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工业流程题删减版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021工业流程题删减版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021工业流程题删减版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021工业流程题删减版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021工业流程题删减版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02-21工业流程题删减版答案解析.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12、02、C1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 溶液中加入K0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 价。(2)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 Na2O2 2Na2FeO4+2Na2O+2Na2SO4+O2 T ,该反应中还原剂是FeSO4、 Na2O2 (填化学式) ,若有1mo1O2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3)某反应体系中

2、有六种数粒:Fe (OH) 3、C1O,OH FeO42 , C、H2O,写出在碱性条件下,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OH) 3+3ClO +4OH = 2FeO42 +3Cl +5H2O 。(4)在水处理过程中,K2FeO4中的铁元素转化为 Fe (OH) 3胶体,使水中悬浮物聚沉。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解答】 解:(1)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0- (-2) X4- (+1) X 2=+6 。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 则还原剂为FeSO4、 Na2O2,若有1molO2生成,5

3、molNa2O2作氧化齐心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X2x 1=10mol,(3)在碱性条件下,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 (OH) 3+3ClO +4OH = 2FeO42 +3Cl +5H2O,(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空气、少量CaO NaOH溶淞犷粉SO;(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2,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 =HSO 3(2)添加1%CaO和不添加CaO的矿粉

4、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题图所示。第1页(共13页)求一算会篡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 c硫去除率=(1 二烧后.粉中疏生素忌质里)X 100% 焙烧前矿粉中硫兀素总盾量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c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FeS2700c焙烧时,添加1%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 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 硫元素转化为CaSO4而留在矿粉中(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NaAlO 2 (填化学式)转化为Al(OH) 3 (填化学式)。“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 Fe2O3.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

5、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 n (FeS2): n (Fe2O3)=1 : 16 。【解答】 解:(1)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 SO2生成HSO3 ,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 一一HSO3 ,故答案为:SO2+OH HSO3 ;(2)不添加CaO的矿粉中S元素来源是FeS2和金属硫酸盐,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较高,所以可判断焙烧过程中S元素主要来源是 FeS2,700c焙烧时,添加1%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 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考虑加入 CaO可能使S转化为CaSO4,形成的硫酸盐分解温度较高,所以会导致S的脱除率降低,故答案为:硫元素转化为 Ca

6、SO4而留在矿粉中;(3)过滤前使用NaOH溶液进行碱浸,Al2O3转化为NaAlO 2, “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有AlO 2 ,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将AlO2一转化为Al (OH) 3,故答案为:NaAlO 2; Al (OH) 3;(4)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 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设有x mol Fe2O3和y mol FeS2完全参加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xx (3-y)= 2yx 5+yX2),解得所以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 Vn (Fea): n (Fe2O3) =1: 16,故答案为:1: 1

7、6。第2页(共13页)3.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NnHCO3A1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Al 2O3+2OH 2A1O 2 +H 2。(2)向“过滤I”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5)铝粉在1000c时可与N2反应制备A1N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C1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1N的 制备,其主要原因NH4C1分解产生的 HC1能够破坏 A1表面的A12O3薄膜。【解答】 解:(1)

8、 “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A12O3+2OH2A1O 2 +H2O;(2)向“过滤I”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与NaA1O 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碱性为OH A1O2CO32一,可知溶液的pH减小,故答案为:减小;(5)铝粉在1000c时可与N2反应制备A1N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C1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1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 NH4C1分解产生的HC1能够破坏A1表面的A12O3薄膜,故答案为:NH4C1分解 产生的HC1能够破坏A1表面的A12O3薄膜。.七铝十二钙(12CaO?7A1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

9、和MgCO3)和废A1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锻粉主要含MgO和 CaO ,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煨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滤液I中 c (Mg2+)小于 5X 10 6mo1?L 1,则溶液 pH 大于 11(Mg (OH) 2 的 Ksp=5X 10一%;该工艺第3页(共13页)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用 (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 CaSO4沉淀弓|起Ca2+的损失。(2)滤液I中阴离子有 NO3 , OH (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Ca(HCO 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

10、(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 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2O3+2OH 2A1O 2 +H2O【解答】解:(1)锻粉是由白方石(Wj温/段烧而来,日在煨烧白云石时,发生反应:CaCO3前皿CaO+CO2a raiimi一 一,一一一 ,. 一,一T, MgCO 3 MgO+CO 2 f ,故所得锻粉主要含 MgO和CaO;用适量NH 4NO3溶液浸取煨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即得Mg (OH) 2的饱和溶液,根据 Mg (OH) 2的Ksp可知:Ksp=c (Mg2+)?c2(OH ) =5X1012,而 c (Mg2+)小于 5X 10 6mol?L 1,故 c (OH )

11、大于 10-3mol/L,则溶液中的c (H+)小于10 11mol/L ,溶液的pH大于11; CaSO4微溶于水,如果用(NH4) 2SO4代替NH4NO3, 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故答案为:CaO; 11 ; CaSO4微溶于水,用(NH4)2SO4代替NH4NO3, 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2)在锻粉中加入适量的NH4NO3溶液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由于NH4NO3溶液水解显酸性,与CaO反应生成 Ca (NO3) 2和NH3?H2O,故过滤后溶液中含 Ca (NO3) 2和NH3?H2O,将CO2和NH 3通入滤液I中后发生反应:Ca (NO3)

12、2+2NH3+CO2+H2O=CaCO3j+2NH4NO3,故滤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为NO3 ,还含有OH -;若滤液I中仅通入 CO2,会造成CO2过量,则会生成 Ca (HCO3) 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故答案为:NO3 , OH ; Ca ( HCO3) 2;(3)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 2O3+2OH 2AlO 2 +H2O;.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矶,流程简图如图1:第4页(共13页)度电路板Cu等胆帆回答下

13、列问题:(1)反应I是将Cu转化为Cu (NH3) 42+,反应中H2O2的作用是氧化剂 ,写出操作的名称:过滤(2)反应H是铜氨溶液中的Cu (NH3) 42+与有机物 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操作 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为Cu(NH 3)42+2RH = CuR2+2NH 4+2NH 3 T分液漏斗其目的是(填序号)aba.富集铜元素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c,增加Cu2+在水中的溶解度(3)反应出是有机溶液中的 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uSO4和 RH ,若操作使用如图2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图2【解答】解:废电路板中加入双氧水

14、、氨气、氯化钱溶液,得到铜氨溶液和残渣,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所以操作 是过滤,反应I是将 Cu转化为Cu (NH3) 42+, 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Cu是还原剂,则双氧水是氧化剂,将 Cu氧化;反应H是铜氨溶液中的Cu (NH3) 42+与有机物RH反应,生成 CuR2,同时生成 NH4+和NH3;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操作是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根据流程图知,生成CuSO4和HR,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得到HR,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 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取胆矶,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得到

15、晶体;(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Cu,所以双氧水作氧化剂;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第5页(共13页)滤方法,该混合溶液中贵重金属是难溶物、铜氨溶液是液体,所以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氧化剂;过滤;(2)反应H是铜氨溶液中的 Cu (NH3) 42+与有机物RH反应生成CuR2,同时生成NH4+和NH3,根据 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NH3) 42+2RH = CuR2+2NH4+2NH3f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液时常用分液漏斗, 分液的目的是富集铜元素、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所以ab正确,故答案为:Cu (NH3) 42+2RH = C

16、uR2+2NH4+2NH3f ;分液漏斗;ab;(3)反应出是有机溶液中的 CuR2与稀硫酸反应相当于复分解反应,所以生成CuSO4和RH,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且分液漏斗内不能盛放太多溶液,故答案为:RH;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6.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钻酸锂(LiCoO2)、导电剂乙快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阴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 +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水相幅初机相一再生国用型轨幅摩加回答下列问题:(1) 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

17、3(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1+2OH +2H 2O = 2A1O 2 +3H 2 T 。“酸浸” 一般在80 c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CoO 2+H2O2+3H2SO4Li2SO4+2CoSO4+O2 T +4H2O ;2H 2。2=. 2H 2O+O2 f ;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 有氯气牛成,污染较大,引入氯离子杂质,在后续步骤中难以分离第6页(共13页)(4)写出“沉钻”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SO4+2NH 4HCO 3 = CoCO 3 J +( NH 4)2SO4+CO 2 T +H2O

18、。【解答】解:(1)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3;(2)正极中含有铝,铝易溶于强碱溶液生成A1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1+2OH +2H2O = 2AlO2+3H2 T ,故答案为:2A1+2OH +2H2O = 2A1O 2 +3H2 T ;(3)酸浸时反应物有硫酸、过氧化氢以及LiCoO2,生成物有 Li2SO4和CoSO4,反应方程式为:2LiCoO 2+H2O2+3H 2SO4-Li 2SO4+2CoSO4+O2 T +4H2O,由题中信息知 LiCoO 2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盐酸有污染性气体氯气生成,且引入氯离子杂质

19、,在后续步骤中难以分离,故答案为:2LiCoO 2+H2O2+3H2SO4-Li 2SO4+2CoSO4+O2 T +4H2O;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弓I人氯离子杂质,在后续步骤中难以分离;“沉钻”过程中硫酸钻和碳酸氢钱反应生成碳酸钻沉淀、硫酸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SO4+2NH4HCO3=CoCO3j + (NH4) 2SO4+CO2f+H2O,故答案为:CoSO4+2NH4HCO3=CoCO3 J + (NH4) 2SO4+CO2f+H2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高纯PbO(1 )过程I中,7.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

20、和 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 PbO,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Pb+PbO 2+2H2SO4 2PbSO4+2H 2O(2)过程I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ii :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2Fe2+PbO2+4H+SO42 2Fe3+PbSO4+2H2O2Fe3+Pb+SO 42 PbSO4+2Fe2+第7页(共13页)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O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b.取a中红色溶液少量、加入过量 Pb,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3) PbO溶解在NaOH溶液

21、中,存在平衡:PbO (s) +NaOH (aq) ? NaHPbO2 (aq),其溶解度曲线8 & 4 2l 1他胜覆较E名过程n的目的是脱硫.滤液 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n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AB(选填序号)A .减小Pb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过程出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出的操作:向 PbO 粗品 中加入一定量的35%NaOH溶液,加热至110C,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得到PbO固体【解答】解:(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知,过程I中,在Fe2+催化下,Pb、PbO2和H2SO4反应生成

22、PbSO4和水,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故答案为:Pb+PbO2+2H 2SO4 2PbSO4+2H 2O;(2)催化剂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根据题给信息知反应i中Fe2+被PbO2氧化为Fe3+,则反应ii中Fe3+被Pb 还原为 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Pb+SO42 PbSO4+2Fe2+,故答案为:2Fe3+Pb+SO42 PbSO4+2Fe2+ ;a实验证明发生反应i,则b实验需证明发生反应ii,实验方案为: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 KSCN

23、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b.取a中红色溶液少量,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 =Fe (SON) 3,加入过量Pb,和平衡状态下第8页(共13页)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平衡逆向进行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故答案为:取a中红色溶液少量,加入过量 Pb,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3)过程n脱硫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PbSO4+2NaOH =PbO+Na2SO4+H2O,由于PbO能溶解与NaOH溶液,因此滤液I中含有 Pb元素,滤液I重复使用可减少PbO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且滤液I中过量的NaOH可以重复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选 AB .根据P

24、bO的溶解度曲线,提纯粗 Pb的方法为将粗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结合溶解度曲线特点 可知浓度高的 NaOH溶液和较高的温度,PbO的溶解度高,因此加热至较高温度,充分溶解,然后再 高温下趁热过滤除去杂质,后冷却后PbO又析出结晶,再次过滤可得到PbO固体.故答案为:向PbO粗品中加入一定量的 35%NaOH溶液,加热至110C,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 结晶,过滤得到 PbO固体.Fe、8.高纯硫酸镒作为合成馍钻镒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镒粉与硫化镒矿(还含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氨气N 电SMnFj NH4HC6AltiC

25、Oi相关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沉淀完全的涯渣1C0pHPH(Mn+) = 0.1漉渣工瀛小滤渣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范围如下:Mn2+2+Fe3+FeAl 3+2+Mg7 2+Zn2+Ni8.16.31.53.48.96.26.910.18.32.84.710.98.28.9(1)“滤渣1 ”含有SiO2 (不溶性硅酸盐)中二氧化镒与硫化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 2+MnS+2H 2SO4= 2MnSO 4+S+2H 2O 。(5 )“氧化”中添加适量的 MnO 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 pH范围应调节为 4.7 6之间。“除杂1”的目的

26、是除去Zn2+和Ni2+, “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NiS 和 ZnS“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 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HF , MgF2? Mg 2+2平衡向右移动第9页(共13页)(6)写出“沉镒”的离子方程式Mn 2+2HCO 3 = MnCO 3 J +CO 2 T +H 2O(7)层状馍钻镒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 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 -k-。3 回【解答】 解:硫化镒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M

27、nS矿和MnO2粉加入稀硫酸,MnO 2 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SO4、S,同时溶液中还有难溶性的SiO2及难溶性的硅酸盐,所以得到的滤渣1为SiO2和S和难溶性的硅酸盐;然后向滤液中加入MnO 2, MnO 2氧化还原性离子Fe2+生成Fe3+,再向溶液中通入氨气调节溶液的pH除铁和铝,所以滤渣 2为Fe (OH) 3、Al (OH)3, “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加入的Na2s和Zn2+、Ni2+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所以滤渣3为NiS和ZnS, “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所以滤渣4为MgF2,最后向滤液中加入 碳酸氢钱得到 MnCO3

28、沉淀,用稀硫酸溶解沉淀得到硫酸镒MnCO 3,“滤渣1”含有S和难溶性的二氧化硅或硅酸盐;“溶浸”中二氧化镒与硫化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镒离子、S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MnO2+MnS+2H 2SO4=2MnSO4+S+2H2O,故答案为:SiO2 (不溶性硅酸盐);MnO2+MnS+2H 2SO4=2MnSO4+S+2H 2O;MnO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离子Fe2+生成Fe3+,从而在调节pH时除去这两种离子,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应该大于这两种离子完全沉淀所需 pH且小于其它离子生成沉淀的 pH值,在pH = 4.7时Fe3+和Al 3+沉淀

29、完全,在pH = 6.2时Zn2+开始产生沉淀,为了只得到氢氧化铝和 氢氧化镁沉淀,需要溶液的 pH范围为4.76之间,故答案为:4.7;“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 Zn2+和Ni2+,这两种离子和硫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所以滤渣 3为NiS 和ZnS,故答案为:NiS和ZnS;(5)溶液中存在 MgF2的溶解平衡,如果溶液酸性较强,生成弱电解质HF而促进氟化镁溶解,即 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HF, MgF2? Mg2+2F平衡向右移动,所以镁离子沉淀不完全,故答案为:L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HF, MgF2? Mg2+2l平衡向右移动;(6) “沉镒”时镒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镒沉淀

30、,同时还生成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Mn2+2HCO3 = MnCO3j +CO 2 T +H2O,(7)层状馍钻镒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 xCoyMnzO2,其中Ni、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 +1+ (+2)x+ (+3) X+ (+4) X z+ (-2) X 2 = 0, z=3,故答案为:二。第10页(共13页)9.高镒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O 2)为原料生产高镒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回脚氧氧优理软猛犷回答下列

31、问题:(1)原料软镒矿与氢氧化钾按 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镒矿粉碎, 其作用是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 2+4KOH+O 3=2KzMnO 4+2H2O。(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镒矿转化率。【解答】解:(1)原料软镒矿与氢氧化钾按 1: 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镒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镒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镒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 2+4KOH+O 2 = 2K2MnO 4+2H2O,故答案为:2MnO2+4KOH+O 2= 2K2MnO4+2H2O;(3) “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镒矿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镒矿转化率;FeO?Cr2O3,还含有硅、10.重铭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铭铁矿制备,铭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幡酰旷tJ君破1过施广1注解mr/漱产安”|墟液3层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