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课程设计讲解_第1页
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课程设计讲解_第2页
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课程设计讲解_第3页
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课程设计讲解_第4页
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课程设计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保定市某工业园办公楼及食堂空调制冷课程设计设计任务某工业园办公楼各房间空调系统设计某工业园食堂通风及空调系统设计某工业园制冷系统设计原始资料建筑资料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保定市某工业园一期工程,包括办公楼及职工食堂。建筑总面积约为4800m2,其中办公楼3800 m2,食堂1000 m2。办公楼共3层,一层主要功能为大堂、办公室、展览区和培训中心,2、3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室。食堂包括1层的食品制备房间、员工餐厅和2层的包厢。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原始资料水、电源资料 水源:市政给水干管已入户,水源充足。电源:有380

2、V和220V电源,且用电容量足够。原始资料城市气象资料 大气压力: 冬季 769mmHg 夏季 752mmHg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 -9 冬季通风 -4 夏季通风 31 冬季空气调节 -12 夏季空气调节 34.9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冬季空气调节 53% 最热月月平均 76%室外风速: 冬季 2.2m/s 夏季 2.0m/s年主导风向: 西南最大冻土深度: 55cm设计程序 设计依据 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原始资料及设计范围要求。 相关设计规范 相关设计手册 设计程序空调系统设计 冷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新风系统设计。 空气处理设备的计算和选择。气流组织计算及风口尺寸确定。空调水系统。设计程

3、序冷源系统设计 制冷方案确定,冷水机组选择。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 计算选择附属设备。其他管道系统设计。制冷机房设计。设备管道布置原则。设计程序其他相关设计 管道保温。消声与减振。指标汇总。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书 设计图纸 课程设计指导冷负荷计算 确定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见表1。计算房间空调冷负荷。计算湿负荷。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表 表1房间名称室温()相对湿度(%)噪声度(dB(A))工作区风速(m/s)新风标准(m3/人h)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办公及休息室262055550.2520会议室261855500.2525课程设计指导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

4、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办公楼的空调形式一般采用风机盘管或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一般分层设置。餐厅等大空间一般采用全空气系统。风管尺寸按经济流速确定,同时考虑控制气流噪声要求,见表3。 课程设计指导风管内风速 表3噪声级dBA干管风速m/s支管风速m/s25353423550462350656835658581058课程设计指导新风系统设计 按标准和要求确定新风量、新风处理终状态参数。新风系统的划分和组成。新风系统风量、阻力计算,选择新风机组。课程设计指导空气处理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根据房间的热、湿负荷及系统的组成,选择空气处理

5、设备的规格、型号。风机盘管选择时应对额定能力乘以0.750.9的修正系数。课程设计指导气流组织计算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基数、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允许气流速度、允许噪声标准,结合建筑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办公室一般采用上送上回或侧送上回形式,餐厅一般采用上送上回形式。课程设计指导风口确定 送风口可采用双层百叶、条缝形封口或散流器,回风口可采用单层百叶、散流器或双层百叶。选择合适送风速度,确定风口尺寸。风口速度见表4、表5、表6。回风口处通常宜设风量调节阀。走道回风时,其断面风速不应大于0.250.35m/s。侧送百叶风口的最大送风速度(m/s) 表4建筑性质最大送风速度建筑性质最大送

6、风速度住宅2.53.8个人办公室2.55.0旅馆客房2.53.8个人办公室(无隔声)4.06.3会堂2.53.8一般办公室5.06.3散流器送风的最大送风速度(m/s) 表5建筑性质允许噪声(dB)室内净高(m)34567旅馆、饭店、个人办公室40465.25.45.75.96.1公共建筑、一般办公54607.47.98.38.78.9回风口吸风速度(m/s) 表6回风口位置吸风速度房间上部45房间下部靠近经常有人活动的地方1.52不靠近经常有人活动的地方34走道回风11.5课程设计指导空调水系统设计 冷水系统一般采用闭式循环系统,根据建筑总高度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确定水系统是否需要进行竖向分区,

7、对水系统进行水压分布分析,确定膨胀水箱设置位置,冷水泵是压入式或是吸入式。 根据房间的功能、空调使用时间、使用性质及特点,确定水系统供水区域的划分。全年使用的空调系统,仅按冬夏季节变化变换运行工况,宜采用两管制。课程设计指导空调水系统设计 支管环路的压力降较小时,主干管的压降起主导作用者宜采用同程式,否则采用异程式。供、回水温度,夏季为7/12。 空调水系统在最高点应设置排气装置,最低点设置泄水装置。 课程设计指导冷凝水系统设计 冷凝水管管径一般根据机组冷量Q按表7确定。冷凝水管不宜过长,一般排至本层就近卫生间。冷凝水管管径的确定 表7Q7kWDN=20mmQ=599kW1055kWDN=80

8、mmQ=7.1kW17.6kWDN=25mmQ=1056kW1512kWDN=100mmQ=17.7kW100kWDN=32mmQ=1513kW12462kWDN=125mmQ=101kW176kWDN=40mmQ12462kWDN=150mmQ=177kW598kWDN=50mm课程设计指导制冷方案制定,冷水机组选择 计算出建筑最大小时冷负荷(考虑同期使用系数,安全系数),考虑到负荷特点、调节性能、现场能源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冷水机组类型、数量及规格型号,注意考虑备用量。课程设计指导冷冻水系统 计算冷水量、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水泵的机型、规格、型号及数量。冷水泵的台数和流量应与

9、冷水机组的台数及蒸发器的额定流量相对应。课程设计指导冷却水系统(适用于水冷冷水机组) 冷却塔选择计算:计算冷却水量、冷却水温度及进、出水温差、环境温湿度、环境噪声要求,选择冷却塔的类型、规格、型号及数量。 根据冷却水系统形式,计算冷却水系统阻力、运行特点,选择冷却水泵的机型、规格、型号及数量。冷却水泵台数和流量应与冷水机组对应,冷却水泵的扬程应能满足冷却塔进水压力要求。课程设计指导附属设备选择补水装置:空调系统小时泄漏量宜按水系统容量的1%计算。补水点宜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当补水压力低于补水点压力时,应设置补水泵。补水泵的扬程应保证补水压力比系统静止时补水点的压力高3050kPa,补水泵

10、小时流量宜为系统水容量的5%10%。当设置补水泵时,应设补水箱,补水箱的容量应按水源供水能力、水处理设备的间断运行时间及补水泵稳定运行等因素确定。 课程设计指导附属设备选择定压装置:系统的定压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定压点最低压力应使系统最高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5kPa以上。常用定压方式有膨胀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和落地定压罐定压等形式。软化水装置:当给水硬度较高时,空调热水补水宜进行水处理以达到设备对水质的要求。课程设计指导制冷机房设计 制冷机房最好为单层建筑,设有两个不相邻的出入口,机房门窗应向外开启。机房高度应根据制冷机的种类及机房内各种管道的布置确定,且不应低于3.24.0m。机房应设置值班室、控制室、维修间等设施。 课程设计指导设备管道布置原则 机房内设备应保证操作、检修简便,布置间距可参照表8设计 。设备样本提出的具体要求。 机房内留出必要的检修用地。 课程设计指导设备布置间距 表8项目间距(m)主要通道和操作通道宽度1.5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1.5制冷机突出部分相互间的距离1.0制冷机突出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