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器具-南度度节能服务网课件_第1页
能源计量器具-南度度节能服务网课件_第2页
能源计量器具-南度度节能服务网课件_第3页
能源计量器具-南度度节能服务网课件_第4页
能源计量器具-南度度节能服务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能源现状和节能政策南度度节能服务网23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政策节能法及相关制度45节能基础知识节能技改奖励政策1我国能源及环境现状1我国能源及环境现状1、能源 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相关概念:资源、能量、能效、能耗1、能源 一次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二次能源: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产品

2、、热力、电力等。 耗能工质:新水、软化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氦气、乙炔、电石等。2、我国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富煤贫油少气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3、我国环境现状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植被状况令人担忧自然灾害严重 3、我国环境现状 能源的使用和消费结构、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环境污染为典型的能源消费型污染,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是造成能源环境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 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2节能基础知识能的品质温室效应能源

3、计量技术标准节约能源能源的单位当量值等价值1、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即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相关概念:减排2、能源的单位 焦耳(J):牛顿米,是1牛顿的力使物体在力作用的方向上移动1米时所作的功。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英国 物理学家焦耳而定的。 千瓦时(kWh):功率为一千瓦的用电器工作一小时所消耗的电能。 标煤(gce、tce):(后面详叙) 不推荐使用的:卡(cal、kcal)。2、能源单位-标准煤 标准煤(gce、kgce、tce):标准煤亦

4、称煤当量,是将不同品种、不同含热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含热量折合成为一种标准含量的统一计算单位的能源。国标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规定: 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 kgce)。3、当量值和等价值 当量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的热量。具有一定品味的某种能源,其当量热值是固定不变的。 等价值是指为了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电力、蒸气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3、当量值和等价值 对于等价热值,实质上除当量热值外,考虑了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等价热值是个

5、变动值,它与能源加工转换技术有关。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等价值会不断降低,而趋向于二次能源所具有的能量。等价值可由下面的计算公式求得:等价热值=当量热值/转化效率。4、能的品质能量不仅有数量,还有品质!不规则能贮藏能电磁能机械能辐射能4、能的品质温度有效能之比0K300K可以全部转为热量电(功)热冷温度越高,可以转化为功的比例越高温度越低,可以转化为功的比例越高5、温室效应6、能源计量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能源计量器具: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6、能源计量能源计量范围: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6、 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6、能源计量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电力10010095固态能源煤炭10010090焦炭10010090液态能源原油10010090成品油10010095重油10010090渣油100100906、能源计量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电力10010095气态能源天然气10010090液化气100100

7、90煤气1009080载能工质蒸汽1008070水1009580可回收利用的余能9080-7、技术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2006)7、技术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GB/T25329 -2010 )评价企业合

8、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能效限额标准(国家和地方标准)7、技术标准总共22个强制性能效限额标准:GB 16780-2007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48-2007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2-2008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4-2008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6-2008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2-2007 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6-2007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7-2007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7、技术标准总共22个强制性标准:

9、GB 21258-2007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0-2008 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1-2008 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3-2008 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5-2008 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7-2008 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8-2008 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7、技术标准总共22个强制性标准:GB 21349-2008 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49-2007 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0-2007 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

10、限额GB 21251-2007 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50-2008 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5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70-2008 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3节能法及相关制度节能评估南网落实DSM节能法DSM能源审计1、节能法-修订解读五大特点六个制度基本国策1、节能法-修订解读调整范围制度体系经济政策监督主体法律责任1、节能法-修订解读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增加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内容,这对加强这些领域的节能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节能法-修订解读健全了节能管理制

11、度和标准体系 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设立了一系列节能管理制度,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落后用能产品淘汰制度、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能效标识管理制度、节能奖励制度等。节约能源法还明确国家要制定强制性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建筑节能标准、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和支出标准等。 1、节能法-修订解读完善了促进节能的经济政策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要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工作,对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对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给予财政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

12、持等,从总体上构建了推动节能的政策框架。 1、节能法-修订解读明确了节能管理和监督主体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了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的节能管理体制,理顺了节能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在节能监督管理中的职责。 1、节能法-修订解读强化了法律责任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了19项法律责任,包括违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定,重点用能单位违反管理制度,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违反能效标识管理,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等方面的法律责任,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加大了处罚范围和力度。 1、节能法-修订解读目标考核节能评估强制淘汰重

13、点监管能效标识节能奖励1、节能法-修订解读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评价考核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级地方政府每年要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使节能问责制的要求刚性化、法定化,有利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节能责任意识,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1、节能法-修订解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节约能源法规定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通过项目评估和节能评审,控制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投资项目,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 1、节能法-修订解读落后高耗能

14、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 国家要制定并公布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目录及实施办法;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1、节能法-修订解读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 节约能源法明确了重点用能单位的范围,对重点用能单位和一般用能单位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要求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和管理;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必须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1、节能法-修订解读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将能效标识管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立下来,明确了能效标识的实施对象,要求生产者和进口商必须对

15、能效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并对应标未标、违规使用能效标识等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 1、节能法-修订解读节能表彰奖励制度 节约能源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电力需求侧管理定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所开展的相关活动。 2、电力需求侧管理主要文件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发改运行20102643号)关于做好当前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5月10日)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

16、意见(工产业政策2011第4号)关于落实加强节能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南方电网市场201114号)2、电力需求侧管理原则 满足电力需求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增加供应的同时,统筹考虑并优先采用需求侧管理措施。2、电力需求侧管理职责与分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2、电力需求侧管理职责与分工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积极推进电力需求

17、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应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国家鼓励其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措施。2、电力需求侧管理政府管理措施 各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等工作。各地区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电力供需特点,将通过需求侧管理节约的电力和电量,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工业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2、电力需求侧管理政府管理措施 各级价格主

18、管部门推动并完善峰谷电价制度,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各地区有关部门定期选择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潜力较大的用户,组织有关单位为其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并鼓励节能服务公司积极发挥作用。2、电力需求侧管理电网企业管理措施电网企业应加强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分析,为电力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各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企业的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并加强考核。指标原则上不低于有关电网企业售电营业区内上年售电量的0.3%、最大用

19、电负荷的0.3%。电网企业可通过自行组织实施或购买服务实现,通过实施有序用电减少的电力电量不予计入。2、电力需求侧管理电网企业管理措施 鼓励电网企业采用节能变压器,合理减少供电半径,增强无功补偿,引导用户加强无功管理,实现分电压等级统计分析线损等,稳步降低线损率。鼓励用户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高效用电设备和变频、热泵、电蓄冷、电蓄热等技术,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加强无功管理,优化用电方式,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通过第三方机构认定电力电量节约量。2、电力需求侧管理电网企业管理措施电网企业应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负荷监测和控制,负荷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70

20、%以上,负荷控制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10%以上,100千伏安及以上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有序用电应优先满足维护社会秩序、避免发生人身或重大设备安全事故、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2、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措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所需资金来源于电价外附加征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差别电价收入、其他财政预算安排等。电力需求侧管理资金应主要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实施试点、示范和重点项目的补贴,实施有序用电的补贴和有关宣传、培训、评估费用。电网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合理的支出,可计入供电成本。2、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企业评价体系建立企业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工业领域电力

21、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加快制定、完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标准,建立企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的评价考核体系。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耗电行业内,选择若干家骨干工业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按照地区工业行业类别和特点,确定培育省级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区;及时总结各地区、各行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做法,交流推广典型地区、行业和企业的成功经验。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原则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电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公司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公司与广大客户的紧密关系,充分挖掘负荷管理系统的积极作用,为开展节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全面推广合

22、同能源管理,共同分享节电节能效益,逐步完善节能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认证和交易机制,实现参与各方共赢。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一)完善需求侧管理工作机制 节约电力电量指标分别是上年最高用电负荷和供电区域内售电量的0.3%,每年以计划的形式统一组织分解下达。各省公司及所属供电企业作为责任主体,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把节约电力电量考核指标落实到资金和项目,可委托南网能源公司组织实施,公司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一)完善需求侧管理工作机制 纳入考核范围的节能服务项目实施效果应有明确的认定方式或由公司组织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认定,认

23、定结果将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鼓励南网能源公司和南网科研院积极获取相应资质。 建立健全电网企业向专业公司购买节能服务的交易机制,形成并逐步完善节能服务交易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鼓励南网能源公司组织社会其他节能服务公司共同参与公司需求侧管理工作。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二)深入开展节能服务工作 继续加大负荷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专变专线客户100%覆盖;不断完善负荷管理系统功能,确保及时发现功率因数或负载率不合理情况,并实现100%通知到位。通过试点,积极开展能效评价平台建设,逐步将负荷监测点从客户端向设备端延伸,提高负荷管理的针对性和准确性。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二)深入开展节能服务工作

24、 继续丰富完善赠送节电合理化建议工作,组织开展“客户体检计划”,每年有针对性地对3000-5000家工商业客户开展免费、深入的节电诊断活动,各省公司负责组织筛选客户,应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客户的节能服务,相关工作可委托南网能源公司。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三)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主动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市场机制,帮助客户拓展资金渠道、减轻客户资金压力、提高其实施节电改造的积极性。鼓励南网能源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客户节电改造项目或以能源费用委托模式参与客户用电管理与维护,通过分享节电效益,实现参与各方共赢,并逐步提升在节能服务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3、南

25、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四)大力推介节能技术和设备 协助政府部门完善配用电设备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高耗能配用电设备。积极实施电机系统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争取并不断丰富完善价格体系,大力推广蓄能技术,促进相关改造项目建设。 继续加强对报装容量在315kVA及以上新增用电项目的能效评价工作。争取客户信任,可通过客户委托授权等方式,利用公司的资源优势,帮助客户选用节能、高效配用电设备。鼓励南网能源公司建立面向客户的节能节电设施使用平台。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五)继续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按照“典型化设计、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维护”的原则,继续在省会城市、售电量在100亿千瓦时以上城市以

26、及其他重点地市级供电企业建设节能展示中心、节能技术和设备体验中心,并积极争取作为地方政府的节能教育基地。 继续开展“百、千、万”活动,每年组织百期以上客户节能经验交流研讨班,每年对千家以上企业赠送节电合理化建议,每年组织万名以上中小学生到节能展示中心参观学习。继续利用营业厅、网站、95598及其他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节能宣传。3、南网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六)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 完善组织保障,结合公司一体化工作要求,在网、省、市建立节约用电服务中心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职责到位、岗位到位、人员到位,实现实体化运作。 加强资金保障,各省公司及所属供电企业应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绿色行动”专项费

27、用。 注重总结宣传,各单位应每年组织对需求侧管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持续改进,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节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依据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 GB/T25329-20104、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定义 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节能规划:为实现企业节能目标所编制的中长期计划。4、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能源审计的内容 a)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 b)企业的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c)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28、d)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e)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 f)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g)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h)节能量计算。 i)评审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4、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节能规划的内容 a)总论:企业基本情况、能源消耗、规划范围等。 b)发展环境:节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c)节能潜力分析:结构、管理、技术三方面。 d)规划目标、指导原则。 e)重点项目:结构、管理、技术三方面。 f)保障措施。5、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与审查依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6号令):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

29、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未按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5、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与审查定义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节能审查,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 5、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与审查分类管理 年综合

30、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不含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上述条款以外的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4节能技改奖励政策1、依据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财建2011367号)替代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07371号)2

31、、奖励对象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3、奖励条件(一)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二)改造主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运行时间3年以上;(三)节能量在5000吨(含)标准煤以上;(四)项目单位改造前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2万吨标准煤以上;(五)项目单位具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措施,项目形成的节能量可监测、可核实。4、奖励标准东部地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根据项目完工后实现的年节能量按24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中西部地区按30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 省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一定经费,主要用于支付第三方机构审核费用等。5、奖励申报 由项目单位(包括央企)提出奖励资金申请

32、报告,并经法人代表签字后,报项目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省级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必须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三方机构名单内)对初审通过的项目进行现场审核,由第三方机构针对项目的节能量、真实性等相关情况出具审核报告。省级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第三方机构审核结果,将符合条件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和审核报告汇总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6、奖励下达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专家对地方上报的资金申请报告和审核报告进行复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复审结果下达项目实施计划,财政部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按照奖励金额的60%下达预算。 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将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 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加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按时完工。6、奖励下达 项目完工后,项目单位及时向所在地财政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提出清算申请,省级财政部门会同节能主管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现场审核,并依据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审核汇总后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清算奖励资金。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