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苍凉悲怆的边塞新声李益生于盛世,长于乱世。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李益早年就才名播天下,是中唐前期著名的诗人。但如同大多数唐代文人,科举之路并未给命运带来显著转机,于是大历九年辞职,愤而参军,走上“功名只向马上缺的道路。先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幽州节度使,振武节度使,幽州节度使幕府僚属。李益是唐一代参军出塞时间最长的边塞诗人。“出身二十年,三受未秩;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从大历九年至元和初,三十余年间“荏苒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他是中唐创作边塞诗最多的诗人,现存诗174首,其中边塞诗50首,占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程千帆先生认为:“那
2、是一个从噩梦中醒来却又陷落在空虚的现实里,因此令人不能不忧伤的时代。频频出现“请表回军掩尘骨,莫叫士卒哭陇荒李益?回军中?这种节节败退和惨烈的情景。中唐特定的社会现实也影响着诗风的变化,亲身感受到了国势衰落,人生苦痛,并长期承受血与泪浸染的诗人,再也焕发不出盛唐边塞诗人们那样豪迈奔放的诗情,高昂明快的歌唱被苍凉、凄苦的低吟所取代,中唐边塞诗的风格情调有了明显变化,李益正是这样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边塞诗人。由于他“生习世纷,中遭顿抑,边朔之气,身所经闻,故参军出塞之作,尽其情理,更深遐思。长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加之高超的艺术感悟和表现力,使这类作品有着扎实的现实生活根底和别样的审美效果,发出了苍凉
3、悲怆的边塞新声。一、表达凄凉哀怨的边愁初、盛唐边塞诗即使写“边愁,也是一种波澜壮阔的“群情,综合一种共同的情感现象,极少从个体和自我感受的角度来描绘。如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参军行?其一,“琵琶起舞唤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参军行?其二二诗及?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在写愁的背景下,诗中仍然不断闪烁着社会上升时期的力量美、意志美和人格美。同样写忧思和同情兵士之作,由于时代总体气氛的感染,也透出一股正气和率直,甚至描绘危险战局,都洋溢着悲壮的情怀。如高适?燕歌行?:“
4、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记李将军。中唐,国力衰弱,边患不息,士兵常年守边,复员返乡的希望变得非常渺茫,漫长艰辛的边塞生活使士兵们倍加思念温暖的家乡,归乡无期,乡思中多了凄苦、无奈甚至绝望。在李益的边塞诗中,描写边愁的作品所占比例最大,有近20首。这种愁思给人的主要是一种忧郁而非昂扬,凄凉而非热烈的美感。正如姚鼐所言,它所引发的是一种“愀乎其如悲的苍凉悲怆之声。其?参军北征?、?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脍炙人口的篇章对边情的抒写就更加凄苦、哀婉了:“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参军北征?)“回乐烽
5、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虚写音乐情绪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凄凉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驻防的征途,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音乐响起,征人们的浓郁思乡之情再也无法控制。而这一心理的变化过程,诗人并没有描写,在诗人的笔下只有千万大军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一时回首月中看、“一夜征人尽望乡。它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二、描绘苍凉冷寂的景物气势壮观
6、的关塞、广漠无边的沙漠、绵延无尽的草原、高远明净的胡天、奇丽壮观的飞雪等是盛唐边塞诗中特有的意象群。而中唐诗人没有如此的胸襟气度,他们有的是悲哀哀怨的心境,于是他们选择细孝灰暗、狭窄的意象群营造令人涕泪沾裳的境界。这种景物在色彩上是冷的而非热的,在听觉上是静寂而非喧闹的,其时间背景多在秋冬季节的黄昏及月夜这一时段。正如姚鼐所言,这是一种“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的苍凉悲怆之审美意象。李益非常讲究诗歌语言的锤炼,他特别偏爱使用一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在他的50首边塞诗中,“寒、“暗、“孤三个形容词使用的频率极高,其中“寒使用了16次,“暗使用6次,“孤使用4次。这些词语的准确运用,使他的诗歌意境
7、显得特别的凄冷、悲凉。如:“苍崖抱寒泉?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空山月暗闻鼙鼓(?参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天寒白登道(?五城道中?)、“满碛寒光生铁衣(?度破讷沙?其二)、“暗水入寒塘(?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沙头牧马孤雁飞(?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吹角当城汉月孤(?听晓角?)等句所渲染的气氛是肃杀、苍凉的,所营造的意境是凄迷、灰暗的,所表达的情感那么是非常消沉、忧郁的。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情调。秋在文人的笔下,成了“凄苦悲况的代称。李益不幸生活在中唐这一令人悲凄的时代,更不幸者,他个人仕途亦坎坷多舛,人生的大局部光阴都在荒
8、漠边塞度过。荒漠恶劣的地理环境、枯燥寒冷的气候、残酷无情的战争、久戍不归的乡思、不得升迁的苦恼,这一切都困扰着诗人,折磨着诗人,使得他充心中满了时代的悲凉和个人生活坎坷不遇的凄苦,因此诗人把这种感受凝聚笔端,形诸诗歌,秋的意象频频出现其诗中。如“破瑟悲秋已减弦,?古瑟怨?、“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秋来莫射南飞雁?送客还幽州?、“秋风卷入?小单于?听晓角?。塞外风光在岑参笔下,在充满豪情壮志、乐于戍边卫国的边塞将士心中,或许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而在胸有郁结、思乡盼归的中唐诗人和戍边士卒心中那么成为终年无春、黄沙蔽日的苍凉冷寂风光。三、选择短小体
9、制的七绝李益现存边塞诗50首,其中七绝22首,而七古只有2首,七绝占到几乎总数的一半。盛唐边塞诗以雄壮昂扬为基调,意象群趋向于宏阔壮大,故多采用七古,其篇幅长,容量大,不但合适铺陈描写异域的奇丽壮观的景物,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对边地狂风怒吼、飞沙走石的描写,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对雪中严寒的描写,岑参?火山云歌送别?中对火山的描写;而且合适渲染、突出战争场面的剧烈,如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把军队出师、战斗归来等场面都写得有声有色,高适?燕歌行?突出军情的危急、行军的飞速、作战的剧烈等。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盛唐人乐观昂扬向上的情感。而七绝所擅长营造的那么是一种委婉
10、含蓄、摇曳生姿的阴柔之美:“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七绝亦切忌用刚笔,刚那么不韵。即边塞之作,亦须敛刚于柔,使雄健之章,亦饶顿挫,亦不落粗豪。中唐边塞诗的情感表现为细腻、哀婉、深沉,意象群趋向于细小柔美,七绝篇幅短小,合适抒发中唐所特有的苍凉悲怆之情。?听晓角?中以雁代人,从雁取影,深一步、曲一层地写出了角声的悲亢凄凉。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感受更不必说;?参军北征?描写的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长期征战的士兵的哀怨之情跃然纸上。李益生活在唐代社会大转变的时期,在唐诗开展道路上,也处于诗风衍变时期。李益苍凉悲怆的边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赛事规则及裁判法测试
- 版权转让及保密协议内容条款
- 市政工程材料选择试题及答案
- 股东股权出资额验证证明书(7篇)
- 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护技能评估题
- 电商平台的运营与推广策略
- 企业电力设施维护与检修协议
- 针对性的中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研究
- 造纸原料与化学品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市政工程设备管理试题及答案
- 《故宫公开课》课件
- 采购文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系统介绍》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证券融资融券市场需求态势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淘宝运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查房
- 隆德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腾讯学院培训课件
- 认知增强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全面剖析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化学自制米酒 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