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_第1页
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_第2页
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_第3页
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 叶君勇(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 323000)Summary:“十二五”期间,莲都区依据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取得明显成效。总结分析莲都区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经验,提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思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双赢之路。Keys: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研究;探讨;莲都区“十二五”期间,莲都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要求,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产业、品牌、科技、

2、市场、主体和文化的全面提升,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1 主要成效1.1 农业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莲都区蔬菜、水果、畜禽、食用菌、茶叶五大传统产业效益日益显现,并形成了“两白一皇一草一鱼”以及中药材、花卉等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带,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1.1.1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围绕“建绿色精品基地、打造绿色品牌、创绿色效益之路”的发展思路,以高山蔬菜、设施蔬菜发展为抓手,坚持差异化、精品化、生态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累计建成峰源高山蔬菜面积480hm2,设施蔬菜面积540hm2。全区蔬菜面积达1.3万hm2,产量37万t,产值5.17亿元。秉承传统水

3、果与特色水果共同发展模式,稳定发展椪柑、桃、葡萄等传统水果,突出发展蓝莓、火龙果、百香果等特色小水果产业,结合休闲观光采摘,提升水果效益。全区水果总面积达1.35万hm2,产量13.6万t,产值3.6亿元。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床发酵生态养殖模式,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步伐,全区生猪年养量23.78万头,家禽年饲养量306.8万羽,总产值2.7亿元。加快推进珍稀菇工厂化栽培、香菇集约化生产、菇棚标准化建设及品种结构调整。全区食用菌生产规模为5 400万段,其中外运排场和异地制菇3 000万段,预计产值达2.52亿元。1.1.2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处州白莲320hm2,皇菊26.67多hm

4、2,引进铁皮石斛规模化人工栽培企业6家,种植面积20多hm2。引进大鲵养殖企业3家,年养殖商品大鲵30万尾,大鲵种苗5 600尾,建成全国最大的大鲵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来自wWw.lW5u.CoM0.13万hm2,总产量4 584t,总产值5 074万元。1.1.3农业园区建设获得突破。全区通过省级验收的现代农业园区、精品园数量累计达到10个,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正在稳步提升。2015年6月4日,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以93.03的高分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绿色蔬菜主导产业区”“食用菌主导产业区”“稻菜轮作区”“特色水果精品园”“水生蔬菜精品园”“中药材精品园”“生猪生态养殖园

5、”等“三区四园”。全区累计在碧湖、老竹、丽新、雅溪等乡镇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2万亩,并顺利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共完成投资额5 809万元,占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的18%,其中财政投入2 765万元,占总财政资金的23%。1.2 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1.2.1区域品牌进一步打响。鼓励企业使用“丽水山耕”区域品牌,制定了处州白莲证明商标使用规则,启动“倡导不使用农药化肥”工作,提出打造“中国莲都养生农业”品牌。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社会生态农业大会“农耕复兴,乡村再造,中国莲都发展新探索”主题分论坛,有力宣

6、传莲都生态精品农业。组团参展杭州第二届丽水市生态精品农博会、浙江农博会、上海展销会、丽水新春农展会,扩大了莲都生态精品农业品牌效应。1.2.2原产地保护农产品培育成效显著。梅峰茶叶、本润覆盆子通过国家原产地产品保护。梅峰茶叶有限公司大姆山茶叶基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为“有机茶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确认的两个有机绿茶示范基地之一。1.2.3“三品”认证工作稳步推进。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1个。累计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产品116个。全区获得省名牌农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7个,省名牌产品4个。轩德皇菊、老字号鱼跃、百兴菇业等一批莲都本地品牌声名鹊起。1.3 农产品

7、质量安全获得新保障稳步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追溯体系生产主体185家,实现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可追溯点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市保持领先。同时,对公众免费开放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其中:区级检测室在法定工作日期间实行免费开放;乡镇(街道)12个检测室每周三免费开放,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4 市场营销渠道取得新拓展“互联网”农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区有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网店3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 000人,已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额9 000万元。全年利用农民信箱累计

8、发布买卖信息400余条,每日一助200多条,农民上网的覆盖率进一步上升。利用多种平台多渠道宣传和展示莲都区特色农产品,促进产销对接,宣传推荐莲都区特色精品农产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提高莲都区生态精品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1.5 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新发展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提升,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82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33家,区级43家。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15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性20家、市级示范20家、区级规范化83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共有家庭农场379家,其中省级示范性5家,市级十佳休闲性家庭农场2家,市级二十佳示范性5家。一批新型农民在生态精品农业中发挥

9、了领头军作用,其中百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坚持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种植原生态稻香米,产品高价销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丽水市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苔藓创业,成为国内首家专业苔藓公司,产超10万/667m2,市场前景广阔;丽水市晓峰金鱼养殖有限公司培育特色观赏金鱼,卖出金鱼500多万尾,产值过千万,淘宝网上的销售业绩一直稳居行业前十。1.6 农业与文化实现新融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莲都区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功举办了“处州白莲节”“太平白枇杷节”“仙渡桃花节”“雅溪向日葵节”“峰源纳凉暨果蔬采摘节”“枫树湾杨梅节”“皇菊摄影节”以及蓝莓、桑葚、水仙花开园仪式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文化节

10、庆。农业与“莲”文化、仙桃文化、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摄影文化等融合发展得到充分挖掘,有效推动了莲都区旅游、魅力乡村、农家乐、摄影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民增收新增长点。目前,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涉及农家乐经营户225家,直接营业收入达12 463万元。2 主要工作举措2.1 强化领导,形成推进合力为加快推进莲都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莲都区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区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区宣传部、农办、团委、农业局、财政局等15个相关部门以及14个乡镇(街道)为成员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莲都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1、同时,将生态精品农业创建工作列入各乡镇年度工作责任制考核,以考核督查强力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创建工作。2.2 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编制出台“加快莲都区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莲政办发2015108号)围绕“请上门体验与送上门消费”的目标,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出台莲都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莲政办发2013212号),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规划、政策方面的引导,突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在生态精品农业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全区上下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市场主导”的工作格局和建设机制。出台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莲都区农业设施钢架大棚建设扶持政策的通知(莲政办发20

12、1573号),拟在省、市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区财政再予以追加补贴,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2.3 整合资源,强化资金保障莲都区将农业、水利、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优先安排整合到生态精品农业创建中,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三年来共争取省级及以上(含省级)财政资金2.52亿元、市级财政资金1 416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41亿元。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投入生态精品农业建设,在20132015年共招商引资引进义乌市森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丽水市轩德皇菊开发有限公司、丽水市绿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22家农业企业,累计引进合同资金8.7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47亿元。基本形成了以

13、政府财政配套生态精品农业专项资金为引导,生态精品农业财政投入、工商资本投入、业主投入等资金多元化投入格局。2.4 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提升农技推广、动植物检疫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主导性作用。组建莲都区农技推广专家组,在全区巡回指导,专家组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主要负责培训授课和田间指导。加强农技人员对合作社(企业)的联系,落实100名区农技推广中心专家,联系100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100名乡镇农技人员,每人联系10户,开展结对指导,为农户及时提供技术帮助,对有意向、有规模、有优势

14、的农业业主进行生态精品农业创建指导,通过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指导,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创建。2.5 加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创办“中国莲都养生农业”和“莲都快乐采摘”微信公众号,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宣传莲都生态精品农,通过推进农产品与互联网“牵手联姻”,实现农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鼓励企业参展各类洽谈会、农博会、产销对接会,通过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等平台重点展示莲都近年来生态农业发展成就,提升莲都生态精品养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制作中国莲都养生农业、倡导不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精品养生农业等莲都生态农业题材宣传片、宣传画册向外届展示、宣传莲都

15、农业,推销莲都生态精品农产品。3 “十三五”战略举措3来自www.LW5.1 推进农耕复兴以四千年农夫文化精髓为引领,倡导不使用农药化肥,实施生态精品养生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创建一批生态、精品、养生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家庭农场、示范村,挖掘和保护一批原生态、原物种、原产地、原口味的农产品。实施土壤培育工程,采用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轮作、种养循环等生产模式逐渐恢复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培育一批有情怀、懂技术、敢创新的现代新农人,开展社区支持农业试点建设,推进生态精品养生农业纵深发展。3.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旅融合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农业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在省级

16、现代农业综合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一个集农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种苗培育区、农耕采摘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民风民俗体验区、商贸服务区为一体的国家农业公园。以按照农业产业景区化发展理念,培育主导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业小镇,提升“两白一皇一草一鲵”、花卉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处州白莲、轩德皇菊等具有休闲功能的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实现农业基地变景区、农村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养生产品,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3.3 争取了“四大试点”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农业开发现代

17、园试点项目,得到财政补助资金建设莲都;二是积极争取农业经营主体财务代理及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集中回收和无害化处置试点项目,争取农业部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三是积极争取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试点;四是争取整县制推进高床发酵生态养殖模式试点。3.4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完善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健全以农产品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供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深入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建立健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形成全社会良性互动、积极参与、有力监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3.5 打造“中国莲都养生农业”品牌凸显莲都特色,大力发展“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着力建设一批处州白莲精品园,使莲都成为一个莲花盛开的清丽之地。进一步提升“处州白莲”地理标志商标内涵,支持有条件的农企申报各级名牌产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产品亮丽工程,将环保健康元素融入产品包装材料,研究和设计原生态韵味的农产品包装、品牌标识形象。推进农产品与互联网“牵手联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