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0.纸的发明课件(54页)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0.纸的发明课件(54页)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0.纸的发明课件(54页)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0.纸的发明课件(54页)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0.纸的发明课件(5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纸的发展历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纸的发明,我们到书中去找一下答案。 四角方方, 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 它打先锋。 打一物猜一猜谜底:纸助学资料 蔡伦(约62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我会认创 携 存 制 麻 蔡 伦 累 切 便 鲜 欧 洲 社 chungxicnzhlnlixinciu

2、zhushmqipin识字方法创巧记: “仓”库旁有人拿刀“刂”守护。 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巧记:“广”造“林。这是一捆苎麻。麻累巧记:“幼小无力” 头顶“田”。组词:积累 累加便巧记:人 “亻” 来 “更”好。这件衣服真便宜。组词:切开 切线切鲜加一加:鱼+羊=鲜组词:朝鲜 鲜为人知巧记:无水不沏茶。多音字lili1.爸爸工作很劳累( )。2.这段文字于全篇来说只是个累( )赘。3.他积累( )的剪报有两万多张。 累li (累赘)li (积累)li (劳累)liqiqi1.妈妈正在切( )菜。2.爸妈急切( )地希望我的身体尽快恢复。切qi (切菜)qi (急切)pinbin

3、这家便( )利店的商品很便( )宜。便pin (便宜)bin (方便)xinxin这些鲜( )为人知的故事让我感到非常新鲜( )。鲜xin (新鲜)xin (鲜为人知)我会写术伟录册约验阿欧保存洲社我会写术sh组词:算术 手术不要少写这一点。易写错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录l组词:录制 记录这里不是“水”。 这本相册记录了我童年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易写错存cn组词:保存 生存不要忘了这一竖。易写错 我要好好保存好这本笔记。验yn组词:实验 验算不要忘了这一小横。易写错 东东最喜欢上实验课。社sh组词:报社 社会这里是“礻”,不是“衤”。易写错李叔叔在报社工作。词语理解贡献:轻便:普及:传

4、承:普遍推广,使大众化。重量较小,建造较易,或使用方便。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传授和继承。粗糙:造句:爷爷有一双粗糙的大手。(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篾席:造句:我的妈妈会编篾席。竹篾编的席子。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以及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课文讲解 认真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作用是什么?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文章中心句。概括指出造纸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课文讲解 认真读课文第2-4自然段,回答:古人造纸的历程有哪些?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

5、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我们的祖先最早记录事情的办法。 说明当时人们记录事情是多么费时费力。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字。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字。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转折,强调这种书的不足。 着重强调了这种书笨重、不易携带的特点。 后来我们的祖先记录事情的办法。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览群书 出口成章词语积累 写在竹片上的字。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

6、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手法,写出了用帛写字的利与弊。 再后来我们的祖先记录事情的办法。 写在帛上的字。 这段话介绍了麻纸出现的时间和麻纸的利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表示转折,强调用麻造纸的缺点。 麻纸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介绍了改进造纸术的时间和人物,以及改进造纸术的依据。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

7、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动作描写,写出了蔡伦造纸的过程和方法。造纸过程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写这种造纸法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写出了我国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与课文开头相呼应。课文结构纸发明前:甲骨、青铜、竹片、 木片、帛贡献巨大纸的发明西汉时期:麻纸出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课文主题 本课记叙了中国造纸术的

8、发明过程、传播及影响,通过不同时期文字承载物的变化以及造纸术从诞生到改进的过程,叙述了造纸术的优势,赞颂了蔡伦等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阐明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了民族自豪感。随堂小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j l c co u zhu( ) ( ) ( )记录粗糙欧洲二、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方便( ) 粗糙( ) 便宜( )渺小精致麻烦昂贵三、这些书写材料各有什么缺点?连一连。龟甲、兽骨 竹片、木片帛价钱昂贵、不能普及 笨重、不方便 坚硬课后习题解析一、默读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参考答案:造纸术发明以前: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

9、,写在竹、帛上;西汉时代:发明麻纸,但有弊端;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便宜、实惠、大量制造。二、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参考答案:西汉发明的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既轻便又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三、选做。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查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

10、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 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 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11、在他小的时候,祖父经常给祖冲之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其中张衡发明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祖冲之幼小的心灵。祖冲之常随祖父去建筑工地,晚上,在那里他常同农村小孩们一起乘凉、玩耍。天上星星闪烁,在祖冲之看来,这些星星很杂乱地散布着,而农村孩子们却能叫出星星的名称,如牛郎、织女以及北斗星等,此时,祖冲之觉得自己实在知道得很少。祖冲之不喜欢读古书,5岁时,父亲教他学论语,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气得父亲又打又骂。可是,祖冲之非常喜欢数学和天文。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起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可是他总觉得这话似乎不对。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量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

12、过往的车辆。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发现,车轮的直径确实不是圆周长的13。祖冲之站在路旁,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而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祖冲之终于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圆周长和圆直径的关系了:必然大于3.1415926,而小于3.1415927。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数学家,直到1000多年后,德国数学家鄂图才计

13、算出同样的结果。他是数学家,第一个把圆周率推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早于欧洲千余年。印刷术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所以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秦代统一文字以后,汉字发展迅速。读书人要读正史和经典,佛教、道教教徒中的识字者也要读佛经、道经。这样一来,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显著提高。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南北朝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手抄本的盛行,使书籍产量大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手抄书籍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隋朝时随着刻划、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