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建筑构造设计的抗震措施3300字 摘要: 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构造设计界讨论比拟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平安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建筑抗震构造设计的根本要求和建筑构造抗震措施的衡量标准,提出了建筑构造设计的有效抗震措施。 关键词:建筑构造设计抗震措施中图分类号: U2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构造设计界讨论比拟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平安的重要问题,因此, 我们在对建筑物进展构造设计的时候,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防止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一、建筑抗震构造设计的根本要求1、一个抗震构造体系
2、应由假设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构造构件连接协同工作。例如框架剪力墙构造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2、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屡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那么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抗震构造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从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构造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进步构造抗震性能,防止大震时倒塌。3、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平安储藏,构件的实际承载才能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根底。4、 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才能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在总体上保持一个相
3、对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部位)的比值有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5、要防止在部分上加强而无视了整个构造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6、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才能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进步构造总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二、建筑构造抗震措施的衡量标准对于性能的要求,现行抗震设计标准有两种根本的表达方式:一种是以损坏的程度来描绘,另一种是以用处的重要性即抗震设防分类来描绘建筑构造中的损坏程度划分为不损坏和属正常维修下的损坏 可修复的破坏和倒塌;抗震设防分类那么气氛甲、乙、丙、丁四类,对某些钢筋混凝土构造,现行标准给出了正常维修和倒塌的层
4、间变位角作为定量指标,对于不同的设防类别,先行标准规定了不同的抗震措施,如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要比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进步一度。按标准进步抗震措施后,在遭遇到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由于地震作用步进步,乙类建筑毁坏程度比丙类建筑要轻些,在遭遇到本地区罕遇地震影响时,乙类建筑的抗倒塌才能比丙类建筑要明显进步.显然,构造的抗震才能仍然缺乏明确的数量的变化。借助于现行?抗震鉴定标准?所引进的“综合抗震才能由数量上的区别有可能使不同性能要求的构造所具有的抗震才能由数量上的区别。例如,构造抗力的上下,可用构造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与设计地震剪力的比值,即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与设计地震剪力的比值即楼层屈从强度
5、系数来表征;构造变形才能的上下,可用构造所具有的变形才能与根本变形才能的比值来表征。从而使不同性能要求所对应的坑震措施得以数量化。假如把按现行抗震设计标准进展设计的丙类构造作为符合根本性能要求的构造,即其抗力和变形才能的组合结果,可定义为综合坑震才能的根本值;对于性能包括变形要求较高的建筑构造,如乙类建筑,其综合抗震才能应低于根本值。上下的详细取值,可根据性能要求确定。在确定综合抗震才能的两个因素中楼层屈从强度系数的定量在现行的抗震设计标准中已经是现成的,可以根据构造构件的实际截面尺寸和配筋,取材料强度标准值按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得到,这里不在重复。三、建筑构造设计的有效抗震措施1、建筑物构造
6、悬挂隔震,悬挂隔震是将建筑物的大部分或者整个构造悬挂起来,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悬挂构造, 这样,当地震降临时, 地震的能量不会传递给悬挂起来的构造, 从而到达减小地震损害的目的。这种隔震方式最常见于大型钢构造, 大型钢构造总是采用钢构造悬挂体系,以此隔震。大型钢构造一般分为主框架和子框架, 在悬挂体系中,子框架通过索链或者吊杆悬挂于主框架上, 当地震降临时,主框架会随着地壳运动发生摇摆, 但是, 子框架和主框架之间是可以活动的索链和吊杆, 地震的能量到达这个部位的时候就会削弱,不至于传递到子构造产生惯性力。2、建筑物根底设置隔震装置减震,这一种隔震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的根底与上部建筑之间设置特
7、殊装置, 减少地震向上传递, 最高可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传递能量的 2 /3 ,但是, 这种措施的缺陷是不适用于高层建筑, 因为在高层建筑设置这种装置会延长建筑构造自身的自振周期, 起不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损害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摩擦滑移隔震、 粘弹性隔震等几种, 设置的装置有橡胶垫、 混合隔震装置等。3、建筑物地基采用特殊材料隔震建筑物根底隔震, 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根底部分进展特殊处理, 削弱地震时的地震波, 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传统上是在建筑物的根底部交替铺上粘土和砂子, 或者直接设置粘土或砂子垫层。在中国建筑史上,曾经有人以糯米为原材料, 在建筑物的根底部分设置垫层, 减少地震对建筑
8、物的损害。近年来, 有关部门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打破性进展, 以沥青为原料研究出一种特殊材料, 以此设置隔震层效果更好。4、层间隔震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旧房改建, 在施工方面具有简单、 易操作的特点。与建筑物根底部分设置隔震装置的方法相比,层间隔震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减震的效果可以到达 1 /103/10的范围。这种方法主要是依靠设置在建筑构造各层间隔的减震装置吸收或者削弱地震能量, 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 设置的装置根本与根底隔震的一样。以上我们所说的几种措施主要是对建筑构造本身的根底部分或者关键节点进展特殊设计, 或者采用特殊材料, 或者设计安装减震装置减少地震的能量向建筑物传递
9、。我们这里所说的建筑物构造设计中常用的消能减震技术,是借助建筑物意外的部件来增加建筑物的阻尼, 消耗地震传递给建筑物构造的能量, 防止建筑物因地震而受到损害。用于减小地震对建筑物损坏、 保护建筑物平安的装置和元件很多,通常都是各式各样的消能器和阻尼器, 我们习惯上把这些装置分为滞回型和粘滞型两种。这种技术的使用非常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对建筑物的地基或根底进展隔震设计时, 我们一定要在建筑物没有开工以前按照隔震设计的措施, 完成相应的工作。最迟也是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当中,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设置特殊的隔震装置。然而,建筑物建成以后,假如想对其进展抗震加固,就要采用增加阻尼的方法,
10、在建筑物的构造上重新添加消能减震装置。这些消能减震装置更适用于高层建筑、钢构造,从适用的部位来说, 也是很广泛的,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上部构造,也可用于建筑物的隔震夹层。2、随着人们平安意识的不断增强, 建筑构造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建筑构造的减震、 隔震设计越来越重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除了对建筑物的根底部分采用特殊处理之外, 还可以借助消能减震装置或者元件削弱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平安。参考文献:1 鹿钊恺. 建筑构造抗震概念设计初探J. 建材世界, 2022,(05) .2 杭银龙,冯宏团. 构造设计中的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J. 陕西建筑, 2022,(12) .3 袁建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院感手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 家装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21、应用问题(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浙教版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Unit12 I can swim(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下册
-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人音版
- 广东省惠州市2024年中考地理 地球的公转说课稿
- 电视应急采访预案(3篇)
- 电气室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印刷技能大赛题库及答案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司法局招聘司法所协理员历年考试试题与答案
- 右江盆地低温金、锑矿床热液石英:显微结构与地球化学特征的成矿密码
- 致敬 9.3:一场阅兵一部民族精神史诗
-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
- GB/T 43355-2023塑料和其他无孔材料表面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 公共关系学授课教案
- 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 可测试性设计
- 快速跑--弯道跑教案
- 清洁生产培训(共108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