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图文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图文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图文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图文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鸟儿?新课导入大雁鸽子海鸥燕子 在生活中最普遍也最常见的是(生:麻雀)对,麻雀!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让我们轻轻的靠近它。(板书课题)16 麻雀 麻雀是一种娇小、玲珑的鸟。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头顶和颈部栗褐色,背面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常栖息于树林或建筑物缝隙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文本理解“拯救”“搏斗”“扎煞”“嘶哑”“庞大”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学习目标 伊凡谢尔盖耶

2、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成名作猎人笔记,他的作品极大俄国文学宝库,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走近作者 麻雀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此书主要描写俄国农奴制度下的农民生活,作者对农奴给予极大的同情。此书对于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起了很大的作用。写作背景嗅 奈 煞 拯 嘶 哑 庞xi ni sh zhng s y png我会认嗅呆奈巢齿躯( )( )( )( )( )( )di发呆鸟巢身躯嗅觉奈何牙齿choqxinich字词乐园护幼搏庞量愣( )掩( )( ) ( )( )( )( )ynyupnglnglingbh掩盖保护幼小 搏斗力量

3、庞大发愣打猎 野物 猛烈 摇撼 拍打嘴角 绝望 尖叫 身躯 掩护拯救 幼儿 嘶哑 搏斗 庞大怪物 强大 力量 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庞大:无可奈何:摇动很大。本文是就猎狗的身躯同麻雀相比较而言。摇撼: 2.思考:这小小的麻雀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说说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经过:结果: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猎狗想要吃它。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猎狗慢慢地向后退,“我”唤回猎狗。1.默

4、读课文,把描写小麻雀的语句画出来。2.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小麻雀的表情又是怎样的?3.在危急关头,老麻雀是怎么做的?自主学习1.麻雀的样子: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明明,显然的意思。2.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从画线的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对猎狗的_描写,写出了小麻雀当时处境很_。 仿写一个句子,描写某种动物的动作。 小猫小心地走近小老鼠,闻了闻,抬起腿,露出锋利的爪子。动作危险小麻雀的表情又是怎样的?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没有办法发呆 从对小麻雀两个动作的描写

5、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刚刚出生,没有见过世面和风雨,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和巢穴的小麻雀。所以,从树上掉下来,站在地上是“呆呆地”“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比喻,说明老麻雀救子心切,落地很快。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像一块儿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课文精读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张开读出了老麻雀明知斗不过猎狗,只想借助羽毛和尖叫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恐惧,吓退猎狗。课文精读我明白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深深爱,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3.可是它不能安然的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句话中“一种强大的

6、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你体会到了什么?那是母爱的力量,促使她奋不顾身,将自己置身于险境。课文精读安安稳稳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最后“我”唤回了猎狗。3.“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结果怎样呢?课文精读B.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征服了。1.猎狗为什么愣住?又慢慢地向后退呢?你认为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C.猎狗后退是准备往前扑。B合作探究A.猎狗害怕了。因为“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2.为什么“我”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合作探究 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这种爱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 本文按

7、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猎狗想要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强权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 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系下去,发展下去。屠格涅夫课外拓展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写好后站起来大声读出来。小练笔关系网斗救吃母爱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将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

8、朋友听。课后作业1.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5.“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 贝多芬6.“她让我感到了美的诱惑!” 达尔文7.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8.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9.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1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11.女人固然是最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母爱动物世界里的母爱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中。 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摇篮里的孩子甜甜地睡着。突

9、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之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救援。一天过去了,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饿死,绝望中,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可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她脸色十分苍白。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吮吸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的。血奶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

10、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一、导入新课17 爬天都峰d爬走近作者 黄亦波,193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华丰字模厂工人,曾参加上海工人文化宫文学创作讲习班学习,后调入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编辑,小朋友编辑室主任,儿童诗丛刊副主编,副编审。 作品: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等。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2.检查初读情况。二、整体感知会 认 字级链攀相辫呵 jlinpnxingbinh会 写 字哩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级链颤攀辫呵念猴鲫假日 抬头 云彩 石级 铁链 发颤sjbinlinj字词学习

11、鲫鱼 纪念 辫子 鼓舞 居然 似乎汲取 年纪 奋力 白发苍苍 笑呵呵(1)编儿歌法区分。争( )要说话,言字中间夹;( )别要用刀,中间是点撇;编成小( )子,丝线在中央。(2)在语境中区分。扎着小( )子的小姑娘,参加了( )论会。会后别人让她分( )两种事物,她立即认出来了。A B B C A C A.辨 B.辩 C.辫同音形近字填空。根据下列解释写出对应的词语。1.吸取、吸收。( )2.笔直陡峭。( )3.头发苍白,形容人苍老。( )4.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5.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汲取笔陡白发苍苍发颤鼓舞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

12、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课文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到天都峰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课文主要讲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终于登上了天都峰的事。1.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天都峰的“高”“陡”。三、认知贯通(1)课文介绍了在什么时间、爸爸带“我”去干什么?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时间:_地点:_人物:_ 和_事件:_假日黄山爸爸我爬天都峰(2)理解“爬”。作者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字?自由读第2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都峰的_和_,从_突出了“我

13、”的_心理。陡侧面畏惧、犹豫高 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用“爬”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那种费力、艰难的情境。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作者用“爬”而不用“登”了吗?“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1)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互相怀疑了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指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思考:“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3

14、.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我”( )向峰顶爬去。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奋力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终于“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爬呀爬从“爬呀爬”可以想到爬上峰顶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15、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4.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因为“我”虽然年纪小,但却能坚持不懈,这给了老爷爷很大的信心。“居然”说明老爷爷爬山前是多少有些顾虑的,并对自己现在能爬上天都峰感到意外。(2)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勇气。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3)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我”和老爷爷是在相互鼓励和从对方身上受到鼓舞后,才爬上天都峰的; 爬上天都峰对“我”和老

16、爷爷来说,都是很困难的事,但“我们”做到了。处于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下,回顾爬上天都峰的艰难过程,才互相道谢的。5.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理解爸爸的话。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理解“有意思”。 “我”和老爷爷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相互学习。这样就是“真有意思”的含义。(3)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2)“汲取”怎么解释?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汲取”:吸取,在这里指汲取爬天都峰的力量。【关于天都峰的古诗词】四、拓展延伸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悌;炯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

17、;欲下前峰暝,岩间宿锦鸡。 释岛云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魂莫之先。 董必武【鲫鱼背的故事】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条鲫鱼,每年都要跟着鲤鱼去黄河跳“龙门”。说鱼只要能跳过“龙门”,就能变 成龙 。鲫鱼当然也想变成龙,所以绝不放过跳的机会。但是它不知跳过多少次,总是跳不过去,它多么羡慕那一条条已跳过龙门的鲤鱼啊! 于是就去请教神仙,神仙告诉它:“你必须为人间办一件好事,积了功德,才可以跳过龙门。“怎样才能为人间办一件好事呢?”它边游边想,不知不觉游到了号称“黄海”的黄山一看通往天都峰的道路被一条峡谷割断,云水阻隔,游人无法攀登。 它脑子一转,自言自语地说:“这里多么需要搭一座桥啊

18、!”于是,就置身峡谷间的云水中,耸起脊背,给游人当桥。百年千年过去了,也不知有多少游人从它脊背上走过,去饱览天都峰顶的无限风光。 有一天,那位指点它的神仙突然来到天都峰上。对它说:“小鲫鱼,你已积满了功德可以去跳龙门变成龙了。”但是这时小鲫鱼改变了主意,它愿一辈子为天都峰的游人服务,再也不想去跳什么“龙门”了。语文园地五四年级上册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能总结出写一件事的好方法吗?交流平台怎样写好一件事:1.要写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要按一定顺序写,最好能围绕一个线索展开文章。3.要细心观察事物,找到关键点,写出所见、所闻、所想。 看图并发挥想象,说说图片的内

19、容,看谁说得既清楚又生动。图一图二初试身手时间: 地点: 人物: 干什么: 还会发生什么事运动会上操场参赛者和拉拉队员们有三位同学在参加跑步比赛,围观的同学在为他们加油。?图一时间: 地点: 人物: 干什么: 观察人物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饭点 家中餐厅一家四口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图二 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拖地扫地擦玻璃擦桌子炒菜切菜游戏时间到! 你观察过家人做家务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你能演出来吗? 评选“演艺之星”!我会表演 认真观察表演者的动作,写一段话,把动作写清楚。 评选“写作之星”和

20、“火眼金睛”!我会观察 看,妈妈又在炒我最喜欢吃的糖醋白菜了!只见她先把锅架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再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最后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白菜,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示范:炒菜读一读,想一想2.小作者通过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把妈妈炒菜过程写得这么生动具体?请找出妈妈炒菜时的动词。1.妈妈炒菜的步骤是怎样的?妈妈先再接着最后请说一说。3.同学

21、们能以妈妈教我炒菜为题,口头说一段话吗?总结:动作描写需注意: 1.描述动作用词要准确。 2.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我是小小朗读家1.分组PK,朗读小木船和杏儿熟了这两篇文章。2.思考文章后面的问题。1.概括杏儿熟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了杏树的大,杏多;接着具体写了杏多;然后写了奶奶分杏给小伙伴儿;最后讲的是我受到了奶奶的启发,送杏给大家。起因:小伙伴摘杏儿从树上摔下来了。经过:“我”以为奶奶会收拾小伙伴,奶奶反而给他们分杏,还跟我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结果:“我”每年都把熟透了的金黄的杏分给小伙伴和邻居的叔叔婶子们尝鲜。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

22、?1.概括小木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以“小木船”为线索写了和“我”和陈明之间友谊的建立、破裂和恢复的过程。 告诉我们:同学之间不应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作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增进友谊。2.“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我觉得课文把事情写清楚了,因为课文的主题是要体现友谊的美好,“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时间并非是文章的重点,也不影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所以应该略写。怎样写好一件事:1.要写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要按一定顺序写,最好能围绕一个线索展开文章。3.

23、要详略得当。4.主题鲜明,有正能量。再次总结习作例文 交流指导:本次交流平台是交流如何把一件事情或某个内容写清楚。交流自己的看法时,可以先看看课本上是如何叙述的,然后再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和自己积累的写作方法来谈。交流平台 交流示例:写一件事情,除了要把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外,还要把事情写具体。这里强调的写具体,不是要求处处写详细,而是指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一些重要的环节、重要的场面和重要的人物,加以具体的描写。这样才会使所写的事情更能打动人。 看图并发挥想象,说说图片的内容,看谁说得既清楚又生动。初试身手参考答案 (图一)比赛开始了,只听“砰

24、” 的一声响,运动员们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奔去。我们班的王宇像踩着“风火轮”一样飞速前进,可是不一会儿,他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还从第一名落后到了第三名。眼看他有点儿坚持不住了,我们班啦啦队员着急了,齐声给王宇呐喊助威,王宇在大家的加油声中更加卖力了,只见他的双臂使劲地摆动着,慢慢追上了前面的同学。到冲刺阶段了!他咬紧牙关,奋力地奔跑。还剩5米了,王宇使出吃奶的劲儿,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瞧,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场比赛啊! (图二)今天是奶奶70岁生日,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给奶奶庆生。爸爸给奶奶买了一个漂亮的大蛋糕,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我和弟弟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日卡片。奶奶看着我们,笑呵

25、呵地说:“你们今天给我过生日,我很开心,你们都很孝顺,希望以后的生日,咱们一家人都能在一起过。”爸爸点燃蜡烛,我和弟弟连忙让奶奶许愿,奶奶许完愿之后,我们开心地吃起了晚餐。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参考答案:姐姐打来一盆清水,拿了一块抹布,又搬来一把椅子,准备擦窗户。只见她先把抹布浸湿,再使劲拧干,然后小心地爬上椅子,踮着脚,仰着头,伸长胳膊先把窗框四周的灰尘擦掉,接着自上而下地擦起了玻璃。擦了一遍后,姐姐跳下椅子,把脏抹布用清水洗干净,又爬上椅子,像刚才那样把窗框和玻璃又反复地擦了几遍,直到一尘不染为止。我家的杏熟了(原文略

26、,见教材68、69页)习作例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 参考答案:课文先通过动作描写,写奶奶拿竹竿挑熟了的杏儿往下打,然后再写奶奶将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最后告诉“我”要把杏儿分享给乡亲们尝鲜,果子大家吃,才会更香甜。小木船(原文略,见教材70、71页) 这篇课文围绕小木船,写了“我”和同学陈明的友谊形成、破裂和恢复的过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才能建立起更加真挚的友谊。主题概括“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习题解答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中,

27、“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过程与“我们”和好的过程是重点部分,作者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讲述得很详细、很清楚。“我”和陈明矛盾持续的时间是对故事主线影响较小的次要内容,可以一笔带过,交代一句即可。这样就做到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所以我觉得课文把事情写清楚了。习作:生活万花筒生活万花筒习作内容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参考课本中给出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写法指导第一步:审题 本次习作是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一件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第二步:立意 根据所选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一道理。第三步:思维导图 第四步:方法 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提纲,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要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最想说的一件事 上周五的语文课上,王老师范读课文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