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皎月有泪 美玉无光_第1页
《红楼梦》皎月有泪 美玉无光_第2页
《红楼梦》皎月有泪 美玉无光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5 页 共 NUMPAGES5 页红楼梦皎月有泪美玉无光 - 读后感 - 杨洋从第三十四集上场,他所经历的全部剧情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怆痛。晶莹如玉,略无逆反,皎洁如月,然而怆痛。于小彤时代的猴气和鲜活已蜕失,只留下呆气和痴执,善良文弱构成杨洋所扮演的怡红时代贾宝玉的基本风格。绣春囊事件是新版红楼梦的一个拐点:如果说司琪被撵是贾府的鼎盛时代显露衰相的开始,那么晴雯见逐就拉开了大观园悲剧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死亡运动。司棋被撵的直接原因是男女私情违犯了家族伦理,深层原因是贾府坐吃山空,换言之,贾府正待裁员,司棋撞着了霉头。在此之前,贾琏就穷于应酬宫里的勒索向鸳鸯借钱,连贾母的饭局都到

2、了捉襟见衬的地步,就王夫人的本意来说把满园子美奂美伦的女孩子全部打发走才合她的心意,更加婆子们撺掇,更加男女授受玩亵之物在手,司棋就有死无活:在这一点上,迎春虽然懦弱,但是情势还是看得清楚的。在这样的客观情势下贾宝玉的女儿与婆子之论就显得离题万里。他眼睁睁看着司棋被撵深刻感受到婆子们的缺失诗意和人情,却归因于嫁了男人,显然太肤浅了,也不是知世之论,但我们不能说他说的不是事实。贾宝玉的愚既有年龄幼稚、涉世太浅的原因,更有超拔于庸常之见、不履于流俗之地、存心而盲视的新异风格,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点“另类”。如果我们站在宝玉的立场来看,司棋之惨只是遭逢命运之惨,而那些略无同情心、稍无悱恻意的婆子们却是

3、人的生命状态异化了、霉变了,这难道不是更令人悲无可言吗?贾宝玉的深挚和怆痛里有绝望因为他心里非常明白,让女儿不出嫁既没有道理也没有可能。但是那种不吐不能明心意、不愤不能见情愫的孤愤之情催逼着他不得不以痴人说梦般的疯话来掩饰心灵深处的大凄凉和大孤独。肯定成人们不会去追问:女儿大了就一定要嫁个男人去过那一辈子庸俗透顶、悲惨之至的生活吗?这样一个女儿的存在模式难道真的是天经地义不容质疑吗?没有人会追问这样的命题。贾政、王夫人不必说,就连老太太、林妹妹,恐怕也是说不清楚、也不会这么提出问题的。但问题恰恰在这里:不仅仅是反封建,而且是对有始以来人类存在的方式,那些看起来天经地义的存在模式的一种拷问,所以

4、贾宝玉是痴执不解,追索不已,泪流满面。恰是一轮皎月隐没于云墨夜暗的深处一般,闪烁之间珠泪盈然之外,真是个天无二日别无甚解。杨洋就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下、情境中登场的。这个大男孩一上场就遇着了晴雯被逐。我们不能不佩服杨幂扮演的晴雯的确无与伦比:那样一种骨子眼里的高贵和不驯。但是杨洋扮演的贾宝玉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佼人僚兮:一种心底的沉痛伴随着对于世事的痴迷和对于人生的迷惘,表现出来,就是那样的一种迟慢、呆滞、沉痛、不解。他的哭声是虽乏力却发自心底。从晴雯被逐到迎春误嫁,从黛玉离恨到探春远适,其间经历过元春薨逝、宝玉飞传、甄家抄灭、迎春罹难可谓不一而足。这么多罪难祸愆连续发生,不唯宝玉无法理解,就连观众的

5、心理也接受不了,可是杨洋理解得深挚到位,情感处理极有层次:最初深切难解,然后天真幻想,其间不乏冲动和绝决,终归绝望,隐然离尘。最精彩的有两场:一是神出鬼没的婚典上,当他一步步、一层层逐渐逼近红盖头下面的那个轰顶掣头的事实的进程中,杨洋表现得一丝不苟天衣无缝:从欣悦到急切、到克制、到懵懂、到错乱、直到大爆发,杨洋的面影、神情、安静里透析着一种庄严和大方,一种平静中的不测和期待中的恐惧:他让我们感受到这场旷世奇绝的闹剧里面正有一种毁灭感和死亡冲动在向我们弥漫着、逼近着。当他拉住李艳(袭人)的手问:“我这是在哪里?不是在做梦吧?”又指了那边的新娘子(白冰)问“那个美人是谁呢?”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被杨

6、洋的格外的沉静所震撼、所挫扼,我们不能有什么表现,只能期待。另一场是“候芳魂”,就是黛玉死后宝玉无比思念,想在梦里能遇见她的真魂,便挪到临窗望月的地方来睡觉。如果说婚典那一场是与李艳演对手戏,那么这一场就是与宝钗的扮演者白冰出演的对手戏了。只有一个细节是编剧的缘故,显得非常做作,就是与宝钗的同床异梦里低声喊“到底意难平!到底意难平!”其声不绝。事实上,从望月守魂到二五妙合,这个心理过程的推进是十分艰难的,但杨洋的表演不留痕迹,非常自然。有几个关节点杨洋是演到了的:(1)五儿的“酸文假醋”。五儿与晴雯的貌合神离使宝玉清晰地意识到:关联着林妹妹的那个情境、世界、现实关系和生存处境正在渐渐离散、解析

7、,一切都已不是,也都将过去;(2)作为黛玉与宝钗两个情感痛点在先后滑移的过程中完全不可忽略的中介晴雯,正在被月亮与黛玉两个意象的叠合所填充、所替代,而且这两个意象的叠合体这样的一种神意化、诗意化的心理事实不仅没有阻绝宝玉与宝钗之间的情感关联,恰恰是有效地校正着宝玉的情感和心理的阻碍,使他解脱和了悟:此生此世林妹妹是不在了的,而他却留下来;这意味着:在这个俗世上只有宝钗一人是与他容与参赞、够得上档次的同仁,别无他者。换言之,与五儿和袭人比较起来,宝钗就是再无可代的贤者,所谓“山中高士晶莹雪”!(3)望月守真确实没有做到,“候芳魂”却有所了悟,那就是不时隐现于皓月竹风间的林妹妹的意象使他终于明白:要想神遇,当求心性,终须后缘。林妹妹已经是隔世相望、今生无缘了。出家的信心就是这么坚定起来的。我们看到,杨洋这三点都演绎出来。与五儿厮见之后的失望,与宝钗亲切而后的恭谨,与母亲沉痛道别之后的平静和冷漠这其间,他的表演超过了白冰扮演的薛宝钗:相对而言,后者是威而不露却露,严而过苛乃嫌执,整体看来宽严薄厚的分寸上做得不够,亦缺大方,与原著相去太远。从杨冥到李艳、再到白冰,杨洋是月印万川、婉转委曲、一路而下,虽然她们是各自辉映、各臻其妙,但先后退去,渐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