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房宫赋》学历案(教师版) 高一下学期语文统编版同步学历案(必修下册).docx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房宫赋学历案【课题与课时】课题:阿房宫赋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8单元第16课课时:4课时【课标要求】.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开展的贡献。.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4,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习目标】L 了解杜牧生平,积累并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篇。.朗诵课文,感受赋的文体特色,体会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和气势。.总结作者的观点,梳
2、理论述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领会作者身上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评价任务】.通过前备知识提示、课前预习和环节一自学反应,了解杜牧及其生平,明确作品背景,初步指向目标1。.通过环节二,梳理文意,理解句式,完成目标1。.通过环节三,对文本的细致探究,学习本文用字之妙,感受赋的文体特色,体会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和气势,完成目标2。.通过环节四,拓展探究、体悟升华总结作者的观点,梳理论述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领会作者身上具有家国天 下的情怀,完成目标3。【学习过程】.备知识提示一、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
3、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荀鹤之父。唐文宗 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 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晚唐杰出诗人,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相关背景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唐敬宗十六岁即位,昏愦失德,荒淫无度,闹得朝野疑惧,无 不怀有危机感。于是杜牧写下阿房宫赋。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
4、,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 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警告最高统治者。族:动词,灭族。判断句:xxx/xx也,非XX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那么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那么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使:连词,假使,表推测。爱:保护。而:连词,表顺承。省略句: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而:(1)连词,表顺承;(2)连词,表转折;(3)连词,表顺承。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宾语前置:秦人不暇哀自 环节三:文本探究、体悟内涵分析第一段.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阿房宫建筑雄奇壮丽.
5、本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建筑的?交代历史、概括外貌、细写内部.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请结合具体语段进行分析。夸张比喻拟人反问.思考:陆参长城赋的开篇写到:“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竭,秦君灭。”与阿房宫赋的开篇有哪些共同点?都是四个三字句开篇,一句一意,层层推进;都讲究押韵,节奏急促;起势雄健,涵盖无穷,看似叙事,实那么于叙事中寓褒贬,都在批判秦始皇耗尽民力的暴政。.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阿房宫的规模和建筑特点的?夸张手法。“覆压”两句,总写阿房宫的规模,极言其广,极言其高。铺排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楼、阁、檐、廊、长桥、复道等,写出了阿房宫的建筑数量众多,造型精美。比喻手法。以“腰”喻回廊
6、,以“牙”喻屋檐,以“蜂房水涡”喻成千上万的宫殿,既生动形象又气势恢宏。反问。不说长桥如龙,复道如虹,而说“未云何龙”“不霁何虹”,通过惊叹语气表达观感,使客观描写具有了浓烈的抒情色彩。总结第一段:宏伟壮丽交代历史: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概括外貌:(由概括到具体)先写楼阁廊檐 细写内部:次写长桥复道后写歌舞盛况分析第二段.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统治者生活的?歌舞者的由来妃嫔的生活对珍宝的践踏.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呢?夸张排比比喻互文美人美人r来历妃嫔媵嬉承上段歌舞之盛人被欺辱人数明星所之也排比,夸张,比喻哀怨绶立、望幸、不见物被践踏 互文,排比来源珍宝 数
7、量处置谴责秦皇的穷奢极欲,以及践踏珍宝的罪行分析第三段:L思考:分析第3段的内容及层次。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第一层:“嗟乎一一用之如泥沙”:抨击了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第二层:“使负栋之柱一一日益骄固”:用比喻、排比,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 和仇恨。第三层一一最后四句(三件史实):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2.思考:阿房宫是如何毁灭的?警示意义何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二句写项羽火
8、烧阿房宫。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警示最高统治者:民为国本,不要重蹈秦王朝 灭亡的覆辙。3.从第三段里文字中找出秦朝灭亡的原因纷奢剽掠民怒函谷举写秦始皇因为骄奢淫逸而自取灭亡。强秦灭亡之原因取之尽辎铢用之如泥沙负栋之柱架梁之椽 耗资之巨1钉头磷磷 瓦缝参柒I栏横档管弦呕岫I人民对抗一叫、举、炬常情积怨爆发分析第四段:内容探究:.“呜呼” 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 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呜呼”之
9、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说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后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嗟夫”后用假设语气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5.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不爱其民6.作者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其写作目的是什么?目的: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铺采摘文体物言志雄伟壮观的 宫室 第二段统一建宫宏伟瑰丽宏大宽广r表达 描写阿房宫赋铺采摘文抒情 议论体物言志美奂绝伦的美 人与珍宝由描写转入 r议论美人之多、珍宝之富比照事理.借古秦王骄奢第三段总结教训警 告当世宫化焦土戒奢爱民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
10、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 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环节四:拓质探究、体悟升华【思考1】结合赋的特点,探究阿房宫赋的写作特色。明确:想象、比喻、夸张的使用。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 了阿房宫,通篇是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修建阿房宫的背景及耗资,接 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 描写规模。第1段将骈散结合得非常好。描
11、写、议论与铺排结合。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3段对 秦人奢侈的议论,一口气用了六个排比句。【思考2】深度探究秦始皇修建了雄伟瑰丽的阿房宫,但是尚未完成就被项羽一把火烧掉。对于项羽该不该烧掉阿房宫,众说纷纭,请谈谈你的观点。明确:(观点一)应该烧。秦始皇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供自己享乐的阿房宫,把全国的美女、财宝集中在那里供自己享用,过着荒淫奢 侈的生活。项羽灭秦朝,烧毁了阿房宫,是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观点二)不应该烧。阿房宫虽然是秦朝统治者享乐的巢穴,但它浸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是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如果项羽不 烧
12、掉阿房宫,那将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不菲的财富,所以项羽烧掉阿房宫是对人类文化的摧残,秦朝统治者纵然有罪,可建筑物并没有罪,项羽这样做实在是不应该。【思考3】阅读与思考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埋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 之闲,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 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 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
13、房宫,或作丽山。秦始皇本纪注除道:修路。除,治。堑:挖。理:填塞。阁道:即“复道”。表:标志。阁道:古星名,属奎宿。汉:天河,银河。 莹室:古星名,属室宿。隐宫:宫刑。问题:与选段的表达相比,阿房宫赋运用想象虚构了阿房宫的规模以及其中的建筑,与史实有出入,你认为这种写法可取吗?说说 原因。明确:可取,想象虚构比之于简略的表达,能更具体形象地展现阿房宫巨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同时为下文揭示,秦爱纷奢,不爱百 姓,自取灭亡的道理提供了依据/做铺垫。【训练案自主检测巩固提升】一、基础知识运用1、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蜀山兀,阿房出出:建成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
14、趋向*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朝廷*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妍:美丽2、以下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戍卒叫,函谷举A、灭六国者,六国也B、缪立远视,而望幸焉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六王毕,四海一*B、骊山北构而西折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填空:(1)阿房宫赋选自,作者,字牧之,(朝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人们将他与 并称为“小李杜”。(2)长桥卧波,?,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5、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
15、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 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 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那么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那么递三 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
16、家念:顾念*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负:承当*C、使六国各爱其人,那么足以拒秦爱:吝惜*D、那么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递:传递*(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3)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使六
17、国各爱其人,那么足以拒秦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辞楼下殿,辇来于秦(4)对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四个“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对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四个“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两个“后人”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B、都指秦代以后的统治者。C、匚指唐以后的统治者。D、匚指唐朝统治者。6.以下加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六王毕,四海一)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奈何取之尽锚铢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奈何取之尽锚铢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晋陶渊明独爱菊*青,取
18、之于蓝*士大夫之族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A. 杏不知其所之也B.匚骊山北构而西折 *C.匚辇来于秦 *D.匚盘盘焉,困困焉参考答案:1、C (朝:早晨)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匚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口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且焉置土石*2、B (B和例句都是被动句,都是动词本身直接表示被动。A是判断句,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是省略句)3、C (“族”和“辇”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族:灭族;辇:乘车子。A,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B,名词用状语,向北;D,名词的 意动用法,以为镜)4、(1)樊川文集杜牧唐代李商隐(2)未云何龙复道行空(1) C (爱:保护)D (“
19、钩心斗角”文中指宫室结构参过失落,精巧工致;现在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气候”在文中指气温,现在指一定地区里 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收藏”在文中是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现在是一个动词)C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去A, 口介词,让;口连词,假使。B, 口结构助词,的;口动词,到去。口 介词,比;介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可译为“到”)BBA.统一/专一。B.喜爱。C.夺取/提取。D.灭族/类。AA. 口口都是动词,往,到去。B. 口连词,表顺承。口连词,表转折。C. 口介词,到达。介词,比。D.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口疑问代词,哪里。【教
20、后反思】.文学常识(1)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不仅受诗经文体影响,后者更继承 了诗经挖苦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 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 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兴旺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 起了变化。(2)阿房宫又称阿城,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泮峪口为中轴线的
21、佐证。长期以来,专家认 为阿房宫选址与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一样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宫遗址发现了古河沟,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 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 8 米,工程量非常浩大。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 “洋峪口”。南至洋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 条轴线上的最高处,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由此推断,阿房宫选址具有强烈的轴线意识,这条轴线有可能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 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火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烧秦
22、宫室,火三月不灭”。而这一记载已在考古开掘中得到证实。 也就是说,史记中所说的“宫室”,是被火烧过的秦都咸阳宫和其他秦朝宫室,而不是地处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是后人 误会,把它说成是阿房宫(4)铺采摘文:意思指铺陈文采。成语出自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日赋。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 物写志也。”.相关文学知识补充六王:即战国末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君。妃嫔媵婚: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墙,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妃的等级比嫔、婿高。媵,古 代嫁女时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媾。幸:古代称天子所到之处为临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锚
23、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锚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锚、铢连用,极言其细微。避讳: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防止直接说出或写出,如本文的“剽掠其人”中的“人” 即“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课前预习.了解杜甫生平及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反复朗读本首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对诗歌大意进行梳理,基本了解诗歌内容。 课中学习 环节一:自学反应、检测预习(一)古今异义词:.隔离隔离天日古:遮断,遮蔽 今:不让聚在一起,防止接触.直走直走咸阳古:趋向 今:行走.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过失落,精巧工致;
24、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所、座;今:下降、衰落。.气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精英齐楚之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可怜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缀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
25、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2 .名词作动词(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10)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数词用作动词:1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动词作名词:1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动词意动用法: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三)一词多义-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6、,用心一也(专一)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保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陶渊明独爱菊(喜欢).取: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动词)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名词) *5.曼廊腰绳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缀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尽: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到达顶点) 奈何取之尽锚铢(尽量)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 *触草木,尽死(全,全部).使:使天下之人
27、,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为: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那么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四)文言虚词1.焉盘盘焉,困困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缪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2.而缀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 (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连词,表承接)(5)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连词,表修饰)(6)那么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连词,表承接).其(1)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
28、指宫车)/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于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至I)*(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拟) *.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 (3)奈何取之尽锚铢(代词,代财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 (五)特殊文言句式.判断句(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五个判断 句).
29、省略句(4)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5)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6)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7)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倒装句(8)(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 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介宾结构后置句)(9)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句).被动句:(10)戍卒叫,函谷举。*环节二:梳理文意,理解句式L梳理第1段文言知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引
30、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兀:变光秃,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隔离:古今异义。古:遮断,遮蔽;今:不让聚在一起,防止接触。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北、西: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北边、向西。而:连词,表顺承。直走:古今异义。古:趋向,一直通达至;今:一直往前走。译:(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缀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绶:萦绕。回:曲折。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指宫室结构的参过失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此句。盘盘焉,困困焉,峰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困困:曲折回旋的样子。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霁:雨后。省略句:长桥卧(于)波、复道行(于)空。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冥迷:分辨不清。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省略句:歌(于)台暖响、舞(于)殿冷袖。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而:连词,表转折。气候:古今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最美物业评比活动方案
- 服务策划活动方案
- 机关禁毒教育活动方案
- 机构线下活动方案
- 最佳球员充值活动方案
- 春节足浴活动方案
- 暑期防汛活动方案
- 机械公司年会策划方案
- 服装企划系列活动方案
- 村委党建活动方案
- DB11 1027-2013 防火玻璃框架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5中国汽车出海潜在市场研究:澳大利亚篇-2025-03-市场解读
- 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湖北省2024年本科普通批录取院校(首选物理)平行志愿投档线
- 大学生全国创业服务网项目
- 跌倒的应急处理课件
- 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探索
- 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1月辽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私人房屋抵押合同
- 腹泻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