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5)人、物、环境(环境也可包含在物中)都是受管理因素支配的。2、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 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和物的运动轨迹中断,使二者不能交叉。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职业适应性检查,人员的合理选拔和调配,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安全技能培训等。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化水平,大力推行本质安全技术。 -安全学原理-70 (3)改善作业环境,使人物环境相匹配:可采取的措施是: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性

30、评价、事故预测,进行人机工程分析,采用安全装置,采用警告装置,预防性试验等。 (4)加强安全管理: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安全管理的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找出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确定从管理上预防事故的措施。 -安全学原理-71第四节 事故的预防原则 事故的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孕育阶段是事故发生的最初阶段,此时事故处于无形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不能指出它的具体形式;生长阶段是由于基础原因的存在,出现管理缺陷,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得以发生,构成生产中事故隐患的阶段,此时,事故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可以具体指出它的存在;损失阶段是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

31、某些偶然事件触发而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阶段。 -安全学原理-72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 -安全学原理-73一、事故法则(事故三角形) -安全学原理-74 从中得出的启示: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 伤亡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 中得出的规律,其绝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行业事故。对于采煤工作面所发生的顶板事故,其事故法则为:死亡:重伤:轻

32、伤:无伤1:12:200:400对于全部煤矿事故,事故法则为: 死亡:重伤:轻伤1:10:300 -安全学原理-75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安全学原理-762.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1)设计过程中,当事故预防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宜优先考虑事故预防对策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事故预防对

33、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安全学原理-77 (2)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 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