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00-2020 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_第1页
DB11∕T 1800-2020 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_第2页
DB11∕T 1800-2020 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_第3页
DB11∕T 1800-2020 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_第4页
DB11∕T 1800-2020 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 65.020CCS B 61DB11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11/T 18002020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nursery2020-12-24发布2021-04-01实施 DB11/T 18002020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要求. 25生产计划. 26生产过程. 37苗木出圃. 68管理要求. 7附录A(资料性)苗圃长期规划管理编制用表 . 9附录B(资料性)苗圃中期计划管理编制用表 . 10附录C(资料性)

2、苗圃短期计划管理编制用表 . 12附录D(资料性)苗圃生产作业机械设备类目 . 14附录E(资料性)苗圃出圃苗木质量检验表 . 15附录F(资料性)苗木验收用表 . 16I DB11/T 1800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II DB11/T 18002020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苗圃生产与管理的一般要求、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苗木出圃、管理要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苗圃的生产与管理,其它类型苗圃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3、。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LY/T 1000容器育苗技术LY/T 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DB11/T 211园林绿化用植物材 料木本苗DB11/T 2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 22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11/T 476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1/T 1499节水型苗圃建设规范DB11/T 1604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质量提升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规模化苗圃 large-scale nursery集中连片,面积在3

4、3.33hm以上,以培育木本植物苗木为主,通过采用恰当的生产管理措施实现繁2育和经销各种造林绿化用苗木的实体。3.2大苗 large nursery stock在苗圃中培育时间长,具有成年树木树干和树冠基本形态的大规格绿化用苗木,包括地径在4cm及以上的乔木,以及高度在80cm或冠幅在60cm及以上的灌木。3.31 DB11/T 18002020小苗 small nursery stock在苗圃培育时间短,枝干发育还未达到成年树木应具有的基本形态的苗木,包括地径在4cm以下的乔木,以及高度小于80cm或冠幅小于60cm的灌木。4一般要求4.1应制定和实施生产管理制度。4.2应通过制定生产作业计

5、划,对育苗材料的真实性及来源、苗木生产管护过程、苗木起运及保存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4.3应建立繁殖材料供应、生产过程、客户及需求、苗木库存、订单处理、苗木质量追溯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信息管理档案。4.4应完善智能化控制系统,促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实现高质量苗木的一致性。5生产计划5.1制定原则以生产高质量苗木为宗旨,结合市场需求及自身技术条件,协调各部门、生产环节等因素,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5.2生产计划编制5.2.1长期规划5.2.1.1规划期限5年及以上,制定总目标,获取所需资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树种或品种、生产苗木数量、土地利用规划、生产设施、机械设备、生

6、产和销售管理系统类型、员工培训等。5.2.1.2长期规划应包括生产指标、人力资源指标、技术指标。生产指标包括树种或品种的在圃量、入圃量、繁殖量、出圃量,出圃苗木规格,培育周期,休闲地比例等。人力资源指标包括职工总数、技术人员数、管理人员数等。技术指标包括机械化作业比例、智能化程度、品种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5.2.1.3在制定长期规划时应填报生产计划表、人力资源规划表、技术规划表,见附录A。5.2.2中期计划5.2.2.1规划期限34年,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苗圃生产作业时间、投入劳动力数量、苗木繁殖与生产、水肥管理方案、病虫害防治、生产作业的协调、控制系统

7、与信息管理等。5.2.2.2中期计划应包括生产指标、人力资源指标、技术指标、物资指标。生产指标包括苗木市场需求预测数量、育苗树种(品种)数、苗木繁殖量、苗木在圃量、苗木出圃量、苗木培育周期、繁殖苗成品率、休闲地比例等。人力资源指标包括职工总数、技术人员数、管理人员数、生产效率等。2 DB11/T 18002020技术指标包括机械化作业区与数量、新品种研发与推广规模、智能化管理覆盖度等。物资指标包括物资需求量、物资储备量、物资供应量、单位苗木物质消耗额等。5.2.2.3制订中期计划应填报苗木需求预测表、苗木生产计划安排表、苗木生产进度计划表、生产资料使用计划表,见附录B。5.2.3短期计划5.2

8、.3.1规划期限12年,以配置生产设施、材料和劳动力,制定作业计划为目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苗木品种、作业数量、作业顺序、生产地点、作业时间安排、生产资料供应、劳动力安排、机械使用与维修、智能化管理等。5.2.3.2短期计划应包括生产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物资指标、技术指标、成本指标。生产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苗木品种数、苗木繁殖量、苗木在圃量、苗木出圃量、休闲地比例、总产值、净产值、苗木移植成活率、苗木嫁接成功率、苗木生长量、苗木培育周期、合格苗比例、繁殖苗成品率、保养苗保存率、废苗率、设备利用率等。人力资源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职工总数、生产工人数、技术人员数、管理人员数、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

9、劳动生产率、工时利用率、出勤率、定额完成率等。物资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物资需求量、物资储备量、物资供应量、单位苗木物质消耗额、物料利用率、物资重复利用率等。技术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新品种供给率、新品种推广试验数量与占圃面积比率、机械使用种类与数量等。成本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费用总额、苗圃经营管理费、部门管理费、苗木生产总成本、苗木单位成本等。5.2.3.3制订短期计划应填报生产安排表、生产作业安排表、生产资料使用表、用工计划表,见附录C。6生产过程6.1土壤管理6.1.1肥力检测应在春季生产作业前或秋季起苗后进行育苗地土壤肥力检测,包括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pH值、含水量

10、、碱解氮、微生物种类和含量等测定指标。取样深度应根据培育苗木类型、苗木规格和苗木根系分布深度确定,取样及各项指标检测的方法按照DB11/T 1604执行。6.1.2土壤耕作育苗地土壤应在空地期适时进行耕翻,深度60cm80cm,技术要求按照DB11/T476执行。宜采用机械耕作,机械设备类型见附录D。6.1.3轮作休闲6.1.3.1连续培育同一个树种苗木3年以上,在移植或出圃后,应进行与育苗树种不同科属植物之间的轮作。6.1.3.2育苗树种连续种植5年以上的土地,在苗木移植或出圃后宜休闲12年。6.1.4土壤培肥3 DB11/T 18002020以腐熟厩肥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肥为主,在苗木出圃后至

11、重新育苗前施入土壤中,用量90m/hm,充2分旋耕。或将不超过45000kg/hm的废苗残枝、玉米、小麦等作物秸秆残体粉碎后,在耕地前直接撒施2于土壤表面,也可将植物残体粉碎后与一定的磷酸二铵或尿素等氮肥沤制成堆肥,在旋耕时施入土壤耕作层中。6.1.5土壤保墒育苗地行间空地宜采用园林残枝粉碎物、土工布等透气性材料覆盖。6.2苗木培育6.2.1培育要求6.2.1.1苗木培育宜品种化和良种化,且品种宜尽量丰富。6.2.1.2繁殖材料来源应清楚。6.2.1.3规模化繁殖的植物材料应具有稳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成熟的培育方法和明确的适用条件。6.2.2大田育苗6.2.2.1应结合中、长期计划开展播种

12、苗培育和插条育苗,育苗相关技术按照DB/T 476执行。种子处理、插条育苗种条截制、整地、播种、扦插及管护作业宜采用机械作业,机械类型见附录D。6.2.2.2城镇绿化用造景树及珍稀树种育苗可通过嫁接繁殖。嫁接繁育品种应种源清楚,随植物信息记入技术档案。嫁接育苗培育相关技术按照DB11/T 476执行。6.2.3控根育苗6.2.3.1控根育苗参照容器育苗方法,相关技术按照LY/T 1000执行,此外,还应包括以下技术内容。小苗控根培育出圃前育苗超过 2年,应移栽在露地继续培育1个生长季以上,待出圃前 36个月时重新移栽到控根容器中培育后方可出圃。控根容器规格根据培育树种及培育时间确定:培育高度在

13、50cm以下、地径在0.5cm以下的苗木宜选择直径4.5cm,高度10cm的容器;培育高度50cm100cm、地径0.5cm1cm的苗木宜选择直径14cm15cm,高度18cm的容器;培育高度在100cm以上、地径在1cm以上的苗木,宜选择直径为20cm,高度为20cm的容器。培育多年生大苗,宜使用专用控根容器。在同一控根容器中培育大规格的苗木达3年时应倒换容器1次。应采取物理和化学等控根措施进行辅助修根。6.2.3.2在温室条件下控根育苗,苗木出圃前应在地面平整、设有喷灌和遮阳设备的炼苗场进行1020天的炼苗,采用降低温度、控制水分、少施氮肥、增施磷和钾肥等措施,使苗木逐步适应栽植地条件。6

14、.2.4移植培育6.2.4.1小苗移植小苗移植包括以下技术内容。小苗出圃前应经过移植培育,就地连续培育年限不应超过3年。小苗移植的株行距根据树种、培育年限及使用机械确定。移植育苗地准备、移栽定植及养护管理宜采用机械作业。6.2.4.2大苗移植4 DB11/T 180020206.2.4.2.1大苗培育应科学规划移栽种植作业区,并符合以下要求。统一区划作业区,种植行距不低于4m。同类定单的苗木和具有相似特性的树种可种植在同一区域内;具有相同树形和需要修剪成相同树形的树种种植在相邻区域内。同一树种连续种植不超过8行,隔离区域宽度不低于苗高的3倍。在相同区域内种植的不同树种不应有相同的病虫害风险或互

15、为寄主,不应具有生态上的竞争关系。可采用行间或株间乔灌或高矮搭配的种植模式。大苗应不超过3年移栽一次,每隔5年进行轮作休闲,每次移栽种植应不重茬。苗木株间应无杂草;苗行间土地不宜裸露,可套种耐荫灌木、地被植物或草。6.2.4.2.2移栽前对土地进行整理,清理杂灌及残茬,平整地面,施有机肥,旋耕破碎土块并均匀撒施基肥。6.2.4.2.3应立足于培育全冠苗,对苗木进行必要的修根、修枝处理后挖穴种植。修剪与定植的技术与方法按照DB11/T 212执行。6.3苗木整形管理6.3.1绑杆6.3.1.1具有中央领导干或计划培养中央领导干的乔木树种苗木定植后,可绑杆辅助形成直立主干。苗木应从1年生定植开始立

16、杆。绑杆可选高4m5m、粗3cm4cm通直的竹竿;扎带应选弹性好的材料。6.3.1.2立杆位置宜选择在苗木西南侧,紧贴苗干,埋深不小于50cm;绑扎位置距地面50cm为第一道,根据苗木生长速度及高度可每隔 50cm100cm绑扎一道,直至顶梢处,并随着苗木生长增加绑扎位置。6.3.1.3在有动物啃食或机械刮蹭的地方定植苗木,应选择带网眼的金属护套或PVC材料防护苗木主干。防护网套应有侧方开口,开口朝向绑杆。6.3.1.4树干高大的苗木,可借助机械完成上部绑扎。6.3.2修剪6.3.2.1应依据树种特性及苗木需求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6.3.2.2培育全冠苗,每年应在休眠期和生长季进行2次修剪。可

17、采用疏枝加短截方法,短截去掉当年生枝条长度的1/2,侧枝粗度生长超过主干粗度1/2时,及时修剪去除。6.3.2.3休眠期修剪以调整树形分枝结构为主,应控制各层枝条分生方向和生长势,保持侧枝合理分布。同一层枝条顶端高度应相同,下层侧枝粗度大于上层侧枝粗度。6.3.2.4生长季应控制侧枝生长密度及生长量,及时修剪枯死枝、重叠枝、徒长枝、竞争枝、交叉枝、病虫枝和伤残枝。6.3.2.5可借助机械在苗行间移动和升降完成修剪操作。6.4水肥管理6.4.1节水灌溉6.4.1.1应根据苗木需求、土壤墒情而定,实行科学灌溉。应制定节水灌溉制度,建立水循环系统。回收的雨水以及灌溉多余水,宜经沉淀和过滤后循环利用。

18、节水设施建设及灌溉方式按照DB11/T 1499执行。6.4.1.2新移植苗木应保持充足的灌溉用水,及时灌溉。5 DB11/T 180020206.4.1.3苗木生长季应根据墒情适时适量灌溉,灌溉时应一次浇透。6.4.1.4初春和冬季应灌解冻水和冬冻水。6.4.2测土追肥6.4.2.1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分阶段补充营养。6.4.2.2应根据苗木种类和规格采用配方施肥方案。6.4.3智能化管理6.4.3.1应具备智能化的苗圃苗木信息管理系统和灌溉系统,结合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6.4.3.2在苗圃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设置小型智能气象站,并将风力、气温、光照强度、蒸发量、降水量等气象数

19、据实时传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6.4.3.3在种植区内每个树种选择有代表性的育苗地块,设置土壤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pH值等指标,并通过建立原位土壤溶液抽提样点,定期取样检测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状态,输入苗圃信息管理分析系统。6.4.3.4苗圃施肥应结合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应根据苗圃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的数据在智能灌溉系统中设置施肥、灌溉参数,并依据累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系统各项参数。6.5有害生物防控6.5.1应调查苗圃地有害生物情况,根据气候和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测预报。有害生物防治原则及方法按照DB11/T 476执行。6.5.2做好对外来植物材

20、料的引种隔离,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检疫程序。6.5.3应采用生物和物理措施防治有害生物。采用化学防治时,应及时收回农药包装瓶(袋)等废弃物集中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做好农药出入库登记,防止外流、丢失。6.6松土除草与裸露地处理6.6.1育苗地应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应做到表面无土块,深度3cm5cm,近苗处浅、远苗处深,春秋浅、夏季深。除草应以杂草不妨碍苗木正常生长及不会带来其他不良影响为原则。6.6.2应避免大苗行间出现裸露地,可在行间培育耐荫的地被植物。苗木株间宜用树皮、树木废弃物或作物秸秆覆盖,也可种植豆科植物。6.7防寒和防高温措施6.7.1入冬前,对抗寒性较差的大苗应

21、采取搭设防风障、包草、涂白等防寒措施。6.7.2春季苗木萌芽后对受寒害的苗木应进行修剪、移植、补植等。对受害苗木应加强管理,进行早期追肥或根外追肥。6.7.3春夏两季,为避免大规格苗木出现日灼伤害,应提早采取包裹深绿色无纺布等措施。7苗木出圃7.1出圃准备6 DB11/T 180020207.1.1出圃苗木产品质量应达到合格苗标准。造林用苗木出圃质量应达到DB11/T222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用苗木出圃质量应达到DB11/T 211的要求。7.1.2出圃同一批苗木规格及质量应统一。应提供真实、完备的苗木种源、培育过程、检疫及质量等信息。7.1.3出圃前12个月,应根据出圃苗木的类型对预订苗木进

22、行处理,及时清理育苗地上残次苗及育苗生产设施。7.1.4裸根苗起苗前应做好修枝、断根、拢冠等工作,在起苗前3天灌一次透水,全冠苗起苗前7天内不应灌溉。7.1.5带土球苗起苗前应清理苗木周围杂草、灌木、碎土、砖石等,做好修枝、断根和拢冠等工作,起苗前10天内不应灌溉。7.2起苗与质量检验7.2.1应根据苗木类型选择适宜起苗季节。裸根苗宜选择秋季和春季栽植前起苗,如特别要求非适宜季节用苗,应提前36个月将苗木移栽在容器中进行过渡培养后出圃;带土球苗宜选择春、夏、秋季起苗;容器苗出圃时间可不受季节限制。7.2.2起苗时裸根苗应保持根系完整,苗木根系长度和根幅应符合DB11/T222的要求,或者根系长

23、度达到苗木地径的8倍以上,根幅不小于苗木地径的8倍。带土球苗木的土球规格应符合DB11/T 212的要求。7.2.3宜采用机械起苗方式。小苗可选用起苗犁等,大苗可选择带吊装、运输等多功能型机械设备起苗,见附录D。7.2.4苗木出圃前应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法按照DB11/T 222执行。质量检验记录表见附录E。7.3包装与运输7.3.1起苗后应及时包装。土球包装宜使用降解材料。7.3.2裸根苗运输前应做好根部蘸泥浆、加垫湿润物等处理,运输中使用封闭式货运,温度控制在510。其它技术要求按照DB11/T 476或合同要求执行。7.3.3调出苗木时,应确认调运苗木数量和质量,填写出货单,按规定履行相

24、关手续后方可调运苗木。7.3.4出圃苗木应随车备好苗木检疫合格证(原件)或植物检疫证书(原件)、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苗木标签(原件)。苗木为良种的应附带良种证。7.3.5苗木出圃后,及时更新苗圃苗木管理信息系统。7.3.6苗木运达目的地后,应由接收单位验收人员填写苗木验收单,见附录表F.1。8管理要求8.1人员管理8.1.1应有专人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负责规模化苗圃的用工计划。7 DB11/T 180020208.1.2应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录用,对员工定期开展技能培训。8.1.3制定规模化苗圃保密制度,建立保障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和权限的管理措施。8.2物资管理8.2.1生

25、产物资及原材料入库前,仓库管理人员应进行质量和数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及时登记库存台账。台账记录格式见附录表F.2。8.2.2应建立各类工器具、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度。8.2.3应建立化肥农药的管理、使用、回收监督和检验责任制度。8.3信息化管理8.3.1苗木产业宜数据化,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资产”的转化,宜建立销售苗木产品的电子标识。8.3.2规模化苗圃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库存管理、客户管理、生产管理、订单处理、产品质量追溯、档案管理等模块,应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对各类信息进行存贮、传输、输入和输出,负责系统维护和技术更新。8.3.3应收集、分析和利用规模化苗圃各类相关信息,运用于苗木管理

26、决策。8.3.4应建立规模化苗圃定期检查验收制度,核查基本建设、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苗木出圃及人、财、物使用的执行情况,检查结果应计入档案并录入苗圃管理信息系统。8.3.5应有专人负责填写和维护育苗生产技术档案,按作业小区及时填写。档案具体内容填写应符合LY/T 2289的要求。育苗生产技术档案内容应录入苗圃信息化管理系统保存。8 DB11/T 18002020AA附录 A(资料性)长期规划管理编制用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化苗圃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表A.1至表A.3给出了长期规划管理相关表格。表A.1生产计划表年月日编制年度树种/品种名称苗木规格计量单位期初在圃量入圃量

27、繁育量出圃量期末在圃量填表:审核:表A.2人力资源规划表年月日编制技术人员年度管理人员员工总数初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填表:审核:表A.3技术规划表年月日编制良种使机械化作业智能化管理新品种技术创新能力年度生产应规划应用规划获新品扩繁推广育获专利新增研究新晋高级技发表论制定标用率其它用环节占比环节占比种权数数量苗面积权数量课题数量术人员数量文数量准数量填表:审核:9 DB11/T 18002020BB附录 B(资料性)苗圃中期计划管理编制用表应根据苗圃长期规划的目标,分阶段制订苗木中期生产计划,表B.1B.4给出了苗圃中期计划管理相关表格。表B.1苗木需求预测表年月日编制计划年度树

28、种名称苗木类型苗木规格需求数量(株)需求原因合计填表:审核:表B.2苗木生产计划安排表年月日编制育苗树种(品种)苗木数量起止日期用工机械起止日期用工机械起止日期用工机械规格 (株)(人天)(台班)(人天)(台班)(人天)(台班)合计填表:审核:10 DB11/T 18002020表B.3苗木生产进度计划表年月日编制生产年度生产作业类目数量实施时间(月份)(株)123456789101112播种嫁接扦插移植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越冬防寒出圃填表:审核:表B.4生产资料使用计划表年月日编制数量(株)生产资料名称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填表:审核:11 DB11/T 18002020CC附录 C

29、(资料性)苗圃短期计划管理编制用表应根据苗圃长期规划和中期计划目标,分年度和季节制定短期苗木生产计划,表C.1C.4给出了各相关表格。表C.1年月生产安排表月日编制起止日期用工安排部门生产项目生产数量执行情况分析自至人力机械填表:审核:表C.2工段年月生产作业安排表月日编制起止日期用工安排生产项目生产资料名称12生产数量执行情况分析自至人力机械填表:审核:表C.3年月生产资料使用表月日编制单位单价(元)原料用量计划上月结余本月使用本月结余填表:审核: DB11/T 18002020表C.4用工计划表年月日编制序树育苗作业合计用工单位面积劳动定额(人/天)号种方法面积(人/天)种子整地播种移植松(培)间苗抹芽绑杆抗旱病虫防治施肥起苗其它单位总用处理面积 工量用工扦插土除草(次数/(次数/用工数)用工数)防寒(次数/(次数/时间人工用工数)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