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1页
学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2页
学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3页
学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4页
学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教材问题解答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学习探究区一、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1.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大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2)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实行 ;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接管理。 答案历史叙述禹王位世袭制2.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 (2)目的:为有效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藩屏王室。(3)概况对象:同

2、姓贵族、 和归顺的异族首领。 内容: 、授民、授职。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见, 、服役,带兵随从作战。权利:代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实行再分封。(4)影响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后期:因受封者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王室衰微,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功臣授土纳贡答案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它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商代也存在分封,但这些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与商朝王室无血缘关系,在商王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中央对抗甚至叛乱,与中央的关系非常不稳定。微点

3、拨“封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西周的“封建”是指分封诸侯,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理解概念深化探究探究点西周的分封制材料思考(1)西周分封示意图反映出同姓封国和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答案特点:两种分封的诸侯国交织在一起,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2)从图中找出周王亲族的封地,看都在何处?反映了怎样的意图?答案主要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意图:被封主体是同姓亲族,被封地区为战略要地,达到藩屏王室的目的。答案二、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备答案历史叙述1.含义:是以 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4、的。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是实行分封制的主要依托。2.历程:夏代产生,商代发展,西周完备。3.特点:严格区分嫡庶长幼,确定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小宗绝对服从大宗。4.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 的统治。父系血缘嫡长子继承制奴隶主贵族1.正确区分嫡子与庶子古代中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正室所生的儿子为“嫡子”,侧室所生的儿子为“庶子”。长子不一定是嫡长子。2.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大小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的。比如周王是绝对的大宗,但是诸侯就不是绝对的大宗和小宗。诸侯相对于周王来说是小宗,但是相对于卿大夫来说就是大宗。微点拨中国古

5、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归纳总结深化探究探究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思考(1)依据材料,概括宗法制的特点。答案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答案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

6、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返回答案反馈训练区123456解析答案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解析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西周的封国有燕、齐、鲁、卫、晋、宋、楚等。A项河南的简称是豫,河北的简称是冀;B项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北的简称是鄂;D项广东的简称是粤,广西的简称是桂。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C项山东的简称是鲁,山西的简称是晋,其简称都源自西周封国国名。C解析答案1234562.下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

7、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解析由题干中的“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可证实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宜侯簋D解析答案1234563.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实现长治久安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除诸子矛盾D.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解析“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大意是立嫡子不让庶子僭(jin)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动乱。材料表明宗法制的目

8、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D解析答案1234564.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请你判断,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 B.鲁国国君C.卿大夫 D.士解析按宗法制规定: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B1234565.下图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两者的关系是()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A.互为表里B.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C.前后继承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解析宗法制和分封制两种制度互为表里,故选A项。A解析答案返回解析答案1234566.“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解析“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说明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并成为同姓中的大宗,故A项与题意相符。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