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姜瘟又称腐烂病,6-8月为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时期,整个发病期长达130多天。该病严峻危害了生姜的生长,甚至能够导致全田无收。因此,农户们必需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茎,也可危害地上茎叶,一般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部首先发病。发病初期,植株叶片萎垂、反卷、平摆、叶尖和叶脉鲜黄,后变黄褐。茎基部和姜块连接处病斑初为淡黄褐色水浸状,接着组织渐渐变软,用手挤压有污白臭汁流出。同时,病姜开头呈现暗紫色,以后渐渐变黄褐,内部腐烂。最终茎叶枯死,歪倒,极易拔起。 2、病原 姜瘟病由细菌青

2、枯假单孢杆菌侵染所致。生长最适温度28-29,最高40,最低4,致死温度52-53.3(10分钟)。病菌在30左右的干燥状态下,3天后即丢失生活力,在pH值4.05-9.5的范围内细菌均可生长,但以pH值5.4-7.3最相宜。病菌除危害姜外,茄子、辣椒等均可被侵染。 3、姜瘟发生特点 此病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所致。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姜内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浇灌水和风雨,以及带菌种姜。而影响发病的气象因子是温湿度,其中湿度更为重要。 在高温28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的高温多雨气象条件下发病快速、严峻。高温干旱会抑制病害进展。姜田轮作3年以上的不发病或轻发病,连作的发病重。沙壤

3、土质通透性好发病晚且轻。以有机肥做基肥,增施磷、钾肥,能增加植株抗病力,发病轻。 4、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 4.1 传播途径 4.1.1 种姜传播 种姜是田间病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 4.1.2 土壤传播 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弃在地里,致使土壤带菌,假如重茬连作,往往引起发病;以往种过番茄、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发生过青枯病的田块也会引发该病;越是老姜区,年年病茬连作,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会造成病害逐年加剧。 4.1.3 肥料传播 有些姜农用病株残体或带菌土壤沤制圈肥作为基肥施入姜田,使姜田增加了病菌,而引发此病。 4.1.4 水传播 浇灌水和雨水也是传播病菌的媒介

4、,尤其在发病盛期,假如水源被污染,病菌随水而流淌,引起病害。 4.2 发病规律 姜瘟流行期长,一般6月份始发,7-8月为发病盛期,9月份后渐渐减弱。发病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气温柔降雨量有关。病菌发育的相宜温度为26-31。温度越高,病害扩散越快,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大量繁殖并随水集中,可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大批植株发病。因此,发病季节若遇高温多雨,则发病重;若气温较低,降雨量较少,则往往发病较轻。 5、综合防治措施 5.1 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病菌的重要途径。种植生姜最好用新茬或前茬为粮食作物的地块,山村以前茬为甘薯、木薯地块为宜,种植过茄科作物(如番茄),尤其是发生过青枯病地块不宜种姜

5、。经发病姜田流过的下水田和邻界田,在其次三年也不宜种植,否则易发生姜瘟。 5.2 严格选种及种姜处理 选择在无病地块收获的生姜作种姜,还要对种姜进行消毒处理。 5.2.1 选用健壮姜块做种姜 应选用块大肉厚、皮色黄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及无病虫危害的姜块作种姜。凡肉质变色、水渍状、表皮易脱落的种姜不能催芽播种定植,否则会引起姜瘟。 5.2.2 晒姜 晒姜可以促进种姜发芽和进一步鉴定种姜的好坏,病姜晒后瘪皱无比,应予剔除,选择饱满发亮的健姜做进一步处理。 5.3 选地整地 姜为浅根作物,根系不发达,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种植生姜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壤土砂黏适中,既松软透气,又

6、能保水、保肥,利于幼苗生长与根系发育。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一般在15cm左右为宜。姜田要设排水沟,以防雨季田间积水。 5.4 田间管理 保证所用肥料无病菌,切不行用病株残体或带菌土壤沤肥,有机肥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姜田最好用清洁水浇灌,并留意防止水污染,严禁将病株扔入水渠,浇水时还应掌握水量,切不行大水漫灌。 5.5 掌握扩散 消毒,每穴施消石灰1kg或漂白粉0.125kg,然后用无菌土掩埋,并准时转变浇水渠道,对发病小区停止或掌握灌水,以抑制病害扩散。 5.6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对病株按前述处理,并准时用3%克菌康(中生菌素)800-1000倍液灌根,或选用50%代森铵600-800倍液、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