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工艺学--烃类选择性氧化_第1页
有机工艺学--烃类选择性氧化_第2页
有机工艺学--烃类选择性氧化_第3页
有机工艺学--烃类选择性氧化_第4页
有机工艺学--烃类选择性氧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烃类选择性氧化讲授内容概 述均相催化氧化 均相催化自氧化(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异丙苯氧化制过氧化异丙苯) 均相配位催化氧化(乙烯配位催化氧化制乙醛) 烯烃液相环氧化(丙烯过氧化物氧化制环氧丙烷) 非均相催化氧化(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丙烯氨氧化制丙烯晴,邻二甲苯制邻苯二甲酸酐)氧化操作的安全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化学工业中氧化反应是一大类重要化学反应,它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的重要反应过程。烃类氧化反应可分为:完全氧化反应物中碳原子与氧化合生成CO2,氢与氧结合生成水。部分氧化(选择性氧化)反应物中少量氢和(或)碳与氧化剂发生作用。其他氢和碳不与氧化剂发生作用。生产含氧化合物:

2、醇、醛、酮、酸、酸酐、环氧化物、过氧化物等生产不含氧化合物: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烃类的选择性氧化反应7.1.1 氧化过程的特点和氧化剂的选择氧化过程的特点反应放热量大反应为热力学不可逆反应, G0氧化途径复杂多样反应为串联、并联或两者结合。不同催化剂、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途径和产物不同(一个原料多个产品)过程易燃易爆-需在爆炸极限外反应氧化剂选择空气纯氧过氧化氢其它过氧化物某些中间产物(烃类过氧化物或过氧酸) 乙苯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乙苯,可与丙烯反应制环氧丙烷根据烃类选择性氧化反应类型分类碳链不发生断裂的氧化反应 (丁烯氧化生成丁二烯)碳链发生断裂的

3、氧化反应 (异丁烷乙醇,环己烷已醇)氧化缩合反应(苯+乙烯(氧化)苯乙烯)根据反应相态分类均相催化氧化 非均相催化氧化 7.1.2 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分类第二节 均相催化氧化均相催化氧化 通常指气-液相氧化反应,氧化剂为气相、烃类与 催化剂为液相。也称液相氧化反应。催化自氧化配位催化氧化烯烃的液相环氧化均相催化氧化分类(1)反应物与催化剂同相,活性中心分布均匀,过 度金属活性高,选择性好 (2)反应条件较缓和,反应平稳,易于控制(3)设备简单,容积小,生产能力高(4)反应温度低,热利用率也低 (5)催化剂多为贵金属,必须分离回收(6)腐蚀性较强的体系,需要特殊材质均相催化氧化的特点7.2.1

4、催化自氧化 具有自由基链式反应特征,能自动加速的氧化反应。 催化剂加速链引发,促进反应物引发生成自由基,缩短或消除反应诱导期。催化自氧化反应工业上用于生产有机酸、过氧化物p224烃类自氧化反应机理自由机链式反应机理烃分子发生均裂的活化能 叔C-H仲C-H伯C-H烃分子均裂生成自由基 决定性步骤ROOH的生成是链传递反应的控制步骤链传递受(7-3)控制,ROOH不稳定,可生成新自由基 产物组成中有:醇、醛、酮、酸,组成复杂 催化自氧化催化剂p224 催化剂多为Co、Mn等过渡金属离子的盐类,溶解在 液态介质中形成均相。醋酸钴;丁酸钴;醋酸锰等助催化剂(促进剂) 产生含氧基团、加速金属离子氧化,缩

5、短诱导期 有机含氧物: 甲乙酮、乙醛等; 溴 化 物:溴化氨、四溴乙烷等引发剂 如果产物为烃类过氧化氢,可不需要催化剂,只需 要少量引发剂催化自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溶剂的影响 不仅改变反应条件,对反应历程和产物产生影响 (对二甲苯氧化对苯二甲酸,醋酸溶剂选择性95%,无溶剂20%,主要产物醇、醛、酮)杂质的影响杂质存在会导致体系自由基失活,破坏链引发和传递 阻化作用,阻化剂温度的影响动力学控制;温度,有利反应,副产物,选择性氧气分压的影响 氧分压不足,反应速率降低,氧分压影响选择性氧化剂用量 氧化剂用量上限,尾气中氧爆炸极限;下限理论耗 氧量。氧空速 空速,有利气液接触,氧吸收,有利反应进行

6、; 过高空速,氧停留时间短,氧利用率,尾气氧含量应用举例一 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性质 两个羧基分别与苯环中相对的两个碳原子相连接而成的二元芳香羧酸。白色晶体或粉末,低毒,可燃。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限度内遇火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用途 对苯二甲酸二乙脂(PET) 聚酯纤维,薄膜, 对苯二甲酸二丁脂(PBT) 工程塑料 对苯二甲酸二丙脂(PPT)生产方法-高温氧化法 美国Amoco法,英国ICI,日本三井油化 氧化和加氢精制两部分氧化过程对二甲苯为原料,醋酸为溶剂、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四溴乙烷为促进剂。氧化反应k4反应速率最慢,对羧基苯甲醛氧化为对苯二甲酸为控制步骤主反应副反应氧

7、化机理p227 催化剂能活化第一个甲基,但难以氧化第二个甲基;溴化物活化第二个甲基。加氢精制 在高温、高压下使粗TPA溶于水,然后在钯催化剂存在下对杂质进行加氢反应,使粗对苯二甲酸产品中的杂质对羧基苯甲醛(4-CBA)还原为易溶于水的对甲基苯甲酸(即PT酸),其他有色杂质也同时被分解。 加氢精制 经加氢脱除杂质的对苯二甲酸,经结晶、离心分离、干燥为PTA成品。产品中对羧基苯甲醛的含量可小于 25ppm。精制过程中对苯二甲酸收率大于97。 对苯二甲酸熔点:425对羧基苯甲醛熔点:247结晶分离应用举例二 异丙苯自氧化制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异丙苯性质及用途 无色液体,沸点97.4。在温度7090时,

8、稳 定;在145以上会分解。 单分子分解生成:二甲基苯甲醇、2-甲基苯乙烯 双分子分解生成:苯乙酮、甲酸、二甲基苯甲醇、2-甲基苯乙烯 制苯酚、丙酮;制a甲基苯乙烯;制苯乙烯采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异丙苯自氧化制过氧化异丙苯主反应反应机理-自由基链式反应副反应温度 温度,反应速率,CHP分解速度 温度过高,则容易生成苯乙酮等,发生爆炸式的 反应。反应温度一般:T=95-105原料烃纯度及反应物组成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异丙苯能分解生成苯酚和 丙酮;加入Na2CO3,使PH=810,选择性可达95%。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p230转化率 连串反应,控制转化率,确保选择性。过氧化氢 异丙苯浓

9、度增加,则分解加快。空气用量 控制尾气中氧在爆炸极限以下,尽量减少返混, 多塔串联异丙苯自氧化制过氧化异丙苯工艺流程中和酸性,提高选择性7.2.2 配位催化氧化 催化剂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构成,金属离子与反应物形成配位键并使其活化,反应物被氧化,金属离子或配位体被还原,还原态的催化剂再被分子氧氧化为初始态,完成循环。产物分子氧初始态催化剂反应物氧化 催化剂由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位体构成还原态催化剂 配位配位催化氧化过程PdCl2+烯烃催化剂:Pd2+、Pt2+、Rh3+、Ir4+、Ru3+和Ti3+氧化剂:CuCl2、FeCl3、H2O2、MnO2、苯醌等溶 剂:水、乙醇、环丁砜等 烯烃氧化Pd

10、0PdCl2 PdCl42-O2CuCl +CuCl2反应速率最慢,控制步骤烯烃液相氧化为同碳数的羰基化合物催化剂:PdCl2-CuCl2氧化发生在最缺氢原子的碳上乙烯生成乙醛,其他烯烃生成酮 烯烃配位催化氧化应用举例 乙烯配位催化氧化制乙醛反应原理实现了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的过程 Cl Cl Cl CH2=CH2 Pd +C2H4 Pd + Cl- Cl Cl Cl Cl 反应采用PdCl2-CuCl2共催化剂羰化反应为控制步骤烯烃溶解在催化剂溶液中,钯与烯烃以-键配位 PdCl2+2Cl- PdCl42- Pd(C2H4)Cl3-1-2-乙烯配位催化氧化制乙醛工艺条件原料气纯度 乙炔小于30

11、10-6,硫化氢小于310-6, 氧大于99.5%转化深度与进气组成 副反应多,因此控制转化率,提高选择性 进气中乙烯65%,氧17%,惰性气体18%, 乙烯转化率35%反应温度:120-130 温度,羰化反应速率常数,配位反应速率常数, 乙烯溶解度,氧溶解度,氯化钯离子的浓度, 羰化反应速率,氯化亚铜氧化速度,副产物压力 由反应温度确定乙烯配位催化氧化制乙醛工艺一段法-Hoeschst工艺 三个反应在同一反应器进行 二段法-Wacker-Chemie工艺 乙烯羰化和钯的氧化在一台反应器中, Cu+的氧化在另一反应器中。 催化剂调节温度,保证回流液中乙醛含量尽可能少进一步吸收未冷凝的乙醛65%

12、乙烯和8%氧,排放防止惰性气体积累乙醛含量10%左右除去低沸点氯甲烷和氯乙烷以及溶解的乙烯和二氧化碳丁烯醛盐酸和氧气100105回收乙醛和催化剂雾沫170氧化分解草酸铜乙烯氧化生成粗乙醛溶液中乙醛含量10%左右 副产物:氯甲烷、氯乙烷、丁烯醛、乙酸、乙烯、 二氧化碳及高沸物第一精馏塔(脱烃组分塔):加压,塔顶水吸收 乙醛;脱低沸点-氯甲烷、氯乙烷、乙烯、二氧化碳第二精馏塔(成品乙醛塔):塔顶-乙醛 侧线-丁烯醛和水恒沸物粗乙醛的精制催化剂溶液中:不挥发性副产物、树脂、草酸铜催化剂溶液部分引出,加盐酸,通氧气; 减压、降温(100-105) 气液分离催化剂溶液-通水蒸气加热170, 二价铜氧化分

13、解草酸铜一价铜+CO2催化剂溶液的再生7.2.3 烯烃液相环氧化 除乙烯外,丙烯和其它高级烯烃的气相环氧化法转化率不高,选择性很低,因此,常采用液相环氧化法生产,其中环氧丙烷的生产具有代表性。应用举例 丙烯过氧化物氧化制环氧丙烷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不仅可以生产聚醚多元醇,进而生产聚氨酯,也可生产用途广泛的丙二醇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阻燃剂、农药乳化剂等。 环氧丙烷用途氯醇法共氧化法(间接氧化法,或Halcon法)直接氧化法氯醇法和共氧化法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9以上,其中氯醇法约占48 。2005年以前,国内PO的生产全部为氯醇法2005年底中海壳牌在惠州建成投产25

14、万t/a共氧化法制PO装置。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氯醇法生产原理 以丙烯和氯气为原料,丙烯经氯醇化反应生成氯丙 醇,氯丙醇经皂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 优点:流程短,操作负荷大,选择性好,收率 高,生产比较安全,对丙烯纯度要求不 高,建厂投资较少。缺点:设备腐蚀性大,废水量多,环境污染严 重,需要有充足的氯源。 以丙烯和双氧水为原料,TS-1分子筛为催化剂 CH3CH2=CH2+H2O2 CH2CHCH2+H2O O 直接法生产原理 有机过氧化物氧化烯烃的方法 根据原料和联产品的不同分为: 乙苯共氧化法和异丁烷共氧化法 1967年,ARCO公司建成第一套以过氧化氢异丁烷 为氧化剂、间接氧化丙烯生产PO

15、的7万ta装置。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空气或氧气氧化异丁烷 或乙苯生成过氧化氢异丁烷或过氧化氢乙苯采用异丁烷和乙苯的两种有机氢过氧化物, 在溶于反应介质的催化剂中与丙烯反应生成环氧 丙烷,联产叔丁醇或-甲基苯甲醇 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原理共氧法生产环氧丙烷反应p236共氧法生产环氧丙烷催化剂能溶于反应介质的过渡金属(钼、钒、钨、钛等)的有机酸盐类或配合物环烷酸钼、乙酰丙酮钼、六羰基钼共氧法生产环氧丙烷的影响因素丙烯浓度对收率影响 提高丙烯浓度,有利于提高收率温度对收率影响 温度高于130,ROOH分解加快; 温度低于90,反应速度慢; 温度在100左右,收率可大于90%-9

16、5%烯烃与ROOH的配比 对选择性有影响 2:1-10:1 ROOH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对主反应有影响 过氧化氢乙苯的反应速度较 过氧化氢异丁烷的速度快溶剂的影响 丙烯临界温度92,反应在临界温度以上 一般选用非极性溶剂,如:乙苯共氧法生产环氧丙烷的工艺流程 选用乙苯作溶剂,反应温度115,压力3.74MPa,催化剂为可溶性钼盐。 过氧化氢乙苯转化率可达99%,丙烯转化率10%左右,丙烯转化为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95%。优点: 间接氧化法克服了氯醇法三废污染严重、腐蚀大 和需求氯资源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单套装置的 生产规模,减少了污水的排放。缺点: 工艺流程长、防爆要求严、投资大、原料规格要 求

17、高、操作条件严格、联产品比例大等,每生产 1t环氧丙烷有2.5t叔丁醇或1.8t苯乙烯生成共氧化法优缺点7.2.4 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器的类型搅拌鼓泡釜式反应器 使用范围较广,在搅拌桨的作用下,气泡被破碎和 分散,液体高度湍动; 缺点:是机械搅拌的动密封问题较难解决。连续鼓泡床塔式反应器: 气体由分布器以鼓泡的方式通过液层,使液体处于 湍动状态,结构比较简单移热方式: 内冷却管、外循环冷却器、循环导流筒第三节 非均相催化氧化气-固相催化氧化:原料和氧或空气均以气态形式通过固体催化剂床层,在固体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液-固相催化氧化:原料和氧化剂以液态形式通过固体催化剂床层,在固体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反

18、应温度较高,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和节能;单位体积反应器生产能力高,适于大规模连续生 产;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反应物料与空气或氧的混合物存在爆炸极限问题, 必须特别关注生产安全。 非均相催化氧化特点具有电子的化合物,如烯烃和芳烃;产品占80% 不具有电子的化合物-醇类、烷烃。 *低碳烷烃的选择性氧化:丁烷氧化制顺酐, 丙烷代替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非均相催化氧化原料的分类:7.3.1 重要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烷烃的催化氧化反应: 正丁烷气相催化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烯烃的直接环氧化: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烯烃乙酰基氧化反应 乙烯和醋酸氧酰化生产 醋酸乙烯丙烯和醋酸氧酰化生产 醋酸丙烯丁二烯氧

19、酰化生产 1,4-丁二醇氧氯化反应 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甲烷氧氯化制氯甲烷二氯乙烷氧氯化制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已工业化 醇类氧化经过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中间体,可生产醛或酮,比较重要的是甲醇氧化制甲醛;还有乙醇氧化制乙醛;异丙醇氧化制丙酮等 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烯丙基催化氧化反应 烯丙基氧化反应:三个碳原子以上的烯烃,其 碳原子的 C-H的解离能比普通的C-H键小,易断裂。 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历烯丙基CH2 CH2 CH2反应历程,发生选择性氧化反应。 根据原料和催化剂不同,生成-不饱和醛或酮、不饱和酸和酸酐、不饱和腈和二烯烃等。碳原子的 C-H芳烃催化氧化反应 主要用于生产酸酐顺酐苯酐均苯四酸酐7.3

20、.2 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机理p240氧化还原机理,又称晶格氧作用机理: 适应于烯烃、芳烃和烷烃 化学吸附氧化机理: Langmuir化学吸附模型 混合反应机理: 化学吸附与氧化还原结合 7.3.3 非均相催化氧化催化剂活性组分: 有可变价的过渡金属钼、铋、钒、钛、钴、锑等的 氧化物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工业催化剂采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构成,产生协同效应 处于氧化态和还原态的金属离子须保持一定比例。常用载体: 氧化铝、硅胶、活性炭7.3.3 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移动床反应器 膜反应器 移动床色谱反应器 列管式换热反应器特点:载热体循环移走反应热,气

21、体在反应器内 接近平推流,返混小。对催化剂要求较流 化床低缺点:结构复杂,催化剂装卸困难,空速小;沿 反应器轴向存有热点,影响催化剂效率控制热点温度的方法: 原料气中加入微量抑制剂; 在反应管进口段装填惰性载体稀释的催化剂或部分 老化的催化剂; 分段冷却法固定床反应器-列管式换热反应器特点:床层内设冷却管,热载体通过管内移走反应 热,反应器结构简单,催化剂易装卸,空速 大;器内温度均匀,易于控制。缺点:物料易返混,原料组成略高于爆炸极限,催化 剂强度要求高;空速的选择受催化剂密度、反 应器高度、分离器回收催化剂的能力限制。 适合于深度氧化产物主要来自平行副反应,并且主、 副反应的活化能相差甚大

22、的反应。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和催化剂的再生在两个分开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区和再生区可分别进行优化,提高产物收率;反应段不与氧气混合(依靠催化剂中的晶格氧氧 化),安全性提高,同时可采用较高反应物浓度, 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Monsanto 和 Du Pont联合开发正丁烷氧化制顺酐 移动床反应器:应用举例一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简称EO)是最简单最重要的环氧化物,常温气体,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互溶,有毒,空气中爆炸极限2.6-100%,易自聚。性质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醇、氢卤酸、氨及氨的化合物等发生加成反应。 环氧乙烷是以乙烯为原料产品中的第三大品种,仅次于聚乙烯和苯乙

23、烯。环氧乙烷的性质与用途氨乙二醇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聚乙二醇水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的生产方法 空气氧化法乙烯直接氧化法 氧气氧化法氯醇法 乙烯经次氯酸化生成氯乙醇,然后与氢氧化钙经皂化生成环氧乙烷粗品,再经分馏、精制得环氧乙烷成品。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的反应 二氧化碳和水主要由乙烯直接氧化生成,选择性取决于平行副反应,串联副反应是次要的主反应: C2H4O2C2H4O平行副反应: C2H43O22CO22H2O(g) 串联副反应: C2H4O2O22CO23H2O(g) 乙烯直接氧化催化剂活性组分: 银,20%以下催化剂载体:选用比表面积小、无空隙或粗空隙 惰性载体。提高银分散度、防止烧结

24、-氧化铝、碳化硅、二氧化硅助催化剂: 使载体表面酸性中心中毒,减少副反 应,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稀土元素活性抑制剂:使催化剂表面可逆中毒,提高选择 性,二氯乙烷、氯乙烯、氮氧化物银催化剂需活化后才具有活性金属银乙烯直接氧化反应机理氧在银催化剂表面存在原子吸附态(解离吸附)和 分子吸附态(非解离吸附)原子态吸附氧与乙烯发生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2+4Ag(相邻)2O2-(吸附态)+4Ag+6Ag+6O2-(吸附态)+C2H4 2CO2+6Ag+2H2OP.A.Kilty的原子氧和分子氧反应机理分子吸附态氧易于乙烯浅度氧化生成环氧乙烷O2+AgAg-O2-(分子态吸附) C2H4+Ag-O2-(

25、分子态吸附)C2H4O+ Ag-O-(原子态吸附) C2H4+6Ag-O-(原子态吸附态) 2CO2+6Ag+2H2O总反应式:7C2H4+6Ag-O2- (分子态吸附)6C2H4O+2CO2+6Ag+2H2O *加入抑制剂,完全抑制解离吸附,只进行非解离吸附,乙烯环氧化的理论选择性为6/7=85.7%而环氧乙烷选择性已超过85.7%,该机理有待修正原子态吸附氧是乙烯银催化氧化的关键氧种,产 物由乙烯与被吸附的氧原子之间的距离决定。距离远,为亲电性弱吸附,生成环氧乙烷; 距离近,为亲核性强吸附,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氧覆盖度高,产生弱吸附,选择性高; 氧覆盖度低,产生强吸附,选择性低减弱吸附态氧与

26、银表面键能,可提高反应选择性 原子态氧吸附距离理论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 升温对主反应和平行副反应均有利; 副反应活化能高,升温更有利,升温影响选择性; 100时产物几乎全是环氧乙烷,300时产物几 乎全是二氧化碳和水 工业上一般选择反应温度在220-260 影响乙烯转化率和环氧乙烷的选择性,但影响程度小于温度还影响空时收率和单位时间放热量工业上采用的空速与选用的催化剂有关,还与反应器和传热速率有关,一般在4000-8000h1左右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热能及时移出时采用高空速,反之低空速 空速以“空时”作为时间的基准来计量所获得产物的收率。对于大多数反应器,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

27、留时间或反应时间是很难确定的。在工程上经常采用空间速率的倒数来表示反应时间,称为“空时”。空时收率大,表示过程和反应器有较高的效率。 不可逆反应,加压对主副反应影响不大。高压,可提高乙烯和氧的分压,有利于加压吸收法回 收环氧乙烷,工业大都采用加压氧化法。压力太高,设备耐压要求提高,费用增大,环氧乙 烷在催化剂表面产生聚合和积碳,影响催化剂寿命。 一般工业上采用的压力在2.0MPa左右反应压力乙烯与氧的配比控制在爆炸限以外,乙烯和氧 的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乙烯与空气的爆炸极限:2.7-36%乙烯与氧的爆炸极限:2.7-80%原料配比 惰性气体,能减小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增加体系安全性; 具有较高的

28、比热容,能有效地移出部分反应热,增加体系稳定性。 工业采用的致稳气:氮气和甲烷致稳气催化剂毒物: 乙炔5106g/L, 硫化物1106g/L, 氯化物1106g/L增大反应热: 乙炔5106g/L, 氢气5106g/L, C3以上烃类1105g/L影响爆炸极限: 氩气,氢气影响选择性: 铁离子(环氧乙烷乙醛),CO29%。 原料气纯度主要有害物质及危害:乙烯转化率用纯氧作氧化剂时,单程转化率一般控制在 12%-15%,选择性可达83%-84%;用空气作氧化剂时,单程转化率一般控制在 30%-35%,选择性达70%左右。 单程转化率过高,加快深度氧化,选择性降低。 单程转化率过低,循环气量大。同

29、时部分循环气 排空时乙烯损失大。乙烯氧气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反应部分和环氧乙烷回收、精制部分氧化反应部分 多孔喷射器高速喷射氧气 列管反应器 水洗塔吸收环氧乙烷 吸收塔顶气90%循环,10%用热碳酸钾法吸收CO2环氧乙烷溶液含少量甲醛、乙醛、CO2 减压闪蒸塔解吸(气体+水) 再吸收塔(塔底10%环氧丙烷水溶液+塔顶CO2,甲烷、氧气、氮气 火炬) 脱气塔( 10%环氧丙烷水溶液+塔顶CO2) 乙二醇装置+精馏塔(99.99%环氧乙烷+甲醛、乙醛) 环氧乙烷回收精制部分非常重要,安全性保障工业均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产物气中环氧乙烷99.99%氧化反应部分环氧乙烷的回收、

30、精馏部分应用举例二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丙烯腈的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液态,刺激性臭味;沸点:77.3 ; 有毒:氢氰酸的十分之一。是一种易燃、剧毒、 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液体,它具有高极性,可同大 多数有机溶剂互溶。 化学性质: 双键,三键(氰基)。 加成,水解,聚合,醇解。丙烯腈用途聚合、加成、氰基,氰乙基等反应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方法环氧乙烷法;乙炔法;乙醛法;丙烯氨氧化法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工艺路线 Sohio法(95%) Montedison-UOP法 Snam法 Distillers-Ugine法 O.S.W法 流化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化学反应主反应C3H6N

31、H33/2O2 CH2=CHCN (g)3H2O (g) G0(700K ) -569.67 kJ/molH0(298K ) -514.8 kJ/mol副反应副反应 G0700K(KJ/mol) H0298K(KJ/mol) C3H6NH3O2 CH3CN (g)3H2O (g) -595.71 -543.8 C3H63NH33O2 3HCN6H2O (g) - 1144.78 - 942.0 C3H6O2 CH2=CHCHO(g)H2O (g) - 338.73 - 353.53 C3H63/2O2 CH2=CHCOOH(g)H2O (g) - 550.12 - 613.4 C3H6O2 C

32、H3CHO (g)HCHO (g) - 298.46(298K) - 294.1 C3H61/2O2 CH3COCH3 (g) - 215.66(298K) - 237.3 C3H63O2 3CO3H2O (g) - 1276.52 - 1077.3 C3H69/2O2 3CO23H2O (g) - 1491.71 - 1920.9 Mo系催化剂(Sohio) P-Mo12-Bi9-O52 Mo活性组分; Bi是氧传递体; P提高选择性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使用温度高,丙烯腈收率60%,单耗高,副产物多。 Fe3Co4.5Ni2.5BiMo12P0.5Kx(x=0-0.3)Fe协助传

33、递氧; CoNi抑制丙烯醛和乙醛生成; K改变表面酸性,抑制深度氧化;P提高选择性丙烯氨氧化催化剂Sb系催化剂(日本化学公司) Sb-Fe-O催化剂,晶相组成FeSbO4,添加V、Mo、W; Fe高氧化活性,低选择性 Sb高选择性,低氧化活性 V、Mo、W-改变催化剂的抗还原性Mo-Te-Ce-O(Montedison-UOP)p251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MB-82、 MB-86、 MB-98以二氧化硅载体,和多金属组合物为催化剂活性组分:Mo12BiaFebNicSdXeYfZgOx,式中X选自Li、Na、K、Rb、Cs、In、Tl或Sm中至少二种;Y选自Co、Mg、Pb、Mn、Ca、Sn、

34、Zn或Cu中至少一种;Z选自La、Ce、B、P或Cr中的至少一种。 不同反应器对催化剂载体的要求流化床:强度高、耐磨性能好 粗孔微球硅胶作载体 ,喷雾干燥固定床:导热性能好、低比表面、无微孔结构 氧化铝、碳化硅、石英砂作载体 两步法机理一步法机理丙烯烯丙基丙烯醛丙烯腈脱氢晶格氧吸附态氨丙烯烯丙基丙烯腈脱氢O2、NH3丙烯氨氧化反应机理氨被活化NH3+O2- NH2-+H2O两种观点,尚无定论一步法二步法丙烯氨氧化反应动力学 丙烯脱氢生成烯丙基过程为控制步骤在体系中氨和氧浓度不低于丙烯氨氧化反应的理 论值时,丙烯氨氧化反应对丙烯为一级反应, 对氨和氧均为零级反应,即: r = k p丙烯 Mo6

35、 Mo5Mo5Bi3 Mo6Bi2 2Bi21/2O2 2Bi3O2-催化剂氧化-还原催化循环丙烯氨氧化反应影响因素 丁烯及高级烯烃,耗氧,降低催化活性,严格控制;硫,降低催化剂活性,严格控制; 乙烯、烷烃,一般影响不大;丙烯/空气应大于理论值,1:9.8-10.5(理论1:7.3)丙烯/空气过大的危害p253氨/丙烯=1.1:1-1.15,略大于理论值1:1 原料纯度与配比对转化率、选择性和丙烯腈收率均有影响。低于350没有活性,随温度升高,转化率升高。不同催化剂有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温度过高,深度氧化反应加剧,丙烯腈收率明显下降加压提高丙烯浓度,增大反应速率; 提高设备生产能力; 但

36、是,加压使选择性下降,丙烯腈收率降低。 反应不宜加压进行,接近常压反应压力:0.04-0.1MPa增加停留时间,丙烯转化率提高,乙腈和HCN增加(到一定程度维持常值);停留时间过长,深度氧化,选择性和丙烯腈收率 降低,催化剂缺氧,降低活性和寿命;降低设备 处理量;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停留时间短一些,反 之则长一些。停留时间: 流化床5-10s丙烯腈生产工艺流程 丙烯氨氧化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催化剂的适宜活性温度范围又比较狭窄,工业上一般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以便及时排出热。 流化床反应器内设置一定数量的U形冷却管,通入高压热水,通过水的汽化带走反应热,从而控制反应温度。丙烯腈合成部分由

37、丙烯腈合成部分、产品和副产品的回收部分、精制部分三部分组成。产品和副产品的回收部分除氨目的:氨在碱性条件下会与烃类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堵塞管道;生成的碳酸氢铵分解为CO2和氨,氨在冷凝器中又合成碳酸氢铵,堵塞管道;加成导致丙烯腈和HCN损失,降低回收率。 工业上采用硫酸中和法在氨中和塔中除去氨,硫酸浓度1.5%(wt)左右,一般pH值控制在5.5-6.0。 从氨中和塔出来的反应气中,有大量惰性气体,产物丙烯腈浓度很低,工业上采用水作吸收剂来回收丙烯腈和副产物。 精制的目的是把回收工序得到的丙烯腈与副产物的水溶液进一步分离精制,以便获得聚合级丙烯腈和较高纯度的氢氰酸。 萃取精馏塔 乙腈塔 脱氢氰酸 丙烯腈精制塔水作萃取剂增丙烯腈和乙腈的相对挥发度,实现二者分离 精制部分换热生成蒸汽回收硫酸铵三段,下段与酸性循环水接触,中和大部分氨,200急冷为84中段,84冷却至80 ,不能太低,防止丙烯腈、氢氰酸、乙腈冷凝较多,进入液相损失40,中性水洗酸水中溶有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