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考试名词解释集合_第1页
变质岩考试名词解释集合_第2页
变质岩考试名词解释集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变质岩: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已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地质 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这一 使岩石发生变化的地质过程就总称变质作用。10、变质作用:在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变化,使已存的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从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 和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产生重熔或重溶,形成部分流体相的各种作用的总和。或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 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

2、作用。38、变质反应:岩石在变质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矿物成分的变化,而矿物成分变化都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实现的。这种发生在变质作用条件 下的化学反应称作变质反应。42、变质带;在许多变质岩地区,变质作用强度在空间上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变质强度带,通常算为变质带。49、变质相;所谓变质相乃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化条件。具体地说是一定温度-压力的反映,而一系列化学 成分不同的岩石在一定温压范围内所形成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体,即构成一个变质相。50、变质相系:每一个变质地区都可用一系列的变质相表示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特点,这种系列成为变质相系。28、变晶系;变质岩中

3、将结晶矿物按结晶力(矿物自形程度)从大到小排列的一个变质矿物序列2、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4、麻粒岩;是一种在高温和中压下稳定的区域变质岩,其特征是岩石中含水矿物均不稳定,一般含量很少或不出现。5、榴辉岩;主要由绿色绿辉石和粉红色的石榴石所组成。典型的榴辉岩不含长石,可含少量石英,有时含蓝晶石、辉石、金红石、尖晶石等。6、TTG片麻岩(TTG岩系;TTG岩系=tonalite+trondhjemite+granitoi(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它占据了太古宙陆壳面积的 50-60%,是研究前寒武纪的重点。片麻岩

4、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铁镁矿物组成,钾长石含量很少,通常在5%土或更低一些。以英云闪长岩、奥长 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岩石组成,常称为TTG岩系。7兹岩;含石墨富铝的片岩、片麻岩夹大理岩和石英岩的区域变质岩组合。又称孔兹岩系。其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夕线石、石英和石墨。最 早发现于印度格勒亨地东南部孔兹人居住地区,故名。以后把在印度其他地区、缅甸、斯里兰卡等地相同类型的变质岩均称孔兹岩。8、矽卡岩;是由石榴石,辉石及其他钙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在深度不大或中等深度条件下由碳酸盐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接触时,因接触 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或者是一种主要由钙硅酸盐、钙镁硅酸盐或钙的铝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变质

5、岩,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产物。9、云英岩由白云母和石英组成,此外尚有黄玉,锂云母,电气石,绿柱石等富含挥发分的矿物,一般为灰色,浅灰色或浅粉红色等,块状构造, 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或鳞片花岗变晶结构。11、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熔使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洁净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变质方式称重结晶作用。(主要表现为晶粒由小变大)12、变质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种化学反应通常称为变质反应。(主要有矿物的同质多相转变和形成新矿物组合的反应)13、交代作用;因流体的运

6、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的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总体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14、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圈范围,规模巨大,波及范围大于数千立方公里的变质作用。或者是在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性的变质作用,是地壳活 动带伴随强烈造山运动所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15、冲击变质作用;陨石冲击地球和月球并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很高的温度致使岩石迅速变质的作用。16、动力变质作用;是分布在断裂带,在构造作用下导致的变质作用.主要控制因素为偏应力,主要变质机制为变形及动态重结晶.或者又称为碎 裂变质作用,是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的作用下,主要使岩石发生破碎的一种变质作用17、交代变质作用;局限分布于侵入体接触带及其附近

7、和火山喷气活动区,主要由岩浆热液引起的异化学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因素主要为流体中的 活动组分,变质作用机制主要为交代作用.交代变质作用不仅改变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而且使岩石总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18、接触热变质作用:是分布在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主要由岩浆热而导致的变质作用.19、造山变质作用;是大规模分布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显生宙造山带的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不仅温度,压力,而且偏应力都 是其重要的变质因素,主要变质机制为重结晶和变形,形成的岩石常显示面,线理.由于它是区域变质最常见类型,因而常常称其为区域变质作用.20、洋底变质作用;是一种发育于大洋中脊处的基性,超基性火山

8、堆积物由于较高的热流而引起的变质作用。或者是洋壳岩石在大洋中脊附近上 升热流和海水作用下产生的规模巨大的变质作用.21、混合岩化作用;这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由地球内部热流升高而产生的深部热流和局部重熔熔浆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并形成 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22、热峰条件;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的最高温度状态时的条件,包括热峰温度、热峰压力等,也称顶峰变质条件。23、P-T-t轨迹;描述一个变质体从变质作用开始到变质作用结束完整的变质旋回过程中不同变质阶段温压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是从变质开始到 结束,整个变质旋回所经历的P-T变化(轨迹)一构造背景,活动。)24、等化学系列:是指具

9、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矿物组合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类型和强度决定的。25、等物理系列:是指同一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矿物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学成分决定的,如一个变质相或变质带的岩石。26、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27、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作用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29、反应结构;是早期结晶矿物和残余岩浆相反应,而形成的一些结构,如反应边结构,暗化边结构和熔蚀港湾结构与花带结构。30、交代结构:在变质作用中,由于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相的作用,导致物质成分的带入和带出使原有矿

10、物被溶解同时被新生矿物所代替这样形 成的结构称为交代结构。或者描述新生矿物与被交代的原有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在流体丰富的变质作用中发育。包括交代残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 交代蠕英结构、交代净边结构、交代条纹结构和交代斑状结构。31、碎裂结构:岩石受到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称为碎裂结构。32、糜棱结构;岩石基本处在塑性状态下,以显微破裂颗粒化、蠕变、颗粒边界滑动、重结晶等作用形成的具糜棱面理的定向结构。33、筛状(变晶)结构;它与包含变晶结构相似,主要区别是筛状变晶结构在较大的变斑晶矿物中包有很多其他矿物的细小晶体,形成筛网状, 变斑晶矿物为晚期形成。或者包含变晶结构的一种,当包体矿物含量很多,主晶

11、矿物呈筛底,这种结构为筛状变晶结构。34、板状构造;为一般泥质或硅质岩受应力作用后产生的一组平行破裂面,使岩石呈板状剥离;板状劈理常与原始层理斜交。岩石可伴有轻微的 重结晶,但肉眼分不出矿物颗粒,表面光滑平整。35、千枚状构造;岩石中各组分已基本重结晶,而且矿物已初步有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弱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 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岩石发育小的褶曲和挠曲,在手标本上有时可见。36、片状构造;这是变质岩最常见、最典型的构造,其特点是岩石所含大量片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它是岩石组份在定向压力下产生变形、 转动或应力溶解、再结晶而成。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

12、可以分辨出矿物颗粒。37、片麻状构造;岩石具有显晶质变晶结构,以粒状矿物为主,片状或粒状矿物定向排列,但因数量不多而使得彼此不连接,被粒状矿物(长石、 石英)所隔开。39、晕长石;晕长石是长石矿物中斜长有系列里面具有特殊光彩(晕彩)的一种。晕长石内具有钠铝硅酸盐和钙铝硅酸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物 质互不相溶但晶体却连在一块,于是它们反射和衍射光时产生的不同就形成了晕彩(其他光线散射也可能引起彩晕)。40、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不连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突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发生。在P-T,P-x,T-x等双变量图 解上反应物、生成物只能在单变反应线上

13、共生。偏离了平衡条件,不是反应物消失(生成物稳定)就是反应物稳定(生成物消失),这样的反应称 为不连续反应。或者是反应矿物和生成矿物的化学成分不能发生连续变化的一种变质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矿物和生成矿物都具有 固定的化学成分,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时,可使原有矿物转变为新生矿物,而且反应矿物和生成矿物不能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变化为突 变性质。迁续反应:成分可变的固溶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渐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在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双变反应区内共存。在双变区中,成分不断调整,反应的P-T条件取决

14、于岩石成分。这样反应称为连 续反应或滑动反应。或者又称滑动反应(sliding reaction)0反应矿物和生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发生连续变化的一种变质反应。在有些类质同象 矿物参加的变质反应中,由于反应矿物的部分化学成分向生成矿物迁移,因此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反应矿物和生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发生 连续变化,而且反应矿物和生成矿物可以同时存在。41、固-固反应;43、成岩格子;一个化学成分在一定范围的岩石系统,在一定P-T条件范围内遭受变质作用时,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岩石系统内会通常会发生一系列变质反应。在P-T图解上,这些反应的单变线通常彼此会相交。这种在P-T空间上单变线相交的网状系统

15、成为成岩格子。44、共生分析;是应用矿物相律分析变质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温度和压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或者矿物共生分析:应用物理 化学相平衡原理,分析天然变质岩石中的矿物共生组合(相,P)与全岩化学(独立组份,c)和变质条件(自由度,f )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或者从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出发,应用相律,可以分析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以及形成条件关系,这种岩石学研究方法称为矿物共生 组合分析45、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t矿物相律:在一定温度、压力范围内平衡的矿物相数不大于该岩石系统的独立组分数(pWc)。它是GIBBS相律 的地质学形式。注:在封闭条件下岩石系统达平衡时服从Gibbs相律由于变质作用常常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区间内进行并达平衡的,必定至少有两个自由度,即f N2。由吉布斯相律公式可得:f=c+2pN2。因此pWc。46、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 矿物相律;在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一定范围内,能稳定平衡共存于一开放系统的矿物相数等于或小 于惰性组分数,而与活动组分无关。这就是Korzhenskii矿物相律。47、矿物组合:在共生分析中,把一定化学成分岩石达化学平衡时的矿物成分称为矿物组合或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合。或者在变质作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