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标段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1页
铁路标段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2页
铁路标段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3页
铁路标段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4页
铁路标段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MHTJ-23标段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23标段项目经理部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4389 1.概述 PAGEREF _Toc24389 1 HYPERLINK l _Toc3399 1.1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399 1 HYPERLINK l _Toc11825 1.2地质情况 PAGEREF _Toc11825 2 HYPERLINK l _Toc21456 1.3水文情况 PAGEREF _Toc21456 3 HYPERLINK l _Toc28232

2、2.试桩内容、要求、目的及依据 PAGEREF _Toc28232 4 HYPERLINK l _Toc20370 2.1试桩内容和要求 PAGEREF _Toc20370 4 HYPERLINK l _Toc24976 2.2试桩目的 PAGEREF _Toc24976 6 HYPERLINK l _Toc29235 3.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29235 7 HYPERLINK l _Toc29672 3.1主要人员配备计划 PAGEREF _Toc29672 7 HYPERLINK l _Toc32156 3.2主要机具设备 PAGEREF _Toc32156 7 HYPERL

3、INK l _Toc30452 3.3施工用电 PAGEREF _Toc30452 7 HYPERLINK l _Toc16065 3.4材料供应 PAGEREF _Toc16065 7 HYPERLINK l _Toc9808 3.5内业资料 PAGEREF _Toc9808 7 HYPERLINK l _Toc25461 3.6室内配合比试验 PAGEREF _Toc25461 8 HYPERLINK l _Toc32380 3.6.1室内配合比试验要求 PAGEREF _Toc32380 8 HYPERLINK l _Toc27697 3.6.2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 PAGEREF _To

4、c27697 8 HYPERLINK l _Toc1064 3.7试桩工点布置 PAGEREF _Toc1064 8 HYPERLINK l _Toc177 3.7.1试桩1桩位布置 PAGEREF _Toc177 9 HYPERLINK l _Toc18110 3.7.2试桩2桩位布置 PAGEREF _Toc18110 9 HYPERLINK l _Toc26320 3.7.3试桩3桩位布置 PAGEREF _Toc26320 10 HYPERLINK l _Toc94 3.8试桩检测准备 PAGEREF _Toc94 10 HYPERLINK l _Toc5399 4.工期安排 PAGE

5、REF _Toc5399 11 HYPERLINK l _Toc1710 4.1本施工计划编制主要遵循原则 PAGEREF _Toc1710 11 HYPERLINK l _Toc26321 4.2工期安排 PAGEREF _Toc26321 12 HYPERLINK l _Toc6950 4.3试桩主要工序进度计划 PAGEREF _Toc6950 12 HYPERLINK l _Toc26014 5.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及措施 PAGEREF _Toc26014 13 HYPERLINK l _Toc24258 5.1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24258 13 HYPERLINK

6、l _Toc31972 5.2施工方法及工艺 PAGEREF _Toc31972 13 HYPERLINK l _Toc3135 5.2.1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3135 13 HYPERLINK l _Toc19861 5.2.2钻机检查定位 PAGEREF _Toc19861 14 HYPERLINK l _Toc30035 5.2.3钻进喷浆搅拌下沉 PAGEREF _Toc30035 15 HYPERLINK l _Toc19723 5.2.4喷浆、搅拌提升 PAGEREF _Toc19723 15 HYPERLINK l _Toc25208 5.2.5钻机移位 PAGER

7、EF _Toc25208 15 HYPERLINK l _Toc28705 5.2.6清洗 PAGEREF _Toc28705 15 HYPERLINK l _Toc12871 5.2.7凿桩头 PAGEREF _Toc12871 15 HYPERLINK l _Toc27561 5.2.8成桩检测 PAGEREF _Toc27561 15 HYPERLINK l _Toc15476 6.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5476 16 HYPERLINK l _Toc7660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7660 17 HYPERLINK l _Toc24045 7.

8、1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24045 17 HYPERLINK l _Toc4316 7.2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316 18 HYPERLINK l _Toc32426 8.环保水保措施 PAGEREF _Toc32426 19 HYPERLINK l _Toc17180 8.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PAGEREF _Toc17180 19 HYPERLINK l _Toc10024 8.2废水、废渣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10024 19 HYPERLINK l _Toc5645 8.3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PAGEREF _

9、Toc5645 19 HYPERLINK l _Toc10927 8.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10927 20 HYPERLINK l _Toc29058 8.5水土保持措施 PAGEREF _Toc29058 20 HYPERLINK l _Toc21712 9.文明施工措施 PAGEREF _Toc21712 20 HYPERLINK l _Toc29126 9.1文明规范施工目标 PAGEREF _Toc29126 20 HYPERLINK l _Toc15288 9.2文明规范施工管理机构 PAGEREF _Toc15288 20 HYPERLINK l _Toc2

10、3316 9.3文明规范施工措施 PAGEREF _Toc23316 21 HYPERLINK l _Toc9813 9.4文明规范施工资料管理 PAGEREF _Toc9813 21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MHTJ-23标段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23标段项目经理部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MHTJ-23标段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1.概述1.1工程概况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MHTJ-23标起讫里程DK1213+800DK1287+298.9,正线长度70.65公里。本标段地处湖北省荆门市和荆州市,由北向南依次经过荆门市沙洋县,荆州市沙市区

11、、荆州开发区、江北农场、江陵县。标段内软土路基按照设计要求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地基处理方式有单向水泥搅拌桩、多向水泥搅拌桩、CFG桩、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螺纹桩、塑料排水板等。其中多向水泥搅拌桩108879根、146.349万延米,其分布里程统计见表1.1-1。表1.1-1多向水泥搅拌桩里程分布统计表序号里程长度多向水泥搅拌桩0.5m起点终点根数平均桩长合计桩长m根mm1DK1264+359.26DK1264+803.9444.64 1094713.81512362DK1265+414.91DK1267+464.352049.44 556214779363DK1269+498.43DK1

12、270+048.8550.37 1275013.21675974DK1270+119.88DK1270+663.26543.38 12936131690615DK1270+775.5DK1271+107.98332.48 807614.91207316DK1272+939.06DK1273+952.11013.04 727012872407DK1283+727.59DK1284+200472.41 548515.1827648DK1284+200DK1286+200.002000 4014813.2531248合计1088791463491 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工点及位置选定见表1.1-2。表1

13、.1-2 多向水泥搅拌桩工点及位置表序号试桩名称试桩位置试桩数量试桩参数1多向水泥搅拌桩DK1264+3809根桩径0.5m,桩长13m2多向水泥搅拌桩DK1270+8009根桩径0.5m,桩长14.5m3多向水泥搅拌桩DK1284+7009根桩径0.5m,桩长13m1.2地质情况(1)DK1264+380工点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位置DK1264+380参考地质钻孔为D2J-472,孔口高程+28.15m;地质情况详见表1.2-1多向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统计表。表1.2-1 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1设计参数统计表土层名称层底标高工程地质特性基本承载力fa0(m)(kpa)-2:淤泥质粉质黏土17.85

14、流塑-软塑70-3:粉质黏土15.65软塑100(2)DK1270+800工点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位置DK1270+800参考地质钻孔为D2J-534,孔口高程+30.53m;地质情况详见表1.2-2多向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统计表。表1.2-2 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2设计参数统计表土层名称层底标高工程地质特性基本承载力fa0(m)(kpa)-3:粉质黏土28.03软塑100-2:淤泥质粉质黏土26.43软塑80-3:粉质黏土23.03软塑100-1:粉细砂夹淤泥质土19.33松散-稍密90-2:粉质黏土16.83软塑80-4:粉质黏土15.43硬塑150(3)DK1284+700工点多向水泥搅拌桩试

15、桩位置DK1284+700参考地质钻孔为DZ-99,孔口高程+29.63m;地质情况详见表1.2-3多向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统计表。表1.2-3 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3设计参数统计表土层名称累计钻进深度工程地质特性基本承载力fa0(m)(kpa)-3:粉质黏土2.4软塑100-2:淤泥质粉质黏土7.9稍密-中密120-1:细砂22.40稍密,饱和150-2:粗圆砂砾25.10中密3501.3水文情况(1)DK1264+380工点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1.515.0m,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补给。 环境水侵蚀性评价依据勘察水质分析结果,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

16、-2010)判定,试桩区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对普通混凝土均无侵蚀性。(2)DK1270+800工点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一般无侵蚀性。 环境水侵蚀性评价依据勘察水质分析结果,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判定,试桩区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对普通混凝土均无侵蚀性。(3)DK1284+700工点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2.03.3m,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补给。 环境水侵蚀性评价依据勘察水质分析结果,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判定,试桩区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对普通混凝土均无侵蚀性。2.试桩内容、要求、目的及

17、依据2.1试桩内容和要求本次试桩根据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的3种配合比,每个试桩点试桩分3组,每组3根进行试桩。其中,每组选取1根桩进行取芯试验,1根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1根进行复核地基承载力试验。施工完成后,根据检测单位检测结果,选取能够满足设计参数,同时水泥用量最少的一组配合比,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形成的工艺参数记录,最终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指导后续大面积多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试桩区1到试桩区3试桩参数见表2.1-1、2、3。表2.1-1 试桩1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参数表序号分组桩位编号桩长(m)桩径(m)桩间距(m)水泥掺量(%)加固土层密度(Kg/m3)浆液密度(g/cm3)用

18、浆量(L/m)水灰比水泥用量(kg/m)11S1130.51.314%18511.7346.850.650.792S2130.51.314%18511.7346.850.650.793S3130.51.314%18511.7346.850.650.7942S4130.51.316%18511.7354.290.658.055S5130.51.316%18511.7354.290.658.056S6130.51.316%18511.7354.290.658.0573S7130.51.318%18511.7360.240.665.308S8130.51.318%18511.7360.240.665

19、.309S9130.51.318%18511.7360.240.665.30表2.1-2 试桩2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参数表序号分组桩位编号桩长(m)桩径(m)桩间距(m)水泥掺量(%)加固土层密度(Kg/m3)浆液密度(g/cm3)用浆量(L/m)水灰比水泥用量(kg/m)11S114.50.51.114%19221.7348.720.652.812S214.50.51.114%19221.7348.720.652.813S314.50.51.114%19221.7348.720.652.8142S414.50.51.116%19221.7355.680.660.355S514.50.51.11

20、6%19221.7355.680.660.356S614.50.51.116%19221.7355.680.660.3573S714.50.51.118%19221.7362.630.667.898S814.50.51.118%19221.7362.630.667.899S914.50.51.118%19221.7362.630.667.89表2.1-3 试桩3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参数表序号分组桩位编号桩长(m)桩径(m)桩间距(m)水泥掺量(%)加固土层密度(Kg/m3)浆液密度(g/cm3)用浆量(L/m)水灰比水泥用量(kg/m)11S1130.51.214%19341.7349.030.

21、653.142S2130.51.214%19341.7349.030.653.143S3130.51.214%19341.7349.030.653.1442S4130.51.216%19341.7356.030.660.735S5130.51.216%19341.7356.030.660.736S6130.51.216%19341.7356.030.660.7373S7130.51.218%19341.7363.030.668.328S8130.51.218%19341.7363.030.668.329S9130.51.218%19341.7363.030.668.322.2试桩目的验证桩体搅

22、拌的均匀性;试验桩竖向全长钻孔取芯,取不同深度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桩身强度;确定每根多向水泥搅拌桩的水泥用量;校核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桩长达到设计深度时的电流值:一般情况下处理深度以进入相对硬层50cm为原则。现场采用双控,即按设计桩长和施工电流双向控制。现场需记录钻头到达桩底时电流表的电流值,以保证成桩达到持力层。确定成桩效果最好的钻进和提升速度,指导后续大面积施工。2.3试桩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2-2009);(4)铁路

23、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5)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区间路基设计图;(6)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站场路基设计图;(7)路基设计大样图。3.施工准备3.1主要人员配备计划设一名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并配备专门技术负责人、质量主管、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测量工,物资、设备均配有专人负责。每个试桩点搅拌桩处理班组6人负责桩基的试桩工作,综合工班6人配合做好试桩其他工作。3.2主要机具设备每个工点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试验设备见表3.2-1。表3.2-1 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1深层搅拌桩机SJB-1台成桩2水

24、泥浆拌合机1台水泥浆拌制3水泥浆输送泵1台水泥浆输送4自动记录仪JD1A-401台参数记录5发电机200KW1台6全站仪莱卡TS06 1台测量7精密水准仪LeicaNA21台测量8钢卷尺 50m 2把测量9桩头切割机QZ-4001台桩头切割3.3施工用电施工现场采用200KW自备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3.4材料供应水泥采用葛洲坝三峡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3.5内业资料开工报告、工程材料进场报验、安全技术交底、试桩记录表、检验批等内业资料在稳步推进中。试桩完成后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及时总结成果报告。3.6室内配合比试验3.6.1室内配合比试验要求采集试桩工点土样,进行室内配比

25、试验,测定各水泥试块不同龄期、不同水泥掺入量的抗压强度值,寻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水泥掺入量,试块(7.07cm立方体)标准养护28天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配制的灰浆应流动性好 、便于喷搅。水泥采用P.O42.5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不小于被加固湿土重量的12%-20%,水泥浆水灰比为0.6。3.6.2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在试桩工点现场取样,试桩点1、2、3天然含水率分别为9.42%、26.32%和28.13%,湿密度分别为1.85g/cm3、1.92g/cm3和1.93g/cm3;水泥采用葛洲坝三峡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经室内配比试验确定如下配合比,详见表

26、3.6-1。表3.6-1 室内配比试验结果配合比编号每延米水泥掺量(%)每延米水泥质量(kg)水灰比试桩1试桩2试桩311450.7952.8153.140.621658.0560.3560.730.631865.3067.8968.320.63.7试桩工点布置经现场调查,结合设计及现场机械进入难易情况。本次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工点有3处。分别选在DK1264+380处(试桩1)、DK1270+800处(试桩2)和DK1284+700处(试桩3)。3.7.1试桩1桩位布置DK1264+380工点处设计情况为:桩径0.5m,桩间距1.3m,正三角形布置,加固深度13.0m。试桩桩位布置及试桩编号见

27、图3.7-1。图3.7-1 试桩1编号及桩位布置图3.7.2试桩2桩位布置DK1270+800工点处设计情况为:桩径0.5m,桩间距1.1m,正三角形布置,加固深度14.5m。试桩桩位布置及试桩编号见图3.7-2。图3.7-2 试桩2编号及桩位布置图3.7.3试桩3桩位布置DK1284+700工点处设计情况为:桩径0.5m,桩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加固深度13m。试桩桩位布置及试桩编号见图3.7-3。图3.7-3 试桩3编号及桩位布置图3.8试桩检测准备(1)本试桩方案检测机构为山东铁证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试桩检测要求: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至停浆面以下0.5m,目测检

28、查搅拌桩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编号为S1、S2、S3、S4、S5、S6、S7、S8、S9共计9根试桩全部检查。成桩28天后,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在桩径方向1/4处,对编号为S1、S4、S7桩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桩体完整性、均匀性,桩顶以下1m每隔2m取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桩身强度不小于1500KPa。成桩28天后,对编号为S2、S5、S8号桩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单桩承载力不小于80KN。成桩28天后,对编号S3、S6、S9桩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桩1不小于180.0KPa、试桩2不小于150.0KPa、试桩3不小于130.0KPa。(3)检测方案详见附件:多向水泥搅

29、拌桩试桩检测方案。4.工期安排4.1本施工计划编制主要遵循原则(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预期工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业主规定的预期工期目标,并有所提前。(2)紧紧围绕施工关键线路组织施工,综合分析各种施工条件,实现工程整体协调推进。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多工作面、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安排施工尽可能做到工日服从工序,时间服从工期,以缩短总工期,加快实现施工进度目标。(3)充分评估考虑工程当地自然环境、工程地质、物资设备条件等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强调安全生产、重视文明施工,确保万无一失。(4)发挥公司所有的技术及装备优势,并根据施工需要引进新的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进一步强化

30、施工装备和技术力量,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5)采用适中的施工强度指标和可作业时间安排施工进度,对于各相关环节的协调和不可预见因素留有充分的工期回旋余地,并在施工中注意均衡生产。4.2工期安排试桩时间根据征地拆迁进展情况安排,预计2015年11月2日前完成试桩工作。4.3试桩主要工序进度计划(1)DK1264+380工点施工准备:2015年9月17日成桩:2015年9月18日开挖桩头:2015年9月25日钻孔取芯试验:2015年10月15日静载荷试验:2015年10月21日(2)DK1270+800工点施工准备:2015年9月20日成桩:2015年9月21日开挖桩头:2015年9

31、月28日钻孔取芯试验:2015年10月26日静载荷试验:2015年11月2日(3)DK1284+700工点施工准备:2015年9月22日成桩:2015年9月23日开挖桩头:2015年9月29日钻孔取芯试验:2015年9月29日静载荷试验:2015年11月2日5.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及措施5.1施工方案结合本工程工程设计情况、施工现场条件、场地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采用“二次喷浆二次搅拌”的施工工艺。见图5.1-1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喷浆搅拌至设计深度喷浆搅拌提升至停浆面关泵钻机移位泥浆排泄处理 图5.1-1 试桩工艺流程图5.2施工方法及工艺5.2.1施工准备试桩技术准备:试桩前

32、必须完成试桩方案、配合比,完成试桩参加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管线处理:施工前探明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对其进行迁改和保护。设置临时排水沟,抽排或引排,场地内排水疏干后,挖出原地面种植土。合理规划现场。现场水泥棚、机械停放区、运输线路、临时用电线路等要合理规划。测量准备:放线前对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布桩形式准备定出桩位,插入竹签并撒白灰定位,误差要求小于要求值。材料准备:试桩前水泥棚内储备足够经检测合格的袋装水泥,并按照要求进行上盖下垫,防止水泥受潮变质,设置材料标识牌。水泥浆液制作:水泥浆液严格按照试验室设计的配合比配制。首先将水加入制浆容器内,再将水泥倒入,开通搅

33、拌机搅拌均匀,时间不小于3分钟,并经过筛后放入灰浆池备用。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配制水泥浆液过程中,有现场专职试验人员对原材料计量、浆液搅拌时间、水泥浆比重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5.2.2钻机检查定位预搅下沉前,先启动压浆泵,检查各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泄漏,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依据放样点使钻机定位,钻头正对桩位中心,对准偏差不得大于5cm,多向水泥搅拌桩机就位后必须做水平校正,使钻头轴线垂直对准孔位中心位置,通过吊线锤校正机架垂直度,使垂直度偏差不小于1%。5.2.3钻进喷浆搅拌下沉启动搅拌桩机,钻头正向旋转,实施钻进作业,不同地层,钻进速度不同。5.2.4喷浆、搅拌提升钻进喷浆成桩至设计桩

34、长或层位后,为保证浆喷桩桩端质量,原地喷浆不小于0.5min,再反转匀速提升。施工时根据喷浆量和配合比掺量可进行适当调整,并应注意搅拌桩机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当喷浆口达到桩顶标高时,喷浆搅拌2min,在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提升钻头,保证桩身质量。5.2.5钻机移位钻具提升地面后,钻机移位对孔,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5.2.6清洗加入适量清水,清洗管路中的残浆和搅拌头上的软土。5.2.7凿桩头水泥搅拌桩成桩一周后,开挖表土找出桩顶设计标高,人工挖除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严禁用挖掘机抓斗触碰桩头,以免造成浅层断桩。桩头的截除应采用环切工艺,以保证桩头平整,不得造成桩顶设计

35、标高以下的桩体断裂和扰动桩间土。5.2.8成桩检测详见附件:多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检测方案。6.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要求提供材料计划。物资设备部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水泥等原材必须有出厂水泥应具备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水泥检验报告单。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2)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对路基范围内的管线进行调查核实和迁改,对无法迁改而施工中又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管线,须注意加强施工防护。(3)施工时应定时检查机械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应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4)“二次喷浆二次搅拌”施工中,单次喷浆量控制在总量的1/2,保证每延米水泥

36、用量不小于50kg。钻机钻进速度应控制在0.51.0m/min,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50.8m/min,搅拌速度应控制在3050r/min。(5)在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浆,停机超过3小时,应在原桩位旁进行补桩。(6)桩长控制采用设计桩长和施工电流双向控制。即按设计桩长和施工电流双向控制,在钻杆与设计桩长等处喷涂红色标记,在钻头达到设计标高且进入相对硬层50cm时记录电流值。当发现实际施工桩长普遍大于设计桩长时,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协调处理。(7)根据地基的加固深度选择合适的钻机、浆液发送器及配套设备,严禁没有计量装置的机械投入使用。采用的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不得使用受潮结块、过期变质的加

37、固料。(8)严格按照设计桩位、桩长、桩数、喷浆量以及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施工设备配置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瞬时检测并记录喷浆量的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器。多向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喷浆量、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8)桩体搅拌应均匀、连续;机具下沉搅拌中遇有土阻力较大,应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边搅拌边钻进。(10)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

38、流量;每米喷浆量;复搅深度,持力层作用电流。(11)对多向水泥搅拌桩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多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表6-1。表6-1 多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桩体直径不小于设计值挖深50-100cm,钢尺丈量桩体间距100mm钢尺丈量垂直度1%全站仪测量桩位偏差50mm钢尺丈量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1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以管区副经理为首安全保证体系。管区设安全质量科,配备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工班设兼职安全员,管区和各班组分级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

39、7.2 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结合施工具体实际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认真全面检查并清洗设备,防止泵体内有残渣和铁屑,各类密封圈必须完整良好,无泄漏现象。安全阀中的安全销要经常进行检查,确保达到最大压力时正常工作。定期检修压力表。每班使用完后应将泵内清洗干净,清洗机具时,喷头严禁对人。高压泵司机、钻机司机和浆液搅拌组等都要密切配合,一旦某部发生故障,应及时联系停泵停机,及时排除故障,做好运转情况的记录。高压胶管不应小于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口罩和防护镜等防护用品。现场施工用电采取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动力与照明的保护器必须分开。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和配电箱金属外壳都必须连接专用的保护零线,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不可混用。进出电线整齐并从箱底部进入,严禁使用绝缘差、老化、破皮电线,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进出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