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创业的困境与无知_第1页
年轻人创业的困境与无知_第2页
年轻人创业的困境与无知_第3页
年轻人创业的困境与无知_第4页
年轻人创业的困境与无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一、个人介绍看到很多年轻人有创业的想法与冲动,有这种勇气是值得赞赏的。和很多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我也是看着比尔盖茨、戴尔的故事长大的。跟孙正义一样,我19岁开始最大的梦想就是25岁前成为亿万富翁。大一时我被别人认为特别;大二时我被社会上的一些优秀的人认为有前途;大三我成了学校里的名人;大四一位亿万富翁给我打了包票,收我作徒弟,让我最快成为百万富翁;尽管至现在也被认为是“异类”,但已经有不少厉害的人跟我讲过,相信我日后会成功。而大四时,我虚22岁,我的一个创业点子半个小时内获得了一个资产20亿的集团公司的认可,投资了我300万,对半分。这在那个亿万富翁给我承诺后的事。而那时如果我找工作的话,5

2、000以上吧。左右衡量一下,我选择了拿300万创业。我找到了三个伙伴跟我一起做,两个名校硕士毕业,一个本科毕业,并且因为这个项目两位辞去了工作。我的公司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0人,我的员工普遍比我大3岁以上。而且创业半年后我在网上看到别人与我们同时起动了与我们一样的项目,融资了千万美金。就如我在很早前的创意已经有不少很强的人做了出来,但是我现在一点也不感到可惜,因为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出来的,这就是执行力的差距造成的。以前看到一个项目,我常常会想到这个项目哪里哪里好,多大的一个市场。但是现在看到任何项目,我已经学会了掩藏这样的情绪,而是理智地问自己:这个项目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如果我没法回答出来,OK

3、,可以放弃这个项目了。因为没有完美的项目,不要到了死之前才知道怎么死的。当时我做项目的时候,恨不得马上就把300万花光!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也难怪,当时才只是个大学生。如果是现在,我会先花出3000元好好评估我的项目,可以的话到其它城市看看,多调查一些目标客户的情况,知道最大的困难与风险在哪里。而不是想着这是个好项目,要赶紧做。三、成本控制如果已经觉得自己想到的是一个BIGIDEA,那就很难做到成本控制了。我们公司投资了300万,如果让我重做一遍的话,我会控制在200万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下面就是我们曾经犯下的一些错误:1、我们与别人签订了一些1至2年租赁协议,金额超过了50万,租赁价格

4、是参照的是我们“认为”的能赚到的额度来定的:“这样的租金,我们能赚一倍的利润计算方法,就是买了多少东西,再卖了多少,差额就是利润。实在可笑当时却没想到这么多。当我们员工达到30人的时候,我们才计算了一下,我们每个月固定原来要花掉十几万!而关于“货”的成本,却相比而言很少。这才知道原来公司的最大的成本是在“人”上。而至于税务及员工福利方面,这方面的成本更是没有考虑到。(当你创业时,你现在知道一家公司的税务及福利该怎么算吗?说实话,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这个都是我的合伙人在算,但至少我会考虑这块)3、大公司病。曾经我们有半年的时间我们用了近30人,十几个业务员,一堆“行政”,各个岗位分工很细,因为这是

5、我看到的“管理理念”教的。但最后月底的时候业务员们都只能拿底薪,产品很难卖出去。当时而且害怕哪个员工离开公司,因为大家人都很好,相处得也很好,觉得没有让他们赚到钱是我的责任。直到有一天,我们总算下了决定(投资方也下了压力,只是希望我们别让他们持续掏钱了),裁人。刚裁的时候很痛苦,30人一下子变成了10人,觉得一下子裁了这么多人,那么多工作怎么做得了?然而公司最大的改变也从这里出发了.5在创业半年内,我对这些概念都完全不知道!我们曾经完全没有制度,完全靠激情做事。我们也曾经繁文缛节,什么事都要多重审批。这些东西,我整整花了一年才研究得差不多,制度:我知道了有些事情必须用制度制约,有的事情却如果通

6、过人情来处理更加好;流程:同样是控制那些能控制的,其它的是要用过文化来解决;部门:每一个公司的部门分配应该是不一样的,它与这个公司的业务范围,阶段有关系,既要稳定又要灵活;薪资:每个人的薪资是要管理者想破头皮才能定出来的,不能太高不能太低。文化:到现在我也讲不清,但我的确看到了我们公司显示出了与我们几个创始人性格有关的“个性文化”,就比如我们人品不错,于是公司做事凡事都把守信用当成一条原则,宁可有时自己吃亏。五、员工选择我们几个创始人都是智商、学历比较好,在朋友圈子中都是比较杰出的。也许我找出这个团队太容易了(一周内把他们聚集起来,其中两人完全不认识,而这个团队现在依然很稳定),所以在我眼中看

7、起来,我也要找一群优秀的员工,让他们认可我们的使命与理想,一起为理想做事。辭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的人”。不过倒是有趣的是,我用了一个高学历团队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工资不高。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不幸的是,我花了半年多才发现这个问题。现在我的团队中硕士、本科、大专、高中毕业生都有,这样团队的组合才能很稳定。另外,很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员工并不会认可你的“理想”,你的“使命”对他们而言,每个月能拿多少钱比你的理想要重要得多。六、如何赚钱我们的第一个100万我们是以单位“万”来花的,一掷万金;第二个100万我们学会了以单位“百”来花,知道钱要花得对才行了;而第三个100万我们才知道钱应该按单位“元”

8、来花的,因为赚每元钱都是很难的。马云说过,他们成功的一个大原因是因为他们没钱,因为没钱所以一直省钱。我们一开始的确“太”有钱了,眼中只有美好的一面。刚刚讲到我们30人的时候每个月要花到10万元,成本很大,更可怕的是没有收入!了PS平面设计、视频制作,PS,一周内学了技术,而审美上由其它同事配合着做,大家都觉得漂亮就设计完成,后来竟然客户挺认可我r们的设计。除此之外我又同时兼客服(前台的工作),后台流程监督(原来也是别人做)。另外销售员工的管理我也参与(这是我以前唯一做的),如果我还有闲的时间的话,那么再去做销售见客户。(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变成技术+商业了,呵呵,被逼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其实

9、那个时候业务员根本没认真做事,产品的确难卖,更因为没有成功的经验。而现在,原来充当“管理者”的创始人,现在不得不冲到前线做销售了。我们以前花了太多时间在“管理”上了。另一方面,那时我看到一句话,很有触动:一个公司往往因为A业务而成立,后来不得不转到了B业务,却是在C业务上赚钱了。A业务是理想化的;B业务是不得不转的;熬过B业务后积累了足够多的行业资源就会发现原来还有C业务。以前我们往往盯住我们“创造的产品”,往往对那些“皮包公司”不顾,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很不屑皮包公司,但我现在却认为“皮包公司”是活得最滋润的。后来我们人少之后,就在不断利用现有业务、现有资源、现有的认识的人看看有什么其它业务可

10、以做,当时我们给自己定下的是绝对不再投入钱了!要知道投了近300万我们都没赚什么钱,不投钱还会有什么业务?也许人就是要逼到这种地步才会有出路。在连续两个月儿乎收人挂零后旳第二个月,找们创造了第一个月收人超过5万元!当月实现盈利。之后公司就慢慢稳定发展了起来。七、公司的游戏规则:1、要赚大钱,就得做新产品。找们的确做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但还是跟在别人后面做的,看到别人的产品很赚钱,于是改造了一下,就推出来了。市场的第一个才有机会获得超额利润,市场的第二个最多获得最低利润,市场的第三个必死无疑。2、公司是朋友之间的过家家。找们的确创造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但是市场并不信任你,这对产品的推广上

11、造成了一个大的阻碍。要赚大钱,就得做新产品,但新产品一般别人不会认。只有一个方法:朋友先买。3、公司要先从皮包公司做起。皮包公司拥有最高效的管理理念,最低的成本消耗,最务实的业务手段。公司太小时,根本就不该存在明显的分工,多面手是创业公司最好的员工。八、如果让找回到大四再来一遍:以上说到的每一点找们都曾犯过错误,之所以熬过去:补充一点,当时我们身边有五六家与我们差不多时间成立的投资100万至500万的合作公司,活到1年半以上的就我们一家,这几年我见了更多的公司,尤其那些年轻的没什么经验的利用个人资产的创业者们,我没有见到一个获得了成功。想想都是一件可惜的事。能够像我们这样的真的是难之又难。如果

12、让我回到大四再来一遍,也是我向现在的想创业的大学生的建议:我只会作一个选择:好好找个好工作,花五年时间磨练自己。如果我熟悉公司运作,我就不用连“迟到”制度都想半天了;如果我有五年积累下来的资源,我的创意足以让我想到更大的更好的生意;如果我有五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我可以找到更强的合作伙伴;如果我有五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我可以找到更大的投资方。马云曾经说过,80后的人别跟70后的人比,要跟90后的人比。我很久都不能理解这句话。创业说倒底还是为了赚钱,理想当然重要,但每个企业家也都把企业利润当成自己的价值体现的。找到一个好平台,平台比个人能力重要100倍。有资源的话,赚钱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大学生们,从零开始创业,那是多么艰难而事倍功半的事。如果有这个理想,有这个信心,多积累两年,将来的天空会更大更美。别想着也碰到什么风险投资,投个几百万几千万,更别想着自己先投个几万块,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吸引风投进入了。我的融资经历是成功的(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有N次收到投资的机会有超过5个人说要向我投资),但是要知道我当时根本就没怎么想做这个项目,也算是无心插柳了,根本是没有去融资。如果别人不投这个钱,我也肯定不会去做的。现在,由于几年的励练,我们几个创始人渐渐变得成熟,于是后来也介入了集团公司其它成熟的业务。要算起来我们原先的项目,已经养了一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