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 “处处留心皆学问”,自然界的美无处不在,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一起来感受自然之美吧!引入新课暮吟题侧峰庐缘降myntcfnlyunxin字词识读费须逊输fixxnsh字词识读暮 瑟 缘 降 骚 逊 输 m s yun xin so xn sh 字词识读字词识读降jin(降落)xin(投降)例:我们有办法让从空中降( )落的敌人投降( )。jinxin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课文解读 暮
2、江吟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他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课文解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课文解读【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可怜】可爱。【真珠】这里指珍珠。【九月初三】指农历进入深秋的季节。课文解读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课文解读课文解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的前两句写傍晚江面的景色。夕阳斜照,余晖铺在江面上,使得
3、江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夕阳照到的部分呈现红色,照不到的部分呈现碧绿色。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课文解读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课文解读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的后两句写夜晚的美景。诗人联想奇特,将晶莹的露珠比作明亮的珍珠,将一弯新月比作弯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秋夜的赞美之情。课文解读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
4、和谐、宁静的意境。赏析课文解读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时江上的奇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好秋色的喜爱之情。课文解读傍晚夕阳斜照江面江水半绿半红入夜露水犹如珍珠月亮好似弯弓暮江吟景色迷人课文解读 深秋时节,除了江上的奇丽景色让我们陶醉以外,还有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呢!引入新课庐山 课文解读庐山出名的原因除了其自身的优美风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课文解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亦善书,为“宋
5、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课文解读 题西林壁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经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课文解读 题西林壁 宋苏 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文解读【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横看】横着看。诗中指从山的正面看。【识】知道,辨别。【缘】因为。课文解读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课文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文大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
6、样子。课文解读诗文大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在这层峦叠翠的深山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文解读 这两句是因果倒装的句式,先写没有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课文解读 诗的前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诗的后两句融道理于景物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赏析课文解读 这首诗蕴含的道理与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意。课文解读 题西林壁是诗人游庐山后的感受,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写景寓理,指
7、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课文解读写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不同变幻莫测明理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寄意深远题西林壁赞美庐山奇景课文解读 在饱览了壮阔的山水之美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冬天,去领略雪花和梅花别样的美吧!引入新课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课文解读 宋卢 钺(yu) 雪梅课文解读【降】服输。【骚人】诗人。【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诗中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逊】不及,比不上。雪梅雪与梅花课文解读课文解读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诗文大意: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
8、人,难写评判文章。课文解读 梅、雪在“争春”上互不相让。因为梅花在冬末春初开放,香气飘散,给人以一种春天不久要来临的感觉;而白雪几经降落,也意味着春天不远了。诗人要评价梅、雪、谁是报春使者,也需要放下手中笔,好好地权衡一番。课文解读 “梅雪争春未肯降”这句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解读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载、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课文解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文大意:说句公道话,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课文解读“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的
9、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这两句巧妙地道出雪、梅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课文解读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载、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只好停下笔来思索。后两句是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雪却没梅花的香味。本诗将梅与雪的不同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赏析课文解读雪梅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课文解读这首诗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课文解读雪梅梅、雪:占尽春色诗人:难写文章雪花:晶莹洁白梅花:一段清香难分高下各有所长1、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于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C课后练习2、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综合培训合同示范文本
- 2025餐饮店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应急通信保障中心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2025计时工资雇佣合同
- 三方复工复产协议
- 企业战略规划制定及执行跟踪工具
- 国际贸易赔偿协议
- 制造业产品生产流程表(按工序)
- 2025年副园长应聘试题及答案
- 民航气象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亿粒性激素软胶囊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个体户餐饮股东协议书
- 云仓代发货合同协议书
- 本质安全培训课件
- 技术团队分红协议书
- 应聘个人简历标准版范文
- 全面深化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护意识与能力水平
- 2025-2030中国工业CT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废气处理合同协议
- 肿瘤科实习生护理小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