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街下穿方案设计总说明_第1页
梨花街下穿方案设计总说明_第2页
梨花街下穿方案设计总说明_第3页
梨花街下穿方案设计总说明_第4页
梨花街下穿方案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梨花街下穿隧道工程方案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业主设计委托书及相关要求。2.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地形图。3.成都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成都市人民南路维护改造工程道路工程方案设计。4.成都地铁一号线相关施工图设计图册。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成都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人南路地下空间方案设计(2009年)。6.成都市重大城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关于人民南路维护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审查会议纪要(2009年4月)。7.成都市重大城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关于人民南路维护改造工程设计调整方案审查会议事纪要(2009年4月30日)。8.业主提供该节点的地质勘察资料中间成果。二.规范及技术标准

2、(一).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0、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建设部城市建设司)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3、50289-98)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4)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二).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按照规范取用;地面超载按照20Kn/m2考虑。2.隧道净高:2.9米3.隧道路面纵坡:0.0%;隧道横坡:0.5%(方向排水沟)4.地震烈度: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

4、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s 。5.设计基准年限:100年 6.结构安全等级:一级7.隧道防水等级:一级8.结构耐火等级:一级9.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0.2毫米10.结构抗浮按地勘单位提供的最不利的地下水位考虑,抗浮安全系数1.05。11.其它荷载按荷载规范执行。三.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梨花街下穿隧道工程为行人下穿隧道工程,下穿隧道穿越人民南路,人民南路红线总宽度64m,其中车行道总宽度18m,本次设计的行人下穿隧道仅考虑东西向行人过街,同时南北向(人南路)仍然维持地面过街。隧道的覆土深度1.0m,隧道主体框架总长47m,断面净宽12m,净高2.9m。下穿隧道东西侧设置梯道

5、出入口各一个,分别位于梨花街和陕西街道路中心线上,梯道净宽3.0m,满足行人过街需求。同时东西向20m道路在出入口处进行交通渠化处理。(二).工程平面布置本工程由于东西向梨花街和陕西街是东西错开约5.6m,下穿隧道平面布置为折线型布置。隧道长度47m,东侧设置泵房一个,平面净尺寸4.0mX3.0m,能够满足整个下穿隧道的排水需求。同时东西向各设置梯道出入口一个,净宽3.0m,梯道平面长度约15.3m。梯道地面开口线覆土段长度为5.9m,满足南北向行人过街需求。(三).工程纵断面布置本工程隧道内纵坡不设置,排水仅在排水沟内设置0.5%的纵坡满足排水需求。隧道地面装修满足行人舒适要求。东西侧两端以

6、梯道做为出入口,连接至地面。设置36阶踏步。(四).工程横断面布置下穿隧道由于仅考虑行人过街,同时考虑将来预留条件,本工程隧道的横断面净宽12.0m,横断面考虑基底0.5%的横坡。(五).雨水泵房布置考虑到下穿隧道梯道出入口的排水需求,在隧道内设置雨水泵房一个,泵房位置放置于东侧避开地铁,同时不影响其他管线。泵房面积和集水井尺寸根据隧道排水工艺确定。(六).工程与地铁的关系本工程位于地铁区间结构上方,开挖基底高程距离与地铁盾构管片顶面约5.5m,两者间距较小,在施工中应在管片上方节段尽快施工开挖、恢复,注意对地铁结构的保护。四 场地地质工程条件(一)地理位置、气象及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拟建场

7、地位于人民南路与梨花街及陕西街线交汇处。2、气象 场地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特征为春雾、夏热、秋雨、冬干、日照少、无霜期长,降雨量充沛,且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的74.2%。多年平均气温16.2C,极端最高气温38.3C,极端最低气温5.9C;多年平均降水量947mm,最大日降水量195.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288.3小时;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极大风速为27.4m/s,风向多为NE方向,出现频率为11%。3、地形、地貌场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场地标高介于50

8、1.02501.65m,高差0.5左右m。场地区地貌类型属岷江冲洪积河漫滩一级阶地。(二)地层岩性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4ml)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土、砂土和卵石层。现将其土层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2.1.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主要由卵石等组成,含少量粘性土,结构松散,系近期堆积。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01.50m。2.1.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土:灰黄色,以粉粒为主,局部含少许粉砂薄层,湿,稍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在场地内呈透镜状分布,层厚2.00-4.20m。细砂:黄灰

9、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片及暗色矿物,饱和,松散。呈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层之上,层厚1.80m。中砂:黄灰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片及暗色矿物,饱和,松散。呈透镜状夹于卵石层之中,层厚1.00m。卵石:灰、灰黄色,湿饱和,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组成,一般粒径2040mm,大者100-120mm,最大超过200mm,亚圆形,充填物为砾石和砂土。勘探孔最大揭露深度12.30m,尚未揭穿该层。根据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可分为如下四个亚层:松散卵石1:卵石排列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055%,N120=14击/10cm;稍密卵石2:卵石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

10、560%,N120=47击/10cm;中密卵石3:卵石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6070%,N120=710击/10cm;密实卵石4:卵石交错排列,绝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70%,N12010击/10cm。具体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地道区卵石层顶面埋深1.15.6m之间。地基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下表:设计参数建议表岩土名称密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基底摩擦系数承载力基本容许值rcEsFa0g/cm3KPa度MPaKPa人工填筑土1.70/80粘质土(粉质粘土)1.954060.25165粉质土(粉土)1.9020/50.25120细砂1.90250.35100稍密卵石2

11、.10350.40310中密卵石2.20380.45500密实卵石2.30420.50800(三)隧道区地震效应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内饱和粉土及细砂属轻微液化土层。五 结构设计(一)、主要材料1、混凝土 = 1 * GB3 、框架结构:C30防水混凝土(其抗渗标号不低于S8)。 = 2 * GB3 、梯道及槽结构:C30混凝土。2、钢筋 = 1 * GB3 、采用R235级、HRB335级钢筋,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49-91)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GB13013-91)。

12、= 2 * GB3 、结构钢筋连接如果采用焊接接头,必须按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焊接工艺及质量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的有关规定执行。3、钢板、型钢钢板和型钢的材质,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99-88)的规定,并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出厂证明书。4、砂浆本工程采用M10水泥砂浆,砂浆应采用商品砂浆,在二环城区内不得现场拌制。5、砖本工程的砖体应采用机制标砖,抗压强度MU30。(二)、计算 = 1 * GB2 、梯道及槽及框架两侧土压力按照主动土压力计算,两侧活载按照规范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 = 2 * GB2 、槽及框架按照普通钢筋混凝土

13、构件设计,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强度计算,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裂缝计算,并按最不利状况进行结构抗浮、抗滑移、抗倾覆验算。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3)、框架段按照平面应变,取用纵向单位长度按照弹性地基梁模式进行计算配筋,按照裂缝控制要求最终配筋。(三)、框架构造 = 1 * GB2 、框架段顶板统一采用100cm厚防水C30砼。 = 2 * GB2 、框架段底板厚度为80cm,侧墙厚度70cm。 = 3 * GB2 、结构底采用15cmC15素混凝土作垫层。(四)、隧道路面结构及铺装(1) 框架段采用结构面层贴地砖。(2)梯道踏步段采用踏步面层贴地砖。(五)、结构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

14、1 * GB2 、顶板顶面:60mm,顶板底面:30mm。 = 2 * GB2 、底板顶面:30mm,底板底面:60mm。 = 3 * GB2 、侧墙临土面:60mm,侧墙临空面:30mm。(4)、其他:30mm(六)、不良地基的处理(1) 框架段根据地勘结果显示,结构基底深度处为稍密卵石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大于等于200kPa),开挖到位后需通知建设单位、地勘、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验槽,若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地勘资料不相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2)梯道槽段梯道槽段底板埋置深度变化较大,基底土层由中密卵石层变化到素填土层。地基容许承载力要求应大于等于150Kpa。

15、根据地勘报告,处理措施为:清除该段槽底板下的细砂层和素填土层,换填为连槽石,且应分层碾压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地基承载力应大于等于150kPa。(七)、防水工程 1、防水设计原则本工程部分结构形成后长时间处于高压地下水中,解决好隧道工程的防水问题是确保工程结构稳定和运营安全的关键。从隧道结构和外观考虑,参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有关防水等级标准规定,本工程采用结构自防水和外防水多道防水措施,保证地下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地下工程渗漏水大多发生在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及预埋件等细部构造部位,为了提高上述部位的防水功能,将防水方案从单一的防线提高到多道设防,根

16、据不同部位的防水要求将防水卷材、预埋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几种材料复合搭配使用,大大减少和避免了渗漏水状况。防水设计原则: = 1 * GB3 、总原则是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整治。 = 2 * GB3 、对地道区间除做好防水层施工外,强调做好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8。 = 3 * GB3 、对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特殊部位要采取多种加强措施。 = 4 * GB3 、选用的防水材料及措施,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及耐酸碱特性,要使防水层具有连续整体密封性。 = 5 * GB3 、做到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本着简便易行、效果显著、造价低等因素选择实践应用证明有

17、效的治水方法。2、技术指标(1)、混凝土防水剂(a) 、掺量:8%10%(b) 、强度提高1020%;(c) 、抗渗标号S8;(d) 、抗冻标号大于D300;(e) 、凝胶时间延长24小时,水化热降低20%;(f) 、限制膨胀率0.020.04%,可在混凝土中建立0.31.0MPa预压应力,提高混凝土抗裂性;(g) 、坍落度提高12cm以上。(2)、防水卷材(a) 、厚度3mm;(b) 、不透水性:0.3MPa压力下保持时间30min;(c) 、耐热度:80;(d) 、每50mm拉力450N;(e)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0;(f) 、撕裂强度250N;(g) 、低温柔度(无裂纹):-20;(h

18、) 、剥离性能1.5MPa或粘合面外断裂;(i) 、剪切性能4.0MPa或粘合面外断裂;(j) 、抗穿孔性:不渗水;(八)、隧道内排水隧道内排水采用主体结构边缘的排水边沟进行排水,汇集到最低点处通过雨水泵站排入城市雨水管网系统。(九)、地下通道无障碍设计考虑到残疾人通行需求,地下通道设置盲道、高低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十)、其它附属工程包括地面及梯道栏杆,防水、照明、通风、交通工程、装饰装修等等。根据人南路维护改造工程的会议精神,在充分考虑了四川文化、成都文化、及本下穿隧道区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业主意见,确定了本文化艺术栏杆,同时应当兼顾统筹人南路地面景观。六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一)、施工工期及方案由于人民南路交通繁忙,不允许全断面封闭施工,且下穿隧道埋深较浅,因此,本工程拟以人民南路道路中线为界,东西两侧分幅倒边施工,基坑采用自然放坡明挖法至基底;同时考虑到边界条件限制,局部坡面应当考虑设置喷锚支护保证基坑安全,使用道路安全运营。施工期间应做好降水;施工中基底不得超挖以免影响地铁区间盾构安全。(二)、施工步骤1、人民南路道路改造,破除局部绿化带,将其改造为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