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直线运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直线运动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 F,其运动的f-占图象如图所示心取10m/s2,求:(2)水平推力F的大小;14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答案】(1) 0.2; (2) 5.6N; (3) 56m。【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由 v-t图像可知,物体在 46s内加速度:Av 8口 1 = - = 2m/s2物体在46s内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联立解得:户0.2(2)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 04s内加速度:Av 8又由题意可知:物体

2、在04s内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 口 mg = m代入数据得:F=5.6N(3)物体在014s内的位移大小在数值上为图像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则有:IIx = _ x 9 x 14m = 56m【点睛】在一个题目之中,可能某个过程是根据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另一个过程是根据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或者同一个过程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同时分析,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 处理.在这类问题时,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桥梁.如图所示,在沙堆表面放置一长方形木块A,其上面再放一个质量为 m的爆竹B,木块的质量为M.当爆竹爆炸时,因反冲作用使木块陷入沙中深度h,而木块所受的平均阻力为f。若爆竹的火

3、药质量以及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o求:(1)爆竹爆炸瞬间木块获得的速度;(2)爆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解析】【答案】(1)2 f Mg hM(2)f Mg Mh2m g12(1)对木块,由动能定理得:Mgh fh 0 - Mv2,解得:v2 f Mg h二;, M(2)爆竹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2爆竹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H 2g左/口f Mg Mh解得:H昙m g.为提高通行效率,许多高速公路出入口安装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甲、乙两辆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MTC股离高速公路,流程如图所示.假设减速带离收 费岛口 x=60m,收

4、费岛总长度d=40m,两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i=72km/h经过减速带后,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甲车减速至V2=36km/h后,匀速行驶到中心线即可完成缴费,自动栏杆打开放行;乙车刚好到收费岛中心线收费窗口停下,经过to=15s的时间缴费成功,人工栏打开放行.随后两辆汽车匀加速到速度vi后沿直线匀速行驶,设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x=60m甲乙行驶方向 减速带d-40m:ETC通道::国在:通道:收费岛心线(i)此次人工收费通道和 ETC通道打开栏杆放彳T的时间差t ;(2)两辆汽车驶离收费站后相距的最远距离【答案】(1)17s; (2)400m【解析】V172 k

5、m/s=20m/s , v0 18 km/s=5m/sv236 km/s=10m/s ,(1)两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Vi2(x 2)202402 (60 万)2.5m/s2,甲车减速到V2,所用时间为,V1V0tia20 102.54 s,走过的距离为xiJv2ti220 102甲车从匀速运动到栏杆打开所用时间为t2(x dXi)甲车从减速到栏杆打开的总时间为tit2乙车减速行驶到收费岛中心线的时间为t3V1aV2202.56s从减速到打开栏杆的总时间为t乙t0t3158 23 s人工收费通道和 ETC通道打开栏杆放行的时间差406021060一 2st t乙 t 甲 23 6 17

6、s;(2)乙车从收费岛中心线开始出发又经t3 8s加速到Vi 20m/s,与甲车达到共同速度,此时两车相距最远.这个过程乙车行驶的距离与之前乙车减速行驶的距离相等x乙 x d 6024080 m, 2从收费岛中心线开始,甲车先从Vo10 m/s加速至Vi20 m/s ,这个时间为ti4 s然后匀速行驶x甲x1 V1ti60 20 817 4480 m故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为xx 乙 480 80 400 m.如图甲所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场馆雪如意”的效果图.如图乙所示为由助滑区、空中飞行区、着陆缓冲区等组成的依山势而建的赛道示意图.运动员保持蹲踞姿势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直线向下加速运动

7、,经过距离A点s=20m处的P点时,运动员的速度为vi=50.4km/h .运动员滑到B点时快速后蹬,以 v2=90km/h的速度飞出,经过一段时间的 空中飞行,以V3=126km/h的速度在C点着地.已知BC两点间的高度差 h=80m,运动员的质 量m=60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图甲图乙(1)A至ij P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加速度大小;(2)以B点为零势能参考点,求到 C点时运动员的机械能;(3)从B点起跳后到C点落地前的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答案】(1) a 4.9m/s (2)E 1.0 104J W 2.9 104J 【解析】【详解

8、】 v1 50.4km/h14m/s由 v; 2as2解得:a 4.9m/s2s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9 o Current Document (2)v2 90km/h 25m/s, v3 126km/h35m/s2由能重关系: E mgh 3 mv3E 10290J1.0 104J(按 g 取 10m/s2算,e 11250J1.1 104J) HYPERLINK l bookmark53 o Current Document 一1212(3)由动能定理:mgh W - mv3 - mv2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

9、urrent Document 2解得:W 29040J 2.9 104J(按 g 取 10m/s2算,w 30000J 3.0 104JMN的半径为C上,B与小车的接触A滑至轨道最右端P点后5.如图所示,一个带圆弧轨道的平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光滑圆弧 R=3.2m,水平部分 NP长L=3.5m,物体B静止在足够长的平板小车 面光滑,小车的左端紧贴平台的右端.从M点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再滑上小车,物体 A滑上小车后若与物体 B相碰必粘在一起,它们间无竖直作用力.A与平台水平轨道和小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4,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物体A、B和小车C的质量均为1kg,取g=10m/

10、s2.求(1)物体A进入N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物体A在NP上运动的时间?(3)物体A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多少?【答案】物体A进入N点前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N ;(2)物体A在NP上运动的时间为0.5s(3)物体A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 33m16【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A由M到N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AgR=mAVN2在N点,由牛顿定律得 FN-mAg=mA联立解得FN=3mAg=30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 A进入轨道前瞬间对轨道压力大小为:Fn =3Ag=30N(2)物体A在平台上运动过程中(imAg=mAa2L-vNtat代入数据解得t=0.5s t=3.5s(

11、不合题意,舍去)(3)物体A刚滑上小车时速度 V1= vN-at=6m/s从物体A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过程中,小车、物体A组成系统动量守恒,而物体 B保持静止(mA+ mc)v2= mAV1小车最终速度V2=3m/s此过程中A相对小车的位移为 L1,则 TOC o 1-5 h z 2129 mgL1 mv1 一 2mv2 解得:Li= m HYPERLINK l bookmark80 o Current Document 24物体A与小车匀速运动直到 A碰到物体B, A, B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动量守恒:(mA+ mB)v3= mAv2此后A, B组成的系统与小车发生相互作用,动量守恒,且达到共

12、同速度V4(mA+ mB)v3+mCV2= (m A+mB+mC) v4此过程中A相对小车的位移大小为L2,则_.1 _212123 一mgL2 mv2 2mv3 3mv4 解得:匕=一m2221633物体A最终离小车左端的距离为x=L1-L2=-m16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甲、乙两车在某高速公路上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t=0时刻两车相距50m,求:(1)若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2)若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答案】 6.9s (2) 40m【解析】(1)由图得,乙的加速度为:相遇时,对甲:x甲=丫甲1

13、对乙:由题意有:x乙=x甲+50联立解得:t=2 (%5+1)s=6.9s(2)分析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短,即为: t =2s对甲:对乙:x 甲=vt =10 x 2m=20m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为:巧=H1+ 5。K甲二10 + 50 20 = 40图答:(1)若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是6.9s;(2)若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是40mo点睛: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有最值,解此类题要根据速度之间 的关系以及位移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伽利略在研究自出落体运动时,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速度的两种变化:一种是速度随时间

14、均匀变化,另一种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有一种“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且固定不变。为估测“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科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在 A点正上方1.8m的高度自由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 6.0cm.(不计空 气阻力,g取10m/s2)a.计算石子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vA ;b.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6m/s, 0.02s ;【解析】【详解】a、由自由落体可知,设从 O点静止下落:hoA=1

15、.8m0.6sb、由图中可知hAB距离近似为两块砖厚度方法一:hAB=12cm=0.12mhoB=hoA+hAB=i.92cmhoA-gtB2tB=0.62s曝光时间 Zt=tB-tA=0.02S方法二、由于曝光时间极短,可看成匀速直线运动hAB 0.12t=s 0.02sVa6.如图甲所示,长为 4m的水平轨道 AB与半径为R=0. 6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 BC在B处 相连接,有一质量为 1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 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动摩擦因数为0. 25,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取 g =l0m/s2.求:图乙(1)滑块到达

16、B处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水平轨道 AB上运动前2m过程中所需的时间;C,(3)若滑块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达到最高点 则滑块在半圆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答案】(1) 2Mm/s (2)s (3) 5J 35【解析】试题分析:(1)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1X1 F3X3 n mgx= m mvB2 得 vb= 2 /Tq m/s .(2)在前2 m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 2Fi mg ma 且 xi = ati解得ti =8 s.352(3)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时,有mg=mvCR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g* 2

17、FR= - mvc2 mvB222代入数值得W=-5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5 J.考点: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 12秒,驶过了 180m。之后匀速行驶了 105m, 求: 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汽车的末速度是多少? 简要画出全过程的 v-t图像(注:标出关键点坐标即可)【答案】(1) 9m/s(2)21m/sxvot I at22可以得到x 1 ,180 1 ,v0 at - 1 12 m/s 9m/s;t 212 2(2)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可以得到:v v0 at 9m/ s 1 12m/ s 21m/s;(3)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1 x1 105s 5s,如图所示:v 21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汽车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直接列式求解。.学校开展自制玩具汽车速度赛,比赛分为30 m和50 m两项,比赛在水平操场举行,所有参赛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启动,按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定名次。某同学有两辆玩具 车,甲车可在启动居立即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乙车启动后可保持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直到其速度达 15m/s o两车进行模拟测试时发现,同时从起跑线启动后,经 6s两车 到达同一位置。试通过计算、分析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