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篇 药物(yow)制备工艺学第十八章 维生素发酵(f jio)生产工艺共四十六页定义:维生素是一类生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shw)等中摄取。18.1 概 述 共四十六页维生素有以下特点: (1)维生素是天然食物中的一种成分,是一种活性物质,对机体代谢起调节和整合作用。 (2)维生素需求量很小。 (3)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要从外界摄取。 (4)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fnyng)体系。 (5)人体内维生素缺乏时,会发生一类特殊的疾病,称“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并不是补品,人体每日需要量是
2、一定的,多摄入并不一定好,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疾病。 概 述 共四十六页 维生素分为(fn wi)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Q和硫辛酸等。 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烟酸、泛 酸、叶酸、生物素和维生素C等。 概 述 共四十六页维生素的分类(fn li)5名称(mngchng)学名及俗名生物作用维生素A族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抗软骨病维生素D3胆钙化醇抗软骨病维生素E族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F族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降胆固醇及防血栓维生素K族叶绿醌,合欢醌,甲基萘醌抗出血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共四十六页水溶性维生素 名
3、称(mngchng)学名(xumng)及俗名生物作用维生素B1硫胺素抗神经类维生素B2核黄素抗口角溃疡,唇炎维生素B3族(维生素PP)烟酸,烟酰胺抗糙皮病维生素B5泛酸抗癞皮病维生素B6族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抗皮炎维生素B9族叶酸,黄嘌呤,赤嘌呤,蝶酸等抗恶性贫血维生素B12钴胺素,氰钴氨素,羟钴胺素等抗恶性贫血维生素B13乳清酸抗早衰维生素BTL肉碱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抗坏血病维生素H(维生素B8)生物素抗毛发脱落及脂肪代谢混乱共四十六页 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就认识到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导致某种疾病,维生素在机体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陆续发现大部分维
4、生素或者其本身就是辅酶、辅基,或者是辅酶、辅基的组成部分。例如(lr)维生素B1(硫胺素),它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硫胺素焦磷酸(TPP),是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又如泛酸,其辅酶形式是COA,是转乙酰基酶的辅酶。 概 述 共四十六页 生产(shngchn)方法 (1)化学合成法 烟酸、烟酰胺、叶酸、维生素B1、B6、D、E、K等。(2)发酵法 B12、B2,维生素C和生物素,维生素原等。(3)生物提取法 从猪心中提取辅酶Q10,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从提取链霉素后的废液中提取B12等。 概 述 共四十六页生产工艺主要维生素的生产有三种方法。1.微生物发酵和微藻类的生物转化法(统称生物合成法)发展非
5、常快。2.化学合成法是目前生产维生素得主要方法。3.天然提取法是从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物(shw)或药用植物中浓缩、提取而得。目前只有极少数得维生素采用提取法。如维生素A原、维生素E等。共四十六页脂溶性维生素工业生产状况(zhungkung) 共四十六页水溶性维生素工业生产状况(zhungkung) 共四十六页现状 2001年维生素H投产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够生产全部维生素品种的国家(guji)。 2002年我国维生素原料产量达8.2万吨,其中维生素C超过5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维生素制剂年产量260280亿支/片/瓶,以片剂、注射液和胶囊为主。共四十六页中国科学院
6、上海生物技术研究所发明了维生素C的两步发酵法,使国内维生素C的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湖北广济药业公司对维生素B2实验室发酵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使其实现了维生素B2工业化的规模生产。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维生素E中间体三甲基氢醌和异植物醇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维生素巨头(jtu)的技术垄断。中科院攻克的维生素D3生产新工艺,使国内维生素D3的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产品10%15%。维生素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产品维生素H在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和成公司研制成功,填补了维生素产品国产化的一个空白。共四十六页2005年6月,浙江鑫富收购了湖州狮王,一跃成为全球D-泛酸钙的龙头。现在,占
7、据了国际50%的市场和国内90%市场的鑫富药业在有效消化国际市场上部分存量后,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对产品进行试探性提价,目前已累计(li j)上涨超过80,充分证明了公司在国际上的定价能力。广济药业核黄素(维生素B2)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85%和35%。目前年产能超过2500吨,2007年计划将核黄素产能扩大到3000吨。Vc自91起中国就逐渐成为全球的生产基地,仅东北制药一家就占全球20%的市场份额,而目前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中国各主要VC生产厂限制产量所至,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价能力。共四十六页18.2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18.2.1 概述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8、acid),能参与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使组织产生胶原质,影响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及血浆的凝固,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另外,由于它具有较强的还原(hun yun)能力,可作为抗氧化剂,已在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现状 维生素C(vitamin C)是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维生素产品。目前全世界维生素C的产量约为10万吨/年,全球市场销售额5亿美元。共四十六页 18.2.2维生素的化学结构(jigu)和性质 维生素C(多羟基不饱和内酯衍生物)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有4种光学异构体,其中L(+)抗坏血酸效果最好,其他三种临床效果很低或无效。共四十六页 18.2.
9、3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它是一种(y zhn)还原剂,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尤其在碱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快,但干燥结晶较稳定。 共四十六页18.2.3生产工艺莱氏(li sh)化学合成法 二步发酵法 共四十六页18.2.3.1工艺(gngy)路线发展莱氏法化学合成(1933年莱氏(Reichstein)) 莱氏法是维生素C生产(shngchn)的经典方法,是由Reichstein和Grussner研究开发的。以D-葡萄糖作为起始原料,经催化加氢制成D-山梨醇,再经醋杆菌深层发酵氧化制得收
10、率很高的L-山梨糖,L-山梨糖经丙酮和硫酸处理(生产上俗称丙酸化)生成双丙酮-L-山梨糖(简称双酮糖),再用苯或甲苯提取,提取液经水法除去单酮山梨糖后蒸去溶剂而后分离出来,用高锰酸钠氧化、水解、酯化、转化、中和便得Vc。共四十六页维生素C生产工艺18.2.3.2 莱氏法化学合成工艺(gngy)共四十六页18.2.3.2 莱氏法工艺(gngy)路线转化 酸化 HCl氧化 NaOH, O2, KMnO4 酮化 H2SO4丙酮加氢 H2D-葡萄糖D-山梨醇双丙酮-L-山梨糖维生素CL-山梨糖酶菌氧化 O2双丙酮-L-古龙酸2-酮-L-古龙酸维生素C生产工艺共四十六页18.2.3.2莱氏法工艺过程 山
11、梨醇发酵菌种 醋酸杆菌属可使山梨醇氧化成山梨糖。 发酵条件 温度为26-30,最适pH为4.4-6.8。pH4.0以下菌的活性受影响。 用0.5%酵母浸膏为主要营养源,山梨醇浓度为19.8%,通气量1800ml/min,30培养33h,山梨糖收率可达97.6%。 氮源:无机氮源不能利用,使用有机氮源。 金属离子的影响:Ni2+、Cu2+能阻止菌的发育,铁能妨碍发酵,为了(wi le)使发酵顺利进行,需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山梨醇中的金属离子去掉。 共四十六页 整个合成过程中必须保持第4位碳原子的构型不变;维生素C的总收率约60%。-国外工艺中主要采用 C-4内酯化、C-2烯醇化: 酸转化:配料比2
12、-酮基-L-古龙酸:38%盐酸:丙酮(bn tn)=1:0.4:0.3 (质量/体积) 碱转化:先形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加NaHCO3 转化生成维生素C钠盐,经氢型离子交换树脂酸化,在50-55下减压烘干,得粗品维生素C。共四十六页18.2.3.3 两步法发酵(f jio)工艺维生素C的化学合成方法(fngf)一般指莱氏法,后来人们改用微生物脱氢代替化学合成中L山梨糖中间产物的生成,使山梨糖的得率提高一倍,我国进一步利用另一种微生物将L-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再经化学转化生产维生素C,称为两步法发酵工艺。这种方法(fngf)使得维生素C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共四十六页两步发
13、酵法两步发酵法是相对莱氏法而言的,即山梨醇发酵生成山梨糖后,山梨糖又经第二步细菌氧化,直接生成2-酮基-L-古龙酸,而废除了丙酮(bn tn)化和化学氧化两个步骤。反应过程为D-葡萄糖催化加氢制山梨醇,山梨醇经发酵生成L-山梨糖,再经第二步发酵到2-酮基-L-古龙酸。共四十六页 18.2.3.3 两步法工艺(gngy)共四十六页 18.2.3.3两步发酵(f jio)工艺2-酮-L-古龙酸内酯化,烯醇化 生物转化 假单孢菌D-山梨醇维生素C(L-抗坏血酸)L-山梨糖氧化 醋酸杆菌共四十六页 目前维生素C的生产主要采用(ciyng)两步发酵法。即以葡萄糖为原料,经高压催化氢化制备山梨醇,然后以山
14、梨醇为原料经两步微生物(黑醋菌、假单孢杆菌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混合菌株)发酵制备2-酮基-L-古龙酸,再将此酸酸(或碱)转化等工序制得粗品维生素C,粗品维生素C经精制得成品Vc。共四十六页 18.2.3.3两步发酵(f jio)的工艺1 D-山梨醇的化学合成 50%葡萄糖溶液在75下加入活性炭,用石灰乳液调节pH8.4,加镍催化剂,通氢气,压力(yl)3.43MPa ,反应温度140。反应结束后,静置沉降出去催化剂,反应液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处理后,减压浓缩,得到含量60-70%的D-山梨醇,无色透明或微黄色透明粘稠液体,收率约97%。共四十六页2 2-酮-L-古龙酸的微生物发酵 第一步发酵
15、:黑醋酸杆菌(从D-山梨醇到L-山梨糖) 第二步发酵:葡萄糖酸杆菌和巨大(jd)芽孢杆菌混合培养发酵罐:气升式反应器,100立方米。(3) 2-酮-L-古龙酸的分离纯化 发酵液中:2-酮-L-古龙酸8%,杂质有菌丝体、蛋白质和悬浮的固体颗粒等。除杂操作:加热、离心。共四十六页 莱氏法是最早生产维生素C的方法,其以葡萄糖为原料,先经黑醋菌发酵生成(shn chn)L-山梨糖,再经丙酮化及NaClO 氧化、水解得到2-酮-L古龙酸钠,然后进行化学合成得到维生素C。 此法存在着很多缺陷,如生产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人们不断对此工艺进行改进。共四十六页18.2.3.
16、3 二步发酵(f jio)菌种及发酵(f jio)工艺 18.2.3.3.1 第一步发酵A. 菌种一步发酵中所用菌种为黑醋酸杆菌(Gluconobacter melagenus),简称黑醋菌。最常用的生产菌株为R-30,其主要特征是:细胞椭圆至短杆状,G+,无芽孢,大小为(0.50.8)m(1.02.2)m。端生草根鞭毛运动,菌落(jnlu)边缘整齐,微显浅褐色。生长最适温度为3033,氧化D-山梨醇的发酵收率可达98以上。共四十六页B. 培养基共四十六页C. 发酵过程特征 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34,初始pH5.15.3。该氧化反应的耗氧量较大,所以通气比要求1:1 VVM以上。即使在通
17、气量较大,且搅拌转速较高的条件(tiojin)下,发酵至4h后溶解氧浓度急剧下降,甚至接近于零。直到10h左右才逐渐回升。当溶解氧浓度回复至最高点,呈水平直线时,表示该反应已达终点。 该发酵过程受山梨醇底物浓度的影响,当其浓度超过250 g/L时,底物对产物形成有抑制作用。故要获得高浓度山梨糖时,必须采用流加发酵方式。为了配合第二步的高浓度山梨糖流加发酵工艺,尽可能提供一步发酵的最终山梨糖浓度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山梨糖浓度可达450 g/L共四十六页18.2.3.3.2 第二步发酵(f jio)菌种 第二步发酵采用的菌种为由大、小两株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种。小菌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
18、cter oxydans),大菌可采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am),称2980菌, 或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称152菌, 或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称169菌。也可采用其他一些杆菌与小菌混合培养。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为2980及152混合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主要特征为:细胞椭圆至短杆状,G-,无芽孢。30培养2d后大小为(0.50.7)m (0.61.2)m ,单个或成对排列(pili)。在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极微弱,甘露醇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共四十六页B. 培养基共四十六页C. 发酵(f jio)过程特征第二步
19、发酵为混合菌种发酵。由于大、小菌两者的最适培养条件是不同的,所以其操作适宜条件是兼顾大、小菌两者的条件。通常操作温度为30;初始pH控制在6.8左右。该反应虽属氧化反应,但对氧的消耗并不很大。气升式发酵罐非常适合该发酵过程。溶氧浓度控制在20即可。山梨糖的初始浓度对产物的生成影响较大。间歇发酵时初始山梨糖浓度超过80 g/L,会对产物生成产生抑制。所以需采用高浓度山梨糖流加发酵方式。若采用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jch)上的流加控制策略,二步收率可达83。共四十六页18.2.3.3.3 2-酮基-L-古龙酸的分离(fnl)原理 山梨醇经两步微生物发酵主要生成2-酮基-L-古龙酸,使发酵液酸度提高,
20、为了保证产酸正常进行,必须定期滴加灭菌的碳酸钠溶液调pH值,使pH值保持7.0左右,这样(zhyng)发酵终点所得溶液是含古龙酸钠及少量古龙酸的发酵液。在发酵终点时,用于发酵的芽孢杆菌菌体已逐步自溶成碎片,使大量的菌体蛋白溶入发酵液中。因此,发酵液中除了含有一定量的2-酮基-L-古龙酸钠及2-酮基-L-古龙酸外,还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共四十六页 要将2-酮基-L-古龙酸钠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出来,必须先除去菌体蛋白。 除去菌体蛋白,可将发酵液用盐酸酸化调至菌体蛋白等电点,使菌体蛋白沉淀,静置数小时后去掉菌体蛋白。除去菌体蛋白的发酵液中含2-酮基-L-古龙酸钠及2-酮基-L-古龙酸,由于2-酮基-
21、L-古龙酸钠(能解离为阴、阳离子),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可去掉其中Na+而得2-酮基-L-古龙酸稀液。高温下2-酮基-L-古龙酸不稳定(wndng),所以为了浓缩古龙酸溶液使其达到一定浓度,可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由于 低温下2-酮基-L-古龙酸溶解度较小,所以可经冷却结晶得2-酮基-L-古龙酸晶体,从而实现了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2-酮基-L-古龙酸的操作过程。 共四十六页 1工艺过程 2-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zhbi)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1)离子交换 将发酵液冷却后用盐酸酸化,调至菌体蛋白等电点,使菌体蛋白沉淀。静置数小时后去掉菌体蛋白,将酸化上清液以(23)m3/h的流速(l
22、i s)压入一次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当回流到pH3.5时,开始收集交换液,控制流出液的pH值,以防树脂饱和,发酵液交换完后,用纯水洗柱,至流出液古龙酸含量低于1mg/ml以下为止。当流出液达到一定pH值时,则更换树脂进行交换,原树脂进行再生处理。18.2.3.3 酮基-L-古龙酸的制备工艺共四十六页 将经过一次交换后的流出液和洗液合并,在加热罐内调pH至蛋白质等电点,然后加热至70左右,加0.3%左右的活性炭,升温至9095后再保温(1015)min,使菌体蛋白凝结。停搅拌,快速冷却,高速离心过滤得清液。 将酸性上清液打入二次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至流出液的pH1.5时,开始收集交换液,控
23、制流出液pH1.51.7,交换完毕,洗柱至流出液古龙酸含量在1mg/ml以下为止。若pH1.7时,需更换交换柱。 (2)减压浓缩结晶 先将二次交换液进行一级真空浓缩,温度45,至浓缩液的相对密度达1.2左右,即可出料。接着,又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级浓缩,然后加入少量(sholing)乙醇,冷却结晶,甩滤并用冰乙醇洗涤,得2-酮基-L-古龙酸。 如果以后工序使用碱转化,则需将2-酮基-L-古龙酸进行真空干燥,以除去部分水分。共四十六页 (1)pH值 发酵液在上柱之前pH值非常重要,因为调好等电点是凝聚菌体蛋白的重要因素。pH偏高偏低都会使上柱发酵液中的蛋白含量(hnling)升高,进而污染交换树脂
24、,使离子交换效率下降。 (2)交换液流速 交换液流速过小,树脂处理能力下降,流速过快,交换效率会下降,因此交换液流速的确定要保证有较高的交换率的前提下,提高树脂层的处理能力,生产上一般维持在(23)m3/h。 (3)树脂的再生程度 树脂再生的好坏直接影响2-酮基-L-古龙酸的提取,标准为进出酸差小于1%、无Cl。 (4)浓缩温度 浓缩温度取决于真空度,真空度高浓缩温度低,但动力消耗大,汽化量大容易跑料;真空度低时,浓缩温度高,料液易炭化。生产上一般控制在45左右较好。2工艺控制(kngzh)及影响因素共四十六页18.2.3 两步发酵法 优势(yush)1. 以生物氧化代替化学氧化,省掉了酮化反应;2. 节约了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工原料,大大减少了“三废”处理(ch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万吨氟化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 15篇
- 光伏装配示范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语文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实验班12月大联考英语含解析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实验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 浙江省“温州八校”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 医院食堂营养餐实施方案
- 2024中国房企数字化产品力白皮书
- 《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
- 水泥基材料改性研究-洞察分析
- 海外商务代理委托合同三篇
- 3-1-绝缘安全用具、验电器的使用方法
- 【MOOC】信号与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安规线路培训
- 2024劳动法律法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