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等离子体化学利用研究课件_第1页
二甲醚等离子体化学利用研究课件_第2页
二甲醚等离子体化学利用研究课件_第3页
二甲醚等离子体化学利用研究课件_第4页
二甲醚等离子体化学利用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甲醚等离子体转化甲烷研究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昌俊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甲烷分子特殊稳定性(键能、几何稳定性)等离子体直接转化已实现高转化率、高产率但仍需要克服能量消耗偏大缺点燃料电池用氢、分散气源、煤层气、沼气利用迫切需要取得实质技术进展 研究背景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利用二甲醚等离子体特殊性质高效活化转化甲烷 避免使用复杂的化学调变,通过简单、廉价的冷等离子体实现甲烷高效转化 研究目标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SCIE有关主题词检索结果自1998年至2

2、005年7月Plasma + Methane (Discharges+Methane): 近270余篇文献Microwave + Methane: 20余篇文献(30余篇微波等离子体文献已归入等离子体方法)Biological + Methane: 4篇Supercritical + Methane: 约有8篇离子液体 + Methane: 已有5篇 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二甲醚物性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Proposed Global CO2 RecyclingCH3 OHH2ProductionofDMECO2 -

3、freeProduction ofHydrogenCaptureofCarbon DioxideCO2CO2*modified from Fuels of the Future, The Dilemma of Pure Hydrogen Baldur Eliasson, Eliasson & Associates, 2004INTERCONTINENTAL TRANSPORTAN OIL SPILLA DME SPILLMETHANOL KINGOIL INC* Modified from Fuels of the Future, The Dilemma of Pure Hydrogen by

4、Baldur Eliasson, Eliasson & Associates, 2004二甲醚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特性High voltage electrodeQuartz tubeGrounded electrodeHigh voltage generatorGas discharge gap一般电晕放电二甲醚电晕放电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二甲醚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特性二甲醚介质阻挡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等离子体气溶胶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

5、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二甲醚DBD等离子体电压曲线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二甲醚DBD等离子体电流曲线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无二甲醚、单纯甲烷DBD放电管产生积炭Summary Methanol decomposition to hydrogen and CO can b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operated using corona discharges; the energy request is relatively lowOnly a very small dis

6、charge space is enough for sufficiently high decomposition 利用二甲醚DBD等离子体特点转化甲烷为液体产物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采用二甲醚为共反应物时,液体选择性可以达到50%以上,课题组发现二甲醚等离子体具有易形成等离子体气溶胶特点,可以保护等离子体甲烷转化生成的液体含氧化合物不被进一步转化。这一特性对于提高等离子体甲烷转化直接合成含氧化合物选择性与收率意义重大*DBD等离子体甲烷二甲醚共反应一步法制得二甲氧基甲烷(DMMT),二甲氧基乙烷(DMET)等高附加值产物。与纯 甲烷转化相比,转化率从1

7、8.22%提高到38.46 % (CH4/DME:1:1);含氧化合物DMMT,DMET,甲乙醚的选择性达到6.23%、14.02%、21.29% *可以认为DMMT、DMET是通过自由基复合反应而生成;这与常规催化研究所提出的HCHO是反应中间产物,通过羟醛缩合而后脱水制得DMMT的反应机理明显不同。 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二甲醚DBD等离子体转化甲烷反应结果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部分自由基和反应产物优化结构图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结 论1 本研究发展创新的DME等离子体化学应用

8、技术以实现高效转化制氢和多甲氧基烷烃(合成中间体和高效燃油添加剂)。2 在利用介质阻挡气体放电等离子体转化DME直接合成多甲氧基烷烃方面实现了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转化DME直接合成多甲氧基烷烃,从而由此发展一替代原有的基于甲醛的复杂多步合成工艺。3 研究发现二甲醚等离子体具有易形成等离子体气溶胶特点,可以保护等离子体转化生成的液体含氧化合物不被进一步转化,液体选择性可达到50%以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等离子体气转液。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结 论 4 研究还发现二甲醚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具有完全特殊的强放热特性,这一发现可能产生进一步重要应用,如DME等离子体转化甲

9、烷、DME等离子体制氢等等。5 密度泛函计算分析证明反应的自由基反应途经。 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发表论文情况已经发表论文六篇(Energy Fuels二篇、J.Power Sources和Intern. J. Hydrogen Energy、Fuel和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各一篇) Recent Special Issues or Books with the Plasma SynthesesGreen Chem. for Fuel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Green Chemistry, V.9

10、, No.6, 2007; by Chang-jun Liu, Ben Jang and Roger GlaserUtiliz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ACS Symp. Series 852, 2003; by Chang-jun Liu, Richard G. Mallinson and Michele ArestaPlasma Tech. and Catal., Catalysis Today, V.89, Nos.1/2, 2004; ed., Ben Jang, Thomas Hammer and Chang-jun Liu第13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 成都 2007年8月21日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