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_第1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_第2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_第3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_第4页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来自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文翁以儒家学说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播浸润“德治”和“孝道”思想。此图反映了汉代崇尚儒学,经术成为入仕之途,不少家族世代治经,形成家学传统。而汉代崇尚儒学的这一局面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们来了解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想一想:汉朝初年为什么要用黄老之学来治国? (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 (2)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3)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老”:老子的学说黄 老 之 学内容:治身(养生)、治国。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学说。“黄”:黄帝的学说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积极无为”。萧规曹随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

3、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分析,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的社会经济起了什么作用? 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汉武帝时,黄老之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呢?想一想黄老之学的兴衰与儒学地位的确立 兴盛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汉初的无为政治,使中央的丞相、地方的郡守及诸侯王的权力日益膨胀,且匈奴为患,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西汉王

4、朝的稳定。因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了时代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董仲舒的新儒学 “鸿儒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尝乘马不觉牝(pn畜母)牡(m畜父),志在经传也。” 太平御览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舒的新儒学 (1) 提出“春秋大一统”的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2) 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3)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

5、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春秋繁露 请比较: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与传统儒学有何异同? 同: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异:(1)来源:新儒学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 (2)天人观:传统儒学持怀疑态度,主张敬而远之;而新儒学持肯定态度,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3)政治主张:传统的“仁政”建立在民本思想上;而新儒学的“仁政”建立在“天人感应”学说上。 (4)地位:传统儒学不被重视;而新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中哪些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是今天应该摈弃的? (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国家

6、统一应该充分肯定,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有文化专制色彩是不可取的。 (2)“天人感应”是唯心主义思想,是不可取的;对限制君主的行为有一定作用。 (3)发挥仁政思想,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经济发展,是积极可取的。 (4)三纲五常中的封建糟粕是不可取的,但其中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的精华,如“信”等是应该肯定的。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巩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汉朝的统治秩序十分有利,因此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7、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了什么影响?(1)巩固国家的统一,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限制君主的行为,使君主实行“仁政”。(3)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4)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西汉初年 经济残破休养生息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武帝时 国力渐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了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不甘无为1.“萧规曹随”为古代著名典故,当时歌谣盛赞:“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这一典故也反映了西汉初年盛行(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C2.大儒董仲舒以翔实的史料、流畅的笔锋,有血有肉地向读

8、者展现了中国著名思想家“大儒”董仲舒的曲折人生。该书认为“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的进程”。这主要是基于(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仁政,以德治国 D.民贵君轻,曲君伸民 B3.右图是20世纪90年代出版并多次重印的中华文化史书影,书中认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C4.某历史探究课上,同学们在谈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产生了以下几种观点,最为准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