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灾场馆介绍_第1页
日本防灾场馆介绍_第2页
日本防灾场馆介绍_第3页
日本防灾场馆介绍_第4页
日本防灾场馆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防灾场馆介绍:一、本所防灾馆基本情况东京都共建有3个防灾教育馆(池袋、立川和本所)和一个消防博物馆,是由东京都 出资,东京消防厅酬建的,都向市民免费开放。本所防灾馆于1995年4月建成,总建筑 面积15622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两层。训练、演示设施集中在一至四层净占地面积为 2405平方米,加公用面积约为5600平方米。馆内设备耗资30亿日元。迄今为止,该馆已 经接待了 43万人参观。仅1999年一年,就有77000人参观。东京都共有80个消防暑, 都有对市民进行防灾教育的任务。馆内设施地震体验设施;家庭防灾知识演示;儿童防灾知识教育设施;训练成绩评价系统。烟训练设施;灭火训练设施;11

2、9报警训练设施;急救训练设施。暴风雨体验设施;防灾图书馆;有关灾害知识的介绍。立体影院;防灾游戏;消防报警设备等实验设施。馆内主要设施的情况介绍地震体验设施利用液压振动装置,模拟日本曾经发生过的10起大地震,震级为17极,适当减弱 强度。房间按厨房布置,用灯光模拟煤气炉、热水器点燃的情况。发生地震时整个房间剧 烈震动,柜子倒下,窗外放映专门制作的有关地震的资料片。水平振幅8cm,上下振幅4cm。家庭防灾知识演示在地震体验设施外为一展厅,用展板、录像等媒体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介绍发生地 震时两个不同家庭的反应(一个家庭具有一定的防灾知识,有预防措施,如;将高的家具 全部固定,灭火器放于易取的地方

3、,发生地震时首先切断燃气源;而另一个家庭则相反, 结果前一个家庭在地震中基本没有大的损失,而另一个家庭则毁于地震引起的火灾)。灭火训练设施在大屏幕上模拟多种不同的火灾场景,如居室、厨房火灾等。训练者站在刻度线外, 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屏幕周围布置有传感器(类似发光管),探测水是否喷到有效部位, 另外还有称重装置,测量喷水量。只有在有效时间内,在有效部位,喷洒足够量的水,才 能将火扑灭,否则反之。烟训练设施在训练室里布置30米长的逃生通道,用液体发烟剂发烟。烟的味道及遮挡视线的效 果与真烟一样。进行逃生训练时关闭所有灯光,在通道墙壁的1.2米高度处设有探测装置, 在顶部设有摄像头,训练室外设有显

4、示屏,监视整个逃生过程和每一个训练者的位置。如 果训练者在逃生过程中体位超过1.2米,视为逃生失败。(5)紧救训练设施训练者对模拟人体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模拟人体有脉搏,有呼吸,还与一套监测系统 相联。训练者只有按正确的方法对模拟伤员吹入足够量的空气,才能将其救活。(6)立体影院影院能容纳100人,放映有关地震等灾害的立体电影,有3种语言的同声翻译,观众 要戴立体眼镜。电影厅外是一个敞开式休息室兼录像厅,放映有关地震、火灾等资料片(访 问时恰逢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到防灾馆上教育课)。(7)暴风雨体验设施用鼓风机模拟10m/s、20m/s、30m/s的暴风,用洒水喷头模拟下雨。训练者坐在汽 车驾驶

5、室内或穿雨衣站在扶手旁体验。(8)训练成绩评价系统训练者接受每一项训练时,都将积分卡插入积分器打分,最后将积分卡插入综合测评 器,可打出总的训练成绩,该成绩可以反映训练者掌握防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程度。二、横滨市民防灾馆基本情况横滨市民防灾馆是由横滨市政府出资,横滨市消防局酬建的。该馆于1983年建成, 总建筑面积3406平方米,共三层,一、二层为训练演示设施,三层为防灾储备库及配电 室、锅炉房、空调机房等。其中展示设施580平方米,训练设施645平方米。储备库341 平方米,消防队594平方米,研修设施105平方米,机房及其他1141平方米。耗资1200 万美元(含建筑)。该馆与一特勤消防队建

6、在一起,特勤消防队除担任各种紧急救援任务 外,还负责对市民进行防灾知识的教育和防灾技能的培训。馆内设施关东大地震警示钟;火灾实验装置;电影厅;介绍各种灾害知识的设施(水害、龙卷风);物品下落危险;地震与震动;地震与基础;无言的证言;地震体验设施。烟体验设施;黑暗体验设施;避难体验设施;百货大楼防灾设备;水喷淋演示装置;防灾游戏;防灾知识考核;119报警训练设施;声音报警训练设施;高层住宅的地震危害演示;地震的恐怖性演示;急救训练设施;打结训练设施;灭火训练设施。馆内主要设施的情况介绍电影厅实为录像厅,可容纳20人,主要放放映历史上发生过的灾害资料片。放映有关台风 的资料片时,用鼓风机模拟刮风情

7、况;放映有关火灾的录像片时,用红外加热器模拟火焰 的热辐射。地震体验设施模拟历史上发生过的几起大地震,剧烈程度取实际震度的1 /4,上下振幅3cm,水平 为12cm,整套装置由CPU公司承建。烟体验设施同本所防灾馆。黑暗体验室进行黑暗中的逃生训练,室内有2个红外摄像头,室外有监视器,监视培训对象的位 置。急救训练设施模拟逃生训练设施大屏幕装在一个可移动的天车上,有疏散指示图。训练对象可用遥控器驱动显示屏, 按街道逃生路线切换画面,也可发出逃生广播。水喷淋演示有关地震知识的广播儿童声音报警训练只有音量足够大,才能驱动红色信号灯。灭火训练设施屏幕上模拟不同的火灾场景,训练者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整个

8、屏幕分别均匀设置了 纵横两层电阻丝,在水中加添加剂使其导电,用以检测水是否喷洒在有效部位。其它同本 所防灾馆。打结训练设施三、大阪市生野防灾馆基本情况该馆由大阪市政府出资,消防局筹建,79年始建,81年建成。与市民防灾中心建在 一起。总共四层,一、二层为展室,三层为防灾图书馆,四层为防灾预备仓库。耗资4.5 亿日元,其中的一部分为国家补助金。建馆12年时曾经进行过一次设备更新。馆的维持费 用每年3800万日元,其中人工费2000万。该馆目前由防灾协会负责管理。馆内设施大阪市内避难场所分布模型图;地震与海啸知识的介绍;地震体验设施;日本和世界上发生过的大地震资料;防灾储备库;震度计;烟气运动速度

9、演示装置;会议室;119报警训练设施;急救训练设施;消防直升飞机展示;灭火训练设施;家庭防火器材展示;模拟灭火器训练装置;建筑防火安全对比展示馆内主要设施的情况介绍(1)安全和不安全建筑的对比安全建筑:防火分隔、自动喷水有效,火灾得到控制;不安全建筑:防火卷帘没有及时关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没有及时启动,造成火势蔓 延,烟气充满整个建筑物。(2)人员逃生演示(对比)-所有人拥挤在一个逃生出口,谁也出不去;-拥挤,造成有人倒下,堵住出口,阻碍逃生,发生混乱,人员受伤;-正确的逃生方法:有人站出来指挥,自发地组织好,有序地逃生。(3)对儿童进行防灾教育的卡通片(4)119报警训练(公用电话、家庭电话

10、)报警人与指挥中心报警人员按固定程序对话,有声音广播(日语),有字幕(可选择 6种语言)。(5)家庭用防火器材(实物及录像)1)住宅洒水喷头(用指示灯显示系统启动,屏幕上出现喷水画面)2)灭火器介绍各种不同的灭火器及其应用场所,以及厨房用简易自动灭火装置3)煤气泄漏报警器4)阻燃制品(靠垫、窗帘、睡衣,带有防火标志)(6)灭火训练设施介绍灭火器的结构,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同本所防灾馆。(7)急救训练设施屏幕上放映录像片,介绍急救方法。叫其他人报警叫救护车,然后判定受伤人员是否 终止呼吸。若是,则不断交替进行两次用嘴呼气和15次胸部按摩,直至救护车到达。(8)模拟灭火器训练装置用模拟灭火器

11、(用光线模拟)对玻璃屏幕上的火焰图象灭火,介绍正确的灭火方法。(9)烟气运动速度演示装置用灯光演示,水平速度每秒1米,垂直速度每秒5米。(10)地震体验设施只能水平运动,前后振幅2cm,左右振幅4cm。(11)日本和世界上发生过的大地震资料(触目惊心)介绍世界上发生过的大地震的有关资料(文字介绍及录像);介绍日本列岛上发生过的大地震。(12)大阪市避难场所分布图共有32个,有解说(录像)。(13)消防直升机展示大阪市准备在2-3年后建立新的防灾馆,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主要目的是要通过防 灾教育使市民和其它有关人员掌握发生地震或火灾等灾害后保护自己及援助他人所需要的 最基本的知识。主要设想是围绕地震把一些相关的防灾救灾过程综合在一起,对市民进行 教育。对一般市民将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1)防灾知识学习;2)发生地震时的对策;3)发生地震后防止在厨房引起火灾;4)从烟雾中逃生,看到对面商店着火(用真实火),此时应使用灭火器初期灭火;5)向119报警;6)发生受伤人员,将其救出;7)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8)寻找危险场所,进行情报收集(如破裂的煤气管道、打火的电线等);9)对前8项训练进行测评,对不合格项目在计算机上重新学习,直到掌握为止;10)地震体验设施。四、东京消防博物馆基本情况建于1992年,地下2层,地上10层,与四谷消防署建在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