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别张福洪 王全喜课标内容 了解区域的含义。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别。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艺: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别的含义,掌握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根据及三大自然区的特征,了解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别,掌握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别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及经济开展的差别。三维目的过程与方法:可以阅读和运用专题地图,阐明中国自然和经济区域间的差别。经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别,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别的根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中国区域差别的学习,认识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别显著的国情。教学重难点重点
2、:区域和区域差别的概念。难点:认识区域差别的根本方法。知识构造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全章教材的根底,旨在让学生了解区域的根本含义,学会分析区域差别的根本方法。认识区域差别的根本方法通常是对比,本节经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比两个或多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别,全面、正确认识区域特征。导入新课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为枳。经过学生分析引出区域和区域差别的概念。总结区域的特点和划分目的。了解研讨区域和区域差别的主要目的。教学过程1 中国地形三级阶梯的范围及界限,学生归纳划分根据。2 划分根据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3 给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有学生分析划分根据。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
3、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海拔低 平原低山丘陵海拔较高 高原高山盆地海拔高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雨水补给 外流河 地下水丰富内流区 冰雪融水补给冰川广布 大河源头 湖泊众多植被和土壤森林 人工植被 自西向东: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高寒荒漠、草甸 森林在山谷区域内部变化的主导因素随纬度变化的气温随海洋远近变化的水分随海拔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总结1 划分自然区域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2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目的是综合的3 地形、气候是根本要素,土壤、植被是标志4 区域之间差别明显,内部有相对一致性活动题:比较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的区域差别北方南方地形气候平原温带季风平原亚热带季风水文水量小变化大有冰期水量大变化小无冰期植被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耕地类型旱田为主水田为主农作物小麦棉花甜菜水稻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为主一年二至三熟反思由于本节的重要位置,是学好本教材的根底,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效果和速度,建议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区域和区域差别,使学生在掌握了根底实际后,再结合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特点、成因,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晋宁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自愿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及双方责任协议
- 2025代缴社保专业机构委托管理协议
- 2025版医院手术免责协议文本
- 2025版人工智能应用试用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新型环保水泥沙石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创意园区招商代理业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机构人力资源派遣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金融产品发行与销售法律支持合同书
- 220KV间隔扩建(四措一案最终)
- 滕州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带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759-2025精细陶瓷陶瓷粉体中粗颗粒含量的测定湿筛法
- GB/T 35156-2025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索
- 作者作品:旅行家(叶圣陶)
- 新能源汽车产业股权并购及供应链整合协议
- 阴阳五行与健康课件
- 甘肃省民宿项目管理办法
- office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高一上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