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7 页 共 NUMPAGES7 页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开展问题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开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试题及答案 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联络课程相关内容,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或本人实际,写一份儿童开展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详细包括案例介绍、案例分析p 、辅导矫治方法、辅导效果等内容。学期末提交,不少于1000字。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 案例介绍 某男孩,独生子,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分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老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再犯。根据老师的回忆,之前有其他大学心

2、理系同学到班上做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中,这个男孩表现得比拟霸道,常常跟其他其他同学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其他同学合作,玩建构游戏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很认真的用积木塑料构建房子、桥等各种建筑,他跑到另一个小朋友那桌面前,看了一下,迅速地从他们搭好的房子中拿走两块拱形的积木。这时,另一个小朋友喊了起来:“快放下,是我们的。”可他没理睬,就往自己的桌子走去。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他一转身拿起积木就向另一个小朋友的头上砸去,嘴里还喊着:“打死你!”这时别桌的小朋友纷纷退开,好似知道他要打人的样子。像这样的问题他发生过许屡次。一些小朋友因为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根据老师的反映,这个男孩

3、在平时表现还好,但是一旦碰到有竞争的游戏或者没法平均分配的东西时,就会表现得很有倾略性,以打、踢、推、咬等方式攻击其他其他同学来占得优势或者抢夺玩具。我和这名男孩接触的时候,他表现得比拟快乐,愿意拿东西和我分享,也缠着我和他一起玩,但是还是表现了比拟强的好动性和控制性,要求我按照他的方式玩,一旦我没到达他的要求或者和他意见向左的时候,就会出言顶撞甚至言语威胁,让我比拟惊讶。在家庭访谈中得知,这名男孩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半个月回家一次,所以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他妈妈身上。男孩的妈妈说,因为是年纪很大了才得到这个孩子,所以在孩子四岁前对其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

4、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后来男孩的妈妈听说别人的小孩小时候呗这么娇惯,后来在外面偷钱被人抓住打残废了,心里很慌张,怕自己的小孩以后也会变坏,于是管教变得非常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还是会尽量满足,但是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就会置之不理,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后来孩子就变得很期待爸爸回家,爸爸回家的时候就会很粘着爸爸,爸爸不管出门到哪里都要跟着,假如看到父亲对其他小孩略微好一点就会非常不满,一旦要和爸爸别离就大哭大闹。他妈妈说,又要工作又要顾家还要管着小孩,身心疲惫精疲力尽,但是小孩如今和她不亲了,让她有种受挫感。案例分析p 第一,

5、缺少父亲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开展有消极影响。以上案例中的这个男孩由于不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虽然妈妈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亲的爱。研究说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亲密的关系。假如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回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拟父母的行为。由于长期远离父亲,缺乏父亲的管教,养成了孩子骄纵的性格,又由于母亲管教前后的宏大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

6、做一些反社会行为。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向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p 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心理研究所的曾调查研究指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案例中的母亲,因为是自己很大年纪了才得到的孩子,所以格外的珍惜孩子,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后来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

7、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对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安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家长的个性、心理安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案例中,孩子后来不愿遵照妈妈的期望、指示行事时,妈妈就会变得懊恼、生气。这些敌意感受,其主要隐含的目的是想控制子女。这种感受与目的,接着可能影响妈妈对孩子付诸行动,责骂或处分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妈妈这种暴躁的情绪气氛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模拟妈妈的言行,渐渐也会变得性情冲动、脾气暴躁,并把这些模拟习得的行为在幼儿园,在别人

8、身上发泄出来。可见,家长的个性、心理安康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存在着亲密的关系。矫正方法 第一,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许多都是从环境中习得的。首先应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消除。假如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从妈妈那儿模拟来的,妈妈应做自我检查,做孩子的表率。第二,身体限制。当儿童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可因此而取消获得正性强化的时机, 以到达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目的。如: 儿童玩玩具时, 出现了抢夺玩具的行为, 老师可让该儿童暂时停顿玩玩具, 坐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玩, 待儿童向老师表示再不抢玩具了, 便可让该儿童和大家一起玩。而且,应注意少给孩子买刀、枪、武

9、器等攻击性的玩具,因为玩具本身的攻击性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倾向。第三,正强化法。使用身体限制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展矫治时, 最好与正强化技术结合使用,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鼓励表扬儿童其他的亲善行为。这种对其他亲善行为的正强化那么可以更加突出身体限制的负强化作用, 进而到达减少和消除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目的。第四,使用代币制增加自身的良好行为。代币制是指在某中情境中出现了一个行为,会得到一定数量的代币,使用代币来换取其他强化物的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例如,将这名男孩的不良行为攻击行为作为目的行为,确定代币为1角钱硬币,并拟定了代币交换系统。如上课认真听讲的行为价值为一角钱硬币;对同学一起友好的玩五分钟的行为价值为两角钱硬币;打同学的行为会失去5角钱硬币等。最终硬币能换取后续强化物。如10角硬币能得到一个玩具;20角硬币能得到和爸爸10分钟的时机等等。矫正效果 通过2周矫正,该男孩虽然多动性行为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