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思邈的长寿与道教养生思想【摘要】道教重生,因此道教养生尤其具有代表性。高道孙思邈可说是道教养生最有力的理论者和验证人。本文正是通过孙思邈的长寿及其道教养生思想来一窥道教养生的奥秘。【关键词】道教养生孙思邈长寿道教重生,追求长生不死始终是道教文化的主题。也由此产生了道教医学、道教内丹、道教养生等体系。为了“长生久视,道士们不辞辛苦地用服饵、食疗、导引、行气等各种手段养生,因此道教与养生可说是亲密联络息息相关的,无怪有“道在养生的说法。历史上的高道亦不乏长寿者:抱朴子葛洪、华阳隐居陶弘景、扶摇子陈抟其中翘楚当属妙应真人孙思邈。孙思邈,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京兆华原人,曾于终南山隐居并积极从事炼丹
2、活动。晚年隐居华原五台山今陕西铜川药王山,修身养性、著书立说、治病救人。孙氏著述颇丰,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养生铭?等医学养生著作,在医学史和道教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历代统治者对其都颇敬重,唐朝皇帝曾延请其入京,宋徽宗更加封其为“妙应真人。孙思邈在民间更受尊崇,被尊为药王,至今在其故土仍有纪念药王孙思邈的“二月二古庙会。一、孙思邈年寿浅考孙思邈终究活了多少岁?此问题历来颇有争议,从101岁说到141岁说甚至168岁说都各不乏其支持者。现暂从孙思邈的生卒年来浅考孙思邈的真实年寿。孙思邈的卒年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学界定义都较为统一。?旧唐书?称孙思邈“永淳元年卒,?新唐书?亦称“永淳初卒
3、,卿希泰先生因此在?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推论孙思邈卒年当为公元682年。然而孙思邈的生年历来争议较大,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两种说法:一为公元581年说隋开皇元年,一为公元541年说西魏文帝大统七年。公元581年说似乎因为较符合人类正常寿命的极限而较易为人所承受,该说法的根据是?旧唐书?本传所载的卢照邻?病梨赋序?中有照邻癸酉之岁于长安见思邈,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年九十三矣的记载。认为“辛酉是“辛丑之误。卿希泰先生在?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指出这种说法不仅与“辛酉相出入,且与新、旧?唐书?本传所叙许多事实亦不相符。笔者较同意这种说法,毕竟只有孙思邈生于西魏年间,新、旧?唐书?中有关北周洛城总管独孤
4、信见孙思邈并叹其为圣童的说法才会成立。独孤信见思邈的说法在?旧唐书?卷一九一?孙思邈传?中有记载。另在原碑刻于北宋元丰四年,金大定九年重刻的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碑中亦记载:“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而异之。曰:圣童也。顾大器难为用而。独孤信,本名如愿503-557,参其生卒,假设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说成立那么必定无法与独孤信扯上关系。反之,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说成立,那么史载的独孤信“见其年少而异之之事才有可能发生。尽管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的说法又与“年九十三相抵,然而毕竟符合大多数的记载,至于照邻所记思邈自云“年九十三或许只是孙氏避讳之辞而已。之后卢照邻“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
5、这种民间说法带有一定理想型,虽然缺乏采信,但已然说明孙思邈的长寿在当时乡众百姓之中已颇负盛名,人们俨然已经把孙思邈视作活神仙了,这无疑是孙思邈长寿的证据。且孙思邈“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这个“不啻百岁人矣显然是卢照邻多方考虑后得出的结论。因此癸酉之岁孙思邈“年九十三的“自云显然连同时代执师资之礼以事思邈的卢照邻都是存疑的。综合种种史料分析考证可得出以下结论: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的说法较为合理。也就是说,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共活了141岁。以其高寿事实和道医身份,孙思邈无疑是道教养生的最有力理论者和验证人。二、孙思邈的道教养生思想孙思邈既是医学界
6、至今推崇的“大医、“药王,亦是道教尊崇的妙应真人,其医学养生思想自然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道士,孙思邈受道教“神仙之道可致观点影响致力于炼丹修仙等道教修行,可贵的是孙氏认识到“神仙之道作为终极目的是难致的,提出了“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的观点,把人们从飘渺的成仙目的拉回实际易行的修性养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列了?养性?卷,就是针对养生的。内容包括:养性、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黄帝杂忌法、房中补益八卷,涉及了道教养生的各个详细方面,具有鲜明的道教养生色彩。道教是“重人贵生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故以为
7、名,可见道教的重人贵生思想正是?备急千金要方?的创作作动机。关于养生延寿,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讲:“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老人之道常念善、无念恶,常念生、无念杀,常念信、无念欺。孙思邈认为养生的要义在于全道德,要做到善、生、信,不要起恶、杀、欺之心,如此便能得福延寿。由此可见,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与道教“贵德不谋而合。简单来讲,就是以平常心接人待物,常怀善念,勿起恶心。他还说:“养性者,不但饵药飡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全,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这是典型的道教修行理论中的“性命双修“功行双全的思想。此外,孙思邈主张清静自然、无欲无求、心身兼养,抑情养性。
8、他认为养性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这无疑是告诫人们欲养身,先养心,心身兼养,少思寡虑,方可到达养生目的。孙思邈在他的的养生理论中特别强调要防止思、念、欲、事、语等“十二多,认为是“丧生之本。与之相应,他提倡“十二少,誉之为“养生之都契。这是孙真人对养生应当无欲无求、清净无为的详细指导,并最终总结“唯无多无少,几乎道也。可见道教清净无为的思想对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影响至深。以上介绍的孙思邈的道教养生思想仅是沧海一粟,是孙思邈道教养生思想中最根本的内容,孙真人富有道教色彩的的食疗养生、服食辟谷、存神炼气、按摩导引、房中养生等诸多养生内容囿于篇幅本文不再多做介绍。总之,道士们在追求长生的过程中完善和开展了养生学理论,道教养生思想也因此极具价值。寿命长达141岁的高道孙思邈以其自身理论证明了这一点,他在自身的养生理论中深受道教“重人贵生、“功行双全、“清静自然,“无欲无求思想和道教修行方式的影响,并为道教养生这门富有宗教特色的生命科学提供了更加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数2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保卫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异步电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报告
- 2025年建筑用天然石料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中国废橡胶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碳化硅制品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2025二手全款房买房合同范本
- 中国石油天然气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一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限制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公路养护管理计划与执行报告
- 小学数学课标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招聘各银行笔试真题(附答案)
- (初级)小红书种草营销师认证考试真题试题(附答案)
- MOOC 旅游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泰国历史概况课件
- 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3
-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专项检查表(深基坑施工)
- 新生儿肺出血-课件
- qcr - 铁路桥梁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