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_第1页
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_第2页
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_第3页
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_第4页
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欣赏着,感动着,思考着观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3月27日,南京市林业大学体育馆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七彩语文杯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这里拉开了帷幕。偌大的会场里云集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小语同仁近万人,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这样一场小语界的盛会。本次大赛分为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展示,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问答五个部分。所有项目均现场打分,现场亮分,由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曹灿,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雷实,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杳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应用学系教授佟乐泉等专家做现场点评。一、出色的朗读。选手们在10分钟

2、前抽签选定篇目,每个人既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又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展示中3号选手的新年的礼物和9号选手的如果我有三天光明的朗读铿锵有力、声情并茂,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和评委。曹灿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他说:朗读首先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该突出的重音一定要抓住。朗读是读意思,不是读句子,要把句子组织起来,读出来的应是完整的画面,并非一句话一句话的组合。准确是第一位,还要注意朗读的起伏性和音乐性,朗读应给人有种美感,他认为朗读还要有故事性,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故事,要把课文准确、生动地传递给学生。他还强调:文中的人物不管是第一人称还是其它人称,其人物的情趣要充分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最

3、后,曹灿老师还表演了邓小平92年南巡讲话的精彩片断,他那形神兼备的演绎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二、过硬的写字。我们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它是人的第二门面。在写字环节,选手们现场抽签选定内容,要求在短短的3分钟内现场完成粉笔字书写。每位选手的字结构合理,规范美观,用笔顿挫分明,轻重适宜,速度适中。有的苍劲有力,有的俊美清秀。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家教授雷实在点评时说:没有好的书写就不是好的课堂,教师的正确、流畅、美观的书写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同时,他还指出了选手们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教师在书写时怎样注意结构的合理搭配,以及板书设计时整体的美

4、观等。三、出众的才艺。15位老师都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有器乐演奏、京剧、歌舞、简笔画、川剧变脸、毛笔书法、话剧配音等,其中的3号的笛子演奏,那悠扬的笛声将观众带进了风光旖旎江南水乡,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得到了4.98的高分。10号的简笔画咏梅,短短几分钟时间将凌寒傲放的梅花展现在大家眼前,她的毛笔字咏梅,苍劲有力,大气磅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评委们一致的满分。15号的吉他弹唱,他那洒脱的舞台形象,让观众如痴如醉,6号选手的川剧变脸,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得淋漓尽致,都得到了满分的高分。他们的才艺不但让人赏心悦目,更让我深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兴趣应是广泛的,知识应是全面的。

5、只有让你平时积累的好东西和你内心结合,产生共鸣,这样带给学生的才是多彩的。四、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素养问答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内容涉及文学、历史、课标、地理、电影、戏曲、案例评析等方方面面。选手们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淀和一定的理论支持是很难轻松过关。大家一致看好的上海选手高跃永老师,课堂教学得了56.417的高分,而在知识素养问答中却因答错一道简单的文学知识题,如洺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南京市与洺古屋市断绝了什么交往,他答的是民间交往,与第一名失之交臂,此分丢得实在让人惋惜。现在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作为老师,更应该做到知识的整合,只有像蜜蜂那样博采众花

6、,酿出的蜜才能又香又甜。只有多读多看,拥有深厚的知识素养,使知识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方能使自己的课堂焕发七色光彩。五、精湛的教学技艺。15位选手在上课前一天抽取课题,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每位选手都展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他们设计灵活巧妙,训练扎实有效,评价全面多元,他们激情四射,演绎了一堂堂生动的七彩课堂。3号选手高跃永老师在镇定的女主人一课中教学中,让学生抓住女主人的临危不乱,反复朗读相关句子,领会其遇事镇定的品质。10号选手教学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时,一开课就引导学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问题,女口:这是怎样的一只麻雀?它哪儿与众不同?接着,老师很好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简要板

7、书,然后引领学生自己走进文本,细读文本,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引导,并结合实际理解与众不同的意思。指导学生书写时,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学生不仅轻松记住了字形,还懂得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8号选手季峰老师在日月潭的传说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字、词、句,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所展示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去揣摩、品味语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阅读教学的语文味这些选手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堂扎实、民主、灵动、和谐的语文教学。两天半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善读、能说、会写,应该是语文老师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教学不是

8、技术,而是艺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纠正,而是靠认知上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领悟到语言的规律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行为调控能力。从所有参赛选手身上,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养:1、丰厚的文化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文化是从阅读中来的,正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高林生所说: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虽然小学语文简单,可是涉及到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学生虽小,但他们在课堂中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什么都问,什么都敢问。一个教师果总是支支吾吾的,是有失教师职责的。所

9、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2、精美的语言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课堂上常带着口头语,语气平淡无味,听到这样的课,每个人都觉得不舒服。相反,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说起话来,声声悦耳,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影响下,他们的语文能力怎么会没有提高呢?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俗话说: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3、燃烧的激情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国为语文不仅学习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这些文化都是具有丰富

10、情感色彩的。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的热爱。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老师所说: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始终会想孩子所想,他的肢体语言始终透着激情,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这样孩子才会受到感染。激情需要点烯,需要起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可能教出激情的语文。4、专业的知识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替代不了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

11、有的是靠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靠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会变得陈旧。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都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5、敏捷的思维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教师与学生对话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地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地判断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点拨或概括。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即课堂的生成)。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通过两天半的观摩学习,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我仿佛走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