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课内文言文复习(二)课件41张_第1页
2021届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课内文言文复习(二)课件41张_第2页
2021届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课内文言文复习(二)课件41张_第3页
2021届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课内文言文复习(二)课件41张_第4页
2021届高考文言文总复习之课内文言文复习(二)课件4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寡人之于国也 2.河内凶3.请以战喻 4.填然鼓之 5.兵刃既接 6.弃甲曳兵而走 7.直不百步耳 8.数罟不入洿池 9.树之以桑 1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1.鸡豚狗彘之蓄 12.谨庠序之教13.养生丧死无憾也 (对于)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请允许我)(作比喻) (拟声词)(动词,敲着战鼓) (已经)(接触,交锋) (拖着)(逃跑) (只是,不过) (密网) (动词,种植)(动词,穿)(蓄养) (谨慎)(学校) (活着的人)(遗憾)重点实词课堂过关13.申之以孝悌之义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6.非我也,岁也 17.王无罪岁18.斯天下之民

2、至焉 (反复陈述) (通“斑”,头发花白) (背着东西) (顶着东西) (制止,约束) (饿死的人)(打开粮仓) (年成) (归咎,归罪) (那么) 重点实词课堂过关负 请数 王走 兵1、于:(1)寡人之于国也(2)移其民于河东(3)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对于,介词) (到,介词) (比 ,介词) (在,介词) (跟、与 ,介词) 2、之: 填然鼓之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衬字,无实在意义)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代词,百姓) (代词,指代称王的事) 重点虚词课堂过关3、以:请以战喻:斧斤以时入山林:以五

3、十步笑百步: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用) (按时) (凭借) (把,用) 重点虚词课堂过关寡人之于国也第二篇自查:订正错误。口译画线句文化常识积累(精准记忆)自查:补充缺少的笔记。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3.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4.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5.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6.庠序:古代的乡学。礼

4、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文化语境积累(了解即可)1.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2.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3.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4.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5.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

5、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文化语境积累(了解即可)6.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知识便签:】周朝时, 天子(周王)有天下

6、, 诸侯有国, 大夫有家。 即:诸侯所统治的区域称“国”;诸侯手下的大夫所统治的区域称“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家分晋文化语境积累(了解即可)7.“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语),“处士横议”。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宋-元-明-清春秋-战国三国:魏、蜀、吴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一: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使得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同样希望更多的

7、百姓归附自己。 不过,孟子反对用征战的办法获得人力,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主张为政者通过仁政实现“王道”,以让百姓乐于归附。写作应用:反对战争,重视民心素材二: 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尽心”于民,其实远远不够。荒年“移民移粟” 与其他国家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只有真正致力于民生,富民教民并举,不让频繁的战事和征役耽误百姓休养生息,才能真正让百姓归附,使国家强大。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写作应用:1.民富民智则国强2.认识自己,理智为人。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

8、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写作应用:1.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2.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丹麦人去钓鱼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将钓到的鱼量一量,然后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背后却蕴含着丹麦人的智慧,他们明白若是将河中的鱼无论大小全都捕回家,那么河流将会变成一滩死水;相反地,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那么河流将永远繁衍生息,充满活力。 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 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收获更多;贪图眼前利益,只会

9、得不偿失。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四: 好为“王者师”,自称“大丈夫”; 面对诸侯国君,从无“妾妇”之相,被斥见疏,亦无苟合之姿。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追求;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自得自信。写作应用:1.独立人格2.精神追求3.自信【适用话题】 1、遵循规律(环境与生存)2、舍弃是为了 更好地拥有 示例素材: 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两千年前,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可用于“环境与生存”等话题) 文言句式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成

10、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 (定)宾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 操何 在安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

11、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信自未有之不欺余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 结论三:用 “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不知句读、不解惑有何厌唯从命唯图利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 沛公安在?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D、 尔何知?B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何陋之有?B、唯余马首是瞻。C、时不我待。D、马之千里者D1、何以战?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3、项王项伯东向坐2、微斯人,吾谁与归?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