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xx河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QC,质量安全小组ppt课件_第1页
降低xx河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QC,质量安全小组ppt课件_第2页
降低xx河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QC,质量安全小组ppt课件_第3页
降低xx河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QC,质量安全小组ppt课件_第4页
降低xx河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QC,质量安全小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场型申报单位:XXX 有限公司应用工程:XXX清淤工程QC 小组:XXX环保清淤QC小组申报日期:2017年7月发表形式:幻灯片演讲降低XXX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一、工程概况三、选题理由五、设定目标七、确认主要原因九、对策实施十一、制定巩固措施二、QC小组概况四、现状调查六、原因分析八、制定对策十、效果检查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目 录. XXXXXX位于XXXXXX区与XXX区交界位置,工程清淤范围全长5.2km,其中从属于XXX区地域管辖范围,长约4.8km,0.4km,属于XXX地域管辖范围。因XXX涌淤积严重,本次清淤量约56万m3。 项目简介清淤前的XXX面貌清淤后的XXX

2、面貌.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施工前测量(地形等)挖泥船等设备机械进场清淤二次污染测量(质量法)继续向下游清淤不合格抓斗上泥.二、小组概况小组成立日期:2016年7月1日 注册日期:2016年7月1日 注册编号: cjsj2016-07QC小组活动时间: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 QC课题注册编号:JG2016-4788 小组总人数10人 小组活动类型:现场型小组课题:降低XXX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 成员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务/职称QC小组内职务备注男本科工程师组 长男本科高工现场负责男本科高工质量管控男本科高工现场技术男本科高工现场技术男本科工程师现场测量男本科工程师资料编写

3、女本科工程师操作工人男本科工程师操作工人男本科高工操作工人.进度安排.01本工程清淤量较大,工程周边基本处于XXX、XXX的人居密集区,对施工的环保要求甚高。如果处理不当,将破坏下游水生态环境,容易引起周边民众的不满和抵制。可见,对“降低XXX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程度”的研究非常重要。XXX、XXX市政府提出将二次污染率控制在50 g/L以下。02目前施工污染用“单位体积受污淤泥质量比较判定抓斗式清淤二次污染程度法”判定二次污染约70 g/L受污淤泥。注:二次污染程度判定:取等体积的浑水,将其先蒸干、再烘干后,称量剩下的固体物质量即可比较了。我们小组的做法是:在抓斗式清淤过程中,抓斗2m范

4、围内取1L体积浑水,在100左右蒸干,再冷却至25恒温2小时后称重即可。我们暂且把这种方法叫做“单位体积受污淤泥质量比较判定抓斗式清淤二次污染程度法”(以下简称为“质量法”)。三、选题理由.为了全面掌握本工程抓斗式清淤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QC活动小组对抓斗式清淤船清淤时水体二次污染程度用“质量法”进行了跟踪取样测量,取得了200个数据,绘制了统计表和排列图。抓斗式清淤污染物占比(质量法)检测成果统计表四、现状调查(制定目标).设定目标淤泥产品平均合格率70.4%40% 结合XXX、XXX市政府提出的单位体积受污淤泥质量比(二次污染率)50 g/L的要求,根据现状调查中的测算分析结果,QC小

5、组设定本次活动目标为:将河道清淤二次污染率降低到40g/L。五、设定目标(可行性分析).六、原因分析6080g/L 80100g/L 4060g/L船长、抓斗操作手未持证上岗抓斗船故障抓斗船选择不当工人责任意识淡薄无奖惩制度抓斗操作速度过快抓斗晃动不受控制同一断面操作过多技术交底不详细抓斗船保养不当风速影响大监管不到位抓斗未闭合,漏淤泥.要因确认计划表七、要因确认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内容判别标准确认地点负责人时间1船长、抓斗操作工未持证上岗现场查阅查阅船长、抓斗操作工的上岗证100%经过培训、持有上岗证且证件有效期有效。项目部汪贵成、黄伟8.112无奖惩制度现场查阅有无奖励、惩罚制度有明确

6、的奖惩制度并有执行记录项目部黄伟、郭亮8.113技术交底不详细现场查阅技术交底是否详细技术交底详细全面,100%签字归档,负责人妥善保管。项目部柳佳聪、李纲8.124风速太大现场检查是否会受风的影响风速大于8m/s不开展施工。施工现场李纲、陈钦立8.135抓斗船选择不当现场查阅挖掘设备是否选择正确抓斗船选择正确率100%。施工现场马卓、余娟8.136施工设备保养不当现场查阅施工设备是否定时保养施工设备定期保养项目部余娟、史可平8.147质量监控不到位现场查阅现场工人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按施工组织和相关方案对工人操作情况进行核实、监督。项目部史可平、喻家军8.15.末端因素一末端因素船长、抓斗操作

7、工未持证上岗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1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汪贵成、黄伟确认方法现场查阅标准100%经过培训、持有上岗证且证件有效期有效。确认过程:QC小组成员查阅项目部保存的相关施工人员(船长、抓斗操作工)的培训记录、上岗证。验证结果:本次查阅具体参与施工的船长3名、驾驶员4名、轮机员2名、挖机操作施工员2名,分别为船长孔月荣、郭添发、何伟权,驾驶员林建成、陈志洪、黄树铭、黄培鑫,轮机员陈秀珍、梁有娣上岗资格证,挖机操作施工员吴世勋、萧敬腾。持证率为100%,有效期为100%。达到了要因确认计划标准设定的100%。确定班组施工人员接受过专项培训且持证上岗。非要因.末端因素二末端因素无奖惩

8、制度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1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黄伟、郭亮确认方法现场查阅标准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并有执行记录。确认过程:2016年08月11日,小组成员在项目部查阅了车间生产奖惩制度及相关执行记录。 验证结果:发现制度完善并严格按制度执行。非要因.末端因素三末端因素技术交底不完善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2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柳佳聪、李纲确认方法现场查阅标准技术交底详细全面,100%签字归档,项目负责人妥善保管。确认过程:现场检查技术交底材料。验证结果:QC小组成员对技术组保管的技术交底进行了检查,重点查验了抓斗船的操作要点、行驶路线等,发现施工员并未全面掌控技术要点,对于提出的技术

9、要求,也比较粗犷,对技术存在的问题没有详细说明、没有提供必要的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5W1H标准体系中的Why-What-How这个环节针对性的论述。从而导致清淤二次污染指标较高。第一要因 .末端因素四末端因素风速太大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3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李纲、陈钦立确认方法现场检查标准风速大于8m/s不开展施工。确认过程:现场咨询施工人员是否有测风速。验证结果:QC小组成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施工前并未进行气象预报及风速测量,从而导致施工中船体晃动、抓斗不规则扰动及提升过程中污泥甩入水体产生二次污染。第二要因 .末端因素五末端因素抓斗船选择不当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3

10、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马卓、余娟确认方法现场查阅标准抓斗船选择正确率100%。确认过程:查验现场抓斗型号。验证结果:QC小组成员对施工现场抓斗船只进行了检查,发现抓斗船只型号均为2m3船型,总厂36m,型宽14m,满载吃水1.8m,不存在采用不同规则抓斗船进行施工的问题。因此抓斗船不是要因。非要因.末端因素六末端因素施工设备保养不当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4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余娟、史可平确认方法现场查阅标准施工设备定期保养。确认过程:现场检查抓斗船保养记录。验证结果:QC小组成员对抓斗船只的保养记录进行了查验,对船只的机油、柴油等发票进行查验,发现船只保养合格,使用材料均有发票及证明

11、文件。非要因.末端因素七末端因素质量监控不到位确认时间2016年08月15日确认地点 项目部负责人史可平、喻家军确认方法现场查阅标准按施工组织和相关方案对工人操作情况进行核实、监督。确认过程:查看施工现场条件验证结果:QC小组成员对施工设备的检查记录单进行了检查,包括抓斗船甲板设备是否紧固、主机等设备润滑状态等等。均有完整的定期检查记录卡。非要因.要因确认结果 经过确认,技术交底不详细、风速太大是造成清淤中水体二次污染主要原因。.针对发现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按5W1H原则制定了以下对策、措施。八、制定对策序号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1技术交底不详细改进技术交底方式和内

12、容交底内容详细全面,操作人员100%经过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上岗。1、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资料,提前向施工工人发放河道图纸,让管理和施工人员提前熟悉河道环境,如熟悉GPS定位法控制挖泥船位。项目部2、开会讨论学习施工工艺方法、流程、操作要点、质量要求,注意事项等。会议室3、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观摩培训,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现场2风速太大从天气预、实地风速测量两方面报进行改进风速大于8m/s就暂停施工 1、 项目组每天根据气象部门资料,提前预报3到7天内的气象,并提供风力等级、风速查询单供风速简单估算。项目部2、施工员根据仪器实测河道风速。若实测风速大于8m/s就暂停施工。现场.实施一:

13、改进技术交底方式和内容实施阶段:2016年09月12日至2016年09月30日1、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资料,提前向施工工人发放河道图纸,让管理和施工人员提前熟悉河道环境,如熟悉GPS定位法控制挖泥船位。2、开会讨论学习施工工艺方法、流程、操作要点、质量要求,注意事项等。3、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观摩培训,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制定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卡,组织人员开会学习,并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观摩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了操作技能,100%经过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上岗。九、对策实施.实施二:从天气预报、实地风速测量两方面报进行改进。1、项目组每天根据气象部门资料,提前预报3到7天内的气象,并提供风力等

14、级、风速查询单供风速简单估算。 2、施工员根据仪器实测河道风速。若实测风速大于8m/s就暂停施工。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气象预报与开工预测单,为施工日期安排提供了预报。在现场开工前均开展实际风速实测,风速大于8m/s即刻停工不再进行清淤施工操作。. 实现了课题设定的目标抓斗式清淤污染物占比(质量法)检测成果统计表 2016年10月20日2016年11月15日,我方和甲方现场代表、监理,对后续施工的河道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取得数据200组,根据统计结果计算污染率均值为38.2 g/L40 g/L,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十、效果验证序号质量区间(g/L) 数量(次)占测量总次数比例(%)均值(g/L)1020

15、168.038.22204010452.0340606834.04608085.058010021.0610012020.0.社会、经济效益 清淤工程的二次污染是比较特殊的工艺,二次污染造成之后无法立刻进行修复,只会随水体流往下游,随着水流的放缓,重新沉积下来。本次从国民经济及工程整体角度考虑,将指标进行量化。 按每万吨清淤单价59.42万元/万m3计算,合计降低成本1.70万m359.42万元/万m3=100.97万元。 QC小组支出经费包含前期调研费、组织会议等支出约5万元。.标准化 小组将本次活动行之有效的对策和相关措施进行归纳,编制了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清淤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HBQY-

16、GFHQY-2016-11),经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后,用于指导后续工程施工。十一、制定巩固措施.巩固期效果跟踪序号质量区间(g/L) 数量(次)占测量总次数比例(%)均值(g/L)1020438.639.482204022645.23406020240.44608015358010081.6610012061.2 2016年11月18日2016年11月30日,QC小组定期不定期检查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清淤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HBQY-GFHQY-2016-11)的执行情况,并对后续施工河道污染检测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共收集500组数据,污染率均值为39.48 g/L40 g/L,QC小组活动成果得到较好的巩固和维持。. 效果总结十二、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专业技术总结通过QC小组活动,我们掌握了降低河道清淤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的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管理技术总结本次QC小组活动严格遵循PDCA程序,分析问题时做到了一环紧扣一环、具有逻辑性;并且在各个阶段的决策时能做到QC小组成员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取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能恰当准确地应用统计图表来归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3、小组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小组成员各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