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专项复习古诗词赏析的题型与方法第1页,共52页。复 习 目 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3、掌握答题技巧第2页,共52页。一、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古代诗歌的分类:思乡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 边塞诗、咏史诗、 咏怀诗、闺怨(宫怨)诗 5、诗歌鉴赏表达公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 (突出)
2、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作用。 第3页,共52页。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第4页,共52页。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第5页,共52页。边塞征战 怀古咏史 人生感怀 羁旅思乡 同是
3、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抒怀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妇闺怨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民生疾苦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山水田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第6页,共52页。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第7页,共52页。二、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 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
4、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寓情于理)。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 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
5、、意境优美、意味 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第8页,共52页。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2、理解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3、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词语的锤炼。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要求第9页,共52页。 饮酒 (其五)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3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4 如何理解望江南这首词的主题?(2分)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炼字意境情感内容表现手法中考诗词鉴赏题考点探究
6、第10页,共52页。考点一 内容 情感 意境考点二 表达技巧考点三 语言 炼字第11页,共52页。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题目形式】考点1内容 意境 情感第12页,共52页。考点1“内容 意境 情感”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 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第13页,共52页。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7、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雁云、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1、从题目上看,这首词是以什么内容为主题?题目是“秋思”。这是抒发思乡之情的代表作。2、本诗出现了哪些意象,表达什么感情?第14页,共52页。 【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词)通过 形象或景物,写出了 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考点1内容 意境 情感第15页,共52页。望江南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8、,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位女子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就不见归人,写出了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表达出女子的相思之情。 第16页,共52页。 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结合背景,体会情感第17页,共52页。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
9、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联系已学诗歌的主题,分析情感第18页,共52页。 联想关键词语,体味诗的情感 菊花一高雅 莲花一高洁 杨柳一惜别 月光一思念 落叶一失意 春风一得意 浮云一飘零 落日一惆怅 冬雪一冷峻 秋雨一忧愁 鸿雁一思念 流水一叹婉 大漠一苍凉 旷野一凄清 落花一感伤 美酒一壮行 红豆一相思 竹林一闲趣 孤灯一孤苦 秋虫一凄凉 故乡一乡愁 归燕一温情 枯藤一萧瑟 古琴一知音第19页,共52页。考点2表达技巧【题目
10、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怎样的效果?4、谈谈某句诗的妙处。第20页,共52页。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考点2表达技巧(又叫直抒胸臆)第21页,共52页。表现手法(1)衬托 正衬反衬(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 (5)以小见大(6)渲染(7)以动写静(8)多角度描写(9)比兴(10)象征第22页,共52页。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 兴 (2)比 喻 (3)拟 人 (4)夸 张 (5)对 偶 (6)用 典 第23页,共52页。古诗赏析之 表现
11、手法第24页,共52页。【真题展示】【 2010 镇江市】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c第25页,共52页。【 2010 南京市】 7下面是同
12、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C第26页,共52页。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
13、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课内示例一 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第一首通过曹操观沧海所看到的水、山岛、树、草、洪波、日月、星汉等意象,表达了他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他宽广的胸怀 ,第二首作者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这两首诗同是以秋作为背景,但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27页,共52页。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
14、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第28页,共52页。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实景虚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全是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
15、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提示:诗人在一首诗词中可能不止用一种表现手法,要注意全面把握。第29页,共52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课内示例二用典的表现手法,用“闻笛赋”表现对自己的许多故去的老友的怀念;用“烂柯人”说明自己的贬谪时间太长,此番回来恍若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在是旧时光景了。第30页,共52页。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这首诗书写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的情绪,但诗的
16、开头为什么极力渲染欢乐的气氛呢?课内示例三反衬,开头极力渲染欢乐的气氛,运用了以乐写哀的反衬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愁苦之深。第31页,共52页。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和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进“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课内示例三第32页,共52页。【 2010 镇
17、江市】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3分)衬托,用青松、白云衬托隐者品格的高洁,抒发了诗人对隐者的羡慕之情和没遇到隐者的怅惘之情。 实战演练一第33页,共52页。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34页,共52页。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
18、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实战演练二“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桃花源记中“武陵人 ”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 心地高洁,超越世俗的感情。第35页,共52页。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实战演练三( 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 )第36页,共52页。实战演练四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19、,按要求答题。(2010 泰州)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蓬门”,茅屋的门。飧:sn,这里泛指菜。) 一、二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作者每天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的景象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第37页,共52页。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
20、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借景抒情,“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借景抒情、用典、衬托实战演练五第38页,共52页。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用了这种手法的作用?3、这种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解题步骤】考点2表达技巧第39页,共52页。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
21、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表达了作者希望受朝廷重用的爱国情怀。第40页,共52页。 语言风格炼字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题目形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考点3语言风格及炼字第41页,共52
22、页。 1、准确的指出修辞、表现手法或语言特点。2、指出诗句或词句描写的内容。3、结合全诗或全词谈谈在诗词中的作用4、谈谈作者的情感。考点3语言风格及炼字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或烘托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解题步骤】第42页,共52页。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第43页,共52页。 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悲凉景致;“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反映出军情紧急
23、;也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的情感。第44页,共52页。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品味词语第45页,共52页。1.从手法入手2.结合全句内容进行分析,即描绘了什么内容3.结合全诗(全词)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特点(描绘的内容)+表达作用(情感)答题要点:第46页,共52页。 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第47页,共52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物流配送2025年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布局研究报告
- 暴雨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商务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能源汽车服务市场发展的潜力研究试题及答案
- 锦州医科大学《中医伤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塔河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全工程师实习考核试题及答案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江苏省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岭南师范学院《新闻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中政治经济主观题材料对应术语总结
- 2025年金融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B卷+C卷)三套
- 浙江国企招聘2024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研发月报工作总结
- 体育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计划
- 2025年山东鲁商诚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5年国家电力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