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一中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单元水平考试试卷_第1页
常德市一中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单元水平考试试卷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德市一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单元水平考试试卷语 文(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刘学瑶 文静 审题人:黄亚凌)第卷 (阅读题 共6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文艺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文学终结论”尚且余音未绝,又有学者提出了“粉丝能不能替代知音”的疑问,引发热议。“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

2、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18世纪美学学科形成之初,为解决“趣味无争辩”的难题,休谟也推崇批评家来提供“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可见,“知音”的趣味早已渗透到经典艺术标准当中。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

3、”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在使用中的确具备活跃的意义再生产功能,而且流行文艺也的确包含有别于高雅艺术的美学旨趣。因此,可以明确,“粉丝”的欣赏和“知音”的欣赏对比,它首先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

4、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有趣的是,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不想费力不讨好,竟遭众多“金迷”抵制。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

5、、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

6、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将“粉丝”与“知音”并置,能建构一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使我们可以借此反观二者。二者并非没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不管接受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得有以文本辨识为基础的热爱。如果有了这份热爱,知音与粉丝未必是不能沟通和相互接受的。基于此,笔者以为可以提倡“知音型粉丝”和“粉丝型知音”,来构建这种相互映照的批判视野。(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1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B“知音”尊重作家的创

7、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C“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D“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因此,比“粉丝”欣赏具有更高的品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目的是阐述作为“知音”,接受者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B文章第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各自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让读者明白两者是不同文艺种类的接受者。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进一步的认识,文章

8、第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C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可见作为大众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其审美价值不高。D“知音型粉丝”可以将之理解为把“知音”的视角带入大众文化欣赏中,力求将欣赏的快乐建立在文本辨识的基础上,进而修正那种“专

9、攻一点、不计其余”、过于随意的辨别方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一段广州日报记者对台湾作家林清玄的采访记录,完成4-6题。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

10、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本,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

11、乎有相似之处?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

12、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

13、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

14、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4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林清玄通过自己

15、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给予他人快乐。而这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B周作人喜欢掉书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欢却能批判地看待他的作品,没有受到他的不良影响。C林清玄努力学习苏东坡、泰戈尔等中外作家的创作风格,慢慢形成了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的特色。D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而快节奏的生活才是消极的对人无益的。5、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6分)_6.在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

16、,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6分)_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

17、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之书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

18、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谥曰懿,陪葬昭陵。(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B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

19、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C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D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指太宗尚未登基,在藩镇为封王。B宿直,官员夜间值守官舍,主要任务是防护守卫、应对变故等,相当于“值夜班”。C驿,指专供传递公文中途休息、换马地方,亦指供官府或朝廷传递公文的车马。 D 古人对人死的称法有别,体现尊卑,称士死为“卒”,称大夫死为“不禄

20、”,称平民死为“死”。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大亮为官一任,治理有方。担当土门县令一职时,面对饥荒、盗贼侵寇的局面,他卖马分钱,鼓励百姓垦荒种田,获得丰收;他抓捕寇盗,确保一方平安。B李大亮面对险境,有勇有谋。面对胡人进犯、敌众我寡的局面,他独闯敌营,面见敌帅,晓谕祸福,说服群胡,使得前后有千余人归降,县境因此清静和平。C李大亮身处要职,忠诚谨厚。他被皇太子选为重臣,同时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太子右卫率、工部尚书。他身居三职,宿卫两宫,均获得太子和太宗的信任。D李大亮知恩重义,一心图报。他感激张弼的救命与赏识之恩,作高官后仍不忘报恩,寻找张弼而不得,后来两人偶

21、遇,他要把家产赠给给弼,张弼拒绝接受。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5分)(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5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B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

22、,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C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1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归去来兮辞第二节中,“_,_”两句意思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上的清贫之间的对比。(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珍惜美

23、好时光,一个人走向田野亲自劳作的句子是“_,_”(3)滕王阁序中表现作者登上高阁目尽山川美景的句子是“_,_”。(4)逍遥游中作者引用齐谐之言描述大鹏飞往南海气势壮美的句子是“_,_”。第卷 (表达题 共9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1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流憩(q) 命途多舛 (chun) 纤歌凝(xin) 决起而飞(xu) 祚薄(zu)B.徐孺(r) 棨戟遥临(q) 抢榆枋 (qing) 襜帷暂住(chn)恶乎待(w)C.鲲鹏(kn) 星分翼轸(zhn) 潦水尽(lo) 莫之夭阏() 俨骖騑(yn)D泠然(lng) 睢园绿竹(su) 景翳翳(y) 求之靡途

24、(m) 爽籁发 (li)1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鲲鹏展翅 瓶无储栗 食不果腹 晦暗不明 莽莽苍苍B.乘奔驭风 不翼而飞 胶柱鼓瑟 遨翔天地 敛裳宵逝C.饮鸩止渴 鸠占雀巢 载舟覆舟 心存芥蒂 惶惶大论D.涸辙之鲋 天高地迥 情在骏奔 联袂演出 逸兴遄飞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B.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C.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

25、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D.“中石化”虽然对汽油涨价不厌其烦地做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一路飙升”。17.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A.此小大之辩也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乐琴书以消忧 D.乃瞻衡宇,载欣载奔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始适还家门 彼且奚适也B.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C.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时矫首而遐观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翳翳以将入19.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水击三千里 B .上出重

26、霄C. 而后乃今将图南 D.雄州雾列20.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乐夫天命复奚疑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去以六月息者也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信心满满地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B当前学校普遍存在课堂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作业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企业广泛受益。D古人追求“以耕养读,勤耕立家,苦读荣身”,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耕读文化精神,保持终身学习,做有知识、有情怀的现代公民。22.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奚以之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