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专题3图像类试题含传感器图像_第1页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专题3图像类试题含传感器图像_第2页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专题3图像类试题含传感器图像_第3页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专题3图像类试题含传感器图像_第4页
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专题3图像类试题含传感器图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 (2019 攀枝花)已知,常温下氯化钙、氯化钠的水溶液中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x可能下列物质中的()【答案】C【解析】在含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X时,溶液的pH由小于7一直增大到大于7,说明加入的物质呈碱性;故可排除呈中性的A、D选项;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当将溶液中的盐酸完全中和后,继续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不与氯化钙发生反应,即不会出现继续滴加氢氧化钠而溶液pH不发生改变的情况;若滴加的 X为碳酸钠,则开始时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逐渐增大;当盐酸被

2、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pH保持不变;当氯化钙被完全反应,过量的碳酸钠让溶液呈碱性并使溶液的pH增大。(2019 重庆)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 脂0悖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物质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向盛有 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中滴加10%勺NaOH容液,氢氧 化钠首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当稀盐酸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开始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 化钠和水,无沉淀,过一会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

3、应,生成沉淀,故正确;化学反应前 后,烧杯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NaOH+HCl=NaCl+H2O溶质由氯化氢变为氯化钠,质量增大,CuCl2+2NaOhHCu (OH 2j+2NaCl,溶质由氯化铜变为氯化钠,溶质减少,错误;盛有 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NaOH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在和氢氧化钠反应时,除原来的水还会生成水,故增加的多,和氯化铜反应时无 水生成,增加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故正确。10. (2019 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

4、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答案】D【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开始时溶液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钙溶液的加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最后大于 7,故A错误;将等质量的铝和锌中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 量相等,因为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终铝的拐点高, 故B错误;过氧化氢溶液等质量等浓度,完全反应产生氧气质量相等,二氧化镒作为 催化剂智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反应,所以镁完全反应,即反应结束时质量为0,氧气有剩余,氧化镁是生

5、成物,因此氧化镁的质量从 0逐渐增加至反应结束不再改变,故 D正确。13. (2019 天水)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A.电解水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钢溶液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答案】B【解析】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质量比为1:8 ,故A错误;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钢溶液,会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水,故二者恰好反应时, 溶质为零,再继续加入氢氧化根,溶质质质量又开始增多,B正确;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硫酸会完全反应,氢气是硫

6、酸中的氢元素转化而 成,硫酸的质量、质量分数都相等,故其中所含氢元素相等,因此产生氢气质量相等,C错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二氧化镒是催化剂, 故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错误。10. (2019 南充)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A.向盐酸溶液中加人少量 AgNO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B.将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和浓度都相等的稀硫酸中C.加热KC1Q(加入少量Mn固体混合物制取Q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D【解析】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盐酸变成了硝酸,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氢离子浓度不变,酸性不变,所以PH值不变,所以A图像

7、正确;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比铁快,图像正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产生的氢气比铁少,剩余溶液的质量就比铁多,图像正确;KC1O3在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田 Fill %1100%,一一 一土日 I 分数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由于反应生成了氧气,所以反应后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所以氧元素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减少,到恰好完全反应时处于最低值,接下来保持不变, 所以曲线先下降后不变,图像正确;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消耗了水的质量,溶剂质量减少,溶质就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所以溶质的质

8、量会减少,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社会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饱和溶液中会有一部分溶质析出,一段时间后温度会降低到常温,溶质又会溶解一部分,但比一开始的溶质质量减少了,所以曲线应该先降低后上升, 图像错误。(2019 随州)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溶境的0m塞石茂的了| ,*.*o 溶清的原,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钢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答案】D解析: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

9、氢氧化钙,饱和 溶液中溶剂量减少,溶质析出,同时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 质量减小,A图示错误;B.图中横坐标是加入的盐酸质量,不同种金属分别和稀盐酸反应, 当消耗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锌生成氢气质量应在同一条线上,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是镁大于锌,B图示错误;C.酸碱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pH=7,向中性溶液中加入 pH=12的碱性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水,混合后的溶液pH 一定小于12, C图示错误;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钢的混 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该反应无沉淀,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稀硫酸

10、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直至氯化钢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增加,D正确。(2019 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 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flab c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bgm7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A. B. C. 【答案】A【解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 质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氢三种溶质,D.ag时,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溶错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bgm7,正确;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1、的整个过程中, 化钠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故 不符合题意。19.(2019 郴州)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dg时,氢氧化钠 氯元素都以氯A正确;B C、D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镒,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镒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 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答案】D【解析】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的变化趋势是无限接近于 7,但不能等于7甚至超过7,所以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镒,

12、 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镒,二氧化镒作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真气的质=速率,但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符合题意;C.在恒温条件下,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将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适量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 旧色叫,故c选项不符合 题意;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 氢氧化钠会 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会生成沉淀,所以刚开始一段时间生成的沉淀量为 0, 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 直至将硫酸镁完全 反应,所以该曲线图正确, 故D选项符合题意。19.(2019 衡阳)

13、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机化的超量时初min永的赢心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向H2SO和CuSO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 NaOH容液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答案】A【解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部分析出,溶液质量减小,完 全反应后温度降低, 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 部分氢氧化钙溶于水, 最终溶液质量小于开始溶 液质量,A错误;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和硫酸钠,B正确;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较快,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C正

14、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 7,更不能小于7, D正确。14.(2019 娄底)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回性后星阿反喇间/win。加入CmfOHh滓液质里/g那馥的PHA.图1,电解水B.图2,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C.图3,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图4,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答案】D【解析】A.电解水,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 1,质量比是1: 8,图中纵坐标是质量比,故 错误,B.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的质量 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然后趋于稳定,故

15、错误;C.质量和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时,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故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两者发生中和反应,溶液pH值从小于7趋向于等于7,当稀盐酸反应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液pH值从等于7趋向于大于7,故正确。13.(2019 岳阳)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i A.图:向一定浓度的 NaOH液中加水稀释B.图:向一定浓度的 H2SO溶液中加水稀释C.图: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D.图:想接近饱和的 KNO溶液中加入 KNO晶体【答案】C【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会下降,但是不

16、会小于 7; B.向硫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PH会增大,但不会大于7; C.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一开始随着盐酸量的增加, 生成气体逐渐增多,当锌粒反应完后,不再有气体生成,所以质量不会 再增加;D.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大, 但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9. (2019 呼和浩特) 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ZriOZu(OII).反.,一时I叫f氢粗化钗落液成里门 【)TLil成二.杷7 作 O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

17、稀盐酸至过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钢溶液【答案】C【解题过程】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图A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消耗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 参与反应的氧化锌质量小于氢氧化锌, 生成氯化锌的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 锌质量是氧化锌大于氢氧化锌,图B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图C错误;D.氢氧化钢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硫酸钢不溶于盐酸,滴入氢氧化钢溶液后立即产生沉淀,直到硫酸钾完全反应时沉淀质量不再

18、增加,图 D正确。24.(2019 攀枝花)某学习小组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其中图 1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图2是反应过程中溶液 PH与时间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钠与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2)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是(请补充完整):用拇指堵住集满气体的试管口, ,实验中能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氯化铁溶液中,产生了无色气体和一种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与反应前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质量 (填“增大”、 “不变”或者“减小”)。【答案】(1)放热(2

19、)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3)2Na+2HO= 2NaOH+H T(4) Fe(OH)3 减小【解析】(1)由图1可以看出,钠与水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是:用拇指堵住集满气体的试管口中,管口向下移近火焰,放开拇指;若发出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3)由上述分析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H2 ;(4)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时,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立 即和氯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

20、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H2O= 2NaOH+H2 , 3NaOH+FeCl3= Fe(OH)3 J +3NaCl。在上述反应过程中, 反应前为氯 化铁溶液,反应后所得为氯化钠溶液,由两个反应方程式可列关系式:6Na3H22Fe(OH)3138 6 214即对反应前的溶液来说,每反应138份质量的钠(增加量),将会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和214份质量的Fe(OH)3 (减少量),由于增加量小于减少量,故溶液质量将减小。10.(2019 巴中)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A.图表示水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B.图表示Ba(OH)2溶液中逐渐滴加稀 HSQ后

21、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C.图表示足量的Mg Fe、Zn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图表示同一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答案】B【解析】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图示错误;氢氧化钢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水,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钢质量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0,继续加入硫酸,溶液中硫酸溶质逐渐增加,图示正确;Mg Fe、Zn足量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图示错误;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图示错误。12

22、. (2019 广安)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该溶液中依次发生如下反应 NaCG+HCl=NaHCO+NaCl NaHCO3+HCl=NaCl+CO T+HO,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图像关系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开始的反应是NaCO+HCl=NaHCNaCl,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生成,错误; B.根据题意,一开始容器中不 可能就有大量二氧化碳,故B错误;C.从题意可知,当溶液中没有碳酸钠的时候,盐酸才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开始发二氧化碳产生,反应一段时间(

23、碳酸钠反应完全) 后,才有二氧化碳,正确;D.|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开始的反应是 NaCG+HCl=NaHCaNaCl,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生成,错误。(2019 广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高温煨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B.表示向NaOH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答案】D【解析】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固体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到接近于 7,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水电解时,生成

24、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 ;锌比铁活泼,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锌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比铁快,但完全反应后锌产生的氢气小于铁产生的氢气,图示正确。(2019 凉山)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是()淡港IrJ附以II:的加U活体的可 一1110 破前或星 水的山kO 廉H%等质量的都和锌 H向翼机化融溶匚向磁酸铜御瓶中,把密用容瑞中一定 与蜉W阶分虬 液中谪加水加入适餐的铁粉雌微的班粉与足足髭的低硫a皈应展展气充分燃烧【答案】C【解析】铝比锌活泼,所以铝先放出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溶液,PH不可能小于7;金属铁置换出金属铜会使溶液质量

25、下降,当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不变; 碳粉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固体的质量下降。20. (2019 潍坊)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钢、硫 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 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 B - 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钢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钢【答案】C【解

26、析】由图示可知固体沉淀有两种,有溶于硝酸的碳酸钢沉淀,有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钢沉淀,所以固体中除含有碳酸钠外, 还需要含有硝酸钢和硫酸钠, 只有含有硝酸钢和硫酸钠,才能生成硫酸根沉淀。A56 = -x B 44 11g段是碳酸钢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钢、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有气泡产生,故 A错;BB C段加入硝酸过量,酸性增强,pH值减小,故B错;由图示可知固体沉淀有两种,有溶于硝酸的碳酸钢沉淀,有不溶于硝酸的硫酸根沉淀,所以固体中除含有碳酸钠外,还需要含有硝酸钢和硫酸钠,故C正确;C点对应的溶质有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碳酸钢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钢,过量的硝酸,因为硝酸过量, 不可能存在碳酸钠,

27、故D错。(2019 潍坊)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 p 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答案】B【解析】氧化钙加入石灰水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石灰水中溶剂减少,因为石灰水是饱和溶液,溶剂减少后,溶解的溶质质量就会减少,所以会析出晶体,故 A错;等质 量的铁和锌与足量酸反应时,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铁在锌的上边,横坐标是稀硫酸的 质量,在消耗相同质量的酸时, 产生氢气一样多,因

28、为氢气是从酸中置换出来的,故B正确;酸碱反应优先,加入的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把硫酸反应完了,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所以沉淀不能从零点开始,故 C错;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水时,碱性变弱,pH值变小,但加入水不可能把碱加没了,所以 pH值减小后,要无限的接近 7,但不能 到7,更不能小于7,故D错。10. ( 2019 宿迁)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C WHWJ2气体的离A.表示向pH=2的盐酸中不断加入 NaOHO(B.表示一定量的 Fe加到AgNO液中C.表示在20c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KNO晶体D.表示等质量的 Mg和Zn分别加足量盐酸【答案】B【

29、解析】向一定量 pH=2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NaOH液,开始日溶液的 pH小于7,恰好中和是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的 pH大于7,图象正确,故正确;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增大,故错误;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钾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 故正确;稀盐酸质量过量,相等质量的镁和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镁多,而锌少,故正确;16.(2019 聊城)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电很飞 道庆百u W a 景11用理mcwtrmi-看斡气口中气一餐口 堂,中班/籍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