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结构特点_第1页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结构特点_第2页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结构特点_第3页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结构特点_第4页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结构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结构特点第一章 导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与特点1.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1.1 概述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1.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及其分类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2. 1 何谓发展中国家?又称欠发达国家(LDCs),第三世界(Third World),南方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演变而来的。1.2.1 发展中国家分类世界银行的分类(人均GNI):低收入国家($905及以下);中等收入国家($906

2、-$3595);中上等收入国($3596-$11115)高收入国家($11116及以上)中的5个经合组织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简写为NICs)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联合国的分类:最不发达的44个赤贫国家;88个非石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以及13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按地理位置的分类: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亚和太平地区;南亚7国;欧洲和中亚的30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2.2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比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的状况

3、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严重依赖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Population living below$1 and $2 a day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两个概念的内涵 衡量指标 1.3.1.1 两个概念的含义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增长所依赖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状况、技术状况和体制的变革,包括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关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侧

4、重于数量,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多维体系概念。 衡量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GNP或GDP的总量或人均量这一指标的缺点 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福利的情况。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无法计算在内。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国际比较时汇率不能反映国家间真实收入差别。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单一指标:人均GDP综合指标PQLI(物质生活质量指标)HDI指标(人类发展指数)阿德尔曼-莫里斯指标体系-41个指标ASHA指标体系中国的综合指标体系(10个)

5、PQLI指标(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海外发展委员会(ODC)提出The PQLI is an attempt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or well-being of a country. The value is a single number derived from basic literacy rate(识字率), infant mortality(婴儿死亡指数), and life expectancy at age one(1岁时预期寿命), all equally weighted on a 0 to

6、 100 scale. 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0年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 measures the average achievements in a country in three basic dimensions of human development: A long and healthy life, as measured by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人均预期寿命. Knowledge, as meas

7、ured by the adult literacy rate (with two-thirds weight) and the combined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gross enrolment ratio (with one-third weight). 教育程度A decent standard of living, as measured by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er capita a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in USD. 生活水平ASHA(American

8、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指标美国社会保健协会提出6个项目:就业率、识字率、平均估计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ASHA指标值=(就业率*识字率*平均寿命*人均GNP增长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3.2 两个概念的关系 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人均收入与成人识字率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人均收入与预期寿命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与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人均收入与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但仅有增长经济不一定能发展。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 工作缺乏保障)无声的增长(voiceless growth 民主没有同步增进)无情的增长

9、(ruthless growth 贫富分化)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 缺乏增长的基础)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 growth 自然资源的枯竭)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2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与演变发展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的演变2.1 产生的历史背景 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一门专门研究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独立分支,从其他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系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体系瓦解和第三世界兴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发展中国家:殖民体系瓦解,政治上的独立,要求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政

10、治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增强发展经济学理论渊源标志性的三本著作:罗森斯坦-罗丹东南欧工业化问题(1943);斯塔利世界经济发展(1944);曼德尔鲍姆落后地区的工业化(1945)哈罗德-多马(1948)提出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里程碑。最老和最新 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是最老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经济学又是最新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最老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之前,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最早的重商主义者,到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再到马尔萨斯、约翰穆勒,最后到马歇尔、熊彼得等等,他们的经济思想中或多或少都包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思想。他们或是论证经济如何发展(如

11、斯密等),或是消极的解释经济如何不发展(如马尔萨斯等) 。最新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才纷纷独立。发展经济学是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30年多前,很少有大学将发展经济学课程列入本科生经济学教学计划”(瑟尔沃 )。但现在,几乎没有那个大学的经济学科不开设这门课,教科书、论文、刊物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领域已有好几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库兹涅茨、刘易斯、舒尔茨、阿马蒂亚森等 。2.2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第一阶段(1940s末至1960s初) 第二阶段(1960s中期至1970s末)第三阶段(1980s至今

12、)第一阶段 形成与繁荣时期(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主要观点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唯资本论认为投入三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中资本的多寡及其形成的快慢是发展中国家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代表性的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纳克斯(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 (vicious circle poverty)理论;纳尔逊(Nelson, R.)的“低水平均衡陷阱(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circulation cumulatio

13、n causality) ”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BIG PUSH)理论;莱宾斯坦(Leibenstein, H.)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唯工业论工业化的好处代表性理论: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等* 唯计划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不完全性:产品价格并不是均衡价格,如果市场运行,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所以必须政府的干涉。实证(

14、苏联)的支持在“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计划化、国家干预等都是应有之意 主要特点反“单一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倾向强调内向型发展战略,主张采取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试图建立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适用的宏大的理论体系 第二阶段的大调整(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对发展有了更广泛的认识(范围扩大)(经济增长,但是生活并没有改善;公平,绝对贫困)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农业的偏见得到纠正外向发展和对外贸易受到强调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非经济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关于制度因素的分析成为发展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开始显示出强劲的解释力对发展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的发展经济学1985年,谭崇台先生,第一次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将其系统地引入中国。随后,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