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9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1页
学案19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2页
学案19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3页
学案19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4页
学案19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生物BCA教学案主备人:常顺利审核人:邓宝媛使用人: 使用时间: 编号:19课 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型新授课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学习重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难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B案 反思提升依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预习学习内容】一、物质循环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又从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实例循环 存在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和碳酸

2、盐。 循环形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渠道是相同的即。 物质循环的特点和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的特点、。三、与社会联系一室效应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度,与通过生物的和 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度大致相同。 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造成的。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不可分割。能量的一 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 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使能量沿着食物 链(网)流动;能量作为,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

3、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预习自我检测】1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特点是()单向的B.逐级递减的C.往复循环的D.快速运动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碳酸B.碳酸盐C.二氧化碳D.碳水化合物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不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B.消费者的呼吸作用C.分解者的呼吸作用D.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下列不是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的是()A.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C.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D.大气中的CO2含量过多反思提升C案使用说明: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小组交流,总结本组内的看法和观点,组长 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和

4、点评。按照互动要求,及时思考,展示到位,认真点评。【课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实例一碳循环1、阅读课本P100- 101,认真看图5-11碳循环模式,结合课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自然界中和生物群落中分别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2)碳循环过程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哪些?(4) 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 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式流动的,其渠道是。(5)碳循环具有怎样的特点?(6)在碳循环过程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缺少的生物成份有哪些?为什么?并标注其生理作用名称根据上述讨论结果,请将下面各种成分分别用箭头

5、连接大气中的co2植物动物化石燃料微生物思考回答:观察上图中各成分的箭头走向规律,请回答下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那种成分?与社会的联系要求:阅读课本P101,结合实际情况,思考讨论并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环节措 施。(1)产生原因:(2)预防和缓解措施:合作探究二、物质循环的概念要求:根据碳循环的特点,阅读课本P101内容,归纳总结下列内容。 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物质指,循环指循环途径:特点:合作探究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特点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联系迁移训练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与有关的生理过程是。(2)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

6、形 。(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动植物的细胞呼吸、要求:阅读P10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请讨论完成下表:、等。(4)2001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警告说, 这种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每年因气候变暖而造成的损失 达到3000多亿美元。为了防止CO2在大气中含量的上升 可采取哪些措施?(写两条)Q【本节知识小节】,概念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循环形式:、物 质 循 环C )C )I )()()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中以 形式沿形成原因:CO2的含量过多缓解措施:循环过程无机环境传递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课堂自我检测】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指的物质是(A.构成

7、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D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TOC o 1-5 h z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B.Q2C.Q2D.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动物和微生物D .微生物或绿色植物 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

8、,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反思提升 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图中 (填图中字母)所表示的 作用来 实现的。图中A、B、C过程都是生物群落中的碳回到大气中的过程,实质上都是表示生物的作用。 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进行A过程的生物属于。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图中过程加剧所导致的。1997联合国签署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是基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_一的特点。使用说明:课后认真回顾反思,力求全面掌握知识内容、明确知识体系。小组成员交流学习体会,就存【课后延伸训练】在局部地区的暴雨会使提供特定生态系统的氮、磷、钙的量受到限制,而提供给该系统的碳量很少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9、)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碳B.植物用阳光和水分就能制造自身的碳植物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碳D.氮、磷、钙来自土壤,碳主要来自空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解决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CO2的植物C-控制CO2的排放4.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B.进行人工降雨D.减少氟里昂制品的使用 其碳素循环如右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

10、列选项正 确的是(A.夏季,ab+c+eB.秋季,e+fc+f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C.6.a*c大气b植物g十壤中的牛物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 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 D. 4中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 完成下面有关能量流动与碳循环关系的概念图。太阳能.中呼吸.能量 含碳有机能量呼吸里亶商级消费分 碳有机痂J工体分解者.呼吸大气中CCh7.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 循环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中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是 流

11、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kJ/(cm2a)。(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 由B到C的传递效率依次分别 是%和%。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 散失,同时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4)图中无机物箭头是指和CO2等物质的流动过程。图中D是,通过它们的和 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物质流动中的重要作用是。学案19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预习学习内容】一、C H O N P S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二、1、CO2 2、CO2 3、食物链(网)4、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三、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解2、CO2 CO2四、功能固定、储存、转移载体动力【预习自我检测】1-4 C C A C【课堂合作探究】迁移训练1、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有机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燃烧植树造林,增 加绿地面积;减少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