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11.韦庄菩萨蛮_第1页
74811.韦庄菩萨蛮_第2页
74811.韦庄菩萨蛮_第3页
74811.韦庄菩萨蛮_第4页
74811.韦庄菩萨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别离 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菩萨蛮韦庄花间派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韦庄,字端己,唐末五代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初唐宰相韦待价之后,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词作成就突出。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合称“温韦”。长篇乐府诗秦妇吟与孔

2、雀东南飞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弟弟韦蔼将其诗作编为浣花集,晚清刘毓盘辑有浣花词。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 “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况周颐蕙风词话似直而纡,似达而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明白如画,蕴情深至。杨慎升庵外集语淡而悲,不堪多读。丁昂霄词综偶评 一、吟咏诗韵二、缘景明情三、知人论世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吟咏诗韵菩萨蛮,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组成。双调,四十四字,一句一换韵,前后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情调由急促而转低抑,利于跌

3、宕情感的抒发。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江南风物美好令人留恋,游子不愿过早还乡,若未老而还乡,将因思念江南之切而悲伤断肠。二,家乡已面目全非,而江南美好令人留恋,游子若过早还乡,家乡的现状与江南的对比必会带给他断肠的痛苦。为什么断肠?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开篇如同家常白话,直言江南美好 ,而“游人只合”一句,烘托出江南对于游子心灵的慰藉,也从侧面点出江南的美好。缘景明情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登楼赋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人人尽说”,所隐藏

4、的意思是自己并未认为江南很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词,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只合”,只该,在江南诗人是一个游人客子,旁人却劝他在江南终老,可见他的故乡一定是有什么让他不能回去的苦衷。韦庄是在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他家在中原却欲归不得,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率直地挽留他。然而如此一来,却更体现出江南虽好,不是故土,也不愿久留。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具体描绘江南的美好。一是江南水乡景色美,二是江南民居生活美。从整体着笔,澄澈

5、明净的春水胜过长空一碧的天色;从局部着墨,水乡的春雨声韵和生活情趣,一句如一图,历历在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水乡的人物美。进入下阕,词人由远观总写变为就近细写,通过色彩的映衬、感官的传达,描绘了美丽如月、皎洁如霜雪的江南女子,使之成为上阕所述江南美丽风物的灵魂。写美人如月,最早可追溯到诗经陈风月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风景生活人物先远后近,先广后窄,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江南的美丽。在布局上又以风景为陪衬、以江南女子为核心,用笔轻重有致,别具匠心,营造了一个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对江南风物的无限留恋与赞美之情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

6、皓腕凝霜雪。江南有着这样闲适的生活、这样怡人的风物与这样清丽的女子,和战火连绵的中原家乡相比,是何等令人留恋。然而江南景色愈美,便愈衬托出家在中原的苦难,也愈显出游子对家乡恋恋不舍却欲归不得的伤悲。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词人是否会就此留下、终老江南?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在年老前啊,切莫返回乡里,游子若还乡,定会悲伤断肠。为什么?一,江南风物美好令人留恋,游子不愿过早还乡,若未老而还乡,将因思念江南之切而悲伤断肠。二,家乡已面目全非,而江南美好令人留恋,游子若过早还乡,家乡的现状与江南的对比必会带给他断肠的痛苦。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家乡(中原)战乱动荡为什么?家乡人事已非还乡断肠这江南虽然

7、令人留恋,但毕竟不是家乡,然而真正的家乡却处于战火之中,词人欲归不得。还乡莫还乡未老莫还乡以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风格,深化了对江南的眷恋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增加了感情的深度与力度,动人心魄。结尾两句,在情绪上是一种跌宕,一个波澜,呈现出与全篇截然不同的色彩,在对比中流露出内心的彻骨之痛。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知人论世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 前期为仕唐时期。他在长安应举时,正逢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两年后始得逃往洛阳,次年作秦妇吟。后去润州,在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幕中任职。三年后,僖宗出奔凤翔、兴元,韦庄出于拥戴唐室之忱,离江南北上迎驾,中途因道路阻塞折返,后在婺州一带客居。后来两

8、次入京应试,第二次方及第,任校书郎,时已年近六十。后昭宗出奔华州,韦庄亦随驾任职。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得识蜀主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 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 (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宝四年 (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与之对抗,遂建立蜀国,史称前蜀。他被王建倚为心腹,制定开国制度。后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910年终老于蜀,终年七十四岁。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韦庄生于乱世,年少孤贫,颠沛流离,曾长期客居江南,后任职蜀中,终老于偏僻荒凉的蜀地。他在中原的家乡早已因战乱而面目全非,欲归不得。且他得志时已垂垂老矣,人生感慨,多见词中。艺术风格一、形式描写上,采用白描手法,疏淡明秀,意境清新自然;抒情上,直抒胸臆,明白晓畅,酣恣淋漓二、内容情感一波三折,似旷实悲,深挚忧伤忆江南 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联想延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