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笔记:由“毛毛虫”引发的故事……_第1页
观察笔记:由“毛毛虫”引发的故事……_第2页
观察笔记:由“毛毛虫”引发的故事……_第3页
观察笔记:由“毛毛虫”引发的故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4观察笔记:由“毛毛虫”引发的故事幼儿姓名:中一班轩轩(7岁)观察教师:*观察日期:*年*月*日观察时间段:(8:10一一8:20)晨间游戏的三个时间段观察地点:户外游戏环境之动感地带东客观描述1:毛毛虫武器 (8:10一一8:14)轩轩手里拿着毛毛虫玩具,跑来跑去地玩耍。一会儿将毛毛虫玩具往地上砸几下,一会儿又当做尾巴耍几下。他笑眯眯地对着源源说:哈!这是我的武器!说完一段比划,毛毛虫被当做武器左右开弓。源源手里拿着王老吉做成的高跷,对轩轩说:你这个毛毛虫又不厉害的!我也有武器!源源抬起自己的高跷给轩轩看。说完源源拿着高跷的带子向天空甩了几下,轩轩也甩起了自己的毛毛虫,两

2、个人边甩边跑,便追赶了起来。不一会儿源源就跑过来喊着告诉我:老师,轩轩说要打我!我便问轩轩:你为什么要打源源?好朋友玩游戏不可以打架的啊!轩轩抬着头回答我:我没有打到他。我这个毛毛虫武器打一下也不痛的,很软的。你不信摸摸看!看着他这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并没有责怪他。我故意对他说:我知道了,但是你们可以玩点别的游戏,好吗?轩轩随机补充:我们知道啦!那我们去玩点别的!随后两个人又开开心心地跑开去玩游戏了。客观描述2:桑叶上的小洞洞 (8:14一一8:17)动感地带活动场地的东面有一块桑树地,和我们的活动场地隔着一道小栅栏。就一会功夫,我看见轩轩跑进了桑树地里了。只见他在那里看看这里,摸摸那里,好一会

3、儿也走出来。成朗和孙恩临也走了过去,三个人一起在议论着什么。我走过去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呀?轩轩又是第一个回答我的:孙老师,你快看,这么多小洞洞?哪里有小洞洞?我也有点好奇,循着他小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原来在桑树上有很多被咬过的痕迹,还有些风吹日晒有些斑斑点点,看上去也非常的不平整,沟壑很多。我知道这些是桑树叶!轩轩说。对,那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小洞洞吗?我问他。是不是虫子咬的?成朗说。不对,不对,是蚕宝宝吃掉的!轩轩回答道。你怎么知道是蚕宝宝吃掉的呀?我又追问轩轩。蚕宝宝喜欢吃桑树叶的!我奶奶告诉我的!轩轩大声回答。嗯,你说的没错,这些桑叶是蚕宝宝最爱吃的叶子。不过呢,这些桑叶快老去了,叶子有点

4、发黄了,我们如果要养蚕宝宝,要把叶子采下来喂给蚕宝宝吃我给他们解释了一番,然后又说:我们以后再来看看这些桑树叶吧,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变化,好吗?好!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客观描述3:蝶子是蝴蝶!(8:17一一8:20)从桑树地出来以后,轩轩还是拿着毛毛虫的玩具,他又走到我面前,和我说:孙老师,我见过蚕宝宝的!你在哪里见过的?我问道。我电视里看过的,蚕宝宝就是吃桑树叶慢慢,慢慢长大的!他边说边比划着。我也知道的咯,我还知道蚕宝宝会变蝶子的!旁边的小东东也大声插话进来。蝶子就是蝴蝶,慢慢地变成成蝶子的!轩轩说。对啊,蚕宝宝会自己做一个茧子,把自己包起来。小东东说。蝶子也会做茧子!轩轩又说。两个人越

5、说越起劲,看着两个人认真的样子,我静静地听着,不一会律动音乐声响起,两个人就去收拾了玩具。幼儿原因分析:轩轩是一个很细心、爱观察、爱动脑筋思考的小朋友。他的语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发展比较有优势。在今天的晨间游戏时间段,我追随着他的活动记录了一些他的言语和片段,我发现他在游戏中和小朋友之间有比较主动的交流,同时也比较有问题意识,能够和我主动的提出自己的困惑,也让我有了不少的思考。在片段一中,如果我武断地判断他是和同伴打架,那对他就造成了误会,因为他平时并不存在欺负同伴打架吵闹的现象。片段二中他走进了桑树地,无意观察到桑叶的变化,我当时是有点生气,因为下过雨地面还没完全干,里面都是泥巴,他们跑进去

6、我本来要指责他们没有在指定场地玩耍的,但看到他们还是很认真地讨论桑叶上的小洞洞这个问题,我也就没有批评他们,还给他们留一悬念,让他们以后要继续关注桑叶的变化。片段三中,两个孩子的讨论更加精彩,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也发现了孩子们了解的一些知识,同时还有孩子们混淆的一些概念。比如蚕宝宝结了茧子以后到底会变什么?是变成蝴蝶吗?蝶子会不会再变成茧子呢?这些科学知识有待于我和孩子们一起继续寻找答案。对策与建议:1.细心观察,侧面指导。从原因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孩子的行为都需要老师直接干涉,武断的打断孩子的行为,而是应该尽量多给孩子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多多观察,多多探索,可以主动积极地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渠道。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慢下脚步,给孩子多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2.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从游戏中我们总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点,都值得被记录和探讨。所以针对本次活动孩子们存在的好奇和兴趣,我决定在班上继续以此为话题,让幼儿有进一步探索蚕宝宝或者毛毛虫的成长规律,让幼儿有自主获得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