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再保险概述: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1页
1__再保险概述: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2页
1__再保险概述: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3页
1__再保险概述: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4页
1__再保险概述: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纯word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再 保 险 任课教师: 张小红 主要参考教材 胡炳志 ,陈之楚主编:?再保险?(第二版),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9.11事件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保险赔款约有一半。劳合社、慕尼黑再、瑞士再和伯克希尔哈撒威保险集团所承担的保险损失分别为29.13亿美元、24.42亿美元、23.16亿美元和22.75亿美元,损失赔付责任最低的ING也到达4.4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100多家保险公司涉及“911赔款,受理赔款金额为250多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2004年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地震和海啸袭击了东南亚

2、、南亚地区之后,全球保险公司在盘点2004年时还要把损失重重加上一笔。 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死亡总人数已超过万。 由强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突变成一场巨大的人间悲剧,7个国家遭受侵害,10多万人性命被吞噬,经济损失超过了136亿美元。 剧烈的地震和海啸却在全球保险业的赔付表上重重加上了一笔。由于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等国的投保率很低,初步估计,保险公司的损失金额将在50亿美元以下。2004年发生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已经使全球保险公司损失了420亿美元,2004年已成为全球保险业迄今为止损失最沉重的一年,这一数字超过了发生“911事件的2001年,而印度洋海啸导致的

3、灾难对保险公司更是雪上加霜。 资料来源: ?金融时报?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 2005年8月底横扫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保险业人士最初估计,“卡特里娜飓风给保险业造成的损失最高可达250亿美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公司在不断地调高损失估计数。作为美国灾难风险评估行业老大的美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已把保险业面临索赔的估计金额由月初的250亿美元调高至600亿美元,并估计此次风灾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为1250亿美元。全球第三大保险公司汉诺威再保险公司也预测,保险公司将因“卡特里娜飓风而蒙受600亿美元的损失。 如果这些估计变成现实,本次天灾将

4、成为美国保险史上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次,超过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和2001年“91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损失。“安德鲁飓风使美国保险业损失到达史无前例的210亿美元,“91事件那么将这一纪录刷新为300亿美元。 再保险内容:第一章 再保险概述第二章 再保险合同第三章 再保险市场第四章 比例再保险第五章 非比例再保险第六章 超额赔款再保险保险费率第七章 再保险安排和规划第八章 分出业务的经营与管理第九章 分入业务经营与管理第十章 再保险的数理分析第一章 再保险概述 再保险实际上是保险公司的一种风险管理的工具或方式,对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偿付能力和业务结构状况办理再

5、保险。本章主要讲授: 再保险的几个根本概念 再保险的根本分类 再保险与原保险比较 再保险的开展历史 再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第一节 再保险的定义 一、再保险的定义 再保险reinsurance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达:“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根底上,与另一个保险人签定协议,将原保险合同的局部风险或责任进行转嫁的业务活动。 ?保险法?2021年第二十八条规定“保险人将其 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局部转移给其他保险人 的,为再保险。二、有关再保险的概念一直接保险、再保险等相关各方 在再保险交易中,将业务风险责任通过分保转移出去的保险公司称为 original insurer,direct insu

6、rer 或 ceding company,即直接保险人,分出人,分保人。接受他方业务分担责任的公司称为 Reinsurer 或 ceded company,即接受人,分入人。 再保险转嫁风险责任也要支付一定保费,这种保费叫做分保费或再保险费。 同时,由于分出公司在招揽业务过程中支出了一定的费用,分出公司需要向分入公司收取一局部费用加以补偿,这种由分入公司支付给分出公司的费用报酬称为分保佣金reinsurance commission或分保手续费。 如果分保接受人又将其接受的业务再分给其他保险人,这种业务活动称为转分保(retrocession) 或再再保险,双方分别称为转分保分出人和转分保接受

7、人 . 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的关系:责任共担,盈利共享。 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损失或人身事故时,原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保险金,再保险人承担责任份额分摊赔款,即所谓责任共担; 当再保险人获得盈利的时候,按合同规定应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佣金作为支付给原保险人的报酬或奖励,这种盈余佣金又称为利润手续费 profit commission),即所谓盈利共享。 二危险单位 危险单位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 危险单位的划分既重要又复杂,应根据不同的险别和保险标的来决定。 危险单位的划分关键是要和每次事故最大可能损失范围的估计联系起来考

8、虑,而并不一定和保单份数相等同。 危险单位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自留额和分保额 对于每一危险单位或一系列危险单位的保险责任,分保双方通过合同按照一定的计算根底对其进行分配。 分出公司根据自身偿付自身能力所确定承担的责任限额称为自留额或自负责任额。 经过分保由接受公司所承担的责任限额称为分保额,对于接受公司而言,这个责任额为接受额.所有的分保额之和就是分保责任限额。 自留额与分保额之和并不一定等于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 自留额与分保额可以以保额为根底计算,也可以以赔款为根底计算。计算的根底不同,决定了再保险的方式也不同。 为确保保险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及其偿付能力,各国都通过立法将再保险安排,特

9、别是巨灾风险的处理、危险单位的划分、自留额的大小等列为国家管理保险业的重要内容。我国?保险法?2021中有关再保险的条款 第102条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 第103条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局部,应当办理再保险。 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计算方法和巨灾风险安排方案,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105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再保险,并审慎选择再保险接受人。 第二节

10、 再保险的根本分类 再保险的种类,一般按直接保险划分,因而再保险的险种是很多的。但通常所说的再保险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分类标准: 一是按分保责任安排方式来划分 一是按分保合同安排方式来划分 按责任安排方式分类: 比例再保险 非比例再保险 比例再保险 以保险金额为根底确定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和分保额,分出公司的自留额和接受公司的接受额均是按照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的。 成数再保险,按照保险金额的一个固定比例分配自留额和分保额。 溢额再保险,是先将保险金额的一定数额作为自留额,余下的金额作为分保额。 成数和溢额混合再保险,那么是前述两种方式的混合运用 。非比例再保险 以赔款金额为根底确定每一危险单位

11、的自留额和分保额的再保险就是非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又可分为: 超额赔款再保险,它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约定,分出公司确定一个自负赔款限额,接受公司仅承担超过自负赔款限额后的或局部全部赔款责任。 赔付率超赔再保险,它是分出公司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一个年度自负赔付率,接受公司只承担超过该赔付率以后的局部或全部赔款责任。 按照合同安排方式分类 临时再保险(Facultative reinsurance) 合同再保险(Treaty reinsurance) 预约再保险(Facultative open cover) 临时再保险 就一张保单或一笔保险业务临时安排再保险合同,这就是临时再保险。 在安排时需将

12、分出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分保条件逐笔告诉对方,对方是否接受或接受多少完全可以自由选择。 对于分出公司来说,是否要办理临时分保,可视危险情况来决定。 临时再保险的本质在于,对于某一危险,保险人是否要进行再保险,再保险多少完全由本身所承受的风险责任情况以及自留的多少来决定,逐笔与再保险人接洽。 另一方面,再保险人是否接受,如何接受,接受多少,可根据危险的性质,本身的承保能力,与原保险人的业务关系等,酌情自行决定。合同再保险 分出公司和接受公司双方事先通过契约将业务范围、地区范围、除外责任、分保佣金、自留额、合同限额、账单的编制与发送等各项分保条件用文字予以固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经双方签订合同,

13、双方均应遵守。这就是合同再保险。 合同再保险对当事人双方都具有强制性。 预约再保险 介于临时再保险与合同再保险之间的一种安排就是预约再保险。 一般而言,它对于分出公司来说,相当于临时再保险,而对于接受公司来说,相当于合同再保险。 这种安排对分出公司没有强制性,业务是否要办理再保险或分出多少,完全可以自由决定。但对于接受公司来说具有强制性,凡属预约分保范围内的每笔业务不能加以挑剔选择。 第三节 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关系 赔偿或给付保险金 分摊损失赔款 支付保险费 支付分保费 签订保险合同 签订分保合同 直接保险 再保险投保人原保险人再保险人一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保险标的不同 3、

14、合同性质不同 相对于原保险,再保险有几个显著特征: 其一,再保险是保险人之间的一种业务经营活动 其二,再保险合同是独立合同 其三,再保险的责任性二再保险与共同保险 共同保险图示 共同签订保险合同 向各公司交保费 被保险人 保额10万损失5万甲保险公司保额4万元赔付2万元乙保险公司保额4万元赔付2万元丙保险公司保额2万元赔付1万元再保险的图示 支付保费 支付分保费 支付转分保费 签订保险合同 签订再 签订转 保险合同 分保合同 发生损失时,只向甲公司索赔 投保人甲保险公司乙保险公司丙保险公司从上面的图例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异: 首先,就风险分散方式而言,共同保险是风险的第一次分散,而再保险是第二次分

15、散;另一方面,共同保险对风险的分散是横向的,而再保险对风险的分散是纵向的。 其次,就保险公司同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言,在共同保险中,投保人与各共同并立的保险公司是直接关系,而在再保险中,投保人仅与一个保险公司有直接关系,其他保险公司随后与这一保险公司成一列纵队的关系。 第四节 再保险的产生和开展一、再保险的产生 一海上再保险 同保险的产生一样,再保险也萌芽于海上保险。14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相继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海上保险已在此产生和开展起来。 1370年,一位意大利海上保险人Gustav Cruciger)首次将自己承保的一笔自意大利的热那亚Genoa)到荷兰的斯卢丝Sluys

16、)的海上航程保险业务中风险较大的一段航程保险责任,转让给其他保险人。这可以说是再保险的雏形,其当时用拉丁文写的协议书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再保险协议。 到了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一带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保险和再保险也随之由意大利传至欧洲大陆,并得到一定的开展。 二火灾再保险 世界上第一张火灾再保险单是纽约雄鹰火灾保险公司(Eagle Fire Insurance Company)与联合保险公司Union Insurance Company)于1813年签订的,承保联合保险公司全部火灾分保业务。三人寿再保险 世界上第一份人寿分保契约大约在1844年签订于英国。二、再保险的开展 一

17、从临时再保险到合同再保险 二专业再保险公司的产生 1846年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科隆再保险公司The Cologne Reinsurance Company)在德国成立,随后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insurance company)、 美国再保险公司Rrassurance Company of America)、英国商业综合再保险公司The Mercantile and General Reinsurance Company)等著名的专业再保险公司相继成立。 三再保险业务创新超额赔款再保险 四再保险市场的形成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再保险市场有伦敦、欧洲大陆、纽约和东京四大市场。第五

18、节 再保险职能和作用 一、再保险的职能 一再保险的根本职能 同直接保险一样,再保险的根本职能仍然是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 再保险业具有与保险一样的派生职能。二再保险职能的特殊成效 再保险对固有的巨大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再保险对特定区域内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对特定公司的累积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再保险对某一时点的风险进行彻底分散 通过相互分保,扩大风险分散面 如何理解“再保险可以对固有的巨大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再保险对风险的分散,其内涵具有平均风险责任的含义,这就使得再保险能促进保险业务满足保险经营所追求的平均法那么,以提高保险经营的财政稳定性。 如何理解“再保险对特定区域内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与固有

19、巨大风险责任不同,有些风险责任是因积累而增大的,其特点是标的数量大,而单个标的的保险金额并不很大。显然,这类业务外表上看颇为符合大数法那么和平均法那么,但实际上这些标的同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具有风险责任集中的特点。 如何理解“对特定公司的累积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这种积累的风险责任,是由于公司的业务局限于少数几个险种,特别是集中于某一个险种时造成的。 如何理解“再保险对某一时点的风险进行彻底分散 ? 对于单个保险人来说,从一段较长时间内看,财政稳定性是良好的,但就某一单位时间来说,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却显得过于集中。在此情况下,通过再保险,保险人就能将其所承担的某一时点的风险,从纵向(即时间

20、方面)及横向(即标的数量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双重分散。 如何理解“通过相互分保,扩大风险分散面。 相互分保是扩大风险分散面的最好方式。相互分保的特点是:保险人既将过分巨大的风险责任转移一局部出去,同时又吸收他人的风险分入,这样,使该保险人所承担的总的保险责任可能没有改变,但却实现了风险单位的大量化及风险责任的平均化,因而风险得到了最正确分散,财务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二再保险的微观作用 再保险对分保分出人的作用 再保险对分保接受人的作用 再保险对被保险人的作用 再保险对分保分出人的作用1、分散风险,均衡业务质量 2、控制责任,稳定业务经营 3、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 4、降低营业本钱,提高经济

21、效益 1.分散风险,均衡业务质量。 根据大数法那么,承保风险单位的数量越大,风险分散就越彻底,保险经营的财政稳定性就越好。但这里有一个条件风险同质风险一致性,即不仅要求保险标的性质(特别是损失经验)一致,还要求保险金额大致相等。这对于很多保险公司来说都很难做到。 再保险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做到。 2.控制责任,稳定业务经营。 由于承保风险的偶然性,各年的损失率必然呈现一定的波动,造成保险业务经营的不稳定。再保险的作用之一就是作为一种稳定机制,减少这种波动,从而稳定业务经营。其稳定机理是:在损失较少的年份,虽然因付出分保费而减少了盈利数额,但在损失较多或发生巨额损失时,那么可减少其赔偿金额,使保险公

22、司通过分保将自身的责任限定在一定范围,从而每年能获得均衡利润。 3.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 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受其资本和准备金等自身财政状况的限制。资本薄弱的保险公司,不能承保超过自身财力的大额业务。即使是资本雄厚的保险公司,也不敢轻易承保大额业务,这势必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来源及业务量。 再保险可以“解围。 4.降低营业本钱,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由于再保险的支持,分出公司的业务量得以增加,保费收入自然增加,而管理费用并不按比例增加,因而业务本钱为之降低。 第二,在发生损失时,分出公司向再保险人摊回赔款,与没有办理再保险相比,减少了赔款支出,因而可以降低赔款与保费的比率,即赔付率。 第三

23、,分出公司将业务分给再保险公司时,再保险公司要给予分保佣金,还可以得到盈余佣金。多种佣金之和的数目往往很可观。 第四,增加可运用资金。 再保险对分保接受人的作用 1、扩大风险分散面 2、节减营业费用 3、借鉴的重要途径 1、扩大风险分散面 在许多情况下,再保险人同时也是直接保险人,当他接受分出公司分来的同类业务时,无疑扩大了同类业务的风险单位数,风险分散面得以扩大,特别是业务来自不同地区时,那么实现了风险在空间地域上的分散。 2、节减营业费用 相对来说,再保险公司接受分入业务所负担的费用,比直接承保业务所负担的费用要少。3、借鉴的重要途径 再保险人可通过分入业务的关系,利用原保险人的经验和技术弥补自身在某些方面的缺乏。因此,对于再保险人来说,接受其他保险人的分入业务,也是借鉴他人先进保险经验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再保险对被保险人的作用 1、加强平安保障 2、简化投保手续 3、提高企业信用 4、支持自办保险 三再保险的宏观作用 1、对整个保险业的作用 2、宏观管理及经济效用 3、再保险的社会意义 1、对整个保险业的作用 1建立风险分散网络 2提高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