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12页)_第1页
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12页)_第2页
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12页)_第3页
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12页)_第4页
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1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杭州厂房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测量方案概述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88543m2,分别由8栋片烟醇化库和1栋辅料库,以及厂区绿化等其它附属设施组成。测量工程主控内容为平面轴线和楼层标高的控制。平面轴线采用内控法,采用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标高测量根据引入0.000 标高层层传递。测量注意内容、重点及关键技术测量主要内容(1)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2)土建施工测量; (3)装饰施工测量; (4)石材铺贴测量; (5)室外道排、绿化测量;(5)测量复核及工程监测;测量重点及关键技术序号重点重点分析关键技术1施工条件建筑物数量多,占

2、地面积大,立体交叉作业多等因素,影响测量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合理组织安排工序、选用对复杂作业条件适应性高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2标高控制标高变化多,必须保证各专业有标高的统一性。施工前要做好标高控制点的交接、联测和校核,施工中统一各部位的高层控制点,定期检查、复合。3作业面大群体工程、单层面积较大。施工前要做好标高、轴线控制点的交接、联测和校核,施工中统一各区的轴线、高层控制点,定期检查、复核。施工部署测量准备(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2)检查各专业

3、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3)办理测量控制网的移交手续及进一步复核确认。 (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5)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人员配备为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的完成,测量施工人员安排专业的测量人员持证上岗,计划配备有多年丰富经验的技术总工,总工对项目测量组进行任务分配和交底,具体测量工作由测量组完成并向下面各专业分包测量进行管理,其他分包对应总承包组织架构建立相应在技术负责人管辖下的测量组。测量组成员配备如下表:岗位人数职责测量工程师1名主管工程首级平面控制网的设测、结构整体定位控制和把握、测量

4、资料和各下面专业分包测量的管理。 专职测量员4名主要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技术工作,保障工程顺利有序施工。设备配制序号仪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1全站仪(配套弯管目镜)LeicatTC1201A1台轴线测量、复核、控制点定位复核2经纬仪TDJ2E4台楼层轴线测量3水准仪DSZ24台标高测量控制4激光铅垂仪WILDZL2台垂直控制网的测量5塔尺5m8把标高测量控制6水平尺8008把预埋件测量7反射接收靶1001003个接收反射点8磁铁线坠0.5kg10个预埋件测量9钢卷尺5m60把测量放线10大盘尺长城50m6把测量放线11三脚架公、英制通用9台架设仪器12激光接收靶4004004个测量控制13激光

5、反射贴片202080片测距和高程传递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均按照国家规定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 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测量三围控制网的建立建立依据根据规划部门提供测量成果表、总平面布置图及建筑施工图,分析本工程结构布局特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坐标法建立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是土建、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查的基准。布网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由于该工程面积大,因而必须设置多级平面控制网,而且各级控制网

6、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建立要点序号控制网控制网设置要点1一级控制网由勘测院测设在用地范围内的各红线界桩点及主要控制轴线的交点(控制轴线交点经复核无误的条件下,并做好引桩)。2二级控制网布置在0.000m 楼面的激光控制点或基坑边提供外控依据的各主要轴线点。二级控制网为依据首级控制点,引至基坑周边的地下室二级平面控制点及引测至首层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点。3三级控制网建筑轴线网,主要为土建等各专业施工时方便引测柱框线、门、洞边线及剪力墙和楼层梁位置时用,由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实施。三级为引测至楼地面、柱、剪力墙上的轴线控制点、细部控制点。一级平面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网是在业主提供的一级导线点基础上,

7、根据建筑物的总平面定位图,建立一个稳定可靠,不受施工影响的施工控制网。该控制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它是二级平面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也是幕墙装修测量、机电安装测量、沉降及变形观测的唯一依据,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稳定可靠。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且设置保护装置。二级平面控制网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网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平面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直接引用该级平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二级平面控制网应组成封闭图形。由于布设在基坑附近,每次使用时要复测二级控制点的坐标,确保二级控制点的准确性。二级

8、平面控制网布置图三级平面控制网本工程结构施工分段施工,为满足分段施工,必须保证测量控制网在各段进行闭合,而且能校验,这就需要测量的控制网进行加密。三级平面控制网作为主体施工、施工、幕墙施工等各方施工的共同依据,后期还需要为进场的防火门、电梯等分包提供详实的基准控制网,同时还必须为部分分包商进行细部轴线的校核,这就要求平面控制网能兼容到后期的细部放线,必须重视该控制网的布置。在综合上述各方的要求下,需要制定详细的三级平面控制网,见下图:三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图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采用DSZ2 精密水准仪(往返测精度0.7mm/km

9、)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二等水准的精度观测,在建筑物周围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现场共引测16个高程基准点BM116,分别设置在二级平面控制网桩点上,并组成闭合的水准路线BM1(K1)、BM2(K2)、BM3(K3)、BM4(K4)、BM5(K5)、BM6(K6)、BM7(K7)、BM8(K8)、BM9(K9)、BM10(K10)、BM11(K11)、BM12(K12)、BM13(K13)、BM14(K14)、BM15(K15)、BM16(K16) 组成高程控制网,它不仅是土建、幕墙装修、机电安装标高控制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水准点采用预制

10、水准桩,桩内置 =20mm,L=550mm 的钢筋,外露20mm且钢筋中心刻十字。如下图所示:7.1.4.4 垂直控制网的建立为了保证建筑物垂直度、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该工程的垂直控制采用天顶法、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该工程拟采用垂直精度为1/20000 的激光铅垂仪。依据二级平面控制网在首层楼面上建立的垂直控制网(同用本工程三级控制网),在首层垂直基准点上架设激光铅直仪,将垂直控制基准点逐个投测至施工楼层面,放出控制轴线。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施工根据楼层控制轴线测放出其施工控制线。7.1.5 测量控制网的传递7.1.5.1 高程控制网的垂直传递7.1.5.1.1 0.00 以

11、下高程引测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的基准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采用全站仪的三角测距原理,将全站仪架设到地面,将反射片置于高程控制点上,垂直放置,用底部十字丝中丝对准预埋桩阳冲顶部中点,将仪器内部高程参数设置为零,然后照准反射片底部中线,进行测设。假设测设出数据为A,即用预埋桩阳冲顶部实际高程加上仪器与水准点预埋桩之间高差A 值,将总和输入到高程参数中,然后将反射贴片置于地下室墙面,用铅笔在反射贴片中

12、线对准的墙面处做点,用仪器对准反射贴片与墙面接触的中线处,进行观测,所显示的数据即为标高,然后在该点处做上标高标记,标明此处标高读数。7.1.5.1.2 0.00 以上高程引测首先在首层建立3条+1.000m的标高基准线设置于电梯井周围墙(柱)或建筑物外围结构柱立面,采用水准仪由施工现场内高层测量控制点引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本工程高程基准线布设在首层,基准标高线标识示例如下所示:各层的施工高层采用50m的钢尺从测量基准点直接丈量,本工程裙房高为44.4m,只需在首层设置基准点,利用钢尺直接往上丈量引测到电梯井和外围结构柱立面,以红三角标志标定,并标明标高值,作为该楼层高程放样依据。丈

13、量时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采用往返引测法,引测到同一目标高度,引测完成后,三点进行闭合检查,建立水准点标志,之间楼层则在下方基准标高线处逐层排尺量距。垂直控制网的竖向传递根据三级控制网的布置(见三级控制网图),在1F楼层面布置激光放测点。0.000m层由于人员走动较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300300 的孔洞,浇注混凝土后将点位引线测放在各楼层上。做法示意如下:0.000m 楼面点位做法及保护穿过楼层做法说明:在混凝土楼面上预埋钢板埋件,然后打上阳冲眼标示中心点位置。说明:浇注混凝土后木盒不拆除。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

14、准中心点。预埋件示意图:平面控制网的传递方法上述传递作业方法相同,使用仪器均为激光铅垂仪,标准精度为1/200000mm。在1F 各控制网点分别架设垂直仪,精密整平对中后向上投测,由控制网点预留孔(300mm300mm)处设置的一块有机玻璃光靶接收。每个基点上分别架设激光铅垂仪于首层油漆标示的主轴线控制点上,将主轴线点逐一垂直引测至同一目标高度,以便上一层的建筑轴线测放。投点取值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序号工作原理图例1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2第一次接收激光点3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4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5旋转铅直仪,分别在90、90、180

15、、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6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土建测量控制塔楼的施工测量在首层架设激光铅垂仪将4个垂直控制点(三级控制网)投测到施工楼层,对垂直投测在施工楼层上4个平面控制点进行距离、角度检查合格后,按设计尺寸放出主楼内墙体模板施工控制线,控制和调整模板的垂直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建筑物外墙的控制是将首层的4个垂直控制点用激光铅直仪垂直引测到施工层的下一层,点位经核查无误后,在控制线上离外沿口边0.5米的地方架全站仪用坐标法放样(先放梁端交点再放加密点)调整梁模板的上口,确保其外立面的垂直度。每次塔楼浇完混凝土后在支模前,在每一个门洞口测放偏200mm 的墙

16、边线,待提模后通过吊线法确定定型模板的初始位置。做法示意如下:用吊线垂从模板上口挂至下口控制线,检查墙体模板的整体垂直度,进一步对模板垂直偏差进行校正、调整。平面施工放样轴线投测用全站仪以坐标法、极坐标法直接测出轴线控制线,并以此为基准,依据图纸放出细部轴线。控制轴线标识示例细部线放样示例偏轴线框架柱放样示例:先测定出相邻轴线,取框架柱的四个角,在CAD 电子版图中量出轴线与框架柱的四个角的平行距离后;用丈量法定位出框架柱位置。每一施工阶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及测量成果记录报监理单位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平面标高的引测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

17、设是以引测标高基准点为依据, 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楼板浇注混凝土前,在墙、柱外侧立筋上测设0.5M 的施工标高点,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浇注混凝土时,在标记点好的标高点出拉线来控制楼面的平整度。墙柱拆模后,在墙或柱的立面测设1M 的标高线做好标记,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装饰工程测量轴线的恢复和引测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尺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根

18、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标高的测设+0.500m线在装饰工程中因为高度太低易造成上返误差,所以把装饰线定在+1.000m,这样可以为施工时定标高提供方便。楼层+1.000m抄测前先用水准仪校测节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电梯井内壁的标高控制点,当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层引测水平线。楼层+1.000m线抄测,将激光扫平仪测设距离控制在6m范围内,抄测各施工区内的装饰水平线并弹墨线标识。专业分包测量服务(1)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各专业分包进场之初首先要对其明确一个测量的准绳,即无论任何的专业施工单位,无论采取何种测量方案及设备,其施工用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标高皆是以施工总承包单位(我单位)提供的轴网控制点,水准点标高,装饰完成面(灰饼)为基础,这样就保证了不同专业间的测量控制依据 “系出同宗”,在源头上确保了统一,在总承包单位对进场专业单位进行轴网控制点及水准点移交时,专业单位可自行进行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