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_第1页
第十二章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_第2页
第十二章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_第3页
第十二章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 唐代法制与中华法系的形成 第一节 唐初治国理念与立法指导思想第二节 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和体例 第三节 唐代主要刑事法律制度第四节 唐代的主要民事法制第五节 唐代政府体制和司法诉讼制度第六节 唐律的地位影响与中华法系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第一节 唐初治国理念与立法指导思想一、德刑并用 二、立法宽简 三、法须稳定 四、法贵公平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第二节 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和体例一、唐律制定修改的四个阶段二、唐代的其它法律形式三、唐六典四、唐代法律的基本体系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一、唐律制定修改的四个阶段(一)武德开篇 (二)贞观定律 (三)永徽注疏 (四)开元刊定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2、二、唐代的其它法律形式(一)唐令 (二)唐格与敕(三)唐式 (四)唐例(五)刑法统类 (六)编礼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三、唐六典 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编成的国家典章汇编。 开元十六年(728年)“玄宗诏书院撰六典以进”,令集贤殿书院按照儒家经典周礼的六官体制编撰唐六典,钦定“理、教、礼、政、刑、事典”等六典的编纂体例,具体办法是“以令式分入六司,象周礼六官之制,其沿革并入注”。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四、唐代法律的基本体系 广义上讲,是指唐代所有法律形式(律、令、格、式、敕、例、礼、六典)之间形成的有机体系。 狭义上讲,仅仅指唐律内部的构成体系。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第三节 唐

3、代主要刑事法律制度 一、基本刑罚制度:五刑体系及刑罚执行制度 二、官僚贵族刑法特权制度 三、技术性刑法原则及相关制度 四、伦理性刑法原则及相关制度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一、基本刑罚制度 (一)唐律的五刑体系 笞、杖、徒、流、死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二)唐代的刑罚执行制度 1、笞杖刑的执行 2、徒刑的执行 3、流刑的执行 4、死刑的执行:死刑复奏制度、撤膳减乐制度、押送制度、官给酒食及亲故辞决制度、未时行刑制度、处决场所、死刑禁决时日、关于“待时”和“不待时”、监决制度、死刑收赎制度 5、赦免制度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二、官僚贵族刑法特权制度(一)八议制度 (二)上请制度 (三)例减制度 (四

4、)赎刑制度 (五)官当制度 (六)关于免官、免所居官、除名 (七)关于官僚贵族的其它优遇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三、技术性刑法原则及相关制度(一)累犯加重处罚 (二)自首减轻处罚 (三)区分故意和过失 (四)共犯者重惩首犯 (五)数罪并罚从一重 (六)有限罪刑法定(七)刑法类推适用 (八)从旧兼从轻 (九)疑罪从赦从赎 (十)“保辜”论罪 (十一)区分“六杀” (十二)区分“六赃”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四、伦理性刑法原则及相关制度(一)重惩“十恶” (二)“君亲无将、将而必诛” (三)“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四)“准五服以制罪”亲疏有别、尊卑有别 (五)“亲亲相隐” (六)矜恤老幼妇孺 (七)

5、重株连禁累人心 (八)贵贱有别(官民有别) (九)良贱有别(主奴有别) (十)区分公罪与私罪(公私有别) (十一)从严治吏、整肃官纪 (十二)“华夷有别”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第四节 唐代的主要民事法制一、唐代民事法的渊源(形式)二、唐代的主要民事法律制度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一、唐代民事法的渊源(形式)(一)礼 (二)律令格式 (三)习惯 (四)法理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二、唐代的主要民事法律制度(一)民事主体法 (二)物权法 (三)债法 (四)亲属法 (五)继承法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第五节 唐代政府体制和司法诉讼制度一、唐代的政府体制与司法机制二、唐代的审判制度三、唐代的诉告制度四、唐代

6、的法官责任制度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一、唐代的政府体制与司法机制(一)唐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体制 (二)唐代的三省与宰相制度 (三)唐代中央和地方司法组织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二、唐代的审判制度(一)案件的管辖和受理(二)审判回避制度 (三)审理规则 (四)拷讯制度 (五)直牒追摄制度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三、唐代的诉告制度(一)对告诉资格的限制 (二)防止“诬告”和“越诉” (三)诉告的季节限制 (四)诉讼时效 (五)义务告发 (六)直诉制度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四、唐代的法官责任制度(一)出入人罪的责 (二)受财枉法和纵囚 (三)违法行刑和拷讯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第六节 唐律的地位影响与中华

7、法系一、唐律是“礼法合一”的典范二、唐律对外国的影响三、唐律对后世的影响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一、唐律是“礼法合一”的典范 唐律是礼法合一的典范,是汉代以来“引礼入法”历程的升华。清人纪晓岚说“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实为对唐律的精辟总结。 (1)把大量违反道德的行为直接纳入刑律,定为犯罪。 (2)以儒家经义注释(疏议)法条。 (3)法律程序尽量以礼(仁)为标准来设置。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二、唐律对外国的影响 (一)对日本:近江令篇目内容大多同于唐贞观令;大宝律令篇目、顺序与唐律全同。 (二)对朝鲜:高丽王朝四百余年法制,基本沿袭唐制。 (三)对越南:李朝刑书、陈朝国朝刑律基本“遵用唐宋旧制”;黎氏王朝鸿德刑律参用隋唐,折衷宋元明律;阮朝皇越律例直接模仿明律和清律。 中南法律文化研究院 三、唐律对后世的影响 (一)宋朝“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宋刑统实为照抄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