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营销管理大师课件_第1页
经管营销管理大师课件_第2页
经管营销管理大师课件_第3页
经管营销管理大师课件_第4页
经管营销管理大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大师六位管理大师的经历、理念与成就。 概述索引战略管理大师安索夫行政管理大师罗伯特布莱克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伯法战略研究的最前沿大师哈默尔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竞争战略之父波特安索夫(H.igor Ansoff)1950年,安索夫加盟美国军方军事智囊机构兰德基金会(Rand Foundation),参与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研制和计划工作。 1956年,安索夫进入洛克希德公司工作,后来成为该公司的副总裁。 1963年,45岁的安索夫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生院(Carnegie-Mellon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从事专

2、业的战略管理研究和教学。 1972年,在论文战略管理思想中,安索夫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 1973年,安索夫应邀来到比利时的欧洲高级管理学院(Europe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Management)任教。2002年7月14日,安索夫病逝于加州的圣地亚哥,享年83岁。去世前是圣地亚哥美国国际大学特级教授、安索夫联谊会主席、杰米尼(Gemini)咨询公司的董事。 理念简介战略管理的鼻祖 安索夫在战略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最主要表现在对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的开创性研究,由于他的开创性研究终于使他成为这门学科的一代宗师

3、。 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代宗师,他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战略管理概念、战略规划的系统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概念、以及把战略管理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因此,管理学界把安索夫尊称为战略管理的鼻祖。理念简介成就剖析安索夫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提出了一套广为学术界、企业管理实务界所接受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Methodology)、程序、范式(Paradigm),而且在于他能成功地把战略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范式等,引进学术的殿堂里。同时,他还把它们带入企业的董事局、经理室等。在那里,安索夫的这些理论、程序和范式深深地烙进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脑子里。理念简介影响及意义深入了解安索夫对于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

4、理实践、营造企业竞争优势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等,都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尤其是今天,由于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迅猛发展,各种战略管理分支学科、学派、理论、概念、程序、范式等等层出不穷,以至管理实务者、管理理论研究者以及有志于战略管理理论的初学者无不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了解安索夫,理解战略管理一些概念的发源、本义和实质等等,是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战略管理理论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著作公司战略 战略管理概念 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 植入战略管理 其中战略管理与公司战略、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被公认为是战略管理的开山之作。 安索夫矩阵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提出安索夫矩阵。以产品

5、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应用最广泛的营销分析工具之一。安索夫矩阵是以2X2的矩阵代表企业企图使收入或获利成长的四种选择,其主要的逻辑是企业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成长性策略来达成增加收入的目标。如右图所示:返回布莱克(Robert R. Blake)1964 年他与 J.S.穆勒合著出版了管理方格一书,该书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和管理方格图,令人醒目地表示主管人员对生产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他是一名在管理和组织发展领域开展应用行为科学研究的倡导者,是前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s)公司总裁。

6、1997年退休后,他把公司卖给方格(Grid)国际公司,并继续担任该公司顾问。他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开过课,也曾以傅尔布莱特(Ful bright)学者身分在伦敦泰维史塔克(Tavistock)诊所进行一项长期特别任务。他曾为许多大学、政府单位、 财富五百强公司担任顾问。理念简介管理方格理论 与 J.S.穆勒合著出版了管理方格一书 ,该书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和管理方格图,令人醒目地表示主管人员对生产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管理方格理论认为,在企业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 X 理论为依据

7、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 Y 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理念简介为此,管理方格理论使用一张纵轴和横轴各 9 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第 1 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 9 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全图总共 8l 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结合的领导方式。理念简介其他事迹布莱克还指导一家美国主要企业下属的几家工厂进行首次组织发展的尝试,通过考察那些过时了的传统、惯例和经验并加以合理地取舍,从而建立了一套工作流程。布莱克还研究过团体与团体间的动力问题,并提出了他的见解,主要涉及组织对团体准则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团体之间的冲

8、突等。他的 36 本著作和众多的论文对于理解人类在组织环境中的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著作与 J.S.穆勒合著出版了管理方格返回伯法(Elwood Buffa)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出版的著作很多,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理念简介关于生产系统的管理伯法认为,在一定生产系统的成功管理依赖于以下因素:计划、关于实

9、际情况的信息系统、管理者对需求、库存状况、进度、质量水平、产品和设备革新等方面的变化所做出的决定。生产系统中所产生的问题要求两种主要类型的决策,一种是长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设计。另一种是短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运行和控制。理念简介建立模型从本质上来说,管理科学中用到的关于生产和营运管理中的各种分析方法是在遵循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E(效率)能够表现为那些限定该系统的 变数的函数,其公式一般为以下形式:Ef(x,y)。其中E为效率,f代表函数关系,x代表可控变数,y代表非可控变数。伯法列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线性规划、等待线或排队模型、模拟模型、统计分析、网络计划模型、

10、启发式模型、计算机探索求解方法、图解和图像分析等。主要著作1961年现代生产管理 。这本书影响了此后管理学在生产和作业领域的研究方向,并有大量教科书引用了该书的核心内容。1963年操作管理:问题与模型。该书强调研究领域的分析技巧。1975年生产管理基础。全面论述了管理科学的核心思想,主张用数学控制、程序化系统方法来解决管理学科的主观性,实现管理的科学化。1977年,伯法与得克萨斯大学的吉米戴尔合写了有关管理科学方法论的管理科学运筹学:建模和解决方案。返回哈默尔(Gary Hamel) 加里哈默尔出生于1954年,他是 Strategos 公司的董事长暨创办人,也是前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

11、。他是战略研究的最前沿大师,被经济学人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财富杂志称他为“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全球管理大师的评选中,他位列第四,可谓声名显赫。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战略构筑、行业前瞻,这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性概念,都是由他提出的,从而改变了许多知名企业的战略重心和战略内容。理念简介战略意图哈默尔思想的中心是行业的预测、战略意图和认同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很多公司固步自封,采用的科学技术和工作方法都已落后于时代,这些公司的强项是指挥与控制,但扼杀了创新思想。通过不断的或许注定要失败的机构精简流程以及到处削减开支,它们也在不断地追求发展与竞争力,它们也许正陷于和

12、对手竞争的困境之中,在哈默尔看来,为了公司的未来,也为了公司的战略意图,忘掉过去是十分必要的。理念简介哈默尔以巴诺连锁书店(Barnes and Noble)为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当杰夫贝佐斯的亚马逊网上书店横空出世,以低廉的价格和别具一格的购买经历招徕顾客时,巴诺的丧钟似乎已经被敲响,但巴诺意识到自己的书店并不是负担,相反它们还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它们可以为顾客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提供小咖啡馆,还为孩子们提供游乐场所,巴诺形成了自己崭新的,也是别具一格的购买经历。 哈默尔将开创新的精神带进了众多的世界顶级企业,帮助他们开拓思维,创造新的规则、事业及产业,从而引导企业的未来进程。主要著作

13、1990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为未来而竞争(又名竞争大未来,与普拉哈拉德合著)。在为未来而竞争中,哈默尔提出的创新不仅是指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而主要是指产生新观念。领导革命书中论述了一家公司应该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商界,通过不断地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哈默尔的主要战略思想在于积极建立并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尤其要重视这方面的学习。返回德鲁克(Peter FDrucker)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师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

14、授。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理念简介“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

15、望。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理念简介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主要著作1946年 公司概念“讲

16、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1954年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1966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主要著作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

17、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返回波特(Michael Porter)迈克尔波特,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 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他先后获得过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很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他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是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

18、位。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理念简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理念简介三大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1、总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专一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理念简介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有地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波特在这方面的思想与小钱得勒是一致的。)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