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_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_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_第3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_第4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识记字音曾皙(x)哂之( shn)铿尔( kng)舞雩(y)喟然( ku)二、通假字鼓瑟希(希,同“稀”)莫春者(莫,同“暮”)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三、古今异义加之以师旅(古义:泛指军队 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且知方也(古义:是非准则 今义:方向、对方、方法等)如五六十(古义:或者 今义:如果,像)如其礼乐(古义:至于 今义:如果,像)异乎三子者之撰(古义:才能 今义:写作)四、一词多义(1)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毋吾以也(认为,动

2、词)则何以哉(做、为,动词)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以俟君子(而,连词)(2)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词尾)(3)言: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五、词类活用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 吹风、乘凉)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相、大相)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词作名词 勇气)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 落在后面)六、特殊句式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尔何如?(宾语前置)何伤乎?(宾语前置)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为国以礼(状语后置)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异乎三子者

3、之撰(状语后置)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毋吾以也(宾语前置)浴乎沂(状语后置)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状语后置)1.2*齐桓晋文之事一、识记字音胡龁(h)衅钟(xn)觳觫(h s)褊小(bin)忖度(cn du)便嬖(pin b)莅中国(l)吾惛(hn)放辟邪侈(p)商贾(g)狗彘(zh)庠序(xing)孝悌(t)二、通假字无以,则王乎(以,同“已”,止)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作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同“网”)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确定语气)行旅皆欲出于王之

4、涂(涂,同“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同“诉”)三、古今异义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古义:吝惜。今义:喜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用来推广到。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古义:推广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然后从而刑之(古义:接着就。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四、一词多义(1)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喜爱,喜欢)(2

5、)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形,清楚、明白)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形,贤明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形,明亮)(3)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道义、道理)任重道远(路,道路)五、词类活用1.无以,则王乎。(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王道)2.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王:名作动,称王)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老、幼”:形作动,尊敬、爱护;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保:使动用法,使安定)5.抑王兴甲兵

6、,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朝:使动用法,使来朝)7.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使动用法,使服从)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六、特殊句式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王见之,曰:牛何之? (宾语前置)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宾语前置)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1.3庖丁解牛一、识记字音膝之所踦(y)砉然(x)騞然(hu)莫不中音(zhng

7、)批大郤(x)肯綮(qng)軱(g)良庖岁更刀(gng)新发于硎(xng)怵然为戒(ch)謋(hu)二、通假字砉然向然(向:同“响”。)技盖至此乎(盖:同“盍”。) 三、古今异义依乎天理(天理,古:牛体自然的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因其固然(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每至于族(至于,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四、一词多义(1)善:善哉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善刀而藏之 (通“缮”,

8、修治,擦拭)(2)族:族庖月更刀 (众,一般的)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3)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两个“为”同义,因为。) (4)乎技盖至此乎 ( 相当于“于”,可不译。)依乎天理 (相当于“于”,可不译。)而况大軱乎 (表疑问语气,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5)然奏刀騞然 (拟声词词尾。)因其固然 (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怵然为戒 (形容

9、词词尾,表“的样子”。)(6)于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引出对象。)(7)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连词,表转折。) 而况大軱乎 (连词,表递进。)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 (连词,表承接。)五、词类活用足之所履 (履,名词作动词,踩。)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月,名词做状语。)而刀刃者无厚(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六、特殊句式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

10、”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两个“为”后面均省略宾语“之”)2 烛之武退秦师一、识记字音氾南(fn)贰于楚也(r)佚之狐(y)夜缒而出(zhu)共其乏困(gng)朝济(zho)肆其西封(s)阙秦(qu)逢孙(png)戍之( sh)二、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同“缺”,侵损,削减)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三、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

11、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四、一词多义(1)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2)而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连词,表承接。 )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3)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

12、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4)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兼词,于之。)(5)其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代词。)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五、词类活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

13、以为鄙)阙秦以利晋(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受益)越国以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雄厚,变削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损害)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否定判断)2疑问句(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3省略句(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

14、“晋惠公”)(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4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3 *鸿门宴一、识记字音飨( xing)美姬(j)鲰生( zu)卮酒(zh)有郤(x)玉玦(ju)瞋目(chn)目眦( z)按剑而跽(j)参乘(shng)彘肩(zh)刀俎(z)戮力(l)崤山(xio)切而啖之(dn)二、通假字1.成五采:(采,同彩,颜色)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3.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15、)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同否)8.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坐,同座)9.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同拒)三、古今异义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份名。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省份名。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省份名。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于是 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今:表顺承。四、一词多义(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告别)(2)辞 臣死且不避

16、,卮酒安足辞!(推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3)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故听之(因此)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4)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亲近)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去 相去四十里。(距离)脱身独去。(离去,离开)然 沛公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连词,然而)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于 贪于财货(向,对)长于臣。(比)复得见将军于此。(在)因 不如因而善遇之。(就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凭借)为 使子婴为相。(任,做)为击破沛公军!(替,给)不者,

17、若属皆且为所虏!(被)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制定)为之奈何(处理对付)军中无以为乐。(作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10)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尚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间行。2.形容词作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沛公旦日从(使跟从即带领

18、)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不内。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头发上(向上)指。六、特殊句式1. 判断句: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 省略句:沛公军霸上。(省略了介词“于”)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省略主语“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主语“项伯”)毋从俱死也。(宾语省略)奉卮酒为寿。(省略主语“沛公”)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介词“于”)加彘肩上。(省略状语

19、 “于盾”)置之坐上。(省略介词“于”)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宾语“之”)3. 被动句: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若属皆且为所虏。(“为”表被动)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4. 介宾短语后置:具告以事。贪于财货。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5宾语前置: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6.固定结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没有的 )为之奈何?(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项王未有以应(有以:有用

20、来的。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第二单元4 窦娥冤(节选)一、识记字音刽子手(gu) 提防(d fang) 盗跖(zh) 错勘(kn)前合后偃(yn) 罪愆(qin) 尸骸(hi) 一陌儿(bi)古陌荒阡(m) 湛湛(zhn) 苌弘(chng) 亢旱(kng)二、通假字(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通“糊涂”,混淆。) (2)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纽,通“扭”,拘束。) (3)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每,通“们”。)三、古今异义行动些,行动些 古义:走快(些)。今义:行走、走动或行为、举动。四、作者及文化常识关汉卿,号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

21、、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四大家”之首。一生“不屑仕进”,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自称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杂剧代表作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等。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或一场)组成,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两个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戏剧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在音乐上,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

22、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本文节选的是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前标示的(正宫)就是本套曲子的宫调,(端正好)就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本折(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于(正宫)。在角色上,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末为男角,分为正末(男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为女角,分为正旦(女主角)、外旦、贴旦、老旦、老旦等;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分为副净、二净等。此外还有以剧中人物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

23、楔子可由次要角色唱之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科即“科范”,规定剧本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对白、独白、旁白等。5 雷雨(节选)一、识记字音沉吟 (chnyn) 无锡(x)汗涔涔(cn) 窟窿(klong) 哭哭啼啼(t) 谛(d)听 江堤(d) 混账(hn zhng)昧(mi)心财字形识记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形容天色阴沉。形容肿胀或烦闷。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昧心: 违背良心。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24、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觊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三、作者及文化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6 *哈姆莱特(节选)一、字音辨析匍匐(pf) 意旨(zh) 暴虐(nu) 祈祷(do) 轻蔑(mi) 难堪(kn)怪诞(dn) 忏悔(qin) 踌躇(chuch)迷惘(wng) 延宕(dng) 虔敬(qin)紊乱(wn) 劝诱(yu)

25、嫁奁(lin) 陨落(ynlu)横暴(hng)二、字形识记婉(wn)婉转惋( wn)惋惜腕( wn)扼腕宛( wn)宛如陨(yn)陨落殒(yn)殒身不恤据(j)拮据裾(j)襟裾锯(j)锯断踞(j)盘踞三、作者和文化常识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

26、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7、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字音辨析精髓(su)瑰宝(gu)疟疾(n)相悖(bi)羟基(qing)砒霜(p)冠心病(gun)沧海一粟(s) 福祉(zh)二、字形识记蒿(ho)青蒿素篙( go)长竹篙缟( go)缟素髓( su)精髓邃( su)深邃隧( su)隧道幅(f)一幅画副(f)一副对联辐(f)辐射蝠(f)蝙蝠三、作者及文化常识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951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28、,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2017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识记字音栅栏(zh)杜撰(zhun)惊诧(ch)怪诞(dn)鄙视(b)贪婪(ln)湮没(yn)浩瀚(hn)畏葸(x)斑斓(ln)二、字形识记斓(ln)斑斓谰(ln)谰言诧(ch)惊诧咤( zh)叱咤崇( ch6ng)崇敬祟(

29、su)鬼鬼祟祟遐( xi)遐想瑕(xi)瑕疵暇(xi)目不暇接冥( mng)冥冥瞑(mng)死不瞑目暝(mng)日将暝三、作者文学常识加来道雄(MichioKaku)博士,美籍日裔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都广受赞誉, 构想未来、 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他主持着一档全美国联网的科学广播节目,还在晓闻热线、60分钟、早安美国以及拉里金直播在线之类的全美国性电视节目中亮相。8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识记字音墁地(d) 接榫(sn) 瓦当(dng)戗兽(q

30、ing) 穹宇(qing) 柁墩(dn)额枋(fng) 房檩(ln) 切削(xio)椽子(chun)水榭(xi) 翚(hu)二、字形识记繁缛:fn r ,多而琐碎。辽阔:lio ku,宽阔的,广阔的。遽变:j bin,急速。垒砌:li q,堆砌。隔断墙:g dun qing,叫做办公屏风。滨海之地:bn hi,靠近海边。横拱:hng gng,横肱拱立。台随檐出:形容房屋。凤毛麟角:比喻稀罕而又可贵。蜕变:tubin,蜕变是美好。作者及文化常识1.作者:中国建筑的特征出自作者是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

31、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2.背景: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9 说“木叶”一、识记字音灼( zhu6)窸窣(x s)尽管(jn)筌( qun)涔阳(cn)迢远(tio)二、字形识记袅(nio)袅娜枭( xio)枭雄歧(q)歧路岐(q)岐黄砧( zhn)寒砧拈(nin)拈轻怕重粘( zhn)粘贴萧( xio)萧瑟箫( xio)吹箫戍(sh)卫戍戌(x)戌时戎(r6ng)戎马三、作者及文化常识1.作者:说“木叶”是林庚写作的论述,收录在他的唐诗综论中。林庚,出生于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2.背景:本文是中通过木叶与树叶的对比,来表达独特

32、意境,是很有深度的一篇文章!第五单元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识记字音暴露(l)锭(dng)毋庸(w)狡狯( kui)雇佣( yng)二、字形识记狯(kui)狡狯刽(gu)刽子手桧(hu)秦桧脍(kui)脍炙人口辩( bin)争辩辨(bin)辨别三、作者及文化常识1.作者介绍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8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主要著

33、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2.写作脊景马克思被邀请作为伦敦的外国流亡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1856年4月14日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马克思参加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显地说明了科学共产主义

34、奠基人同英国宪章派保持着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想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起来。人民报是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革命的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以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在这个时期,该报始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3.文体知识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

35、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照读式演讲、读稿式演讲,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较适合于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背诵式演讲、脱稿演讲,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赛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增进演讲者的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续,往往

36、要当场出丑。提纲式演讲、提示式演讲,演讲者只把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按照提纲形式写出来,借助它进行演讲。而不必一字一句写成演讲方式。是初学演讲者进一步提高演讲水平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演讲方式。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它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呈现生动形象的直接感染力,是其他各种演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4.演讲稿6个特点第一:针对性。第二:可讲性。第三:鼓动性。第四:整体性。第五:口语性。第六:临场性。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识记字音繁芜丛杂(w)浅尝辄

37、止(zh)卓有成效(zhu6)嫉恨(j)诬蔑(w)诽谤(fi bng)诅咒(z zhu)悼念( do)二、字形识记诽(fi)诽谤悱(fi) 悱恻绯(fi)绯闻域(y)领域蜮(y)鬼蜮惑(hu)疑惑衷(zhng)衷心衰(shui)衰老哀(i)哀求跋(b) 长途跋涉拔(b)坚韧不拔泼(p)活泼三、作者及文化常识1.作者介绍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

38、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2.写作背景马克思于 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地上发表的讲话。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3.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悼词,悼词一般都有其规定的格式。悼词指的是对死者表示哀悼话和文章。作为一篇悼词,一般有如下的结构特点:介绍去

39、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介绍去世者的简历。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的家属。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1 谏逐客书一、识记字音蹇叔(jin)丕豹(p)制鄢(yn)郢(yng)成皋(go)膏腴(y)范雎(j)穰侯(rng)纤离(xin)外厩(ji)阿缟(go)駃騠(jut)搏髀(b)黔首(qin)赍(j)二、通假字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同“纳”,接纳)而陛下说之(“说”,同“悦”,喜悦,喜爱。)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三、古今异义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古义:社会安定。今义:治理

40、)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古义:在于。今义: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四、一词多义(1)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形容词, 错误的)三过其门而不入(动词,经过)过犹不及(形容词,过分)过故人庄(动词,拜访,探望)(2)举举地千里, 至今冶强(动词,攻克,占领)举头望明月静夜思(动词,抬起)吾力足以举百钧齐桓晋文之事(动词。擎,手向上托物)举国欢庆(形容词,全)(3)拔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动词,攻取)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动词,拔出)坚韧不拔(动词,动摇)(4)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动词,得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动词,到达)淋漓尽致(副词。极,最)(5)让是以

41、太山不让土壤(动词,推辞)公使让之寺人披见文公(动词,责问,责备)(6)兵藉寇兵而赍盗粮(名词。兵器,武器)兵者,国之大事也(名词,指军事, 战争)(7)以移风易俗,民以殷盛(连词,因此)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连词,表目的)五、词类活用西取由余于戎。(“西”,名词作状语。)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来”。)强公室。(“强”,形容词使动,“使强”。)蚕食诸侯。(“蚕”,名词作状语。)故能明其德。(“明”,形容词使动,“使明显”。)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名词用为使动,“使成就功业。”)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西取由余于戎 (状语后置,即“西于戎取由余”)此五子者,不产于

42、秦 (状语后置,即“此五子者,不于秦产”)东据成皋之险 (定语后置,即“东据险之成皋”)客何负于秦哉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即“客于秦负何哉”)2.省略句遂霸西戎 (省略介词,应为“遂霸(于)西戎”)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省略宾语,应为“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3.判断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者也”表判断)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者也”表判断)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也”表判断)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也”表判断)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者也”表判断) 11.2 *与妻书一、识记字音眷属(jun)吾尝语曰(y)的的非吾所忍(d)如晤(w)能彀(gu)婉解(wn)肖

43、我(xio)搁笔(g)称心(chn)双栖(q)不能禁(jn)恸哭(tng)二、通假字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同“够”,能够)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同“ 廿”,二十)三、一词多义(1)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名词,书信)意洞手书(动词,书写)(2)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名词,农历每月十五)吾亦望其言是实(动词,期望,希望)其:今则又望其真有(代词,它,代有鬼的事)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代词, 他们,代天下人)卒不忍独善其身(代词, 自己的)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副词,表示推测,或许,大概)(4)以: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介词,把)且以汝之有身也(介词,因为)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连词,表修饰)

44、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介词,用)(5)相: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指“我”)相及与汝相对(副词,互相)当哭相和也(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指“你”)四、古今异义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古义:并且推广到,今义: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短句)汝泣告我(告,古义:请求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控告)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古义:揣摩。今义: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同志,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广泛的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用的称呼,类似“师傅”。)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 古今同义:因此。)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此

45、)五、词类活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形作动,尊敬:后两个“老”形作名,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形作动,爱护:后两个“幼”形作名,小孩。)称心快意 (使动用法,使愉快。)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意动用法,以 为乐。)瓜分之日可以死 (瓜,名作状,象切瓜一样:死,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动作名,远行的事情。)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名作动,追求。)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名作状,用数字。)汝幸而偶我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配偶。)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好。)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

46、万千( 尽:形作动,写尽。万千:数作名,很多的话。)意洞手书(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当尽吾意为幸(尽,形作动,领会尽,领会透;幸,形作名,幸事。)六、特殊句式判断句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判断句)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判断句)省略句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妾愿随君行 (省略介词宾语)吾居(于)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省略介词“于”)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倒装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定语后置)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定语后置)吾爱汝至(状语后置)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固定结构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

47、死(表选择,与其不如)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表疑问,把怎么办,对怎么样,拿怎么办。)第六单元12 祝福一、识记字音寒暄(xun)朱拓(t) 间(jin)或 悚然(sng)踌蹰(chuch)不更(gng)事 谬(mi)种 俨(yn)然 形骸(hi) 颊(ji)新正(zhng)贺家墺(o) 荸荠(b q) 呜咽(y) 讪讪(shn) 敛(lin) 怔怔(zhng)咀嚼(j ju)瞥(pi) 拗(ni)不过 蹙(c)缩 窈(yo)陷惴(zhu) 歆享(xn) 牲醴(l) 蹒跚(pnshn)二、字形识记颊(ji)脸颊浃(ji)汗流浃背挟(xi)挟持聘( pn)聘礼骋(chng)驰骋娉( png)娉

48、婷谬( mi)谬论缪(mu)未雨绸缪戮(l)杀戮勠(l)勠力同心寥( lio)寥廓戳(chu)邮戳暄(xun)寒暄渲( xun)渲染煊(xun)煊赫一时三、作者及文化常识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其著作收入鲁迅全集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

49、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2.创作背景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1924年2月7日鲁迅先生创作了这篇小说。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装在套子里的人)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识记字音迤逦(y l)酒馔( zh

50、un) 朔风(shu)髭须(z)央浼(mi)尴尬(gn g)赍发(j)仓廒( o)拽上(zhui)剜( wn) 搠倒 (shu)肐察(g ch)二、字形识记廒(o)仓廒嗷(o)嗷嗷待哺遨(o)遨游溯(s)追本溯源搠(shu)搠倒槊( shu)横槊赋诗沧(cng)沧州疮(chung)疮痍怆( chung)悲怆浼(mi)央浼挽(wn)挽救娩( min) 分娩暇(xi)目不暇接瑕( xi)白璧微瑕遐迩(xi)闻名遐迩剜(wn)剜肉腕(wn)手腕蜿( wn)蜿蜒三、作者及文化常识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51、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13.2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识记字音胆怯()鞭笞()塑造()难堪()怂恿()虽然()怔怔()撮合()讥诮()滑稽()辖制()鲜见()二、字形识记揉(r6u)揉搓糅(r6u)杂糅蹂(r6u)蹂躏诮( qio)讥诮俏( qio)俏丽峭(qio)峻峭淬( cu)淬火粹(cu)纯粹萃(cu)荟萃三、作者及文化常识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巨匠。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

52、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早期作品有假面变色龙胜利者的胜利胖子和瘦子一个官员之死苦恼风波万卡。1890年从库页岛回来后,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代表作品有套中人和第六病室。晚年,契诃夫致力于小说和戏剧创作,小说有农民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剧本有万尼亚舅舅樱桃园,这时作品洋溢着乐观主义情调,对新生活充满信心。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小说的艺术特色:简练、朴实(“简练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精简的艺术”),夸张幽默讽刺手法,情节富有戏剧性。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创作于1898年,其时沙皇俄国正处于专制统治时期,人们失去了思想与言论上的自由,别里科夫就是这种环境造就的一个“典型

53、人物”,也是当时制度下的一个“良民”。作者首先通过“我”介绍了别里科夫生活、习惯上、思想上的有形和无形的套子以及“套子”对自己的生活、学校的人、全城的人的影响。其次作者以恋爱及失败为中心事件,让别里科夫自己表演,语言、神态、心理逼真传神。一方面让我们觉得他可恶,另一方面又觉得他可怜。可恶之处表现在性格上的顽固保守、躲避现实、害怕变革和人格上的卑劣,可怜之处表现在整天六神无主、谨小慎微,因多疑而诚惶诚恐、为了维护专制制度而丧失了自我。总之,他不但不知自己的“奴隶”身份,而且想极力地让“全城的人”都生活在“做稳奴隶的时代”。14(促织 * 变形记(节选)14.1 促织一、识记字音迂讷(n)裨益(b

54、)爇香(ru)翕辟(x)竦立( sng)兰若(r)掭(tin) 不啻(ch)抢呼欲绝( qing)藁葬( go)惙然(chu)觇视(chn)惭怍(zu)猪鬣(li)龁(h)尺有咫(zh)邑庠(xing)赉(li)蹄躈(t qio)蠹(d)二、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直,通“值”,价值、价格)2而翁归(而,通“尔”,你的)3手裁举(裁,通“才”,刚刚)4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5翼日进宰(翼,通“翌”,次于“今”的)6牛羊蹄躈各千计(躈,通“噭”,口)三、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今义:行侠仗义的人。3两股间脓血流离古义:大腿。 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

55、词。4儿涕而去涕:古义:哭泣,流眼泪。(作名词用则意为眼泪) 今义:鼻涕。去: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6民日贴妇卖儿古义:抵押、典当。 今义:粘贴、贴补。四、一词多义1责(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2)每责一头(索要,索取)(3)以塞官责(责任, 差使)(4)受扑责时(责罚)2靡(1)靡计不施(无,没有)(2)虫尽靡(败退,失败)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看,动词)(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只是、不过,连词)4发(1)窃发盆(打开)(2)探石发穴(掏、挖开)(3)无毫发爽(

56、毛发,头发)5售(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6岁(1)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2)成有子九岁(年龄)(3)后岁余/不终岁(年)7故(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县令,名词)(2)急解令休止(让,动词)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见虫伏壁上(上面)(3)上于盆而养之(放置)(4)以金笼进上(皇上)10益(1)死何裨益(好处)(2)成益愕/成益惊喜(更加)11掷(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12异(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13过(1)折过墙隅(经过)

57、(2)裘马过世家(超过)(3)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14强(1)乃强起扶杖(勉强)(2)少年固强之(迫使)15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2)中绘殿阁(当中)16然(1)成然之(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2)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3)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7逼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18进以一头进(动词,进献)径进以啄(动词,前进)19为为人迂讷(对待)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20自自昏达曙(从,介词)不如自行搜觅(自己,代词)自与汝复算耳(自然,副词)2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动词

58、)虫宛然尚在(还,副词)22复成反复自念(重复,动词)亦不复以儿为念(再,副词)成子精神复旧(恢复,动词)23举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全,形容词)手裁举(抬起、举起,动词)24意即道人意中事(心里,名词)意似良(神态、神情,名词)惴惴恐不当意(心意,名词)岂意其至此哉?(料想、估计,动词)25信成述其异,宰不信(相信,动词)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的确、确实,副词)26即即道人意中事(立即、就,副词)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连词)27顿顿非前物(立刻,副词)顿足失色(跺,动词)28得得其尸于井(找到、发现,动词)市中游侠儿得其佳者笼养之(抓到,动词)冀有

59、万一之得(得到,引申为收获,名词)29闻忽闻门外虫鸣(听到,动词)宰以卓异闻(闻名,动词)30忽忽闻门外虫鸣(忽然,副词)不可忽也(忽视,动词)31杖杖至百(杖责,动词)乃强起扶杖(拐杖,名词)32出因出己虫(拿出,动词)无出其右者(超过,动词)33而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但,连词,表转折)儿涕而去(连词,表承接)掩口胡卢而笑(连词,表修饰)34及仙及鸡犬(涉及、联系到)及扑入手(等到)五、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岁征民间(每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取儿藁葬(用草席)日与子弟角(每天)力叮不释(用力)民日贴妇卖儿(每天)(2)名词活用作动词试使斗

60、而才(有才能)旬余,杖至百(杖责、用杖打)笼归,举家庆贺(用笼子装、装进笼子)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儿涕而出(流泪、哭泣)自名“蟹壳青”(命名、取名)细疏其能(陈述)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3)使动用法昂其直(使昂,抬高)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而高其直(使高,抬高)不如拼博一笑(使拼)(4)意动用法成然之(认为对)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益奇之(认为奇特)(5)其他活用现象薄产累尽(形作动,赔完)近抚之(形作动,靠近)而心目耳力俱穷(用尽)蟹白栗黄(形作名,白肉、黄粉)成述其异(形作名,奇特的本领)审视(仔细地)啼告母(哭着)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