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消化课件(PPT 90页)_第1页
营养与消化课件(PPT 90页)_第2页
营养与消化课件(PPT 90页)_第3页
营养与消化课件(PPT 90页)_第4页
营养与消化课件(PPT 9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 -普通生物学 第 2 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第1页,共90页。2 营养方式 定义:生物从外界 摄取物质、能量的方式; 两大类型:自养、异养营养; 自养营养 定义: 生物自身供养自己, 不依赖其他的生物。 -普通生物学 第 2 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 7 章 营养与消化第2页,共90页。3 自养生物:绝大多数植物 从外界吸收 简单的无机物 CO2(空气); 水、无机盐(土壤) 能量(阳光); 光合作用 代谢活动所需的 有机物、能量; 第3页,共90页。4 异养营养 定义 不能从简单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不能从日光中获得能量; 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有

2、机物, 从这些有机物中获得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第4页,共90页。5 异养生物:动物、真菌、细菌; 食物(有机物)最终来源:植物; 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 营养素 定义:食物中能够被消化、 吸收、利用的物质; 食物:大多是复杂大分子化合物;第5页,共90页。67.1 营养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7.3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7.4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对食物的适应第6页,共90页。7 7.1 营养营养: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第7页,共90页。8 营养素: 六(七!)类型 水、糖、蛋白质、 脂

3、质、维生素、 矿物质、 膳食纤维素7.1.1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第8页,共90页。9 消化: 大分子化合物 小分子 糖(淀粉、蔗糖) 六碳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甘油; 吸收:小分子物质 小肠壁 血液、淋巴 全身各处;第9页,共90页。10 利用 原料:构建自身的 蛋白质、糖、脂质; 能量:体内化学反应 能量 生命活动;第10页,共90页。117.1.2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食物中的化学能 一般情况下:糖类、脂肪提供; 糖类、脂肪缺乏时:蛋白质提供; 能量的转移途径 能量的产生 糖类、脂肪、(蛋白质) 生物氧化 H2O + CO2 + 能量 +(含氮废物)第11页,共90页

4、。12 能量的转移 热能:维持体温、散发; 化学能 ATP 的高能键 机体活动的能源 机械能(做功)+ 热能;第12页,共90页。13 葡萄糖:六碳糖,最主要供能物质 主要来源:淀粉 葡萄糖 血糖; 其他来源:非糖物质, 转化能力很强 蛋白质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甘油 葡萄糖; 脂肪酸 供能。 血糖水平:保持正常。第13页,共90页。14 热价 定义:1g 营养物质燃烧时 释放的热量; 实测:热量计, kcal/g; 葡萄糖:3.74; 软脂酸:9.28; 蔗 糖:3.94; 硬脂酸:9.55; 淀 粉:4.18; 油 酸:9.74; 蛋白质:5.6;第14页,共90页

5、。15 蛋白质:热价 5.6 人体内实际产热量 4.3 相差 1.3,原因 蛋白质氧化不完全, 蛋白质氧化主要最终产物 尿素 + 氨(主要最终产物) 差值:尿素 + 氨的热价;第15页,共90页。16 平均体内产热量 生理学上定为 糖:4.1 kcal/g; 蛋白质:4.1 kcal/g; 脂肪:9.3 kcal/g;第16页,共90页。177.1.3 生命活动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不同活动中单位时间所需能量不同 清醒、睡眠; 休息、剧烈运动; 代谢率 单位时间内, 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能量;第17页,共90页。18 基础代谢率 定义:不进行体力、脑力活动, 只维持清醒状态, 单位时间内 生命活动所

6、需最低能量; 含义:维持心、肝、肾、脑等 活动所需的能量; 稳定性:高,不同日子相同;第18页,共90页。19 能量守恒 能量输入 = 能量输出 + 能量贮存; 能量输出 = 热量输出 + 所做的功; 热量输出:保持体温; 体重增加:能量输入 能量输出; 体重减轻:能量输入 消耗能量, 多余能量 以脂肪形式贮存; 危害:动脉硬化、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等;第20页,共90页。21 原因 激素平衡失调、内分泌腺缺陷 5%; 生活方式、习惯不当:95% 过多高热量食物、饮料; 体力活动少; 科学减肥:减少摄入、增加运动; 过度节食:营养不良、厌食症;第21页,共90页。227.1.5 糖类

7、和脂质:构建身体所必需的 糖类: 主要能源: 50%; 构建细胞。 脂质:食物中的必需成分 必需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如: 亚油酸、亚麻油酸;第22页,共90页。23 作用:构建细胞、维持健康 构建细胞膜 脂质中的磷脂、胆固醇 细胞膜主要成分; 构建某些激素:类胆固醇激素; 参与免疫; 参与视觉:维生素 A; 第23页,共90页。24 促进生长; 防止皮炎;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最高效能源:耐饥 浓缩;高能;消化、吸收慢; 最经济的储能形式 植物:种子、果实、根; 动物:脂肪。第24页,共90页。257.1.6 蛋白质 人体蛋白质成分的动态平衡 不断合成、分解 稳定状态 血浆蛋白:每天更新

8、 清蛋白:3%; 纤维蛋白原:25%,血凝; 小肠上皮细胞:2 - 4天全部更新第25页,共90页。26 蛋白质作用 建造、修复身体的原料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必须从体外摄取 人体内三大物质转换 可以:糖 脂肪; 脂肪、蛋白质 糖; 不能:糖类、脂肪 蛋白质;第26页,共90页。27 缺乏蛋白质的后果 幼、少年:生长迟缓、体重过轻; 成人:疲乏、消瘦、贫血、浮肿等 蛋白质需要量:自学 幼儿、成人、孕妇、哺乳期;第27页,共90页。287.1.7 必需氨基酸 现象:小鼠实验 玉米蛋白饲料 14 天全部死亡; 玉米蛋白 + 色氨酸 寿命延长; 说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不仅需要足够量的蛋白质,

9、氨基酸成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第28页,共90页。29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 8 种:苏、赖、蛋、缬、苯丙、 色、亮、异亮氨酸; 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 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条件 体内不能储存蛋白质、氨基酸; 必须 9 种氨基酸 全部同时存在!第29页,共90页。30 完全蛋白质:含全部必需 AAs, 动物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不含全部必需AAs, 植物蛋白;第30页,共90页。31是否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和脂肪就可以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呢? 否! 糖类和脂肪以供给机体能量为主; 蛋白质以构成组织为主; 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有维生素和矿物 质的调节。第31页,共90页。327.1.8 维生素 定义

10、量极少; 新陈代谢必需的; 体内不能合成 食物、共生微生物提供;第32页,共90页。33 作用 辅酶分子、或其一部分, 调节新陈代谢; 非构建身体的原料; 非供能物质; 类型:水溶性、脂溶性;第33页,共90页。34人类认识维生素都是从维生素缺乏症开始的:(1)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C、B 维生素 C(抗坏血酸) 缺乏:坏血病;第34页,共90页。35 维生素 B:B 族维生素 性质 化学结构不同, 功能很相似的 一类物质; 作用:细胞呼吸;第35页,共90页。36 种类与缺乏症 B1: 脚气病、 多发性神经炎; B2(核黄素); B5(泛酸) B6(吡哆素); B12:恶性贫血; 烟酸:糙皮

11、病(厚皮症); 叶酸:红细胞生长发育; 核苷酸合成(细胞分裂)第36页,共90页。37(2)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A、D、E、K 维生素 A:视黄醛醇 缺乏症 干眼症、夜盲症(甚至全盲)第37页,共90页。38 维生素 D 功能:促进小肠吸收 Ca2+ 缺乏症:骨骼畸形 佝偻病; 维生素 E:生育酚 缺乏症:贫血、雄性不育维生素 K:促进血凝 缺乏症:出血,血凝缓慢第38页,共90页。39(3)维生素缺乏症的起因 表7-2 食物中缺乏; 不能吸收; 不能转化为活性分子第39页,共90页。407.1.9 矿物质 矿质元素:C、H、O 以外的元素; 组成身体的元素:40 多种 C, H, O, N

12、 体重 96%; 必需矿物质: 21 种 必须由饮食供应, 维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生殖第40页,共90页。41 必需矿物质的类型:0.01% 常量元素:Na,Cl,K,P, Mg,Ca,S,等; 微量元素:Fe,Mn,I,Cu, Zn,Mo,Se,Co,F,等; 必需矿物质的作用、缺乏症(自学)第41页,共90页。427.1.10 我国居民的膳食原则(自学) 西方膳食情况 过去膳食结构 “三高”:热量、脂肪、蛋白质; “三高”、缺少运动 “文明病” 高血压、肥胖病、 冠心病、糖尿病等;第42页,共90页。43 现代饮食观念 多样化、平衡、适度; 膳食原则:食品应含 少脂肪(饱和脂肪、高胆固醇

13、) 少糖、盐; 适量纤维、淀粉 保持理想的体重。 第43页,共90页。44 我国膳食情况 发展中国家, 食品短缺 丰富 “三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997. 4,中国营养学会, 根据营养学原则、我国国情制定, 2007.12修订补充。第44页,共90页。45 十条原则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清淡,少盐;第45页,共90页。4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合理,零食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饮酒应适量; 吃新鲜清洁的食物。第46页,共90页。47第47页,共9

14、0页。487.2 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食物:植物、动物 复杂有机大分子, 蛋白质、脂肪、糖; 消化:食物 机械、化学作用 粉碎、分解; 即:有机大分子 小分子化合物; 吸收:小分子 细胞膜 细胞内;第48页,共90页。49 消化类型的进化 胞内消化:单、简单多细胞生物 定义: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摄入、消化、吸收、排出; 原始性:摄取、消化小颗粒食物; 胞外消化:多细胞 定义:细胞外的消化管腔中进行; 意义:摄取、消化大型食物。第49页,共90页。50第50页,共90页。517.3 人的消化系统 及其功能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管 口腔、咽、 食管、胃、 小肠、大肠、 直肠、肛门等第51页,共9

15、0页。52 消化腺 唾液腺, 肝脏, 胰腺; 胃腺, 肠腺;第52页,共90页。537.3.1 口腔 机械消化:主要作用 上下颌、牙齿 咀嚼活动 分割、研碎食物; 舌:搅拌 食物 + 唾液 食糜; 唾液腺:3 对,腮、舌下、颌下腺; 化学消化:微弱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第53页,共90页。54 咀嚼活动的性质(自学) 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不完全是随意活动 上下颌的咬合、舌的搅拌 均无需有意识的指挥; 反射 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 对一定的刺激的规律性反应;第54页,共90页。557.3.2 咽部 咽部:食物道、呼吸道交叉处; 口腔、鼻腔 咽部 食管、气管; 吞咽活动: 一系列肌肉有

16、秩序、相继收缩; 封闭:口腔与鼻腔、气管的通道; 食物团:口腔 食管;第55页,共90页。56 吞咽反射 神经系统控制,极复杂; 吞咽的发动:随意; 食物 咽部 刺激咽部感受器 一连串反射活动(非随意活动) 食物进入食管; 适宜刺激:必需的; 食物、唾液。第56页,共90页。57软腭上提关闭鼻咽鼻、咽、气管相通 呼吸肌肉收缩会厌盖喉声门紧闭食团下送第57页,共90页。587.3.3 食管蠕动将食物挤入胃 刺激:食物团 刺激食管 蠕动; 蠕动: 定向收缩波 食管 胃; 普遍存在 中空、肌肉质器官 食管、胃、肠; 子宫等;第58页,共90页。597.3.4 胃的结构、功能 功能:储存、消化(机械、

17、化学) 吸收、分泌 机械消化:蠕动 肌肉质囊 蠕动 压碎、搅拌、推进食物;第59页,共90页。60 化学消化 唾液淀粉酶;盐酸、胃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团进入胃 适宜pH :中性、微碱性; 食物团与胃液混合前 70% 淀粉 麦芽糖(双糖) 食物团与胃液混合 pH,酸 唾液淀粉酶失活;第60页,共90页。61 盐酸、胃蛋白酶原 胃腺:食物 刺激胃腺 壁细胞 盐酸; 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 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第61页,共90页。62 胃蠕动: 产生:食物 胃扩张 胃体感受器 胃蠕动; 幽门的控制 蠕动波 少量食糜 十二指肠; 意义? 第62页,共90页。6

18、3 吸收功能:酒精,空腹饮酒 易醉; 内分泌功能 内因子:胃黏膜细胞分泌, 参与维生素 B12 的吸收; B12:储于肝脏,参与红细胞形成; 胃切除后,为何短期内不会, 但几年后会出现恶性贫血症?第63页,共90页。647.3.5 消化性溃疡 胃、十二指肠,常见慢性疾病; 医学错误:近一个世纪 胃液过多 黏膜损伤;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澳大利亚,马歇尔、瓦伦 胃炎患者黏膜切片;第64页,共90页。65 不被接受:酸性环境细菌不能生长; 确证:根据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 1994,美,国立卫生院, 专门国际性会议,证实: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 胃癌率 意义:治疗战略转变,制酸 灭菌;第65页

19、,共90页。66 2005年 诺贝尔奖 启示:不要迷信已有知识; 关注研究细节;第66页,共90页。677.3.6 小肠: 长 5 - 7 米; 组成: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功能: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消化液 胆汁、 胰液、 肠液;第67页,共90页。681. 胰、肝向小肠分泌消化液 胰液、胆汁 小肠 (十二指肠)第68页,共90页。69 胰液 NaHCO3:中和胃酸; 消化酶:重要,表7-3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 胰DNA酶、胰RNA酶; 胆固醇酶、磷脂酶; 胆汁:参与脂肪水解第69页,共90页。702. 小肠的多种运动形式 意义:利于消化、吸收、保护 分节运动 运动形式:多处

20、,同时,交替, 收缩、舒展; 特有的、混合性运动; 作用: 充分混合食糜、消化液; 广泛接触:食糜、肠壁;第70页,共90页。71小 肠 的 分 节 运 动第71页,共90页。72 蠕动 蠕动波推进速度 慢,0.5-2.0 cm/s; 作用 推动食糜:小肠 肛门, 缓慢:1 cm /分; 充分接触:食糜、小肠黏膜;第72页,共90页。73 蠕动冲 产生:微生物、化学物质 强烈刺激 小肠黏膜; 特点:速度快、行距长; 保护:快速排出刺激性物质。第73页,共90页。743. 小肠结构特点:图7.8, 7.9 结构适应功能 利于消化、吸收 黏膜 环形皱褶; 黏膜 指状突起 (小肠绒毛) 第74页,共

21、90页。75 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游离端 很多细胞膜突起(微绒毛) 总效果:吸收表面积增大 600 倍。第75页,共90页。76 4. 各种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 多糖、双糖 胰淀粉酶 多糖、双糖 单糖 主动转运 微绒毛 肠上皮细胞。第76页,共90页。77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大分子多肽; 胰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 大分子多肽 小分子多肽; 小肠上皮 肽酶 小分子多肽 氨基酸。第77页,共90页。78 脂肪 胆盐(胆汁) 脂肪滴 表面张力 小肠分节运动、蠕动 脂肪滴 微滴(表面积 ) 胰脂肪酶 脂肪微滴 水解 脂肪酸 + 甘油;第78页,共90页。79 脂肪酸、单酸甘油脂、甘油等 肠上皮细胞微绒毛 溶于细胞膜脂类双分子层 肠上皮细胞内;第79页,共90页。80 水伴随溶质的吸收进入肠壁 被动吸收、渗透 ; 肠腔内溶质分子被肠壁吸收 肠腔内溶液渗透压 肠腔内水渗透进入肠壁;第80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