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实验心理学试卷(共6页)_第1页
华中师大实验心理学试卷(共6页)_第2页
华中师大实验心理学试卷(共6页)_第3页
华中师大实验心理学试卷(共6页)_第4页
华中师大实验心理学试卷(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shyn)心理学1、因变量答: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gunch)或测量的行为变量。2、顺序量表答:顺序量表是根据被评价对象在某一属性上(数量)多少(dusho)、大小等关系排出一个顺序。这种量表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3、(反应时)减法法答:减法法最早是由Donders提出,目的在于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时间。认知心理学通常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时间。4、交互作用答: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我们称两个因素之间存

2、在交互作用。5、习惯误差答: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仍然按照过去的感觉状态进行判断,因而使实验结果偏大或偏小的一种系统误差。1、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主要过程有哪些?答:一般来说,心理学实验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形成假设,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设计),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撰写科学实验报告等过程。(1)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发现和选择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2)提出假设,即关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陈述。(3)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设计主要包括自变量的选择和操纵,因变量指标的

3、选择,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被试的选择等。(4)实施实验。根据实验的要求,严格进行实验。(5)数据的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的规律。(6)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实验发现什么规律。(7)撰写研究报告。实验研究的结果只有通过发表,能达到交流科研成果的目的。2、采用序列反应时研究内隐学习的实验逻辑是什么?答:总的来说,采用序列反应时研究内隐学习的实验逻辑就是减法反应时的基本逻辑,即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的差异。在序列反应时实验中,对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反应都是对同样刺激的同样规则的选择反应任务,因此两者的反应时差异只能说明,被试在固定序列中作出选择反应的心理过程被易

4、化了,即对固定序列中的目标刺激作出反应相对容易,从而使反应时缩短,而对于随机序列,选择反应的心理过程没有易化,反应时相对较长。通常这种心理过程的易化只能是由个体的学习所引发。又由于本实验中被试并没有外显地意思到固定序列的规则,因此这种学习就是内隐学习。3、试说明采用分段法制作响度比例量表的过程?答:分段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其它比例来建立的心理量表。具体做法是呈现一个固定阈上刺激作为标准刺激,让被试调节一个变异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一定比例,例如2倍、3倍、1/2、1/3、3/4等,较常用的比例是减半(1/2)。下面

5、举例说明采用分段法制作响度比例量表过程:规定1000Hz,40db的声音为1宋。让被试调整另一个声音,使其听起来为前者的2倍。以2宋为标准刺激,用同样的方法,让被试调整另一个声音,使其响度听起来是2宋的2倍。依此法继续找到8、16、32宋等以声音的物理强度为横坐标,以声音的响度(宋)为纵坐标,画出心理物理函数关系曲线。1、某电视台编出一套历时六个月的适合儿童的教育节目。电视台想了解收看了该节目后,儿童的有关心理发展是否有明显提高。于是有人为电视台设计了如下方案:前测验收看电视节目再测验如果儿童在后一次测验中的心理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第一次测验,就说明该教育节目对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作用。请问

6、该设计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如果要将该设计方案改进(gijn)成一个实验设计,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答:该研究设计是一个单组前后测设计,此种研究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到历史因素、被试的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此外,测验的把作用也会影响该研究的内部效度。具体地说,由于没有提供控制组,在实验期间同时发生(fshng)的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在这六个月的时间内,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前测验可以使儿童对该种测验变得更为敏感或不敏感。改进此种研究设计的方法,通常是增加一个对照组,即将(jjing)研究设计变为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具体方案如下:O11 X O12O21 O22首先,

7、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些儿童,分为两个等组。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控制组,在实验之前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测验,记录下他们的成绩。接下来的六个月中,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即收看儿童教育节目,控制组不看该电视节目。六个月后,对两组儿童进行再测。比较O12O11,O22O21,如果差异显著,说明实验处理效应显著。2、某实验拟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有无法测量2名被试对60张图片的记忆能力。实验首先将60张图片呈现给被试看一遍,接着将另外60张图片与已看过的图片混合在一起,按随机顺序呈现给被试,并让被试判断每张图片是否是先前看过的图片。如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说明,两名被试对图片的记忆能力d和判断标准

8、。被试A的结果被试B的结果反应反应旧新旧新刺激旧4713刺激旧528新555新1050附:P0.7833 Z=0.785 Y=0.305 P0.8667 Z=1.112 Y=0.215P0.0833 Z1.383 Y=0.153 P0.1667 Z0.968 Y=0.249解: 被试A的结果 被试B的结果反应反应旧新旧新刺激旧47(击中 f1)13(漏报 f2)刺激旧52(击中 f1)8(漏报 f2)新5(虚报f3)55 (正确否定f4)新10(虚报f3)50 (正确否定f4)PA(y/SN)=f1/(f1+f2)=47/(47+13)=0.7833PA(y/N)=f3/(f3+f4)=5/(

9、5+55)=0.0833经查表分别得P值得Z值和Y值=击中率纵坐标/虚报率纵坐标=0.305/0.153=1.993d=ZN-ZSN=1.383-(-0.785)= 2.168PB(y/SN)=f1/(f1+f2)=52/(52+8)= 0.8667PB(y/N)=f3/(f3+f4)=10/(10+50)= 0.1667经查表分别(fnbi)得P值得Z值和Y值=击中率纵坐标/虚报(xbo)率纵坐标=0.215/0.249=0.863d=ZN-ZSN=0.968-(- 1.112)=2.08答:A的判断(pndun)标准是1.993,B的判断标准是0.863比较d值,2.1682.08,A的记

10、忆力可能好于B武汉市某区教育局拟探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a1、a2)和两种不同的教材(b1、b2)的教学效果。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请指出:(1)该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2)主要的额外变量有哪些?(3)你采用的实验设计是哪种类型的实验设计,你为什么要采用此种实验设计?(4)你采用的这种实验设计的主要缺点有哪些?答:自变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a1、a2,两种不同的教材b1、b2;两个因素各有两个水平。主要的额外变量有:不同学校、班级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学业成绩,不同学校、班级教师的教学水平。(3)可以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由于两个自变量(教学方法和教材)都不宜采用重复测量的实

11、验设计;另外,考虑到需要控制不同学校学生不同质这个重要的额外变量,故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4)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需要在每个学校抽取四个同质的班级(与教师);这有一定的难度。也可以采用22两因素完全随机(组间)设计。采用此实验设计,主要是由自变量的性质决定的,由于教学方法和教材两个因素都不宜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所以实验可以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需要抽取不同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参与实验,而且教师也不同,所以参与实验的学生和教师在各种实验处理下是不同组的被试。被试间的变异是影响实验处理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此种实验设计需要较多的被试。一、选择题:(B

12、)1测量新生儿感觉的方法有A平均差误法B偏爱法 C身体运动观察法D最小变化法(B )2实验拟考察不同年龄(p=3)学生采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q=2)的学习效果,该实验最适宜采用哪种设计A两因素随机化区组设计B完全随机(两因素组间)设计C两因素混合设计D两因素拉丁方设计(C)3格式塔心理学派柯勒认为黑猩猩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是A算法策略B爬山法策略C尝试错误D顿悟(B)4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中哪种方法对感觉阈限的测量相对比较准确A最小变化法B恒定刺激法C平均差误法D复制法(C)5深度知觉中,下列哪条线索是双眼线索相对大小B运动视差C网膜像差D空气透视1序列反应时作为内隐学习研究方法的实验逻辑是什么

13、?2用平均差误法测量线段长度(例如标准刺激为20厘米)的差别阈限时,如果被试A的差别阈限为1.2厘米,被试B的差别阈限为1.9厘米,请问谁的长度感觉能力好?为什么?实验中应注意控制的主要(zhyo)额外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A的长度(chngd)感觉能力好;感觉(gnju)能力与阈限成反比;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3请采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六个明星受观众欢迎程度的顺序量表。 先按阶梯法或对角线法排顺,按顺序比较一次,再按逆顺序比较一次(左右位置互换);计算选择分数;计算选择百分数和Z值。4沙赫特和辛格通过实验,考察了哪几个因素对情绪的影响?实验是如何操纵自变量的? 实验考察了生理、认知与环境三个因素对情

14、绪的影响。通过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生理上的唤醒;告诉三组不同的被试,药物会引导不同的生理反应认知;将被试安排在不同环境里-滑稽与愤怒。5简述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等人进行的习得性无助(helplessness)实验。 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 认为,动物在学习控制不愉快刺激的过程中,已经懂得自己的行为不能改变不愉快刺激。因此,当它们处于新的环境中时,即便它们有能力改变不愉快刺激环境作出控制行为,但是,它们也会放弃,即它们已习得了无助感。他做了一个实验来检验其理论。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与测验阶段。在学习阶段,实验被试(24只“混血狗)被分为三组,每

15、组8只。一组是可逃脱组,另一组是不可逃脱组,第三组是无束缚的控制组。可逃脱组的狗受到电击后,可以通过挤压头部两边的鞍垫终止电击。不可逃脱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这些狗与可控制组狗所受的电击完全相同的。控制组狗在学习阶段没有接受电击。24小时以后,对所有的狗进行测验。狗被放入梭箱中,箱子的一边装有灯,当箱子一边的灯光熄灭时,电流将在10秒种后通过箱子的底部。如果狗在10秒内跳过隔板,它就能完全避免电击;如果不这样做,它将持续遭受电击直到它跳过隔板,或直到60秒钟电击结束。每只狗在此梭箱中进行10次实验。实验的因变量指标有两个:(1)从灯光熄灭到狗跳过隔板,平均需要多长时间;(2)完全没有学会逃脱电击

16、的狗在每组中所占的比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可逃脱组狗,在上述两个因变量指标上都比另外两个组的狗差。1注意的知觉选择与反应选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通过实验来检验两种理论的合理性?答案要点:主要差别在于注意的选择位置实验证据:Treisman 和Geffen(1967)实验:双耳同时分听实验。Treisman 和Riley(1969)的实验(shyn)采用信号检测论方法,在实验(shyn)中考察d值与B值2塞尔(Searle, 1980)中文屋思想(sxing)实验的逻辑思路和基本内容什么?某实验拟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评价法测量被试对100个单词的记忆能力。实验首先将100个单词呈现给被试看一遍,接

17、着将另外100新单词与已看过的单词混合在一起,按随机顺序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每个单词是否是先前看过的单词,并采用6级信心量表表示其判断的把握程度。如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计算该被试在各个判断标准下的d值和判断标准,并画出该被试的ROC曲线。表1 信号与噪音被评为各等级的次数654321SN3426201163N2513192932(附:十分肯定有信号654321十分肯定没有信号允许考生查正态分布表)(1)在判断标准为5时 因为34/100=0.34 2/100=0.02 通过PZO转换表查得,数值-0.412是0.34的Z值,数值-2.053是数值0.02的Z值,击中概率为0.34的O击中

18、的纵轴值为0.3665,虚惊概率为0.02的O虚惊的纵轴值为0.0484。d=Z击中Z虚惊= -0.412-(-2.053) =1.641= O击中O虚惊 = 0.36650.0484 =7.57 (2)在判断标准为4时 由于信号检测论中的评价法在标准5以下的击中概率和虚惊概率都为累计概率故(26+34)/100=0.60 (2+5)/100=0.07 通过PZO转换表查得,数值0.253是0.60的Z值,数值-1.476是数值0.07的Z值,击中概率为0.60的O击中的纵轴值为0.3864,虚惊概率为0.07的O虚惊的纵轴值为0.1343。d=Z击中Z虚惊= 0.253-(-1.476) =

19、1.729= O击中O虚惊 = 0.3864/0.1343 =2.877(3)在判断标准为3时 因为(34+26+20)/100=0.80 (2+5+13)/100=0.20 通过PZO转换表查得,数值0.841是0.80的Z值,数值-0.841是数值0.20的Z值,击中概率为0.80的O击中的纵轴值为0.2801,虚惊概率为0.13的O虚惊的纵轴值为0.2801。d=Z击中Z虚惊= 0.841-(-0.841) =1.682= O击中O虚惊 = 0.28010.2801 =1.00(4)在判断标准为2时 因为(34+26+20+11)/100=0.91 (2+5+13+19)/100=0.3

20、9 通过PZO转换表查得,数值1.340是0.91的Z值,数值-0.279是数值0.39的Z值,击中概率为0.91的O击中的纵轴值为0.1625,虚惊概率为0.39的O虚惊的纵轴值为0.3838。d=Z击中Z虚惊= 1.340-(-0.279) =1.619= O击中O虚惊 = 0.16250.3838 =0.4234 (5)在判断标准为1时 因为(100-3)/100=0.97 (100-32)/100=0.68 通过PZO转换表查得,数值1.881是0.97的Z值,数值0.467是数值0.68的Z值,击中概率为0.97的O击中的纵轴值为0.0681,虚惊概率为0.68的O虚惊的纵轴值为0.3577。d=Z击中Z虚惊= 1.881-0.467 =1.414= O击中O虚惊= 0.06810.3577 = 0.1904我院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