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的最新工艺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丙烯酸酯的工业制备情况,介绍了丙烯酸酯发展的历史和主要生产工艺 路线及其相应特点,并对丙烯酸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展望!自20世纪30年代实现工业 化。丙烯酸生产方法先后发展经历了氰乙醇法T雷普法T烯酮法T丙烯腈水解法T丙烯氧 化法,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前面4种工艺已经逐步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和 扩建的丙烯酸装置均采用丙烯氧化法。本文主要介绍丙烯氧化法及其生产流程和特点。关键词:丙烯酸、丙烯酸酯、原理、催化剂、温度、工艺流程前言丙烯酸(英文名:acrylic acid,简写为AA ),化学式为C%=CHCOOR。相对 密度,熔点13C,沸点
2、。C。丙烯酸(AA)是略有苦辣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有 毒,在凝固点以下为针状结晶,酸性略强于乙酸和丙酸,有很强的刺激性,腐 蚀性极强。丙烯酸可与水、乙醇、乙醚混溶,化学性质活泼,易聚合,当在密 闭容器中急剧聚合放热,可引起爆炸,爆炸范围8%。丙烯酸及其酯类系列单体因其a与P位置上有不饱和的双键结构,可经乳液 聚合、溶液聚合等聚合方法及交联方法生成成千上万种各具特性的稳定聚合 物,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丙烯酸主要的用途是生产丙烯酸酯,包括 通用丙烯酸酯和特种丙烯酸酯。除用于生产丙烯酸酯外,丙烯酸还主要用于生 产丙烯酸高吸水聚合物(SAP),也称高吸水性树脂,应用于卫生用品材料、农 林业、医药
3、、建筑、食品包装、电气等诸多领域。丙烯酸酯还用于树脂类聚合 物的生产,其共聚物乳液成本低、环保、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良,广泛用于 涂料、粘合剂等的生产。此外,丙烯酸还应用于助洗剂、分散剂、防垢剂、絮 凝剂、增稠剂等助剂的生产。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制备原理丙烯氧化法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之分。步氧化法的反应为:H2C二CH-CH3+O2TH2C二CH-COOHTH2C二CH-COOR两步氧化法的反应为:第一步: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CH2二CH-CH3 + O2 T CH2=CH-CHO + H2O第二步:丙烯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酯H2C二CH-CH3+O2TH2C二CH-COOHTH2C二CH-COOR
4、第一步是前系统,即将原料丙烯、水蒸气、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 按一定配比通过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气相氧化。首先,丙烯 在反应器一段催化剂床层内氧化生成丙烯醛,然后,丙烯醛通过换热器降温, 进入第二段反应器催化剂床层进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此技术路线的生产工艺 过程简单,反应的关键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技术。丙烯两步氧化法生产丙烯酸是当前工业化生产丙烯酸的主要方法。以丙烯 和空气中的氧气为原料,在水蒸汽存在条件下通过高温的催化剂床层。首先, 在第一段反应器内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在第二段反应器内丙烯醛氧化生成丙 烯酸。催化剂装填在列管中,反应热通过反应器壳程的熔盐撤出,经过热交换产 生
5、蒸汽。反应气体在塔内用水吸收后成为丙烯酸水溶液,通过共沸精馏在塔内 脱除水份,最后通过精馏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催化反应机理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酸的催化反应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一般认为,丙烯氧化过程 中,丙烯先脱掉一个氢而形成烯丙基,然后烯丙基继续脱掉一个氢并与催化剂 晶格氧作用而生成丙烯酸。但如果条件改变,也可能经由异丙基游离基历程。 例如,当进料中包含大量的水,在某些催化剂上,反应温度又低于300C,则 产物以丙酮为主。以Mo-V体系为催化剂的反应历程首先是丙烯醛以其羰基氧上 孤对电子与催化剂Mo+6配位,这个步骤活化能几乎为零,铝-丙烯醛配合物形 成的同时,丙烯醛醛基的C-H键因电子的迁移形成氢
6、的质子化,然后羰基碳与 催化剂氧发生作用生成一种不稳定的丙烯酸盐类负离子。这种丙烯酸盐类负离子的稳定化中心为催化剂的V+4离子,丙烯酸盐类负离子 解离生成丙烯酸过程为反应的控制步骤。所以要使丙烯酸产率高,必须注意严 格控制反应条件及进料组成。丙烯氧化制丙烯醛的反应机理是自由基的反应过 程,首先丙烯与Mo-Bi系催化剂接触形成n键;然后丙烯上的甲基氢吸引Bi 原子上的氧形成羟基,丙烯甲基上的碳吸引Mo原子上的氧,形成丙烯醛;最 后,还原后的Mo-Bi系催化剂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Mo-Bi系催化剂恢复活 性。丙烯氧化反应器和温度控制目前世界上大型丙烯酸生产商所采用的丙烯氧化反应器均为立式的列管式恒
7、温 反应器,管数根据装置产能不同,从数千根至数万根不等,列管内填充催化 剂,管间(壳程)填充撤热介质(热载体),一般多采用热熔盐(由硝酸钾、 亚硝酸钠或少量其它物质混合组成),其热容和传热系统较大,也有个别厂家 采用导热油。丙烯氧化反应器一般是分离配置,即由串联的一段、二段两台反 应器组成,也有将两段反应器合一配置。对于分离式配置的反应器,为防止一 段反应器出口气体中丙烯醛在高温下自行深度氧化,常在一段反应器出口 前设急冷装置,对丙烯醛气体进行冷却。反应器轴流泵外循环泵废热 锅炉热载体在壳程的循环分内循环与外循环,内循环多由与反应器连为一体的 轴流泵完成,目的是通过热载体在设置了折流板的反应器
8、壳程内进行足够流量 的快速循环,保证将管内丙烯氧化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通过热载体快速撤出,同 时,也是为了保证反应器壳程轴向和径向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外循环可以由单 独的输送泵或由内循环物料分流来实现,其作用是将热量由热载体转移至废热 锅炉进行回收,同时通过调节外循环的流量,达到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反应 器内外循环及温度控制的示意图见图。Al lL枢5*死山:1足心好主要工艺条件(1).原料:丙烯、空气(氧气)、催化剂.反应混合物摩尔比:丙烯:氧气:水蒸气二:10:.反应温度:第一步氧化310-340C第二步氧化275-310C用丙烯直接氧化制丙烯酸的工艺特点:.原料来源丰富,且对原料纯度要求不苛刻
9、;.工艺路线合理,丙烯氧化成丙烯醛,丙烯醛再氧化生成丙烯酸,丙烯酸收 率高;.生产稳定,安全,可靠,成本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整个装置具有1套完备的“三废”处理系统,使“三废”综合利用,达标 排放。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的生产工艺:丙烯二步氧化法工艺路线是1960年开发的合成工艺,1969年UCC公司在 美国建成第一套生产装置,接着日本触媒化学(NSKK)公司(1970年)和三菱 化学(MCC)公司(1973年)以及美国Celanese公司(1973年)相继建厂!除 以上介绍的几种丙烯酸及酯的合成方法之外,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丙烷氧 化、环氧乙烷羰基化等方法来制备丙烯酸,但这些方法工艺尚不成
10、熟,尚未有 大规模的生产装置!时至今日,丙烯氧化法是世界上工业合成丙烯酸的主流工艺 方法,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大型丙烯酸生产装置全部采用丙烯两步氧化法进行生 产。其主要的工业生产技术现在大都由NSKK和MCC公司提供。NSKK公司丙烯酸(酯)技术(1) NSKK公司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如下:明世LMHUn 璃fw丁 I 如(2) NSKK改进的工艺流程特点:丙烯氧化采用了一台叠加式反应器技术,与过去两台串联反应技术区别为: 将第二段反应器置于第一段反应器上,催化剂是Mo- Bi系并加入Co以提高 丙烯醛的选择性为单程率。原料气自下而上,通过反应器,上下两段中间以管 板分开,第一段反应温度范围33035
11、0 C,反应压力 MPa(G)第二段反应温 度为270320C,反应压力亦在 MPa(G),反应器一般采用熔盐 (55%KNO3+45%NaNO2)散热,以回收蒸汽,这种叠加式反应器较两台串联式可 节省投资。日本姬路工厂的第三套AA装置早已运转近二十多年,国内东方化 工厂引进的最后一套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提高进料混合气中丙烯浓度,丙烯浓度由(体积百分数)提高到(体积百 分数)。同时将蒸汽含量由原来的10%(体积百分数)降低到(体积百分数),提 高粗AA的浓度为65%,使废水量明显地减少,如按AA 30 000吨/年装置计, 则废水量可从原来的m3/h降低到m3/h。这一改进减少了操作费用,特别是
12、 减少了污水处理费用。然而出于AA精制系统采用共沸蒸馏,故要提高吸收塔塔底中粗AA浓度,因此须 降低反应中的蒸汽含量,这样会提高第二段的反应温度,使第二段催化剂的寿 命略有下降。吸收塔尾气用燃料气直接焚烧现改为催化焚烧,NSKK第三套AA装置亦采 用催化焚烧,仅开车初期需燃烧少量丙烯以便对焚烧系统进行预热,一旦投入正 常运转,便不再消耗任何燃料,采用催化焚烧时,不副产蒸汽。北京东方化工 厂第三套装置亦购买了这一改进技术。AA精制系统由萃取蒸馏改为共沸蒸馏。共沸蒸馏为7塔流程,即少了萃取 塔,并将酯化级AA精制塔与聚合级AA精馏塔合并为1台塔。在新的共沸蒸 馏过程中,为提高粗AA吸收率,将吸收塔
13、原来的板式塔改为高效填料塔;为 节省电耗,将水分离塔的再沸器由原来的泵强制循环改为热虹吸式。为节省工 艺水,将溶剂回收塔的回收水中的一部分返回到吸收塔使丙烯酸总收率达83%86%(摩尔分数)。改变了丙烯酸甲、乙酯生产中的醇酸比,将产品分离塔由原2台改为1 台。NSKK虽改变了醇酸比,但仍然是醇过量;对于丙烯酸甲酯,原来的醇酸分 子比为,现改为;对于丙烯酸乙酯,原为,现改为。这一改进,可使每吨丙 烯酸甲酯或乙酯减少蒸汽消耗 吨。(3) NSKK技术虽成熟可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流程较长,设备多,AA装置181台,ME( EE) 118台,BE 127台,共计 426台,且NSKK污水处理流程也较
14、复杂。催化剂一段保证寿命4年,二段当采用萃取蒸馏时为2年,而采用共沸蒸 馏则低于2年。当二段更换而一段不更换,由于更换周期不同步会带来不便,另据东方化工厂介绍NSKK往往34个月就要短期停车一次。丙烯酸丁酯仍为间断反应,并以H2SO4为催化剂在搪玻璃的搅拌釜内进行 间断反应。从东方化工厂多年来的开车实践也暴露NSKK技术一些问题,诸如 临时性停车较为频繁(约34个月一次),二段催化剂寿命按满负荷折算不 到二年,T106塔再沸器等设备腐蚀严重,废水废气焚烧炉衬脱落较快等。三菱化学公司(MCC)丙烯酸(酯)技术(1).MCC丙烯酸(酯)生产工艺流程图:(2).MCC公司丙烯酸(酯)生产特点:转化率
15、高、选择性高、收率高。一段催化剂(Mo- Bi系氧化物)丙烯转化率 大于98%;二段催化剂(Mo- V系氧化剂)丙烯醛转化率大于%,丙烯酸总收 率可大于88%。催化剂强度高、不易粉化。假如催化剂强度低、易粉化,不仅会增加催化床 层的压降,堵塞反应器列管,而且在装卸催化剂时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据 MCC介绍它的两段催化剂在整个使用期间始终保持强度不变,几乎无粉化现象 发生。催化剂寿命长。丙烯氧化催化剂性能是AA生产经济性的关键所在。从几家 报价看,MCC氧化催化剂的保证寿命最长;一段催化剂保证寿命为4年;(为 Mo- Bi系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20360 C;二段保证寿命为6年(可期待为 8年)
16、为Mo- V系催化剂。反应温度250 C左右。现MCC的催化剂已向美 国、捷克、中国等出口。(3)近年来MCC生产工艺的改进有:提高了丙烯进料浓度。一段反应器的丙烯进料浓度(摩尔分数)由原来的6% 提高到10%,从而减少了反应所需的蒸汽(作为惰性气体用)的用量,减少了能 耗,同时也减少了反应器急冷塔等主要设备投资。原蒸汽与丙烯分子比为,现 在蒸汽与丙烯分子比降为。丙烯与蒸汽(增湿后的空气)的混合,采用特制的 专利技术混合器,据介绍混合均匀且能保证安全。丙烯浓度(摩尔分数)提高 至10%,水与丙烯摩尔比改为后,催化剂活性及产品收率并无影响。AA精制部分由原五塔流程改为三塔流程。三塔较五塔流程取消
17、了萃取塔和溶 剂回收塔;醋酸与水共沸脱出,无须另加共沸组分,AA在废水中的溶解度可忽略 不计,因此AA回收率很高;由于来自急冷塔底的AA水溶液浓度高达50%, 所以三塔分离精制过程所耗蒸汽也有所下降。改变了丙烯酸甲、乙酯生产中的醇酸比,由醇过量改为酸过量,可提高丙烯酸 酯的转化率。以丙烯酸乙酯生产为例,当醇过量时,转化率为,而酸过量时转化率 可达,同时还可减少蒸汽消耗。MCC丙烯酸丁酯在反应中所用催化剂不是硫酸而是用对甲苯磺酸,且采用边 反应边进行脱水方法,以使可逆的酯化平衡反应尽量向生成酯方向进行,且反 应是连续的,采用塔釜混合结构反应系统,现MCC还将三釜三塔型反应系统改 为两釜一塔型反应
18、系统。酯化反应过程,由于采用有机酸(对甲苯磺酸),故 对系统的腐蚀程度也大为减轻。三废排放及处理方法丙烯酸及其酯生产过程中,排放一定量的含丙烯、丙烷、丙烯醛、溶剂醇、酉旨 等有机物的废气。这些废气需首先进入催化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然后才能排 放。生产装置排出的工艺废水、设备洗涤水、工艺排放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醇、醛、酯、酸等有机物。这些废液经气提塔气提后,气提的废气可进行焚烧 处理,气提后的废液量大大减少,一部分作为燃料,另一部分焚烧。烧却后的 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丙烯氧化的废催化剂返回生产厂回收利用,酯化反应的 废离子交换树脂出售。丙烯酸及其酯类产品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展望:目前国内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通用丙烯酸酯,以及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十 二五%规划期间作为丙烯酸及其酯主要应用领域的传统产业,如建筑&纺织&包装 等行业,是其增长的龙头(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应用的迅 速推广,再加上其他新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也有力地拉动了对丙烯酸及其酯 的需求(中国丙烯酸及酯的消费前景依然看好(中国的丙烯酸及酯的生产工艺已 基本达到国产化,而卫生用SAP的生产主要依赖进口(今后我国的丙烯酸行业在 运用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外停车场设计合同范本
- 户外仿木桩销售合同范本
- 安徽农商行担保合同范本
- 安康吊装房采购合同范本
- 工厂拖地机转让合同范本
- 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需求的多维度剖析与教育策略构建
- 2025广西退役军人医院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市大兴区第二批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56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畜牧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统计局招聘(选聘)专干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国际投资学(investment)讲义课件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供水公司主要安全风险公告栏(总)
- 【课件】音响的感知课件-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音乐鉴赏
- 屠宰加工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表正式版
- 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