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简介、表面处理和应用_第1页
碳酸钙简介、表面处理和应用_第2页
碳酸钙简介、表面处理和应用_第3页
碳酸钙简介、表面处理和应用_第4页
碳酸钙简介、表面处理和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碳酸钙简介、表面处理和应用主要内容碳酸钙简介碳酸钙的表面处理纳米碳酸钙的应用一、碳酸钙简介俗称:石灰石、石粉,是一种化合物,呈碱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酸。化学式:CaCO3 相对分子质量:100.09 性状: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无气味。无味。密度:2.93 分类制备方法分: 重质碳酸钙(Ground Calcium Carbonate)简称GCC 轻质碳酸钙(Light Calcium Carbonate)简称LCC 纳米碳酸钙(Nano-Precipiated Calcium Carbonate)简称NPCC结晶结构上分: 方解石型、文石型和球霰石型三种同分异构体。当加热文石型时转变成方解

2、石型、方解石研磨可生成文石型。分类按粒径大小与其在制品中反映出的性能可分为五类:微粉 (5m ,增量剂);超微粉(15m,半补强-增量剂);微细 (0.1 1m,半补强剂);超细 (0.02 ,补强剂);超微细(,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质 )按外观形态分: 立方形、纺锤形、球形、连锁状、片状、纤维状、针状和无定形态等。 碳酸钙的用途碳酸钙是一种主要的无机填料广泛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随着上述行业高速发展,碳酸钙产品向着粒径超细化,晶型多样化及表面改性方向发展,使其既具有填充作用又具有补强性碳酸钙的工业生产发展碳酸钙自被用于工业生产,已有100 多

3、年的历史了,目前世界总产量约800 万吨/年近几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总产量达3000 万t/a。预计2017年全球碳酸钙产能将达到亿t/a 中国碳酸钙生产总量达1800万吨/年。生产企业800家。碳酸钙发展趋势功能化、专用化将成为碳酸钙发展的趋势,并且产品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高档产品如纳米级碳酸钙、超微细碳酸钙、医用级和食品级碳酸钙;各种表面改性的专用碳酸钙,如天然橡胶专用、合成橡胶专用、涂料专用等碳酸钙,纺锤形、立方形、链锁形、菱形、晶形等各种晶形碳酸钙,必将大量投放市场,以满足市场需求。GCC的介绍1. 制备方法: 其生成工艺流程有两种。干法生产工艺流程:首先手选从采石场运来的方

4、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然后用破碎机对石灰石进行粗破碎,再用雷蒙磨(摆式)粉碎得到细石灰石粉,最后用分级机对磨粉进行分级,符合粒度要求的粉末作为产品包装入库,否则返回磨粉机再次磨粉。湿法生产工艺流程:先将干法细粉制成悬浮液置于磨机内进一步粉碎,经脱水、干燥后便制得超细重质碳酸钙。 沉降体积:碳酸钙简介2. 重钙的特点 重质碳酸钙的形貌不规则,颗粒大小差异大,且颗粒有棱角、表面粗糙,粒径分布较宽,粒径大,平均粒径一般为110m。重钙按其原始平均粒径分为:粗磨碳酸钙( 3m)、细磨碳酸钙(13m)、超细碳酸钙(0.51m)。 3. 应用 重钙通常用作填料,广泛用于人造地砖、橡胶、塑料、造纸、涂

5、料、油漆、油墨、电缆、建筑用品、食品、医药、纺织、饲料、牙膏等日用化工行业,作填充剂起到增加产品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碳酸钙简介LCC的介绍1. 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采用间歇鼓泡碳化法或连续喷雾碳化法,经气固液三相碳化反应,最后碳酸钙沉淀经脱水、干燥和粉碎得到LCC。 沉降体积:碳酸钙简介2. LCC的特点:(1)颗粒形状规则,可视为单分散粉体,但可以是多种形状,如纺锤形,立方形、针状、连锁状、球形、片状等。这些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得。(2)粒度分布窄。(3)粒径小,平均粒径一般为13m。碳酸钙简介3. LCC的应用:(1)橡胶行业:可以增加制品的容积,节约天然

6、橡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可以提高抗张强度、耐磨性、撕裂强度,有显著的补强作用,同时可以调整稠度。(2)塑料行业:对塑料制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很大作用,提高制品的硬度、表面光泽和表面平整度,还可以取代昂贵的白色颜料起到一定的增白作用。(3)油漆行业:碳酸钙在油漆行业中用量较大,是不可缺少的骨架,在稠漆中用量为30%。(4)水性涂料行业:能使涂料不沉降,易分散、光泽好等特性,在水性涂料中用量为2060%。(5)其他行业:提高纸张的强度、白度,且成本较低;在电缆中能起到一定的绝缘作用。碳酸钙简介碳酸钙简介GCC 与LCC理化性质的比较理化性质GCCLCC制备方法粉碎化学沉淀粒径范围(m)11013沉降体

7、积(mL/g)1.21.92.5比表面积(m2/g)15吸油值(mL/100g)486090形貌无规则形貌可控二、碳酸钙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的改性改性剂种类1. 偶联剂 偶联剂是连接胶黏剂、聚合物基体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桥梁。(1)钛酸酯偶联剂 钛酸酯偶联剂主要与粉体材料表面的自由质子形成化学键,主要是Ti-O键。 碳酸钙的改性钛酸酯偶联剂在无机粒子表面的作用机理模型碳酸钙的改性(2)硅烷偶联剂 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子有机硅化合物。其通式为RSiX3,式中R代表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的活性官能团,如氨基、乙烯基、环氧基、酰胺基、胺丙基等;X代表能够水解的环氧基(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

8、)。 多组分硅烷偶联剂与CaCO3表面反应机理一般为:OOHOH+2RSi(OH)3OOSiSiOOORR碳酸钙的改性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一是将硅烷偶联剂配成水溶液,用它处理无机粒子后再与有机高聚物或树脂混合,即预处理法;另一种方法是将硅烷偶联剂与无机粒子及有机高聚物基料混合(即迁移法)。前一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而后一种工艺简单。 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与偶联剂的品种及填料的比表面积等有关,可按下式计算:碳酸钙的改性其他偶联剂 铝酸酯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辛酸酯偶联剂、铬酸酯偶联剂等。2.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树脂酸及其盐类,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等。其分子的一

9、端为长链烷基,结构与聚合物相似,因而和聚合物烯烃等有机高聚物有一定的相容性。分子的另一端为羧基、醚基等机型基团,可以与无机粒子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吸附或化学反应,覆盖于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亲油性结构,提高其相容性。脂肪酸或其盐对CaCO3粉末的表面处理机理如下: CaCO3 + RCOO-CaCO3 OOCR 碳酸钙的改性3. 无机改性剂 例如偏磷酸、焦磷酸等。可以改变粒子的表面状况,如pH值等。4. 有机改性剂 含有羟基、氨基或硫基的脂肪族、芳香族或含有芳烃基的脂肪酸在粒子表面包覆一层有机物,使其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脂肪酸或其盐对CaCO3粒子的表面处理机理如下:CaCO3+脂肪酸(盐)CaCO3

10、碳酸钙的改性碳酸钙的改性 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是化学包覆改性,使用的表面改性剂包括脂肪酸(盐)、钛酸酯偶联剂、铝锆偶联剂、无规聚丙烯、聚乙烯蜡等。1. 硬脂酸(盐)处理法 CaCO3干燥高速捏合机硬脂酸出料包装硬脂酸包覆处理CaCO3工艺流程图 碳酸钙的改性2. 偶联剂处理法 偶联剂包覆处理CaCO3工艺流程图 钛酸酯偶联剂惰性溶剂混合CaCO3干燥高速捏合包装碳酸钙的改性3.表征方法FT-IR接触角TEMBET活化度吸油值未改性纳米碳酸钙、改性纳米碳酸钙以及偶联剂的红外谱图三、纳米碳酸钙的应用纳米碳酸钙的应用1. 在塑料中的应用(1) 徐伟平、黄锐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填充HDPE复合材料的性

11、能:不经过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无增韧作用,改性后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2) 胡圣飞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能够提高PVC强度和韧性,含量10%时拉伸强度达到58MPa,为纯PVC(47MPa)的123%,冲击强度可达到纯PVC的313%。而1m的非纳米钙无明显的增强效果。(3) 吴少吟的研究结果表明,重钙(15m)、轻钙(15m)和纳米钙(平均40nm)对HDPE复合材料的作用差别较大,纳米钙填充的试样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明显优于轻钙和重钙。纳米碳酸钙的应用复合材料的SEM照片复合材料的TEM照片纳米碳酸钙的应用1:无CaCO3;2:未改性纳米CaCO

12、3;3:微米级CaCO3;4:改性纳米CaCO3 纳米碳酸钙的应用未改性碳酸钙改性轻钙改性纳米钙纳米碳酸钙的应用未改性碳酸钙改性轻钙改性纳米钙无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的应用2. 在橡胶中的应用 晶型:以连锁状纳米钙对橡胶的补强效果最好; 粒径:以80120nm为宜,颗粒太小导致分散困难; 吸油值:橡胶用纳米钙的吸油值越高,碳酸钙对橡胶的浸润性和补强性越好;水分:水分含量越低,则硫化烧焦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硫化速度;pH值:一般控制在,若pH值过低,则导致硫化速度、焦烧时间长,从而延长加工时间,增加能耗。纳米碳酸钙的应用3. 在胶黏剂、密封胶中的应用 晶型:以立方体、菱形六面体或部分呈链锁状的立方体

13、最好; 粒径:以60120nm为宜,粒径太大,胶的触变性能差,易流挂,影响力学性能,颗粒太小导致分散困难,捏合时间长; 吸油值:配胶后,吸油值较高的碳酸钙的触变性和各种力学性能均比较理想,但胶的粘度大,不易调整。不同的密封胶体系对吸油值要求不同;水分:水分含量越低对密封胶的性能越好;pH值:一般pH值越低越好。纳米碳酸钙的应用4. 在涂料中的应用 良好的剪切变稀效应; 良好的触变性能:纳米钙能使体系产生触变结构,在施工时有高的剪切速度、低粘度,有利于涂料的流动; 具有较高的屈服应力:保证PVC底盘涂料能形成一定的强度,能抵抗小的扰动和剪切应力;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稳定性。纳米碳酸钙的应用5. 在

14、油墨中的应用 晶型:立方体纳米钙流动性好、吸油值低、分撒性好,适用于油墨 粒径:纳米 钙在油墨中的填充量一般为3%10%,粒径在3060nm; 透明度:油墨用纳米钙一般选择透明度不是最大的那种,要有较好的印刷适应性;水分:油墨用纳米钙对水分的要求不高,一般3%即可;流动度和光泽度:立方体和球形纳米钙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动度和光泽度。纳米碳酸钙的应用6. 在保健食品、饲料、医药、日化中的应用 日化产品:高档化妆品、香皂、洗面奶、牙膏 医药:补钙药物、作为微生物发酵的缓冲剂而应用于抗生素的生产,作为填充剂在止酸片中起到一定的药效; 食品:碳酸钙作为碱性剂、组织促进剂、赋形剂、面团质量改进剂、酵母善料

15、剂;在口香糖、巧克力中碳酸钙作为强化剂,既作为填料降低成本,又作为基质材料。5.1 超细碳酸钙的用途5.1.1 用于橡胶工业 碳酸钙是橡胶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填料,橡胶工业也是超细碳酸钙的主要市场之一。碳酸钙填充在橡胶制品之中,可以增加产品的体积,从而节约昂贵的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在日本,橡胶用超细碳酸钙占市场销量的。添加超细碳酸钙的橡胶,其硫化胶伸长率、撕裂性能、压缩变形和耐屈扰性能,都比添加一般碳酸钙的高。例如,对于SRB胶料而言,加入用树脂酸处理过的超细碳酸钙后,橡胶制品撕裂强度在200kg/cm2,而添加普通超细碳酸钙的撕裂强度不超过50 kg/cm2。超细碳酸钙尤其适

16、用于浅色橡胶制品,超细碳酸钙在浅色胶料中分散性好,可部分或大部分替代白炭黑、炭黑起到增白和补强作用,可制得透明、半透明的橡胶制品。例如,对于SRB胶料,超细碳酸钙添加量可达100(体积分数)以上,其补强效应也不受影响,而炭黑、白炭黑在胶料中一般只配合到50(体积分数)。15.1.2 用于塑料工业塑料工业应用最多的填料便是碳酸钙,碳酸钙由于拥有其他填料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世界塑料产品所耗用的各种非金属矿物填料中约占70。超细碳酸钙作为廉价的超细材料,用作塑料填料,具有增韧、增强的作用,能提高塑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同时还赋予塑料滞热性。碳酸钙作为塑料填充剂和增量剂,

17、可减少树脂用量降低成本,经测算:在塑料工业,1吨碳酸钙可创造万元的产值、8000元的利润。塑料中加入超细活性碳酸钙后,制品的抗张强度、极限伸长率等性能指标都有所提高,还能使填充量大大提高。如日本将超细碳酸钙填入塑料中,其充填量可由原来的45上升到6080,并改善了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提高了塑料加工过程的挤压速度和塑料加工制品的抗冲击强度,超细碳酸钙在其中起到了补强剂的作用。塑料行业要求的碳酸钙平均粒径一般在0.1- 5m,使用以下的超细碳酸钙,都必须经过表面改性提高分散性,以提高其与塑料高分子间的亲和力及撕裂强度。例如,用于汽车内部密封的PVC增塑溶胶加入的超细碳酸钙后,改善了塑料母料的流动性

18、,提高了成型性。 5.1.3 用于造纸业造纸工业是国内碳酸钙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超细碳酸钙目前主要用于特殊纸制品,如女性用卫生巾、婴儿用尿不湿等制品(主要在生产透气不透水的聚乙烯薄膜时使用)。超细活性碳酸钙作为造纸填料具有的优点为:高蔽光性、高亮度、高白度、高膨胀性,所有这些赋予了超细碳酸钙“功能颜料”的特点:能使造纸厂使用更多的填料而少用纸浆,大幅降低原料成本;使生产的纸制品更加均匀、平整;吸油值高,能提高彩色纸的颜料牢固性。在卷烟纸、杂志纸、字典纸、新闻纸、书籍纸中,超细碳酸钙的填充量达30以上。在定量涂布纸、无光泽铜板纸等特殊纸制品中超细碳酸钙的填料甚至高达80%以上。 5.1.4 用于

19、油墨行业在油墨行业,高功能性超细碳酸钙用于油墨产品中能体现出优异的分散性和透明性、极好的光泽和遮盖力,以及优异的油墨吸收性和高干燥性。例如,对于550m的光线照耀,随着粒径的变小,光的透过率变大,透明度提高。超细碳酸钙在树脂型油墨中作油墨填料,除起到一般油墨填料的作用外,与传统油墨填料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稳定性好、光泽高、不影响印刷油墨的干燥性能、适应性强。超细碳酸钙用作油墨填料由于以上优点而倍受关注。 5.1.5 用于涂料工业涂料工业是填料和体质颜料的主要应用领域,碳酸钙具有上述两种用途,广泛用于涂料油漆配方中,具有补强的作用,并增容降低成本,因而可部分代替昂贵的钛白粉。粒径小于100nm

20、的碳酸钙经表面改性可用于汽车底盘防石击涂料和面漆,是碳酸钙行业中最高档的产品,作为一种流变助剂,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结构性能。目前这一领域的进口产品售价高达万元/吨,是普通碳酸钙售价的30倍,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还依赖进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一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5.1.6 碳酸钙的其它用途在农药中充当载体,超细碳酸钙不仅可明显提高药效,还可借助小颗粒碳酸钙巨大的比表面积,实现农药有效成分的高度富集,使农药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大幅提高农药的包装、运输、仓储的效率。尤其在最新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中,以超细级碳酸钙分散在可聚合的单体中,然后引发聚合,将超细碳酸钙包埋在聚合物中,由此制备出

21、的超细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超细碳酸钙可用作高档化妆品、香皂、洗面奶、儿童牙膏等日化产品的填料。在制药工业中超细碳酸钙是培养基中的重要成分和钙源添加剂,作为微生物发酵的缓冲剂而应用于抗生素的生产,在止痛药和胃药中也起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果严格控制超细碳酸钙中铅、砷等对人和动物有害元素的含量,超细碳酸钙作为一种钙源添加剂可用于保健食品与饲料工业,具有质优价廉易于吸收等特点,目前已经开始在奶粉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应用,这方面的应用潜力较大。在环保垃圾袋生产中,垃圾袋用碳酸钙环保塑料是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主体,加入低分子化合物超细碳酸钙改变分子链结构,经过共混、改性、接枝、共聚等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制成的

22、一种新型材料。加入的超细碳酸钙在焚烧垃圾时吸附被释放出的有毒害气体,避免酸雾污染大气环境,可广泛地应用于居民、机关、学校、铁路、航运、工矿企业及社会公共场所,对保护生态平衡具有深远意义。5.2 超细碳酸钙生产技术进展5.2.1 常规的超细粉体制备技术5.2.1.1 固相法分为机械粉碎法和固相反应法两大类。 机械粉碎法是用各种超微粉碎机将原料逐级研磨成超细粉末,此法较适用于制备脆性材料的超细粉,具有成本低、产量高、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等优点。很难使粒径100nm,而且在粉碎过程中无法控制颗粒的形貌和粒径大小,使颗粒难以体现出超细材料的特殊性能。如在重质碳酸钙目前仅能做到10m左右,且均为不规则形貌,

23、其用途多为增容填料。 固相反应法是将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研磨后进行煅烧,通过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制得超微粉。例如:目前常见的超细粉体BaTiO3、Al2O3制备即用此法。该法制备工艺简单,但生成的粉末容易团聚,经常需要进行二次粉碎,成本较高。 5.2.1.2 液相法 其基本方法是: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可溶性(或微溶性)金属盐类,按一定浓度配成溶液或悬浮液,使各元素呈离子或分子态,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沉淀剂或用蒸发、升华、水解等操作,将金属离子以其他形式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最后将沉淀晶体脱水或进一步加热分解而制得超细粉体。与其它方法相比,液相法具有设备简单、原料容易获得、纯度高,产品晶

24、型与粒径可控制、分布均匀等优点。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反应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集而形成超细颗粒。 气相法根据反应物质种类的变化可分为物理气相法和化学气相法两种。 5.2.1.3 气相法5.3 超细碳酸钙制备技术进展5.3.1 国内外主要碳化工艺介绍 超细碳酸钙的制备方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二氧化碳碳化法,具体步骤包括:石灰石煅烧,生石灰消化,石灰乳碳化,脱水干燥,表面外理等工序。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图5-1 碳化工艺流程图其中石灰乳与二氧化碳的碳化反应是所有工序的关键,是决定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我国超细碳酸钙制备技术研究

25、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此,根据碳化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多种超细碳酸钙制备方法。如果在碳化反应后,再对超细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则可制得超细活性碳酸钙。 5.3.1.1 间歇鼓泡碳化法晶形控制剂浆液尾气CO2去活化等工序1234图5-2 间歇鼓泡碳化法示意图该技术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日本率先用来生产超细碳酸钙,八十年代由当时的广东恩平碳酸钙厂引进到我国。由于与生产普通碳酸钙的方法相似,国内多家企业模仿此法进行超细碳酸钙生产,并在工艺设备上作了许多改进。如采用微孔气体分布装置,釜内加挡板、折流板等。但由于鼓泡塔特有的传递系数,无法从根本上强化以传递为控制步骤的碳化反应过程,也就无法保证产品的形貌、粒径及分

26、布等主要性能参数。 5.3.1.2 间歇搅拌碳化法 Ca(OH)2 1 2 CO2 1转子流量计 2. 鼓泡碳化塔图5-3 间歇搅拌碳化法示意图该法通过搅拌同时实现反应体系的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通过宏观混合使反应体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了高度均匀,为确保产品粒度的均匀、避免少量大粒子生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通过微观混合,使石灰乳和二氧化碳气体高度分散,并高速相互碰撞,大大降低了传递阻力,明显提高反应速度。通过搅拌形式,搅拌桨尺寸、搅拌桨转速等的调整,可制备出多种形貌的超细碳酸钙。通过此法生成的碳酸钙由于在反应器中具有长短不一的停留时间,获得的产品粒度分布较宽。 5.2.1.3 连续喷雾碳化法 该方

27、法与鼓泡碳化法的最大不同是实现了反应相态的改变和操作方式的改变,传质阻力较大的石灰乳由连续液相转变为液滴分散相,相间接触面积大增,从根本上强化了传递过程,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尤其是经喷雾形成的大量细小晶核,对形成超细小颗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碳酸钙.doc喷嘴雾化是该方法的技术关键,雾化液滴越小,反应越有利,但喷头孔径也要越小,而过小的孔径容易堵塞,这一矛盾制约了该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另外部分液滴落附在塔壁上流速减慢,易生成大粒子,使产品粒径分布不均匀。由于上述结构上的难题,以及工艺投资较大、管路复杂、操作难度大等因素,目前仍在现有规模上进行改进,未进一步扩大规模。 5.2.1.4 超重力反应结晶

28、法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是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首次开发的一种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新工艺,该方法采用了能够将填充床高速旋转的新型反应器,利用填充床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离心力场获得超重力环境,从根本上强化反应器的传递过程和微观混合过程。并将CaCO3成核过程与生长过程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即将反应成核过程置于高强度的微观混合区中进行,其宏观流动形式为平推流,无返混(超重力反应器);将晶体生长过程置于宏观全混流区中进行(带搅拌的釜式反应器)。与传统的碳化法所采用的工艺相比,这种工艺确保了结晶过程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较高的产物过饱和度、均匀的产物浓度空间分布、相同的晶核生长时

29、间等。由于超重力的作用,使气液固三相间传质和微观混合得到极大强化,相界面迅速更新,体积传质系数较重力场中提高13个数量级,使反应时间缩短到1/5-1/10s。设备的生产能力及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反应的快速进行,克服了生成粒子的长大,产物粒径明显减小。 该方法由北京化工大学开发成功后,40t/a中试装置于1998年7月通过原化工部技术鉴定。该装置在技术上、产品细度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产品平均粒度在1530nm,BET比表面积在6277m2/g范围。在广东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建立3kt/a超细碳酸钙生产装置,2000年12月试车成功;内蒙蒙西3kt/a超细碳酸钙装置2001年试车成功。碳酸钙.d

30、oc 5.2.1.5 其它碳化方法 喷射吸收法 超声空化法5.2.1.6 液-液反应制碳酸钙碳酸钙.doc 5.3 超细碳酸钙表面改性 超细碳酸钙是亲水疏油的无机化合物,若作为填料直接用到塑料、橡胶、涂料等有机介质中,由于不能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产生化学结合,分散差,不但没有改进制品性能,反而使性能急剧下降。为了改进这种状况,在上述场合,首先应对CaCO3表面进行改性,采用特定的有机物对CaCO3表面进行处理,通过改变其表面性能,改善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亲和性,使CaCO3能在其中分散均匀,从而增强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表面改性又叫活化处理,根据改性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改性和湿法改性。干法改性是将超细碳酸钙在干态下借高速或低速混合机作用和一定温度下使活化剂均匀地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