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伤仲永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仲 隶 尝啼 焉 邑扳 谒 泯 称 乞 夫zhnglchngyyntmnypn生字教学C hn qf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2、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余闻之也|久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父利其然也。3、不能称前时之闻。4、泯然众人矣。愤怒语气惊叹语气遗憾语气痛心语气二、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朗读检查第一段重点字词未尝 父异焉 一乡秀才自是 立就 文理 邑人奇之不曾 对此(感到)诧异 全 从此 完成 文采和道理 对感到惊奇 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 稍稍 日扳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有的人 求取以为有利可图 渐渐 通“攀”,牵,引解释字词第二段重点字词称前时之闻 复到舅家 泯然众人矣第三段重点字词通悟 受之天 卒之为众人通达聪慧 先天得到的
3、 最终EXIT 贤于材人 受于人不至 彼其 且为众人 固众人胜过,超过;有才能的人 后天所受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他 况且,尚且 本来第三段重点字词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很好的后天的教育。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
4、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一、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划分标准是什么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幼年时:才思敏捷,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 “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十二三岁时(少年时):才思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青年时:才思平庸,泯然众人。 研讨与练习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不使学。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气。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小时候十二三 时二十左右作诗立
5、就文理可观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受于人者不至也”不使学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如何?叙事议论2、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4、课文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基础深化整体感知所闻所见所闻所感3、课文是以什么来组织和安排材料的?5、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揣摩(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6、?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 问 题 探 究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EXIT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性。凯洛夫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7、。爱迪生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爱因斯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有十分天资的人,加以十分勤学苦练,才可能使他的十分天资充分发展。郭沫若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 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 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课堂练习1、“养父母”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 4、邑人:5、“从先人还家”从: 一、解释几个词语
8、。赡养全乡有的人同县的人跟从课堂练习6、“前时之闻”:7、“卒之为众人”卒:众: 8、“如此其贤也”贤:9、“且为众人”且: 10、“固众人”固:以前听到的传闻最终普通(有)才能聪明尚且本来课堂练习1、“不使学”是:2、“还自扬州”是:3、“受之天也”是:二、理解下列句式。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1、 幼年时的方仲永有哪些令人称奇的表现?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少年时期的方仲永发生了
9、哪些变化?成年以后又如何?少年时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才能大不如从前。成年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课堂练习“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的必要铺垫,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才能衰退的家庭背景。2、题目中“伤”字的意思是哀伤、叹息。作者“伤”仲永是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3、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有三:一是其父贪图小利“不使学”;二是方仲永自视才高,不努力学习;三是同县人不适当
10、的赞赏。4、“不使学”既点出了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又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的结局。“余闻之也久”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5、 本文通过方仲永由聪明沦为平庸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即使天资再好,不刻苦学习,也不会成为真正有知识、有才能的人。6、 本文立意新颖、别具匠心。题目用一“伤”字,点明主题。正文部分无一“伤”字,而“伤”字贯穿始终,深刻含蓄。如“不使学”“泯然众人”均含有“伤”意。课堂练习翻译下面句子。1、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啦。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
11、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返回1、“即书诗四句”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邑人奇之”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6、伤仲永名词 动词,写。名词 状语,每天。形容词 动词,以为奇 名词 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名词 动词,认为有利。形容词 动词 ,哀伤,感伤,文言文知识归纳特殊用法文言文知识归纳一词多义自 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然 父利其然也(指示代词,这样,这种情况) 泯然众人矣(词尾,的样子)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古:此 今:常用做判断词文言文知识归纳稍稍宾客其父 古:渐渐,慢慢地。 今:稍微。复到舅家 古:再,又。 今:重复,往复。泯然众人 古:普通人。 今:常指大家,许多人。文言文知识归纳六、重点句式:省略句1.(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仲永)学。(余)令(其)作诗,(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1)之 余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城市人民医院后勤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情景测试
- 北京市人民医院肝脏穿刺活检术操作医师资质认证考核
- 绥化市人民医院关节镜检查配合技能考核
- 中国混凝土界面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晋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护理文书考核
- 天津市中医院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流程实操考核
- 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工作场所监测考核
- 中国烯虫酯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邢台点胶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案例
- 泥工承包协议书
- DBJ14-073-2010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健身合同范本(2篇)
- 劳动筑梦、实践育人 弘扬劳动精神践行劳动美德主题班会课件
- 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 肺功能检查课件
- 苏州君奥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2025-2030中国直升机停机坪监控系统(HMS)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西湖龙井茶》课件
- 绩效考核方案及指标库
- 发热人员应急处置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