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治疗方案_第1页
肱骨干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治疗方案_第2页
肱骨干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治疗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肱骨干骨折诊疗常规指南骨科治疗方案【概述】肱骨干指胸大肌止点上缘至龍上崎上方的骨干。沿肱二头肌内缘有血管神经束,含肱动脉和静脉、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后部含棧神经,故此骨折可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1)上臂局部疼痛、压痛、肿胀。(2)有局部畸形及反常活动。(3)有骨擦音(感)。(4)合并棧神经损伤时,有垂腕、各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手背棧侧皮肤有大小不等的感觉麻木区。(5)特殊检查,肱骨干正侧位X线摄片,能够了解骨折的类型。符合上述第(1)、(2)或(3)项者能够诊断。2、分类诊断按骨折的部位分为上1/3、中1/3、下1/3骨折;肱骨中1/3骨折易并发棧神经

2、损伤。此骨折的A-0分型为一一I型:单纯型骨折,包括横形、螺旋形、斜形骨折;II型:蝶形骨折:III型:复杂骨折包括多段骨折和粉碎骨折。【治疗方案】肱骨干骨折复位要求不高,接触面积达1/4-1/3.成角不超过30。、短缩1/2.5cm,都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观。对于闭合骨折,多次复位是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之一。1.非手术治疗(1)悬垂石膏为管型长臂石膏,上自骨折近侧至少2-3cm,下至腕部,在棧腕侧加环,经环将伤肢悬吊于胸前,利用石膏的重量作持续牵引。在石膏固定后的2周内,病人只能取坐位或半卧位而不能平卧,且可通过改变石膏的厚度来调整牵引的力量。本法适用于肱骨中、下短长斜形、叠旋形、螺旋型和

3、粉碎性骨折伴重叠移位者。治疗时石膏重量要适宜,防止骨断端分离,尤其在老年人,应防止肩关节半脱位。(2)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釆用相对应手法整复移位,再在上臂前、后、内、外侧共用4块小夹板外固定,扎带松紧要适宜。(3)其他它方法有U型石膏、支架等外固定。2.手术治疗(1)手术适合症a、闭合性骨折整复不良、不能保持整复位或伴有血管损伤者;b、开放性骨折尤其伴有神经或血管损伤;c、多发骨折;d、病理性骨折;e、骨不连。(2)内固定方法髓内针内固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3)术后处理a、术后注意有无手术引起的绕神经损伤,如术前已有绕神经损伤症状,术后注意是否加重或减轻。b、随内针固定术后常用颈腕吊带固定或石膏托保护3周。c、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需按手术的具体情况决定何时开始肩关节活动。【疗效评估】治愈标准:骨折愈合,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