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依据》word版_第1页
《规划编制依据》word版_第2页
《规划编制依据》word版_第3页
《规划编制依据》word版_第4页
《规划编制依据》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TOC o 1-3 h z HYPERLINK l _Toc152567545 第一章 总 论 PAGEREF _Toc152567545 h 1 HYPERLINK l _Toc152567546 第一节 规划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52567546 h 1 HYPERLINK l _Toc152567547 第二节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PAGEREF _Toc152567547 h 2 HYPERLINK l _Toc152567548 第三节 规划总体设计与规划年限 PAGEREF _Toc152567548 h 3 HYPERLINK l _Toc15256

2、7549 第二章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PAGEREF _Toc152567549 h 5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0 第一节 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物排放情况 PAGEREF _Toc152567550 h 5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1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52567551 h 12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2 第三节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PAGEREF _Toc152567552 h 15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3 第三章 社

3、会和经济发展计划概述 PAGEREF _Toc152567553 h 27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4 第一节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 PAGEREF _Toc152567554 h 27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5 第二节 “十一五”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PAGEREF _Toc152567555 h 28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6 第四章 “十一五”环境保护总目标和指标体系 PAGEREF _Toc152567556 h 29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7 第一节 城市环境保护总

4、目标 PAGEREF _Toc152567557 h 29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8 第二节 城市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PAGEREF _Toc152567558 h 29 HYPERLINK l _Toc152567559 第三节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PAGEREF _Toc152567559 h 31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0 第五章 “十一五”环境保护主要任务 PAGEREF _Toc152567560 h 33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1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 PAGEREF _Toc15256756

5、1 h 33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2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PAGEREF _Toc152567562 h 35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3 第三节 城市声环境保护 PAGEREF _Toc152567563 h 36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4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 PAGEREF _Toc152567564 h 38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5 第五节 固体废物 PAGEREF _Toc152567565 h 39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6 第六节 环境安全与辐射安全

6、 PAGEREF _Toc152567566 h 41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7 第六章 规划重点工程与项目概算 PAGEREF _Toc152567567 h 43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8 第一节 重点工程及其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152567568 h 43 HYPERLINK l _Toc152567569 第二节 资金来源和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152567569 h 43 HYPERLINK l _Toc152567570 第三节 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PAGEREF _Toc152567570 h 44 H

7、YPERLINK l _Toc152567571 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152567571 h 46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规划编制依据一、环境保护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二、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

8、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三、有关技术资料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安徽省沿江开发环境保护规划,2005年7月;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2005年4月;安庆市水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大气容量核定技术报告,2004年;安庆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0年9月;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第二节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一五

9、”环境保护规划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求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城市,加强环保执法监督、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规划编制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环境保

10、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载体,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突出循环经济,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根本,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突出政府职能、明晰事权的原则环保规划应突出履行政府赋予环保部门的公共职责,同时也涉及多级政府和多个部门,因此“十一五”规划须紧紧围绕各级环保部门的主要职责,对其他部门的职责不可过多涉及,对企业、市场、社会只提引导性要求。主要通过指标和任务来规范各级政府的环境事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主导作用。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留有余地,便于操作的原则充分考虑我市的市情和发展阶段、考虑经济和技术

11、支撑,从环保工作基础和现实条件出发,合理确定“十一五”的目标和任务。规划指标的选择要体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做到科学合理、重点突出、易于操作、利于考核,避免指标过多、过细;规划任务要有针对性,可以实施;政策和措施要实用和便于执行。规划还要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原则,关注重大区域性开发和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基础扎实、依据可靠的原则充分做好规划编制前期基础工作,保证所用数据和资料的科学性、完整性,做到目标、指标、项目、投资协调一致、依据可靠。建立规划绩效评估机制,提高编制过程的社会公众参与度。做好衔接,强化协调的原则环保“十一五” 规划要与“十五”环保计划、国家总体规划、市“十

12、一五”环保规划、地方“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要各方协调行动,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共同努力,集中力量在主要问题和重要区域取得实效。第三节 规划总体设计与规划年限一、规划总体设计本次规划编制的技术基本思路是:以城市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控制项目和环保投入资金“四位一体”的整体规划思路。接受规划任务现状分析初步预测调查收集资料确定规划目标编制规划大纲否规划大纲论证是费用预算可达性分析制定规划方案制定保障措施制定实施计划编制规划报告书编制规划文本编制规划附图修改完善规划工作结束图1-1 规划工作程序图二、规划期限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

13、限为2006-2010年。 第二章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第一节 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物排放情况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物排放情况1、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005年度,安庆城市二级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8.63%,其中SO2、NO2、PM10的年均值分别为0.041、0.039、0.071mg/m3,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10。图2-1 20002005年市区二氧化硫浓度年变化图2-2 20012005年市区二氧化氮浓度年变化图2-3 20012005年市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变化图2-1至2-3反映的是各污染物的年均值在20002005或20012005年间的变化情况,由图2-1至2-3可以看

14、出,“十五”期间我市市区二氧化硫在前期基本是在低值区域徘徊,但在2005年的年平均值有成倍的增长(图2-1)。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在“十五”期间逐年攀升(图2-2),上升趋势很明显。可吸入颗粒物在五年中呈波浪形变化,整体趋势下降,并且这种趋势在2005年的大幅下降中得到确认(图2-3)。2005年度按安庆市环委字200303号文件进行的县(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选取了可吸入颗粒物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其考核结果均低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005年,对全市144家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汇总工业企业总产值331.1

15、4亿元,产值较2001年减少了10.0%,废气排放量298亿标准立方米,较2000年增加了24.2%,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164亿标准立方米,比2001年增加8.6%,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134亿标准立方米,比2001年增加50.4%,废气排放总量中,以燃料燃烧废气为主,占55%。“十五”期间,安庆市共排放废气1332多亿标准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751亿标准立方米,生产工艺废气581亿标准立方米。“十五”期间废气排放情况见下表:表2-1 “十五”期间安庆市工业废气及主要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年份汇总企业数汇总企业工业产值(亿元)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万标m3)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万标m3)废气排放总

16、量(万标m3)二氧化硫排放量(吨)烟尘排放量(吨)粉尘排放量(吨)2001164323.64151064389241924030621524014994205382002163336.451426195116009625862911514514884204452003163330.171440161119273526328962043718245201052004147301.351493118122503227181503027925293681142005144331.141641416134264229840583142426969.668197.8合计7811667.037511533

17、581292413324457112525100385.6197399.8由上表可知,“十五”期间安庆市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年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各类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二氧化硫增长幅度超过100%。2005年安庆市参加环境统计的144家工业企业共排放二氧化硫31424吨,比2001年增加106.2%,是全市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烟尘26969.6吨,比2001年增加79.9%;排放粉尘68198吨,比2001年增加232.1%。安庆市工业废气重点污染源分别为水泥制造、电力生产和石油加工业,主要分布在安庆市区附近,2005年安庆市工业废气排放按等标污染负荷排序依次为

1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徽枞阳县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怀宁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安徽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标污染负荷分布占全市统计总量的29.9%、28.0%、19.3%和8.0%。上述四家公司是安庆市近5年来最主要的工业废气污染厂家。“十五”期间,随着安庆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2005年,安庆市区机动车保有量48852辆,比2000年增长93%。其中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市内公交车、出租车和摩托车增长幅度分别为66.1%、0%和104.0%。 表2-2 20002005年安庆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一览表统计项目2000年2001年2002年20

19、03年2004年2005年五年增长()大型汽车20161845235525512746306452.0其中:客车54651857571273582751.5市内公交车18619522921024130966.1货车14701327178018392011223752.2小型汽车9727104751198312690158301810386.1其中:出租车1720172017201720172017200.0摩托车135741675219756216352653827685104.0合计25317290723409436876451144885293.0由上表可以看出,“十五” 期间,我市市区出

20、租车数量得到了严格控制,增长率为0。市内公交车数量则与城区道路和建成区面积同步增长。但摩托车增幅较大,较“九五”末期增加了14111辆,摩托车已经成为安庆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二、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物排放情况1、水环境质量现状长江安庆段水质现状总体情况良好。2005年对长江安庆段的两个国控断面和两个省控断面共21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其所有测值均达到或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长江安庆段水质良好。2005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八县(市)地表水及饮用水源监测结果表明,除宿松县的饮用水源(二郎河)和枞阳县的饮用水源(长江)的氟化物有所超标外,其他各县(

21、市)饮用水源的所有监测结果均符合GB3838-2002中类标准对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2005年年度监测结果显示,皖河水水质中PH值、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硫酸盐及氨氮年度统计平均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湖、菱湖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类标准对景观娱乐用水的要求,并且达到了类标准。破罡湖水质基本良好,水质符合农灌水质标准GB5084-92的要求;石塘湖水域功能是渔业用水,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GB11607-89。2、水污染物排放情况2005年,安庆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470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13%,其中COD排放量为22502.9吨。生活

22、污水COD排放总量为37600吨。表2-3 安庆市工业企业废水与生活废水排放情况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汇总工业企业数144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7300工业用水总量(万吨)163538COD产生量(吨)37600工业重复用水量(万吨)43227COD排放量(吨)3760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3470COD去除量(吨)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13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0COD排放量(吨)22502.93、声环境质量现状2005年,安庆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为89.3%;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加权统计平均值为68.1分贝,低于交通干道两侧昼间噪声标准,达标率为80.3%,其中沿江路噪声平均值最低,为64.8

23、分贝;龙珉路噪声值最高,为73.8分贝。社会生活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是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4、固体废物2005年度安庆市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为72.62万吨,主要成分为燃料废渣,占总量的89.70%,其中粉煤灰43.51万吨,炉渣21.63万吨。工业固废2005年利用量为62.82万吨,利用率86.51%,贮存量9.52万吨,处置量0.26万吨,排放量0.02万吨。“十五”期间我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排放情况见表2-4:表2-4 “十五”期间安庆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和利用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吨项目危险废物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其它废物总计2001年产生量0.2723.7216.21

24、1.735.4147.34百分比()0.5750.1134.243.6511.43100利用量010.5216.211.735.3837.76利用率()044.3510010099.4571.33贮存量013.200013.21处置量0.2700000.27排放量00000.020.022002年产生量0.2725.4117.481.765.4750.39百分比()0.5450.4334.693.4910.86100利用量015.5216.631.765.4439.35利用率()061.0895.1410099.4578.09贮存量09.890.850010.74处置量0.2700000.27

25、排放量00000.020.022003年产生量0.2825.8717.051.755.5650.51百分比()0.5551.2233.763.4611.00100利用量015.8116.601.755.3539.51利用率()061.1197.3610096.2278.22贮存量010.060.4500.2010.71处置量0.2800000.28排放量00000.010.012004年产生量0.2626.8918.281.855.4252.70百分比()0.4951.0234.693.5110.28100利用量020.0618.281.854.8245.01利用率()074.60100100

26、88.9385.41贮存量06.83000.587.41处置量0.2600000.26排放量00000.020.022005年产生量0.2343.5121.631.815.4372.61百分比()0.3259.9229.792.497.48100利用量036.3020.091.814.6262.82利用率()083.4392.8810085.0886.51贮存量07.211.5400.819.56处置量0.2300000.23排放量000000安庆市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商业、公共场所清扫垃圾等,以动植物厨余为主的有机废物占垃圾总量的55,;以煤渣、土灰为主的无机物约占45左右;从2

27、000年开始,安庆市区生活垃圾全面实行袋装化管理,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全市由环卫部门拥垃圾车统一收运的生活垃圾约占80,其余由各单位自行组织车辆清运。市区生活垃圾均运至小汪家冲南部山冲进行简易填埋。小汪家冲垃圾填埋场97年投入使用,设计使用寿命为9年,已使用8年。位于安庆市北郊十狮路种畜场境内的安庆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正在建设过程中,“十一五”期间将正式投入使用。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20万吨,处理量为16.8万吨,处理率为84%。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一、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截止2005年底,全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833平方公里,占

28、国土面积的11.89%。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378.2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94%。至2004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全市正常年份每年流失土壤2000万立方米以上,安庆市皖河流域中上游已成为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局部地区已发生沙化。自1978年恢复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以来,到2001年底,全市共开展了36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十五期间,我市通过采取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湖等措施,营造了一万多公顷的多物种异林型结构的防风林带,平原绿化工程面积达6.04万

29、公顷。中德合作长方林生态工程等重大中外合资合作工程项目,建成总规模28.8万公顷的长江外围生态保护屏障,初步改善了沿江地带及其支流流域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市辖桐城市、枞阳县、岳西县、望江县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还建设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质量较高的64个生态村,其中有8个省级百佳生态村。到200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2万口,名列全省第一。全市有16个企业、22个产品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基地面积25.2万亩,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4个,产地认定面积13.2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3个,面积3000亩。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年利用总量达

30、到236.5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8%,还田面积311万亩。 二、主要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按照目前每年治理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计算,在不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下,需要4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一遍)。河、湖、库、塘普遍淤积,泥沙总淤积量约40亿立方米。塘坝淤积量平均为35%;水库淤积量占新增库容的840%;大小河床平均淤高1.54.3米;湖泊淤深2米,局部达3.54米。据估算,因水土流失,全市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达1亿吨左右。根据第三次水保普查,新的水土流失速度仍然大于治理的速度,少数地方,仍存在

31、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2、森林生态环境功能退化现象普遍森林是陆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林产品更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国土保护和经济建设尤其需要足够的多样化的森林生态服务。安庆市原系古森林地带,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建国初期,天然林地面积有4300平方公里,由于人为因素使天然森林资源遭到巨大浩劫。尽管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连续二十多年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使我市的森林资源有较快的恢复。但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要遵循自然规律,它的恢复是一个缓慢地过程。至今,仍然存在着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松树林约占70%)、质量不高(幼龄林、中龄林约占90%)、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源涵养和

32、保土拦沙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和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森林资源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而且目前还存在着投入不足、管理困难、执法不严和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的现象。3、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我市现有湿地面积3213.6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0.8%。湖泊湿地面积为1337.7平方公里,分永久性淡水湖和水库两种类型。其中永久性淡水湖共14个,总面积1177.48平方公里;水库7座,面积为94.78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12条(不包括长江安庆段水面面积),平水面积为59.44平方公里。由于盲目的开发活动,我市一些重要湿地资源遭到破坏,湖泊生态功能日益脆弱。水土流失使湖泊

33、淤塞,调洪、泄洪能力减弱;航道不能发挥正常的运输能力;不合理的围湖垦殖使湖泊面积萎缩(湖泊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了57%),供水流淌、涨落、消散和持水的地方与自然模式相比大大减少;生物种类和种群资源下降,与建国初期相比,鱼类资源减少了50多种;湖泊沼泽化的现象还在发生;湖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落后,不能形成综合效益。由于工业、生活污水的污染,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使湖体有机污染物大幅增加。70年代末期,我市主要水系和湖、库的水质,70%的监测断面为类;80年代末期为类;90年代中期为类。1995年后,除面源污染外,湖区的养殖强度也越来越大,局部水域长期大面积圈养螃蟹,使局部水

34、域湿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湿地植被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水质也已出现富营养化趋势。第三节 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十五环境保护主要工作1、狠抓污染源治理,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我市按照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安庆市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03至2005年间,全市共出动环保执法人员4280人次,检查企业880家次,责令限期治理36家,停产治理45家,限期整改96家,关停46家;处罚131家,处罚金额85万元;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89家,挂牌督办突出环境案件4起,对208家企业进行了现场监测;严厉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并于2005年

35、完成了对日排废水100吨、化学需氧量30千克或氨氮20千克以及日排废气10万标立方米以上的23家重点污染企业废水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工作。2004年,根据国家三部局、省三厅局“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了清查放射源专项行动。根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编办关于辐射管理职能调整的文件规定,与卫生部门进行了职能和管理档案的移交工作,同时制定放射源安全许可证办理程序、放射源购源手续办理程序、放射源使用单位辐射环境安全验收标准等规章制度;安庆市涉源单位现有26家,有密封放射源62枚,其中在用源55枚,非密封放射源8个。2005年上半年完成了17枚废弃放射源的送贮工作。全市环保部门

36、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城市重点污染源安庆石化总厂逐步开展清洁生产审计,规划实施了石化热电厂燃油锅炉报废更新、新建循环冷却水装置以及锅炉系统改造等工程,使工业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投资800万元对安庆石化总厂初级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解决了多年来石化总厂恶臭气体污染扰民问题,并促进其开展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课题的初步研究。2、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十五期间,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市政府以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全面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得

37、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一)大湖、菱湖风景区整治工程位于市区东北部的大湖风景区规划区面积达4.7平方公里,为让湖光水色融入宜城景致,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资1亿多元,对市民广场10余万平方米建筑进行了拆迁;动用2600万元使菱湖北岸的石化输油管线由地上转为地下;投入2000多万元整治市民广场、建设南苑工程;投资1370万元,对菱湖风景区景观进行建设,新建绿地32580平方米,新建12个风格不同的绿地广场16380平方米。(二)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城东污水处理厂正在抓紧建设。此项目按日处理24万吨污水能力设计,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按12万吨/日设计,在城东征地240亩,投资1.63亿元,目前项目进

38、展顺利。(三)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安庆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已进入筹建阶段。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医疗垃圾5吨,厂址目前拟选在怀宁境内,主要承担安庆市区及下辖八县(市)医疗废物的处置任务。项目估算总投资1333万元,建设期一年。(四)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我市各级政府将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目标当中,使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为贯彻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市政府于2003年10月20日颁布了安庆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规范性文件。市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正在进行中;各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的饮用水源均落实了保护措

39、施,桐城市、枞阳县80%以上的乡镇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并按要求进行保护。(五)新河综合整治工程该建设项目是安庆市区湖、河水污染治理的关键项目。项目建成后市区内水环境污染几十年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为建设优美的城市园林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有效改善市区的总体形象,从而促进安庆旅游业的发展。项目总投资66867万元,预计2005年底完成。3、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施积极性保护措施十五期间,我市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工程和项目,对生态良好地区实施积极性保护政策,提高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资金投入,开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

40、协调发展示范,树立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榜样。(一)安庆市大别山南麓水土保持项目大别山区水土严重流失,造成安庆内河湖床垫高,是“九五”五年内安庆三次大内涝的根本原因,该项目已被国家列入第二批水土保持试点。项目“十五”投资45459万元。(二)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岳西县鹞落坪保护区位于东经11602201161053,北纬305720310610,地处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境内,北与安徽省霍山县接壤,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毗邻。总面积123平方公里。鹞落坪保护区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区域,保护区几乎囊括了大别山区所有的生物物种和植被类

41、型。(三)岳西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岳西县生态示范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该项目将全县划分为北部、东部、西部三个生态经济亚区,12个建设领域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村、生态旅游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该项目的实现对减轻长江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区的水旱灾害、水土流失等有重要影响,对全国“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项目期2000-2010年,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二、十五计划目标完成情况“十五”环境保护总目标为:坚持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力争我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破坏开始减缓,大别山

42、区生态环境逐渐走向良性循环,为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奠定基础。(一)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1、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十五初期,安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SO2、NOX、TSP全年监测均值、日均值、一小时平均值都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质量标准。十五计划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以治理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为重点,实行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确保大气环境指标达到相应的功能区国家标准。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供气供热水平。具体指标为:环境质量目标表2-5 安庆市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计划目标功能分区工业区城区农业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目标二级优于

43、二级二级一级污染治理目标表2-6 污染治理指标表指标2000年2005年工业废气处理率66.9%100%汽车尾气达标率83.1%95%城市燃气化普及率87.4%90%十五期间,二氧化硫的工业排放源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全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达到了96.0%,与此同时,城市气化率也逐年上升,2002年城市气化率已达到92%,根据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2005年安庆城市二级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8.63%,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1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2004年度安庆城市汽车尾气达标率为90.95%,NO2年均值为0.027m

44、g/m3,远低于GB3095-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0.08mg/m3,但年均值较去年上升了22.7%,十五期间,安庆城区空气中NO2浓度逐年上升,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及饮食服务业燃油大灶。分析其上升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城区机动车辆增加,而城区道路建设滞后,大大增加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同时大量尾气排放不符合标准的机动车辆以及部分超期服役车辆上路行驶,其尾气排放造成的NO2污染使得安庆城区空气中NO2浓度逐年上升。“十五”期间,安庆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2005年以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及相关标准,2005年全部达标。全市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良

45、好水平。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有较大幅度上升外,其余3项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从全市总体来看,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呈加重趋势。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首要污染物。2、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十五计划中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是以控制长江干流污染带影响范围为重点,确保城市、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达到和好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以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为依据,实施区域水污染总量控制,加强支流水污染治理,实现全市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要求达标。具体指标如下:表2-7 安庆市水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水域名称长江干流安庆段城镇饮用水源主要内河、湖泊水域目标类类类2005年安庆市监测站监测数据表明,长江安庆段的各项指标中,所有测

46、值均达到和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规定的限值。除宿松县的饮用水源(二郎河)和枞阳县的饮用水源(长江)的氟化物外,其他各县(市)饮用水源的所有监测结果均符合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相关要求,但比照类标准对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则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2005年年度监测结果显示,皖河水水质中PH值、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硫酸盐及氨氮年度统计平均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市区各大湖泊包括大湖、菱湖、破罡湖、石塘湖,均不同程度接纳周边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并受水产养殖、娱乐活动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有机污染的特征。由于近年来,安庆市对城

47、市排水管网的改造,减少了湖泊承纳的污水量,总体上,水质有向良性方向发展的趋势。3、声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十五计划中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在加强工业噪声与交通噪声控制的基础上,加大对三产及建筑噪声的管理和控制,逐步实现城市噪声按功能区化的要求达标。具体指标为:表2-8 安庆市声环境“十五”期间控制指标值项 目指标值2000年2005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58.555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46.3950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80.5895交通干线噪声加权平均值(db)68.468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51.1802005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4.6分贝,达标率为89.3,区域环境主要噪声

48、源为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年度加权平均值为68.1分贝,达标率为80.3%。交通噪声污染呈明显上升趋势。路况及上路车辆的车况不佳,机动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胎噪声、排气噪声及整车噪声较大,是我市交通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4、固体废物控制目标十五计划中固体废物控制目标为:消除工业固体废物的外排现象,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固废全部妥善处置。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大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2005年安庆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上升到86.51%;未来几年,使用年限为13年(20052017)采取新处理工艺的拟建项目“安庆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已经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上

49、马后,将改变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状况,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十五计划中生态环境保护主要计划指标为: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4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50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0%以上;新建自然保护区4个,使保护区总数达到9个,面积17.7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1.5%;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达到2个;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率100%,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资源开发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达到80%;重点地区集约化养殖厂污水达标排放率100%;法定秸秆禁烧率达到95%。截止2004年底,安庆市辖区内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风景名胜区6个,全市两区一园面积达183

50、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94%。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378.2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94%。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4600平方公里降至4000平方公里,全市共开展了36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年利用总量达到了236.52万吨,还田面积311万亩,建成秸秆气化示范点3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8%。完成退耕还林92.5万亩,完成绿色万里长廊1617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0%,有效的改善了我市城乡生态环境。(二)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至2005年末,全市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超过安庆市2005年总量控制计划目

51、标。其中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超标程度尤其严重。表2-9“十五”期间安庆市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吨年份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2001年1524014994205382002年1514514884204452003年2043718245201052004年3027925293681142005年2863923506547682005年总量控制目标165351317023765由上表可以看出,2004年度,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出现突增,其中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增长幅度较大,二氧化硫增长幅度接近50%,而工业粉尘则增长了三倍多。2005年有所下降,但仍远远超过了2005年总

52、量控制目标。表2-10 2003年安庆市重点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吨企业详细名称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安徽枞阳海螺水泥股份公司32502408.820442.8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热电厂9402.346830.330安庆市红旗水泥厂441.675615792安庆市雷山水泥厂29.7012475安庆白水泥厂33.7216.605032.14安徽省安庆市远东水泥厂224843900安徽省安庆皖西水泥厂236480185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1139.80195.8召立山水泥集团163.64353.64827.27 表2-11 2004年安庆市重点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吨企业

53、详细名称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安徽枞阳海螺水泥股份公司12612.79785021560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热电厂947069500安庆市红旗水泥厂87.758975000安徽怀宁海螺水泥有限公司1629.853428.7214592安徽天柱水泥有限公司70.8128.46720望江杭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38014022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6610219.35召立山水泥集团363.6463.643827.3表2-12 2005安庆市重点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吨企业详细名称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安徽枞阳海螺水泥股份公司122.68642.4729123.50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

54、司49609370安庆市氮肥厂987.682.040安徽怀宁海螺水泥有限公司13225028.7218490安徽天柱水泥有限公司78.816988.454895望江杭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6020115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18565.283200182召立山水泥集团363.6463.643827.3由表2-10表2-12可以看出,2004年由于枞阳海螺水泥股份公司的扩建而造成其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长。据统计,由于能源紧张,我市工业燃煤在燃料构成比中约占80%以上。而燃烧装置的除尘设备大多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或运转不畅或效率较低,烟气中烟尘含量较高。再加上2004年安庆大电厂

55、的正式投产和城市其他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了我市2004年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2005年度通过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工作,各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减少,但情况仍不容乐观。2005年度,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52426吨,超过2005年总量控制目标5484吨,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迟迟未能建成而导致COD排放量超出2005年总量控制目标。三、主要存在问题虽然十五计划的执行使安庆城市总体环境质量同十五初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一些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

56、中供热等未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各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在大幅的增加,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跟上,导致2005年度各污染物排放总量普遍超标,虽然城市总体环境质量仍相对较好,但局部污染已然相当严重。2、尘(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是影响本市空气质量的突出污染物。2005年以前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及相关标准,2005年则全部达标。我市主要能源工业燃煤产生的烟气中烟尘含量较高,建筑施工、道路改造、二次扬尘、绿化不够以及外来沙尘暴影响等众多因素是造成城区空气尘类污染的主要原因。3、夜间交通干线噪声污染严重。由于各种原因,在昼间和晚间,环保、交通管理

57、部门制定的“禁鸣”、车辆分流等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在夜间,由于执法力度的下降,各种违章行为不断发生,是造成夜间交通干线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4、垃圾袋装化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袋装化会加大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难度,还有可能造成聚乙烯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对此应引起环境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5、工业固废的潜在污染。2005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虽然达到了86.51%的历史新高,但该年贮存的工业固废量仍有9.52万吨,而且对往年贮存的工业固废利用量为零。工业固废的历年贮存量庞大,占地面积逐年增加,造成了对本市环境质量的潜在威胁。6、水土流失问题急待

58、解决。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河、湖、库、塘普遍淤积,泥沙总淤积量约40亿立方米,全市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达1亿吨左右。新的水土流失速度仍然大于治理的速度,少数地方仍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7、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由于对森林保护的投入不足、执法不严和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目前本市仍存在着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松树林约占70%)、质量不高(幼龄林、中龄林约占90%)、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源涵养和保土拦沙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和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8、城市化和城镇化加大了对水环境的压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

59、活污水大量增加,已成为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第三章 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概述第一节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一、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东向发展,创新推动、城乡统筹和项目带动战略,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为实现追赶跨越、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主要目标:“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期间,把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作为确定全

60、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三大建设”(以石化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群建设、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双百”城市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着力实施“两个计划”(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园区经济“倍增计划”),精心打造“三大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文化休闲基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力求更快更好发展,力争“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宜城板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人均达到5000美元;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明显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